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docx
- 文档编号:7331841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33KB
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docx
《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
新闻学概论心得体会
【篇一:
2015新闻学习心得】
2015新闻学习心得
第1篇:
新闻学习心得
科学发展观既是推动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能力的重要指导方针。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尤其在西藏,新闻宣传工作能不能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是看能不能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实实在在把促进新闻宣传的科学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导向,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办好党报的第一要务是把握好舆论导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事实反复证明,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在这一点上,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任何动摇、不能有丝毫含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的旗帜,科学发展观是新闻宣传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是新闻宣传发展的路径。
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提高舆论导向能力,认真履行党报职责,引领社会舆论。
自拉萨事件以来,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具体地体现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列、维护稳定等方面。
《西藏日报》深入宣传西藏发展稳定的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揭批达赖的无耻谎言,讴歌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一时期反对分列、维护稳定的宣传报道,积极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选题得当,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切中要害,从感情上、内容上、语言上贴近群众,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引导了社会舆论,推动了实际工作,为西藏社会局势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党报在引导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报纸影响力,扩大报纸覆盖面。
同时要讲究宣传艺术,把握时机,讲究分寸,不刮风、不炒作,把好关、把好度,正确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统一,形成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好传统,形成把宣传科学发展观与新闻规律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形成与时俱进不断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从而推动我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栏目带动版面,努力提高整体策划能力
栏目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骨架。
没有栏目,报纸的版面必然空洞;没有好栏目,报纸也难以创立自己的品牌。
栏目与版面取决于整体策划能力,所以,栏目和版面设置是否得当可以体现出整体策划能力如何。
近年来,《西藏日报》在栏目设置、版面规划和报纸的整体策划方面注重专题报道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典型报道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文字与图片相结合,从而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和版面的感染力。
《西藏日报》在拉萨事件之后的系列大型策划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如《旗帜鲜明反分列坚定不移抓发展》和《团结稳定是福分列动乱是祸》等专栏的开辟在坚持揭露真相、愤怒声讨、教育群众的基础上,围绕区党委开展反对分列、维护稳定的工作安排,抓住要害揭批达赖、抓住要点宣传成就、抓住热点引导舆论、抓
住主题营造氛围,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干部、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反分列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更加坚定、旗帜更加鲜明,自觉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增强与达赖集团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这些成功的尝试展现了版面、栏目和稿件三级策划相得益彰。
《西藏日报》的整体策划在保持党报庄重、大气风格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大方、明快、醒目、多彩的时代感。
阶段性的重大活动精心策划,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报道也倾注全力。
目前,《西藏日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内容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开设栏目,在一版和二版分别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栏目。
副刊阳光周末等版面的栏目设置既围绕主题又突出该版的特色,内容与时俱进,图片处置适当,整体版面图文并茂、布局合理。
绝大部分策划在版面中体现、在栏目中落实,大部分宣传报道都以独特的视角、独家报道和资料的整合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能力的根本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要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讲求实效,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
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导向作用。
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中心任务,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使我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让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更好地融入生活、引导生活。
以贴近群众为落脚点,一切从科学发展的观点出发。
贴近群众,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西藏日报》在三贴近方面镜头经常对准群众,精心选择报道角度,善于挖掘群众语言,用鲜活的语言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
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既敢于报道,又能够把握,既了解来龙去脉,又分析前因后果,从不摆出说教的姿态和刻板的面孔,力求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解开思想的疙瘩、用生活中的小事阐明深刻的道理,使干部、农牧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得到真切的人文关怀,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发展观、接受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努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注重报业科学发展,搞好报社统筹兼顾。
学习是基础,发展是主题,实践是关键。
实践中注重学以致用,发展中体现统筹兼顾。
新闻宣传工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在统筹下有序推进、在兼顾中从容应对。
在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时要集思广益,社党委领导班子在关键时刻要清醒,决策要科学,处理问题更要稳妥。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好的创意,要充分肯定好的策划,要完善一些以前不够完善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全社尊重人才、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相为报社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推出有利于报业良性发展的新举措,转变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新闻宣传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把做一流记者、写一流新闻、创一流精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重点带一般,强化精品意识、精细意识,为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篇:
新闻学习心得
以下是我学习新闻学的部分内容和体会:
1、坚持世界交往的观念。
2、马克思说变动产生新闻,循环往复的事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3、新闻有层次变化。
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但是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一些很重要的但相对来说是次要的新闻甚至连版面都没有。
4、新闻时效性。
这一点不用多说。
5、新闻真实性。
这是一种追求,但是新闻完全真实是不可能做到的。
6、党报思想。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
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常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
7、列宁的党报党刊思想。
a、党的出版物的党性。
党性概念是列宁提出来的。
b、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
8、毛泽东和中国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活动。
a、1948年4月8日,毛泽东将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
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b、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
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
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c、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
典型报道。
d、报纸批评。
1950年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是刘少奇修定的。
毛泽东1954年提出报纸批评的开、好、管方针。
现在转变为舆-论监督。
e、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
1955年提出:
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
我们的舆-论,是一律,又是不一律。
在人民内部,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的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
9、我的学习体会:
要把握好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关系。
毛主席说:
新闻的形式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新闻的内容是有阶级性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新闻进行管制,不能让新闻处于无政府状态,那是极其危险的。
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严格按照新闻从业规律办事。
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的,但是新闻自由是我们人类进行世界交流的必然要求和精神追求。
在交流的哲学里,新闻自由是手段,也是价值观。
10、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指示精神。
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绝对不能成为某些腐-败官员的护身符,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是一对最佳拍档!
这是我的学习体会。
毛主席的论断:
我们的舆-论,是一律,又是不一律。
在人民内部,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的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
太精彩了!
第3篇:
新闻学习心得
新闻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自己传播行为的各种观念、习惯、信念的总称。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
的使命,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其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的看法,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
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用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来检验自己的职业行为,正确地行使职业权利,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完成其职业使命的基本要求。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关系到新闻业的发展和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意义十分重大。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道德观,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积极接受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监督。
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律。
我认为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应包括下列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内心形成一个道德法庭。
只有在心中真正存有道德法庭,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第二个层次是新闻工作者在内心要建立正确的道德法庭。
只有内心的道德法庭所管辖的领域符合历史潮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真真正正地干好本职工作。
第三个层次是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
新闻职业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必须头脑清楚,具有准确判断一种事物对错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而言,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第三个层次是较高要求。
所谓基本要求,即凡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应该在心中有一个道德法庭,这样才能避免主观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
从而避免假新闻、有偿新闻的出现。
避免由于不愿下基层采访,不愿到艰苦地区采访,而造成的新闻失真。
坚决杜绝把被采访单位提供的通稿改头换面,标上自己的名字便当作新闻来发表的现象。
第二、三层次为较高要求,它要求新闻工作者除了主观上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避免因客观原因而造成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发生。
只有不仅从主观上遵守职业道德,还能克服因种种客观的障碍而自觉做到遵循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其一,接受道德教育,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整个职业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必须以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与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来要求自己,抛弃自私自利的想法与行为,当一个人的正当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服从集体利益。
在新闻工作中,杜绝以职谋私的行为,服从社会利益。
其二,加强新闻理论的修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明确新闻工作的性质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
其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学习,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认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对与错,能认清事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在道德规范与法律未涉及的领域,也能做到洁身自好。
第4篇:
新闻工作的学习心得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基石。
作好通讯员、编辑不但具有最起码的素质,而且还要必备新闻常识、新闻写作知识。
这样才能担当新闻工作的重担,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作用。
人类诞生以来,新闻作为人际间传播新信息的一种社会现象,就产生了。
随着社会的发
展进步,新闻也在不断发展。
早期的新闻主要是以口头、书面文字的方式传播的,以报纸为主要载体。
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得以发展,随之,广播新闻开始出现,1919年,英国开办了第一家广播电台。
20世纪20年代,随着光学和化学工业的进步,又相继出现了图片新闻和电影新闻。
20世纪30年代,电视开始成为新闻的主要载体。
目前,电脑网络又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并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新闻之所以速度发展,关键在于新具有强大的功能:
它是人类生命鲜活的本真状态的呈现;它是心灵沟通的有效手段;它是今天生活的反映,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前天的新闻;它是一种改造社会的工具。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新闻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
新闻,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速写等体裁的统称。
新闻的种类有广义、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体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狭义言之,新闻就是消息。
广义新闻的体裁分类,大致分为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按新闻的传播方式分类,可分为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
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一种工具,它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真实性、实证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
实证性,就是说新闻要让事实本身说话,写出确定事实的基本要素,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
及时性,主要强调新闻的新,即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这就要求及时地捕捉、及时地采、及时地报道,可以说新闻是一种时效性很强文体。
广泛性,它面向全社会,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形式,所以会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产生广泛的影响。
开放性,是说新闻不受空间限制的一种宣传形式,世界无边界,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宇宙星云,天下大事。
同时,新闻还具有变动性,新闻以生活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作为归依,而事实不断变动,新闻所要反映的正是变化中的客观事实。
要及时报道新闻。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加工之后形成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新闻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按新闻的性质分,有政治、经济、社会、文艺、体育、卫生等新闻;按新闻的特点分,有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单一与复杂新闻、动态与静态、本体与反映新闻;按题材来分,有典型、综合和述评报道。
【篇二:
自己整理的《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背诵版】
新闻学概论
绪论
1、新闻学主导理论——世界各国新闻立法、指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一个决定性理论主张。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做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释、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主要内涵。
主要观念: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
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评价:
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入一片混乱。
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3、社会责任论
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报刊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
基本要求:
1)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报刊要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做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彼此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确保美国社会的稳定。
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
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这是对新闻完整性的要求,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都要及时报道、不要漏报,更不能为了某些集团的利益或政府的压力而瞒报,保证每个公民平等地分享。
评价: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
但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4、发展新闻学
核心内容:
国家的发展尤其市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1)守望:
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2)整合:
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教育:
强调交易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
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2)特点:
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
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
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
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2)特点:
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
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
属无定向传播。
3)优点:
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
反馈慢,互动性差第三、群体传播:
1)方式:
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2)特点:
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节余二者之间。
第二章新闻
1、新闻的基本特点
新闻最基本的特点:
真实、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影响和作用:
1)
2)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
人类传播工具经历了:
口头新闻——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人体器官——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3)
4)
2、两种新闻定义
定义1: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定义2: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报道、分析、判断
报道:
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可以查证的事实”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
分析:
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客观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
前提是议决和结果都必须是事实。
判断:
是对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做的结论。
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新闻应尽可能地多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不妨做些分析,但尽可能避免下结论,不要以判断代替事实。
4、新闻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媒介的竞争归根结底依靠真实和迅速。
真实和迅速的要求还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1)
2)
3)
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能否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探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可以衡量出记者的水平。
5、新闻要素
定义:
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
五要素:
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who,what,when,where,why.)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6、新闻类别
按新闻内容分:
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
按新闻发生地点分:
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按新闻时间性分:
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
硬新闻、软新闻
6、硬新闻、软新闻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学 概论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