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学.docx
- 文档编号:9574993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0.60KB
第六章 教学.docx
《第六章 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教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教学
第六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2.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的概念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教学与智育
(三)教学与上课
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
(四)教学与自学
三、教学工作的意义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具体: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①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②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
③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
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是指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五项基本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力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障,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内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四要素:
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普遍性规律。
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
第一,认识——发现说;
第二,认识——实践说;第三,交往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第四,多重本质说。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3)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4)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5)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三、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1)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也有说法认为是“学—思—习—行”)的统一过程;
(2)儒家思孟学派(子思)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学习过程;
(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4)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后由其学生发展为五个阶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5)19世纪美国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6)20世纪40年代,苏联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7)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强调师生交往、认识结构的构建等
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
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布鲁纳结构教学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论。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过分强调书本二是过分强调学生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1)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即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及人格;
(2)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证。
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
因此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的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坏的主要标志。
教学中一切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独断专横的做法,都算不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尊重儿童并非放任儿童,听任课堂自发的发展,放弃教师的职责与主导作用,而是提高了对教师教的要求,加重了教师的责任和工作量。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1)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主题的认识活动之中。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要是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
(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
(3)采用启发式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1)形式教育论:
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
代表人物
英国洛克、瑞士裴斯泰洛齐。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2)实质教育论:
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
代表人物:
德国赫尔巴特、英国斯宾塞。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的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
(1)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
(2)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过程的结构
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1)内涵
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
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2)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涵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2)要求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1)涵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荀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说:
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2)直观手段的种类
三大类: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3)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启发性原则
(1)内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应。
如: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
(2)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涵义
西方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利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
(2)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1)涵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2)要求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③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7.因材施教
(1)涵义
教师在教学中,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有力的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2)要求
①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
(1)涵义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为了应对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的挑战,现代教学则注重促进儿童的发展,因而改称发展性原则更能反映其实质。
(2)要求①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二)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两大类:
注入式、启发式
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加以判断。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应用广泛,主要包括: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1)讲授法
①内涵: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讲读、讲述、讲解、讲演四种。
劳凯声将讲授法分三种形式:
讲述、讲读、讲解。
②优缺点:
优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
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③讲授法基本要求
1’内容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要认真组织;2’讲究讲授策略和方式,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讲究语言艺术;4’组织学生听讲,与其它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谈话法
①概念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②优点:
照顾到每个学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谈话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补救措施,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③要求:
1’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出的内容做充分准备,拟定谈话提纲;2’善问,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难度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要有启发性、形式多样化;3’善于启发诱导,谈话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步去获得新知;4’谈话结束后,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小结,给出问题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优缺点。
(3)讨论法
①概念:
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高年级用的多。
②优点:
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要求:
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2’讨论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读书指导法
①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②要求:
1’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
演示法、参观法。
(1)演示法
①内涵: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②要求:
1’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2’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4’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2)参观法
①概念:
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②优点:
1’能够使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2’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也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③要求:
1’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2’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做好记录;3’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1)练习法
①内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
②优点:
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重要作用。
③要求:
1’教师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练习题目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及基本技能的提高;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4;练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5’练习方式多样化。
(2)实验法
①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
②优点:
1’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2’培养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③要求:
认真编写实验计划,加强实验指导,做好实验总结。
(3)实习作业法
①概念: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②优点: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从实际工作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③要求:
1’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2’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3’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际报告或体会,进行评阅和评定。
(4)实践活动法
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主要是发现法。
(1)内涵:
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美国布鲁纳提出倡导。
(2)特点:
①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思和进取精神;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③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及学生的阅读、练习服务于独立探究。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
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两种。
(1)欣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2)情景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国内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1.国内:
上海倪谷音愉快教学法;上海刘京海等人的成功教学法;
江苏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江苏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2.国外:
美国布鲁纳发现法;美国布卢姆目标教学法;
美国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美国人本主义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法;
苏联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德国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保加利亚洛扎诺夫暗示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3)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4)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学生年龄特征;(6)课程性质和特点;(7)每节课重点、难点。
2.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概念: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等。
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概念:
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班级授课制。
(二)产生与发展
1.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赫尔巴特教学四阶段:
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使班级授课制得以完善而基本定型。
3.苏联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在癸卯学制(1903年)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三)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1)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
单一课、综合课。
(3)按时授课。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培养大面积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5)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6)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2.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教学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