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考试作文写作.docx
- 文档编号:2328950
- 上传时间:2023-05-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42KB
幼教考试作文写作.docx
《幼教考试作文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考试作文写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教考试作文写作
综合素质作文写作
一、作文题型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主持人问一位立志做飞行员的小朋友:
“假如有一天,你驾驶着飞机到太平洋上空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
“我会让大家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乘着降落伞跳出去。
”有观众问他:
“你为什么一个人逃生,丢下大家不管?
”小孩满含眼泪,显得很委屈。
主持人又问:
“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小孩急切地说:
“我要去找燃料,我还要回来。
”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解题思路】
1、文章立意:
根据一个故事来立意,这个故事说明要教育好孩子,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善于倾听,不要用大人的主观臆断来理解孩子。
2、题干中说自选文体,所以这篇文章记叙文或者议论文都可以。
3、文章的分论点可以为耐心听孩子讲话要理解孩子,要尊重孩子和对孩子有耐心,勿用大人主观臆断来猜测孩子。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本。
作文要求:
(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
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温岭市街道某幼儿园里,一名女教师因一时好玩儿,强行揪住一名5岁幼童双耳向上提起,被揪耳儿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大哭,这名女教师却以此为乐,神情轻松咧着嘴大笑,其余儿童看着老师残忍的行为,满脸的惊恐害怕。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群学生正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
就在危急时刻,女教师张丽莉一把推开身边的两个学生,保全了孩子,自己却被车碾断双腿,造成双腿高位截肢。
张丽莉的事迹被媒体竞相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纷纷向其表达自己的敬意与祝福。
要求: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
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
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
意为“百(柏)担有余(榆)”。
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
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恰恰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每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者都应从中受到启发。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其著作《岁月如歌》中写道:
“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
”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说:
“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教师是特殊的群体,肩负着教书育人推动社会文明的重任。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作风等方面。
它是教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条件。
具体来说,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体现在“会做人、会做事、有爱心、有修养、能承压、能身正、善学习”等方面。
教师应能够模范遵守“规范”.理解教育“服务”,懂得自我“提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7、我们周围:
生长着姿态各异的植物,挺拔的树,葱茏的森林,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徜徉其中,充沛着洋溢着的博大生命力,常常促使我爆发一种激情:
不管它们怎样千差万别,都离不开深扎在泥土之中的根。
发达的根系,能从土壤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因而能使枝叶郁郁葱葱。
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
请以“根”为话题,充分展开联想,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一句格言: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
从教育的角度立意,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赏识,其本质是爱。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以“赏识教育”为话题进行写作,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1:
波波非常喜欢吃橘子,一天波波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将一篮橘子全部吃光。
结果由于吃得太多,波波出现了呕吐症状,一直吐橘予瓣。
波波的幼儿园老师李老师与波波家是邻居,她知道这件事情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为了警醒其他幼儿,当着波波的面将波波吐橘子瓣的事情说得绘声绘色,引得同学们一直哈哈大笑,而波波只得低着头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从此以后同学们给波波起了个“橘子瓣”的外号。
材料2:
上幼儿园中班的小宇,上课期间尿了裤子,其老师刘老师发现后,对正在嘲笑小宇的其他幼儿说:
“小宇可能是上课听得太认真了,忘记了告诉老师要上厕所,我们以后可以向小宇学习他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当然,我们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记住自己还要上厕所,那就更好了。
”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观点明确,分析具体;(3)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论据充分,方法得当。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这样的公益广告:
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哄上床后,端起洗脚水帮婆婆洗脚,正好这一切被还未入睡的孩子看见,当妈妈再次回到房间时,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向她走来,并说:
“妈妈,洗脚!
”听着儿子这稚气未脱的声音和他满脸的水珠,这位妈妈会心地笑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围绕“身教重于言传”这一主题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2)文章富有逻辑效果;(3)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育就是要用“爱”“善”滋润心灵,为幼儿的成长开辟新的天地,不断追求真、善、美。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议论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800字。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
能力很重要,但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
要求: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目标,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15、根据材料作文。
000
妈妈:
女儿玩电脑上瘾。
“孩子这样下去肯定完了,玩电脑玩上瘾了,我想找位心理医生咨询咨询。
”李女士说,她和丈夫几年前离了婚,平时,孩子上学、自己做生意日子过得很匆忙,没什么感觉。
有天晚上她回家后,发现萌萌匆忙吃完饭,就返回房间玩电脑。
开始李女士想,让孩子放松一下,爱玩就玩吧。
可最近,她发现女儿不爱和她交流,说话时,也只是用鼻子“哼”一声。
“是不是有网瘾了?
”李女士搬走家里的电脑后,第一次和女儿大吵,女儿为此离家出走,她一直找到晚上9点,才在滨河游园旁边一家网吧找到女儿。
女儿:
妈妈玩手机上瘾
“我有网瘾?
她才有呢!
”面对妈妈的诉说,萌萌告诉记者,家里怕耽误她学习,不允许开电视,平时静得可怕。
妈妈每天回家后,就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根本不搭理她。
即使是吃饭时,妈妈也是边看手机边吃饭。
她写作业的时候,妈妈虽然坐在一旁陪伴,可也是在玩手机。
“有时候想和妈妈说两句话,可看到她正玩得高兴,想想就算了。
”萌萌说,手机让家里变得冷冰冰的,她认为妈妈只爱手机不爱她。
晚上吃完饭后她闲着没事儿,就用电脑玩玩小游戏,可是妈妈却把电脑搬走了。
“我没有网瘾,要是妈妈每天陪我玩,我可以不玩电脑。
”萌萌说,“平时大多数时间我一个人在家,很无聊。
我不喜欢玩手机的妈妈,看到她玩手机就很烦。
”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目标,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二、范文选例
给孩子适宜的爱000
作为一名一对一的老师,我接触了不少的孩子和家长,也深深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深深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爱孩子是人的本能和天性,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是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如何去爱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爱不是害怕孩子犯错。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犯错了,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都要插手,害怕孩子出错了会受到伤害,殊不知若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大。
“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经历过错误和失败,孩子将永远无法进步。
也许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爱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萧雨曾说过:
“要想孩子成才,家长绝不能越俎代庖,要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水到自然渠成!
”父母事事事必躬亲,都为孩子张罗,孩子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不会做,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孩子也是不完整的。
有一天,他们离开了父母将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实践出真知”,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
自由选择导致的结果由自己负责。
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学会“应付”与“敷衍”,孩子就会缺乏主见。
爱孩子就让孩子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害怕孩子会太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爱不是要求孩子完美。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也是不完美的。
既然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那请家长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事事都做得十全十美。
有的孩子他学习好,有的孩子体育好,有的孩子琴弹得好……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家长要认清自己孩子的优势,帮助他把优势发挥到极致,那孩子就成功了。
爱不是让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
有个教育家曾说过: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分数成了很多家长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其实,分数只是孩子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并不是全部,一次的分数的高低也不能代表孩子学了多少的知识。
了解孩子学习过程远比分数、名次更重要。
因为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
那家长该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呢?
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
第一,看孩子的课本;第二,看课堂笔记本;第三,看课堂练习本;第四,看课后作业本;第五,看作文本。
此外,还可采用比较法,叫孩子把本班的学习委员的“五本”(课本、课堂笔记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作文本)拿过来一比,就能比出了高低。
因此,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大爱无痕。
真正爱孩子就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不露声色地给予指引和鼓励,让孩子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为孩子长大之后能够展翅高飞锻炼更强壮的羽翼,这样他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最后,也给亲爱的家长们一句提醒:
“无论您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
树立正确人才观,因材施教促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对于培养学生成才至关重要。
即使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著名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们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点】
教师不仅是教学目的的贯彻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
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才,关键因素是教师。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自学成材,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
是戴维的大力推荐,才让他有机会进入皇家学院实验室;是戴维引导他进入欧洲的科学界,才让他有了成为优秀物理学家的可能。
正是戴维对于法拉第的发现和培养,成就了科学史上一颗伟大的新星。
【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试图通过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让学生立刻就改掉缺点,顽石马上变美玉。
对于成年人来说,讽刺和处罚有时候的确会起到令人觉醒、催人上进的作用。
但这种方法,不能用来督促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
讽刺挖苦可能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
也有一些教师过早地判定部分学生不能成才,放弃了对他们的耐心培养,任由这些学生向厌学的方向渐行渐远。
【反】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学术精英。
正如清朝顾嗣协说: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无多苛求。
”一个班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如果我们能发现、发挥或发展一个学生的长处,那他就可能扬长避短、成为有用的人;如果我们过分挑剔、指责或攻击他的短处,那他就可能自暴自弃、成为一无是处的人。
【深】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标准全面、人人成才、特色成才的理念,化泥土成砖瓦、锻矿石成钢材、变树木成栋梁,皆为有用之材。
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教师需要用雪亮的眼睛发现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使学生保持进步的动力。
教师可采用新奇引趣法、活动启示法、动手操作法、质疑探究法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联】
只要教师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尊重学生、用宽容的心胸对待学生、用真切的感情欣赏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就一定能在学生的心底激发出前进的动力。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总】
赏识教育000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但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赏识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要实现赏识教育,必须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l00分作为成功的标准,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
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中国的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
如果仅仅只看到孩子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
其实在看到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优点,反之也一样。
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
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
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
“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
另外,教师还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地认识幼儿、评价幼儿,并逐渐形成以赏识教育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结合施教。
同时,增强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幼儿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幼儿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幼儿德育工作之我见
加强幼儿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幼儿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
我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
”教师必定要有崇高的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用诚实正直和坦荡无私的面貌,让幼儿体验到人的美好心灵,用宽宏的心地和磊落的胸怀,促使幼儿养成高尚的人格。
与幼儿做朋友。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真爱去关心幼儿。
诚然,教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应把幼儿作为发泄的对象。
幼儿的确存在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要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该加倍地关爱与呵护。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重视。
如果我们能经常表扬他们的优点,他一定会非常高兴,进而会建立自信;反之,他会因沮丧而越来越自卑。
老师要用爱心,用师德的魅力,缩小师幼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正确对待幼儿的过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待幼儿的过错是很有必要的。
幼儿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未成年人的心理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没有纠正他们的错误或错误地对待了他们的错误,也许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对待他们的过错,首先应该寻找原因。
幼儿产生过错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幼儿身上的发展过程。
其次是要对幼儿有充分的信心。
有过错行为的幼儿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其他小朋友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幼儿也存有戒心。
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幼儿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相信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对他们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对他们教育转化的成功。
相信我们的真诚和正确有序的引导,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大的突破。
教师的责任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太阳。
从我走上三尺讲台那天起,我就明白我会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是我的责任。
让他们真正热爱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并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准备,是我崇高的使命。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要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对那些家庭有特殊变故的学生,我们更要用真诚的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帮助,让这些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我知道我不仅肩负着引导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责任,在学习态度及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方面,他们也需要我的引导。
学生喜欢问教师各式各样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生活上的、课外知识方面的。
学生最信任教师,所以教师更要做到细心、耐心,因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学生的成长呼唤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我坚信,只有以深沉之博爱和负责之态度来面对工作,才会将教师的工作做到极致。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更是充满乐趣和艺术的事业。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此外还要努力创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教师,平凡而伟大。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秋寒暑,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火长明,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奉献几多血与汗,不求青史留英名,这就是教师的真实写照。
人们尊敬教师,爱戴教师.正是因为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伟大的使命,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
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点点滴滴,虽不伟大,但无愧于心,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为学生付出了真心,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不辱为人师的使命!
以德为先选园丁,慈母仁心育新苗.
谈幼儿教师的品德
幼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
面对年龄3-7岁、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幼儿,幼儿园教师本身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否,不仅决定着保教工作的质量,而且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幼师的选拔过程中,强调以道德为最高标准,决不能只看学历是否达到标准,更不能以学历代替人品。
【点】
现代社会,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才能突出且人品过硬的人却难得珍贵。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我们经常提到选拔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解释两者关系的: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也。
”无才,德将难以得到体现;而离开了德,才便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相对于通过学历体现出的能力而言,人品,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
【正】
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负面新闻,使社会认识到了幼师道德的重要性:
如果他们能够以慈母之心对待幼儿,就不会利欲熏心给幼儿服用“病毒灵”,也不会出现扇耳光、拎耳朵、剪鼻子等人身伤害事件。
虽然这些负面新闻只是极少数极端现象,却从反而说明道德的重要性。
【反】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的管理经营者更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深】
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在幼师选拔和评价中,转变思想观念,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人才选拔标准,把像母亲一般爱每个孩子的优秀毕业生吸收到幼师队伍中来;注重锻炼培养,在保教工作中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加强制度建设,在幼儿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教 考试 作文 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