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07章.docx
- 文档编号:519737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90.83KB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07章.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0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07章.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07章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基本观点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____________来的。
(2)生物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逐渐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意义
(1)拉马克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
(1)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但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材料,同时也加剧了____________。
(3)变异是____________的,而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__的。
自然选择是通过自然环境来____________地选择__________的变异。
(4)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2.意义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____________,生物的多样性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局限性
(1)对于____________的本质,未做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____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____________等现象。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随着科学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________水平。
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成以________为基本单位。
一、1.
(1)更古老的生物进化
(2)低等高等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二、1.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不定向定向定向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
(4)适者生存
2.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进化
3.
(1)遗传和变异
(2)个体
(3)渐变物种大爆发
三、基因种群
1.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选择的对象:
从表面上看,自然选择是对不同的个体进行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括的变异进行选择。
(2)选择的因素:
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3)选择的手段:
生存斗争。
生物的过度繁殖与有限的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生存斗争。
(4)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错误;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②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③正确,④错误;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以产生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
故选B。
【知识链接】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连续过程。
2.拉马克进化论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类别
拉马克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不同点
主要内容
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历史意义
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地提出进化学说;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的进化
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对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做出了正确的解释
局限性
有许多缺少科学证据的主观推测;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生物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科学的解释;进化的原因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不能说明物种大爆发的原因
相同点
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
2.下列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观点的是
A.过度繁殖B.用进废退
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能力,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时刻进行生存斗争,最终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C、D所述都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
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器官越使用越发达,并且可以遗传。
综上所述,B正确。
1.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是
A.拉马克B.达尔文
C.萨顿D.摩尔根
2.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3.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器官的反复使用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都是有特定方向的
B.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来
C.微小变异可以累积成显著变异
D.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5.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外因是环境条件
6.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包括
A.生物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可以遗传的
B.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接近的
C.各种生物的基因库的组成在生存斗争中发生变化
D.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具有适应性,而适应性在自然选择中被积累
7.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
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选择是物种形成所必需的条件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9.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A.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10.(2014·江苏卷)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1.【答案】B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是由达尔文提出的。
拉马克提出的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学说;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拉马克关于进化的观点主要有用进废退和遗传,即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B错误。
3.【答案】C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正确。
4.【答案】A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没有方向性,A错误;通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来,B正确;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得到积累,C正确;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D正确。
5.【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谈不上对人类有益或有害,A、B、C错误。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外因是环境条件,所以选D。
6.【答案】C
【解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所以各种生物的基因库的组成在生存斗争中发生变化,不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7.【答案】C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主要有: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故选C。
8.【答案】D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使某些性状得到加强,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也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9.【答案】C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B错误;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病菌和抗药性低的病菌,能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C正确;是青霉素选择了细菌,而不是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细菌突变属于不定向变异,与是否使用抗生素无关,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使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保留下来,不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被淘汰,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免疫球蛋白、疫苗,与细菌耐药性无关。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
(1)概念:
。
(2)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所以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
。
3.基因频率:
。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和。
和统称为突变。
2.突变和重组是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导致生物朝着不断进化。
一、1.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二、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随机、不定向
三、定向改变一定的方向
1.基因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
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
(2)基因位置法
常染体遗传的计算:
伴X染色体遗传的计算:
(AA、Aa、aa、XAXA、XAXa、XaXa、XAY、XaY为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
(3)利用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该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针对常染色体上的
基因而言)
A基因频率=AA+1/2Aa
a基因频率=aa+1/2Aa
(AA、Aa、aa为三种基因型的频率)
2.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
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
(2)利用遗传平衡定律
公式推导:
设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A%)为p,a的基因频率(a%)为q,则AA、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为:
因为p+q=1,所以(p+q)2=1,p2+2pq+q2=1,即AA+2Aa+aa=1,由此可知,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有:
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
即:
AA%=p2
Aa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
即:
Aa%=2pq
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
即:
aa%=q2
适用条件:
群体是极大的;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产生;没有新基因加入,即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若符合以上条件,则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稳定不变,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
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16%、84%B.32%、68%
C.55%、45%D.94%、6%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那么基因A的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16%+39%=55%,同理,a的频率为45%。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
C.群落D.生态系统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以下能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是
A.自然选择B.生存斗争
C.过度繁殖D.遗传和变异
4.利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改变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来发挥作用
C.生物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均是不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新物种的形成
5.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6.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后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7.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a的基因频率为
A.40%B.45%
C.70%D.80%
8.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的细菌出现抗药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细菌发生了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细菌
9.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10.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1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
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甲地区流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乙地区流行疟疾。
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
(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________。
(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________。
12.(2014·上海卷)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B.40%
C.60%D.80%
13.(2018·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
C.42% D.21%
14.(2018·新课标1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1.【答案】B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正确。
2.【答案】B
【解析】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突变可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就无法发生作用,突变本身就会影响基因频率,B正确。
自然选择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引起种群(一定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的性状向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C错误。
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D错误。
3.【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因素是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
4.【答案】B
【解析】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因此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A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
5.【答案】B
【解析】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A正确;环境的选择和变异都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B错误;环境通过对个体的选择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繁殖后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频率会升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C正确;持续选择条件下,控制不利于环境生存的性状的基因会持续降低,直至几乎为0,D正确。
6.【答案】D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一个基因可以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基因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突变后的基因可能是隐性基因,也可能是显性基因,B、C项错误;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0%+1/2×30%=45%,B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不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A错误;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B错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C正确;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细菌发生了进化,但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细菌,D错误。
9.【答案】D
【解析】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其中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A正确;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而抗药性弱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B正确;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弱的害虫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后,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加强,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1-16%-36%=48%,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
A的基因频率为16%+1/2×48%=40%,a的基因频率为36%+1/2×48%=60%。
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的频率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
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28%+24%×1/2=40%,a=48%+24%×1/2=60%。
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11.【答案】
(1)96.5%3.5%50.5%49.5%
(2)上升下降
(3)上升
【解析】
(1)甲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5%+1/2×3%=96.5%,a的基因频率为1-96.5%=3.5%;乙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3%+1/2×95%=50.5%,a的基因频率为1-50.5%=49.5%。
(2)甲地区由于aa个体会因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而幼年夭折,a的基因频率将下降,A的基因频率将上升;乙地区流行疟疾,AA基因型易被淘汰,因此,AA基因型频率将下降。
(3)如果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