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
- 文档编号:13250690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58.64KB
人教版 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 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2018届人教版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1.(2016·石家庄一模)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和杂草。
下列有关稻蟹农业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稻蟹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河蟹和水稻
B.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均匀分布
D.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解析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河蟹是消费者,A错误;群落都有垂直分布现象,稻田中的垂直分层现象包括地上部分的水稻和地下部分土壤中的小动物等,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只能依赖于太阳能,D错误。
答案 C
2.(2016·河南八校监测)如图是近年在某县实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 )
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等
D.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故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解析 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它们直接以生产者为食,A正确;鸭以螺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鸭和螺均捕食野草,也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等,C正确;图中的某些微生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其可以是分解者,但不排除题图的微生物中还可能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D错误。
答案 D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真核生物,所有的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B.所有的生产者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C.有的分解者是原核生物,有的分解者是真核生物
D.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能是生产者或分解者
解析 蓝藻和化能合成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它们都是原核生物;部分动物如蚯蚓和蜣螂等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但不属于微生物,A错误;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的,B错误;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D错误。
答案 C
4.(2017·衡水中学摸底考试)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解析 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A错误;硅藻是生产者,但不是分解者,B错误;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处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因为其已经濒临灭绝,D错误。
答案 C
5.(2015·海南高考)俗话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解析 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题述现象中的食物链为泥巴中的藻类→小虾→小鱼→大鱼(与小鱼不同种),故泥巴中的藻类是第一营养级,小虾是第二营养级,小鱼是第三营养级,大鱼是第四营养级,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
答案 C
6.(2014·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 土壤微生物以腐生为主,所以多数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正确;秸秆中的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成的无机物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正确;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错误。
答案 D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错误。
答案 C
8.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组分1、2、3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一定是真核生物
C.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D.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2、3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解析 组分1、2、3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缺少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A错误;生产者也可能是蓝藻,而蓝藻是原核生物,B错误;能量可通过组分1、2、3从该生态系统输出,C错误。
答案 D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解析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错误。
答案 C
10.(2017·湖北省黄石市高三调研)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
A.狼和兔B.狼和红狐
C.兔和鼠D.昆虫和青草
解析 狼和兔之间没有竞争关系,A错误;狼和红狐之间有竞争关系,但狼和红狐又都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竞争不是最激烈,B错误;兔和鼠之间是竞争关系,且兔和鼠的食物来源都只有青草,因此它们的竞争激烈,C正确;昆虫和青草之间没有竞争关系,D错误。
答案 C
11.(2016·陕西宝鸡一模)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
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
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D.共同进化
解析 物质循环也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不是发生在两生物之间。
答案 A
12.(2016·山东泰安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异种生物都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都具有全球性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A错误;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信息传递无全球性,D错误。
答案 B
13.(2016·广东湛江一模)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
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
解析 图中A为大气中CO2库,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图中生产者、B构成了一条食物链,A错误;①、②分别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大力增强①过程可以减少大气中CO2量,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③为消费者的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C错误;⑦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不能加强过程⑦,D错误。
答案 B
14.(2017·河北省五校联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X1过程的生物一定是绿色植物
B.X2过程表示的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于Z3中
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
表示
解析 发生X1过程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硝化细菌等生物,A错误;X2过程表示的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错误;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包含于Z3中,C错误;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第一营养级同化量,可用X2/X1表示,D正确。
答案 D
15.(2014·海南单科,18)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解析 随季节变化某些水鸟会发生迁徙,所以该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会发生变化,A项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指芦苇和藻类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所以芦苇和藻类减少,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将减少,B项错误、C项正确;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部分含有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 B
16.(2014·天津理综)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图示两个生态系统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所有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较少,需外界输入大量能量,故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能量。
答案 A
17.(2017·中原名校联考)下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解析 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B错误;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不是最少,C错误。
答案 D
18.(2016·江西九江二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性外激素等化学信息进行的害虫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B.种群甲的部分个体迁入乙种群中,则甲种群的迁出率等于乙种群的迁入率
C.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将以10%~20%的传递效率流向下一营养级
D.某种群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随机分布等数量特征
解析 迁入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是指一个种群中,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甲的部分个体迁入乙种群中,但由于种群甲和种群乙的数量不一定相同,因此甲种群的迁出率不一定等于乙种群的迁入率,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某种群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而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答案 A
19.(2016·湖南岳阳二模,6)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
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
解析 图甲所示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环境条件适宜时群落才可演替为森林,B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都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化学能(蔬菜、粮食等),C错误;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是生产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成分,D正确。
答案 D
20.(2016·江苏南京六校联考)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能量[J·(hm2·a)-1]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109[J·(hm2·a)-1]
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5×1010[J·(hm2·a)-1]
解析 田鼠的同化量=摄食量-粪便量=1.05×1010-3.50×109=7.0×109J/(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7.0×109-4.55×109=2.45×109J/(h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2.45×109/7.0×109×100%=35%,A正确;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生物(即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入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错误;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获得的能量=7.0×109×20%=1.4×109J/(hm2·a),C正确;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7.0×109/20%=3.5×1010J/(hm2·a),D正确。
答案 B
21.(2016·安徽理综,29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的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如图。
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
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性信息素可诱杀处于繁殖期的雄性个体,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有效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2)长尾小蜂的数量与栗瘿蜂数量的变化曲线符合捕食关系曲线,故可判断两者具有捕食关系。
(3)一个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有: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等。
(4)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在竞争阳光和空间时处于劣势,故逐渐被淘汰。
答案
(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
(4)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22.(2016·重庆检测)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为×103[J(hm2·a)-1],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00
105
75
71.5
8.44
6
4.38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食物链中甲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103[J·(hm2·a)-1]。
(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_______粪便中的能量。
(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你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在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_______。
解析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甲是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应是24500×103[J·(hm2·a)-1]。
(2)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由数据分析可知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应是6/75×100%=8%,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包括丙粪便中的能量。
(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的一部分。
(4)在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答案
(1)生产者 24500
(2)8% 丙
(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4)增加 增强
23.(2016·吉林长春检测,25)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增加1kg,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kg。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解析
(1)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E是生产者,A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是分解者,其余是消费者,如果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消费者的数量都会降低。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如果D增加1kg,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至少需要25kgE。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因为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4)将濒危动植物引入动物园或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措施。
答案
(1)有机物 CO2
(2)E 减少(降低)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易地保护
24.(2016·广州调研)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请回答: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________演替的结果。
(2)要调查其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食物链分析,鼬属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能量从田鼠流入鼬的体内后,除直接以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次生
(2)样方法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次级消费者 生长、发育和繁殖 热能 (5)生物和种间关系
25.(2016·湖北七市联考)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__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W2表示________;形成图丙“塔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和分解者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②+④+⑤ (3)增多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 热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26.(2016·江西九江二模)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对比研究了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甲图),图乙表示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能量流经F营养级的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
(1)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甲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对应图乙的________成分(填字母)。
(4)图丙中能量b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被F摄入的能量为mkJ,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kJ,c1中的能量为ekJ,b的能量为fkJ,则最终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复合果园中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生态稳定性得以提高。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来消灭害虫。
(2)A是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故图乙中缺少的箭头是C→A。
(3)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 结构 及其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