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x
- 文档编号:8922477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35.55KB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x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统一练习
(一)
化学
考生须知: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至3页为第一部分,4至7页为第二部分。
将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收回。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Fe56Cu64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用电化学原理可以进行金属防护
B.氢氧化铝、碳酸钙、醋酸铅都可作抗酸药
C.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H―O―O―H
B.2,2—二甲基丁烷的实验式:
C3H7
C.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氢原子符号:
D.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H-中含有电子数是9×6.02×1023
B.1L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数是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是6.02×1023
D.1molCu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气体,转移电子数是3×6.02×102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5.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HF>HCl>HBr>HI
B.微粒的半径:
Cl->Na+>Mg2+>Al3+
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
HCl>CH3COOH>NaHCO3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C.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数目与原子种类数目相同
D.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7.甲、乙两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
、OH-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溶液呈蓝色,则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Cl-B.K+、OH-、CO
C.K+、H+、Cl-D.CO
、OH-、Cl-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
HCO
+Ca2++OH-=CaCO3↓+H2O
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4H++NO
=Fe3++NO↑+2H2O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2Br-+2Cl2=2Fe3++Br2+4Cl-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9.关于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H-)>c(Na+)+c(H+)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2mol·L-1
C.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D.与等体积0.01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NH
)
10.室温条件下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其中的观察要点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观察要点
A
等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恰好反应时的体积比
B
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
溶液pH的变化
C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和等量镁条反应
产生H2的起始速率
D
将pH=4的醋酸稀释成pH=6的溶液
加H2O的量
11.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
12.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①I2(g)+H2(g)
2HI(g)∆H=-9.48kJ·mol-1
②I2(s)+H2(g)
2HI(g)∆H=+26.48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
B.I2(s)=I2(g)∆H=+17.00kJ·mol-1
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1molI2(g)中通入1mol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8kJ
13.用选项中的电极、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可组成原电池。
下列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电极a
电极b
A溶液
B溶液
现象或结论
A
Cu
Zn
CuSO4
ZnSO4
一段时间后,a增加的质量与b减少的质量相等
B
Cu
Zn
稀H2SO4
ZnSO4
盐桥中阳离子向b极移动
C
Fe
C
NaCl
FeCl3
外电路电子转移方向:
b→a
D
C
C
FeCl3
KI、淀粉混合液
若开始时只增大FeCl3溶液浓度,b极附近溶液变蓝的速度加快
14.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是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2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SO2的物质的量是0.7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1.485mol气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本部分共6小题,共58分。
15.(9分)
有机物E(C6H8O4)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中,某同学设计如下路线合成E(其中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69)。
(1)烃A的分子式是。
(2)③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3)已知E为顺式结构,则用结构简式表示其结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b.B与二氯甲烷互为同系物
c.C不存在羧酸类同分异构体d.D能发生缩聚反应
(5)若C转化为D经过如下4步反应完成:
C
D。
则⑥所需的无机试剂及反应条件是;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16.(10分)
绿原酸()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1)绿原酸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酯基、。
(2)B的分子式是。
(3)C的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D的化学方程式是。
(4)咖啡酸苯乙酯的结构简式是。
(5)F是A的同分异构体。
F分别与碳酸氢钠溶液或新制Cu(OH)2反应产生气体或红色沉淀;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有机物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①符合上述条件的F有种可能的结构。
②若F还能与NaOH在常温下以物质的量之比1∶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1个)。
17.(10分)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W是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请回答: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X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2)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W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时,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3)Y-AgO电池是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4)Z和W比较,非金属性较弱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列可以验证这一结论的是(填序号)。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断开氢化物中1molH―Z或H―W键所需的能量
d.Z与W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时,Z或W显示的电性
18.(10分)
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
N2(g)+O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molN2和7.5molO2,在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mol。
1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NO)=;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②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右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
2NO(g)+2CO(g)
2CO2(g)+N2(g)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H0(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19.(10分)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的化学式是,装置Ⅲ中A在极区产生。
(4)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研究表明:
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
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0.(9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钠盐(),可用淀粉发酵法生产。
(1)发酵法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
实验室中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单糖的的化学方程式是;可检验淀粉已经发生水解的试剂组合是(填序号)。
a.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b.H2SO4溶液、碘水
c.NaOH溶液、CuSO4溶液d.H2SO4溶液、CuSO4溶液
(2)测定味精中谷氨酸一钠盐的含量:
将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发生反应:
―NH2+HCHO→―N=CH2+H2O),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
上述测定过程中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3)味精中常含食盐,现设计方案测定味精中NaCl的含量(味精中的其他成分和指示剂的用量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取mg味精溶于水,加入过量c1mol·L-1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c2mol·L-1NH4SCN溶液进行滴定(AgSCN为白色难溶物),溶液最终变为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重复上述测定过程3次,测得消耗的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
①用上述方法测得该味精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②若实验操作无误差,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
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统一练习
(一)
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C
A
C
A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A
C
C
D
B
第二部分共6小题,共58分。
15.(9分)
(1)C4H8
(2)取代(或酯化)
(3)
(4)ad
(5)NaOH醇溶液、加热
16.(10分)
(1)羟基、羧基
(2)C7H12O6(1分)
(3)
(4)
(5)①6
②
(或
)
17.(10分)
(1)第3周期ⅢA族
(2)酸NH
+H2O
NH3·H2O+H+
(3)Al-4OH--3e-=AlO
+2H2O
(4)Sibcd
18.(10分)
(1)①0.2mol·L-1·min-11.25
②cd
(2)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1
(3)①<
②
19.(10分)
(1)Na2SO3H2O
(2)2ClO2+H2O2+2OH-=2ClO
+O2↑+2H2O
(3)H2SO4阳
(4)1∶4
ClO
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
(5)NaClO2变质前后分别与Fe2+反应时,最终均得到等量NaCl,Cl元素均由+3价变为-1价,根据电子守恒,两个过程中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20.(9分)
(1)(C6H10O5)n+nH2OnC6H12O6a、c
(2)避免显碱性的氨基影响羧基和NaOH的中和反应
(3)①
②AgCl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AgCl(s)
Ag+(aq)+Cl-(aq),加入NH4SCN溶液后,SCN-与Ag+结合生成更难溶的AgSCN沉淀,使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NH4SCN消耗量增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东城区 届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