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
- 文档编号:13727432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24
- 大小:160.44KB
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
《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时划分
3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想象,读中美读,从而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教学
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3、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
学法
指导
读——品——读——悟——背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
流程
第一课时
修改台
知作者
解诗题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句。
2、知作者,生介绍,师补充。
3、解诗题,板书课题,生谈理解。
(1)介绍敬亭山。
(2)从“独坐”中体会出什么?
(孤独、寂寞)
(3)学习生字“亭”。
读古诗知诗意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检测生字。
2、生再读古诗,划节奏。
3、朗读检测,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
(指名读、赛读、齐读)
4、借助注释,理解诗词。
生自主完成,若有不理解的,可同桌讨论。
5、引导交流诗意。
品诗情
想画面
(一)品读一、二句。
1、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从中体会出什么?
哪个词最能表现呢?
(品“尽”“闲”,引导体会“尽”“闲”所表现的“静寂”的境界。
)
2、师补充诗人当时的处境。
问:
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一、二句,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二)读、议三、四句。
1、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呢?
“厌”指什么呢?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拟人)
2、从“只有”中体会出什么?
找出同义词“相”“两”,引导体会诗人与敬亭山的一种惜惜相连的感情。
3、指导朗读:
①、《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②、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
4、诵读、背诵全诗。
5、想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指导学生将语言表述清楚、流畅。
)
拓展
延伸
搜集、交流李白的相关诗歌。
小练笔:
描写李白坐在敬亭山上当时的情景。
板书
设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尽闲孤独
厌只有寂寞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
流程
第二课时
修改台
复习
巩固
1、复习:
背诵《独坐敬亭山》。
2、通过学习,谈谈体会诗情的方法。
(板书)
朗读
诗情体会词、句
想象
揭题
解题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庭”,比较挺、庭与延、蜒。
2、介绍洞庭湖。
(课件播放)生观看,谈印象。
3、知作者。
生介绍,师补充。
初读
理解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师读,生画节奏。
3、生练读,多种形式读,直至熟读成诵。
4、自读:
根据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学习《望洞庭》。
生分小组学习。
(出示学习单)
①画出不理解的词,讨论。
②想象画面。
5、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如:
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补充为。
)
诵读
感悟
1、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意全班动手画画。
2、一边琢磨画面,一边欣赏诗句。
导:
湖面真平啊,像镜子一样,找出相应的诗句。
生读一、二句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洞庭湖山水的美景,要求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4、指导朗读。
(读出宁静的气氛)
导:
洞庭湖山水更有一番景象。
①出示课件,生看图,理解“一青螺”。
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洞庭湖山水美景。
③想象:
洞庭湖还像什么?
④比较理解:
杭州西湖的特点是什么?
桂林山水的特点呢?
5、指导美读。
引导
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课外
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板书
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
潭面山水翠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
流程
第三课时
修改台
复习
导入
1、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导:
《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初读
诗句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
从前。
曾:
曾经。
谙:
熟悉。
胜:
超过,胜过。
4、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品读
感悟
1、欣赏诗。
(1)、这首词赞美了什么景色?
(2)、江南拥有怎样的美?
找出诗句。
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体会“红、蓝”的色彩之美。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2、品读《忆江南》,多种形式朗读。
指导朗读感情基调:
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3、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说话练习:
这样美丽的江南勾起了我们怎样的情怀?
拓展
延伸
画春天的江南
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赞美春天的江南。
板书
设计
忆江南
江花红胜火
江南美景
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2桂林山水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读语言、积累语言。
为此,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诵读中感受文本语言之美,桂林山水之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难点:
通过品味词语,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品词析句
学法
指导
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
流程
第一课时
修改台
解题
1、生畅谈对祖国风景名胜的了解。
2、板书课题
3、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甲”,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初读
知内容
1、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认读。
2、出示词语,检查朗读。
3、再读课文,思考,每节讲什么?
(1)复习:
文章的结构有几种?
(总分、总分总、分总)
(2)默读课文,看本课属哪种结构?
并找出来。
(3)文章重点写什么?
默读课文,找出起始段及其特点。
对比
学习
1、自由读一、四自然段,看这两段有什么共同点?
2、自由读第4节。
①画出比喻句。
②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
理解“连绵不断”,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生观看图像片断,师介绍: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④、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⑤、指导朗读、背诵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复习
1、听写词语。
2、背诵一、四自然段。
3、桂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谈)
读中品
品中悟
悟中读
1、认识桂林的水。
(1)、自由默读,画出描写水的特点的句子。
(2)、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水的特点呢?
A、生自读或同桌讨论。
B、引导交流。
品读作者写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静”。
引导学生体会“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清”。
引导体会“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绿”。
引导体会“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
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暇:
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C、总结方法:
a、对比b、排比c、比喻
(3)、练写:
平
柔
漓江的水真啊,———————。
软
甜
(4)、指导朗读、背诵
2、学习桂林的山(方法同上)
(1)、交流提示:
特点“奇”。
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播放课件,生看图片,让学生想象: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
(有的像……有的像……)
特点“秀”。
找出比喻句,播放课件,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总结写法:
对比、排比、夸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4)指导诵读,背诵
拓展
延伸
1、再读第4节,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2、生自由读
3、阅读贺敬之《桂林山水画》
板书
设计
总:
甲天下
2桂林山水分水:
静、清、绿热爱
山:
奇、秀、险
总:
美如画卷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课标指出,让学生适当地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
学习本课时,在感悟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的同时,学习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
学法
指导
学习按游览顺序叙述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导课
1、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
(生介绍)
2、师总结: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3、出示课件,介绍溶洞。
(生先介绍,师补充)
结合课件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板书课题。
学习
字词
1、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自主识字或同桌合作学习)
2、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
理清
条理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正音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4、将画好的示意图与大家交流。
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5、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复习
1、作者按什么顺序进行游览的?
2、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读议品
1、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1)思考:
作者见到些什么?
(2)感悟句子:
句1:
粉红色的山……眼前一片明艳。
理解“明艳”。
句2:
随着山势……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
(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3)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2、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
洞口:
像桥洞,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
内洞:
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抓描写洞口、外洞特点的句子体会。
(3)重点感悟一下几句。
A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理解“挤压”。
用书置于脸部,闭眼体会“挤压”的感觉。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感受内洞的神奇。
(4)指导反复朗读。
拓展
练习
1、任选双龙洞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形式进行。
2、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3、小练笔:
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板书
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
顺序(游览)
沿途——明艳
洞口——宽
外洞——宽大
孔隙——窄小黑、大
内洞——奇特双龙
石钟乳、石笋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4七月的天山
课时划分
1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让他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课标的要求。
本课教学力求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对美文的诵读中,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难点:
积累文中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
学法
指导
读、品、读
教具
准备
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解题
1、出示课件,生观看天山。
2、谈感受。
(指导学生将句子表述清楚,用词准确。
)
3、板书课题。
了解
层次
1、自主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讲的是什么?
2、自主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
3、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结构。
(1)总——分——总
4、
(2)进入天山——再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细读
研读
汇报
交流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段,完成下列要求。
(1)、它写得好,好在哪?
(抓重点词,句理解)
(2)、你怎样朗读。
(生评、生读)
2、生自主学习。
3、引导交流。
句1:
七月的新疆,……骑马上天山。
体会:
时间、地点,最佳方式。
句2:
蓝天衬着高耸……盛开的白莲。
(1)找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找出动词,形容词。
(3)仿写比喻句。
句3、句4、句5……(略)
4、师再次播放课件,生欣赏。
5、配乐朗读课文
积累
词语
1、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美读,并背诵下来。
2、引导交流。
板书
设计
4七月的天山
骑马进入天山雪峰雪水
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森林日影水声美
热爱走进深处溪流野花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5中彩那天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课标指出,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独特的感受,应尊重他们的体验。
为此,教学本课时,创设时间和氛围的情景,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入人物内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
方法
故事导入情境教学品词析句
学法
指导
首尾照应心理活动描写
教具
准备
诚实守信格言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第一课时
故事
导入
揭示
课题
1、师讲述故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在求职的历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难题:
无法获得应聘,百般无奈中,他追问原因,人家告诉他:
因为他有三次逃票的经历。
2、生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3、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初探
课文
1、自读课文:
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交流: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强调“拔”、“拨”,“或”、“惑”的区别。
指导逐段朗读,正音,指导朗读正确、流利。
随机引导理解文中的新词。
交流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理清
层次
引导
质疑
1、再读思考: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怎样的?
找出相应的起始段。
2、默读质疑:
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交流疑惑,师引导,梳理问题:
a.为什么中彩了父亲神情严肃?
b.什么叫道德问题?
c.为什么彩票用橡皮擦过?
......
3、生识记生字,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
梳理
思路
1、思考:
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梳理上节课的疑问。
(分二类)
一类:
a.为什么中彩了,父亲神情严肃?
b.父亲遇到了什么道德难题?
二类:
c.车被开走后,为什么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默读
解决
问题
1、生围绕上边的问题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2、引导交流:
a问题,抓“神情严肃”,结合“拮据”、“梦寐以求”理解体会父亲的诚实。
b问题,理解“道德难题”指什么?
父亲怎样解决。
c问题,理解“富有”,并联系上文,体会父亲诚实与守信的可贵品质。
讨论
明白
道理
1、出示讨论题:
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分成两大组讨论(正、反方),最后统一认识。
2、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心,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理解“财富”指什么?
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联系第一自然段)
结合生活实际谈。
3、小结:
诚实、讲信用是人最宝贵的品质,比金钱更珍贵,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总结
写法
1、读课文开头、结尾,体会之间的联系。
(板书:
前后照应)
2、默读课文,画出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板书:
心理活动)
拓展
练习
1、完成课后“小练笔”
提示:
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个人的想法、语言、神态描写具体。
2、出示诚实守信格言。
3、搜集并阅读诚实、守信的故事。
板书
设计
5中彩那天
汽车道德难题留?
神情严肃(诚实守信)还?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6万年牢
课时划分
1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课标要求,阅读课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并在学生感悟教材的过程中学会边读边画,做批注,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并将感受写在书上。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难点:
理解文中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
方法
点读法
学法
指导
边读边画边做批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解题
导入
1、板书课题:
万年牢从字面中谈自己的理解。
2、到底什么东西才会万年牢呢?
请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初读
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字音。
巷津晾签耽甩赚
3、生逐段朗读课文。
(纠正字音,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4、提问:
什么是万年牢?
默读会
写体
交流
悟人品
1、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讲述了父亲几件事,找出起止,并概括小标题。
1——4做糖葫芦
5——6受雇并辞职
2、默读这两部分,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
3、引导交流(读——谈——读)
①认真a选料精细(找句子,点出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
实在b制作过程一丝不苟
凭良心做买卖:
辞去工作
以上“我从____句中,体会到父亲是一个____的人”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最后指导感情朗读。
允许学生将感受说具体,还可举生活中的例子。
4、评价“父亲”。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
体会万
年牢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三次描写万年牢的句子。
2、朗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三处“万年牢”各指什么?
其中是什么关系?
做糖万年牢
做生意万年牢递进
做人万年牢
谈感受
1、齐读最后一段,谈自己的理解。
“万年牢”的人品指什么?
应该怎样去做?
2、谈自己读完本课后的感受,可联系生活实际谈。
板书
设计
做糖葫芦可靠
6万年牢
认真
(一生受用)
凭良心做买卖实在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7尊严
课时划分
2
教学设计者
史银环
设计
理念
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合作学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本课教学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运用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4、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体谅别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难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
方法
品词析句
学法
指导
学会抓外貌、动作、神态表现人物边读边画边议。
教具
准备
课件(远教资源)
教学
流程
教法学法设计
修改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体 备课 教案 四年级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