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传笺证.docx
- 文档编号:14929819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34KB
颜之推传笺证.docx
《颜之推传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之推传笺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颜之推传笺证
颜之推传笺证
颜之推,字介,琅琊临沂人。
颜之推,《北齐书?
文苑传》《北史?
文苑传》有传。
《北齐书》本传日: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
”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云:
“之推琅邪人。
”《颜氏家训?
诫兵》云: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遍在书记。
”颜氏祖先原本生活在邹鲁地区,曹魏之际颜盛任青徐二州刺史,其中一支迁徙到琅琊临沂。
又,颜之推九世祖颜含,为西晋名士。
《北齐书》本传曰:
“九世祖含,从晋元东渡,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
”颜之推《观我生赋》云:
“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
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
吾王所以东运,我祖于是南翔。
去琅邪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
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
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
逮微躬之九叶,颓世济之声芳。
”西晋末年,颜含随琅琊王司马睿南渡,东晋政权建立后,颜含任侍中、右光禄西平侯等,家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此后,颜氏后人一直在东晋南朝做官,享有士族特权。
颜之推的父亲颜协,做过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谘议参军。
《北齐书》本传日:
“父协,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
世善周官、左氏学。
”《颜氏家训?
文章》云:
‘‘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梁孝元在蕃邸时,撰《西府新文》,讫无一篇见录者,亦以不偶于世,无郑、卫之音故也。
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二十卷,吾兄弟始在草土,并未得编次,便遭火荡尽,竟不传于世。
衔酷茹恨,彻于心髓!
操行见于《梁史?
文士传》及孝元《怀旧志》。
”蕃邸即藩邸,指萧绎被封为湘东王。
《西府新文》乃梁萧淑所撰。
西府指江陵(在今湖北)。
郑卫之音即春秋战国时代郑国卫国的音乐,此处代指浮艳的文风。
《梁史》为陈人许亨撰。
《怀旧志》为梁元帝萧绎撰。
据上可知,颜协生活在宫体诗兴盛的梁代,文风典正,不喜浮华。
他的志趣爱好对颜之推的论文主张有直接影响。
关于颜之推的事迹,除《北齐书?
文苑传》和《北史?
文苑传》外,颜之推的《观我生赋》和《颜氏家训》等多有自叙。
清人钱大昕的《疑年录》等古典文献有所涉及。
当代缪钺先生有《颜之推年谱》,对颜之推生平考论详实,可资参考。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之推生于江陵。
《颜氏家训?
序致》云: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
”《颜氏家训?
终制》云:
“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伍者,亦常数辈。
幸承余福,得至于今。
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旅葬江陵东郭。
承圣末,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
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绝于还望。
”先君先夫人指死去的父母。
旅葬即客葬。
清人钱大昕《疑年录》卷一云:
“颜之推,六十余,生于梁中大通三年辛亥,卒于隋开皇中。
”钱氏自注云:
“本传不书卒年,据《家训?
序致》篇云: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
’以梁书颜协卒年证之,得其生年。
又《终制》篇云:
‘吾已六十余。
’则其卒盖在开皇十一年以后矣。
”据《梁书?
颜协传》,颜协卒于梁武帝大同五年(539),这一年颜之推九岁,向前推九年是中大通三年(531)。
从中大通三年到太清三年(549),恰好是十九个年头。
《梁书?
颜协传》云:
“释褐湘东王常侍,又兼府记室。
世祖出镇荆州,转正记室。
”据此,缪越先生《颜之推年谱》日:
“湘东王于普通七年(526年)出为荆州刺史,大同五年(539)人为护军将军,领石头戍事,在荆州凡十三年,而协即卒于大同五年,协盖自普通七年即随湘东王于荆州,以至于卒。
之推亦当生于江陵。
”所见甚是。
少年时代即博览群书,无不该洽。
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北齐书》本传日:
“之推早传家业。
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
”
《颜氏家训?
勉学》云:
“洎于梁世,兹风复阐。
《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武皇、简文,躬自讲论。
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
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
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
”
《颜氏家训?
序致》云: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情。
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元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
按,两汉时代儒学盛行,到了汉末儒学日渐衰微,玄学开始兴盛,从上引史料可知玄儒之风在粱代的盛况。
颜之推幼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但在少年时代受纵情任性的时代风气之熏染,曾经饮酒不节,不修边幅,喜欢浮华文风。
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及本性不喜欢玄谈,是以他在玄学方面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长大成人之后知今是而昨非,日渐转变为信奉儒学的正统士人。
出仕后,萧绎以之推为湘东王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
简文帝大宝元年,湘东王萧绎之子萧方诸出镇郢州之时,任之推掌管记。
《北齐书》本传日:
“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
……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
”《观我生赋》云:
“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未成冠而登仕,财解履以从军。
及荆王之定霸,始仇耻而图雪。
舟师次乎武昌,抚军镇于夏?
I。
滥充选于多士,在参戎之盛列。
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
虽形就而心和,匪余怀之所说。
”按:
简文帝大宝元年(550),湘东王萧绎之子萧方诸出镇郢州。
郢州治江夏,在今湖北武汉。
文?
?
、刘民英为颜之推同事,事迹无考。
缪越先生《颜之推年谱》曰:
“盖萧方诸仅十五岁,幼稚无知,鲍泉为长史、郢州行事,亦极庸碌。
故之推颇郁闷也。
”
大宝二年,侯景将领宋子向等进攻郢州。
之推被俘,囚送至建康(今江苏南京)。
侯景乱后,自建康回到江陵。
《颜氏家训-终制》云:
“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
”指太清三年(549)三月,侯景军攻陷建康事。
《北齐书》本传曰:
“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囚送建邺。
景平,还江陵。
”《观我生赋》云:
“将睥睨于渚宫,先凭凌于他道。
懿永宁之龙蟠,奇护军之电埽。
奔虏快其余毒,缧囚膏乎野草。
幸先生之无劝,赖滕公之我保。
冽鬼录于岱宗,招归魂于苍昊。
荷性命之重赐,衔若人以终老。
”又云:
“经长干以掩抑,展白下以流连。
深燕雀之余思,感桑梓之遗虔。
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
”太清元年(547),东魏大臣侯景以河南十三州降梁。
太清二年十月,侯景自寿阳开始叛乱。
太清三年三月,侯景军攻陷建康台城。
五月梁武帝卒,太子萧纲立,是为梁简文帝。
这一年,颜之推十九岁。
长干颜家巷是颜氏祖先所住之地,白下是祖坟所在地。
从被俘后经过这些地方时的徘徊留恋,可以看出颜之推浓烈的家族意识。
之推返江陵后,任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
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十一月,萧绎即位于江陵。
《北齐书》本传曰:
“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观我生赋》云:
“指余棹于两东,侍升坛之五让。
钦汉宫之复睹,赴楚民之有望。
摄绛衣以奏言,忝黄散于官谤。
或校石渠之文,时参柏梁之唱。
顾瓶瓯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
属潇湘之负罪,兼岷峨之自王。
伫既定以鸣鸾,修东都之大壮。
”按,西汉柏梁台落成后,汉武帝在柏梁台与臣下联句咏诗,诗歌句句押韵,称为柏梁体。
萧绎与颜之推本有师生情谊,萧绎当皇帝后,对颜之推委以文化建设方面的重任。
梁元帝承圣三年,北周攻破江陵。
北周大将军李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李远书翰。
之推利用黄河暴涨,用船载妻子投奔北齐。
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北周攻破江陵,颜之推第二次做了俘虏。
《北齐书》本传日:
“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
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李穆时以太仆射从征梁朝,进位为大将军。
李远,李穆之兄,封阳平郡公,都督义周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
弘农,在今河南陕县。
砥柱即三门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之间。
南北朝时此山在黄河河道中间。
《观我生赋》云:
“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
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
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
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
溥天之下,斯文尽丧。
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
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
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
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稿葬。
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愣恨。
井伯饮牛于秦中,子卿牧羊于海上。
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按,《观我生赋》生动记叙了梁代灭亡前后的史实。
从“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看,他完全站在萧绎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且为书生之见。
梁末之乱焚毁了很多珍贵的古籍,令人叹惋。
《观我生赋》云:
“日太清之内衅,彼天齐而外侵。
始蹙国于淮浒,遂压境于江浔。
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
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复临。
返季子之观乐,释钟仪之鼓琴。
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
试拂蓍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
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
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
冰夷风薄而雷响,阳度山载而谷沉。
侔挈龟以凭浚,类斩蛟而赴深。
昏扬龄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
追风飙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颜之推用船载妻子投奔北齐的行为表现出他对故国的忠信。
明人于慎行说:
“夫河自龙门,砥柱而下,天下之水皆河也,济独以一苇之流,横贯其中,清浊可望而辨。
夫济固不能不河也,然无失其清,固难矣,侍郎倘亦其指与?
抑以察察之迹,而浮游世之汶汶,固将有三闾大夫之愤而莫之宣耶!
”
在北齐,之推深受重用。
鉴于陈霸先代梁自立,遂放弃南归之志。
先后担任奉朝请、中书舍人、司徒录事参军、黄门侍郎等官职。
粱敬帝太平二年(557)十月陈霸先代梁自立,颜之推遂放弃南归之志。
《北齐书》本传曰:
“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
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
‘且停。
’由是遂寝。
”《观我生赋》云:
“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
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
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
谢黄鹄之回集,恧翠凤之高峙。
曾微令思之对,空窃彦先之仕。
”天池,祁连池,在今山西静乐。
邺,今河北临漳。
令思,晋华谭字令思,曾任秘书监。
彦先,晋顾荣字彦先,曾任东晋散骑常侍。
《北齐书》本传曰:
“河清末,被举为赵州功曹参军,寻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之推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工尺牍,应对闲明,大为祖埏所重。
令掌知馆事,判署文书,寻迁通直散骑常侍,俄领中书舍人。
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
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
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
”《观我生赋》云:
“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
”天统元年(565)四月,武成帝禅位给太子高纬,是为后主。
后主颇好讽咏,重用左仆射祖埏。
当时的文武之争也是华夏文化与戎狄文化之争,颜之推协助祖埏,成立文林馆,主编《御览》,意在保存和发展华夏文化。
武平四年祖瑗解左仆射,十月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劝谏后主赴晋阳被杀,之推处境艰难。
《北齐书》本传曰:
“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
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人,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寻除黄门侍郎。
”《观我生赋》云:
“珥貂蝉而就列,执麾盖以入齿。
疑一相之故人,贺万乘之知已,柢夜语之见忌,宁怀璧之足恃。
谏谮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
由重裘以胜寒,用去薪而沸止。
”武平四年(573)四五月问祖埏解左仆射,十月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劝谏后主赴晋阳被杀。
颜之推受到了戎狄贵族的嫉恨,一度处境艰难。
隆化元年(576)冬,周武帝伐齐。
次年,北齐亡国。
《观我生赋》云:
“予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
,唯骄奢之是修,亦佞臣之云使。
惜染丝之良质,惰琢玉之遗祉。
用夷吾而治臻,昵狄牙而乱起。
”
《隋书?
食货志》曰:
“武平之后,权幸并进,赐与无限,加之旱蝗,国用转屈。
乃料境内出钱,而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奏请立关市邸店之税,开府邓长?
J赞成之,后主大悦。
”颜之推身处困境,不忘为朝廷建言献策:
《北齐书》本传日: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
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
J进奔陈之策,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刚。
帝甚纳之,以告丞相高阿那肱等。
阿那肱不愿入陈,乃云:
‘吴士难信,不须募之。
’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且守三齐之地,若不可保,徐浮海南度。
虽不从之推汁策,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
”《观我生赋》云:
“诚怠荒于政度,惋驱除之神速。
肇平阳之烂鱼,次太原之破竹。
……迷识主而状人,竞已栖而择木。
六马纷其颠沛,千官散于奔逐。
无寒瓜以疗饥,靡秋萤而照宿。
仇敌起于舟中,胡越生于辇毂。
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余福。
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
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
”又云:
“乃诏余以典郡,据要路而问津。
斯呼航而济水,郊乡导于善邻。
不羞寄公之礼,愿为式微之宾。
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
信谄谋于公主,竞受陷于奸臣。
曩九围以制命,今八尺而由人。
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
”生动再现了北齐亡国时的情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齐亡,入周。
周静帝大象二年,任御史上士。
《北齐书》本传日:
“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
”《北齐书?
阳休之传》载:
周武帝平齐之后,颜之推与文士阳休之、卢思道、薛道衡等十八人同征,随驾到达长安,阳休之在途中作有《鸣蝉篇》,颜之推作有《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颜氏家训?
勉学》云:
“邺平之后,见徙入关。
思鲁尝谓吾日:
‘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
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
’吾命之日:
‘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
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
衣之安得暖?
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藜羹组褐,我自欲之。
”’申即表达,课指课业,课程。
笃通“督”,督促。
徇财乃殉财,以身求财。
藜羹是用豆叶等做的汤。
组褐是用乱麻做的粗布衣服。
在北周,颜之推一度生活困难,但他能够安贫乐道。
隋开皇年间,之推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
甚为礼重,后因疾而终。
大象二年(580)二月,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
《北齐书》本传曰:
“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
寻以疾终。
”
颜之推在隋代的主要事迹如下:
为朝廷建言献策。
《隋书?
音乐志》:
“开皇二年,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上言:
‘礼崩乐坏,其来自久,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冯梁国旧事,考寻古典。
’高祖不从,日:
‘梁乐亡国之音,奈何谴我用邪?
’”在儒士眼里,礼乐制度是朝廷最重要的制度。
颜之推为隋朝建言考寻中华古乐,隋文帝采用政治功利主义文艺观,不能接受颜之推的建议。
曾经参与撰写史书。
《史通》卷二《古今正史》载:
“齐天保二年,敕秘书监魏收博采旧闻,勒成一史。
……至隋开皇,敕著作郎魏澹与颜之推、辛德源更撰《魏书》,矫正收失。
澹以西魏为真,东魏为伪,故文、恭列纪,孝靖称传。
合纪、传、论例,总九十二篇。
炀帝以澹书犹未能善,又敕左仆射杨素别撰,学士潘徽、褚亮、欧阳询等佐之。
会素薨而止。
今世称魏史者,犹以收本为主焉。
”
曾经负责接待陈国使者。
开皇三年(583),颜之推奉命接待陈使阮卓。
《陈书-阮卓传》云:
“至德元年,人为德教殿学士,寻兼通直散骑常侍,副王话聘隋。
隋主夙闻卓名,乃谴河东薛道衡、琅琊颜之推等与卓谈宴赋诗。
”
曾经与陆法言等人论音韵。
《四库全书总目?
颜氏家训》载:
“考陆法言《切韵序》作于隋仁寿中,所列同定八人,之推与焉。
”陆法言《切韵序》: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
夜永酒阑,论及音韵,萧、颜多所决定。
”余嘉锡《辨正》日:
“《切韵序》前所列八人姓名,有内史颜之推,内史之官,本传不书。
”颜之推的观点对陆法言有一定影响。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认为:
“东汉伊始,以迄于西晋,文化政治之中心均在洛阳,则洛阳及其近旁之旧音,即颜氏所视为雅正明晰之古音,固可推见也。
至金陵士族与洛下士庶所操之语言,虽同属古昔洛阳之音系,而一染吴越,一糅夷虏,其驳杂不纯,又极相似。
”颜之推所谓的雅音既不是当时的金陵士族的语言,也不是洛下士庶的语言,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不再纯正。
参与有关历法的讨论。
《颜氏家训?
省事》云:
“前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凡十余人,纷纭累岁,内史牒付议官平之。
吾执论曰:
‘大抵诸儒所争,四分并减分两家尔。
历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今验其分至薄蚀,则四分疏而减分密。
疏者则称政令有宽猛,运行致盈缩,非算之失也;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预知其度,无灾祥也。
用疏则藏奸而不信,用密则任数而违经。
且议官所知,不能精于讼者,以浅裁深,安有肯服?
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
’举曹贵贱,咸以为然。
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核。
机杼既薄,无以测量,还复采访讼人,窥望长短,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
此好名之辱也。
”
之推著述散佚较多,现存者有《颜氏家训》《还冤志》《观我生赋》及诗歌若干首。
《北齐书》本传日:
“有文三十卷、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传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