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2416139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1.57KB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模试题附答案
(1)
一、选择题
1.《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
“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3.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俄国1861年改革
4.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有一段解说词: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林肯是美国历史杰出的总统,下列各项不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是
A.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颁布《宅地法》
C.领导独立战争D.维护了国家统一
5.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
“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材料中的“他”是()
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卡斯特罗D.纳塞尔
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文明开化
7.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8.“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
A.法国大革命B.拿破仑帝国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废除农奴制
9.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
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甲午中日战争D.工业革命
10.下图人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了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D.为了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11.美国内战初,林肯只坚持“根据宪法原则”进行战争,而不提奴隶制存废之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方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
于是,林肯政府审时度势,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由此可见,该宣言的发表
A.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B.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C.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D.扩大了南北内战的规模
12.他发皙说: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在“他”领导下解放的地区有
A.美国B.委内瑞拉C.巴西D.印度
13.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
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
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14.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A.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B.没有任何成效
C.废除了农奴制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5.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提倡“文明开化”
B.建立新式军队
C.号召“殖产兴业”
D.废藩置县
16.1721年,俄国彼得一世规定:
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
该规定
A.促进了俄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废除了农奴制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7.某位著名总统说:
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奴隶制当成是上帝必定要降给我们的灾祸,这灾祸已经到了上帝指定期限,他现在要免去这场灾祸了。
结束“这场灾祸”的是
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克里米亚战争D.普法战争
18.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
“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他”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19.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0.明治维新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B.发展工业
C.实行义务教育D.实施征兵制
21.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2.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
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
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背景B.经过C.结局D.影响
23.“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4.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样的场景最早与下列哪项除旧布新的措施有直接关系?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实行征兵制
D.殖产兴业
25.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最大障碍”是
A.种植园奴隶制B.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国王的专制统治D.农奴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美国内战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南北战争时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美国至今没有消除种族歧视;BD两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故选C。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C符合题意;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A排除。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引起农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B排除;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史实。
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地区社会矛盾尖锐,各种不满力量结合起来,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10年以后,整个拉美地区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故C符合题意;AB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D是废除国内农奴制的改革,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是华盛顿;林肯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扭转战局,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所以不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是“领导独立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属于林肯的历史功绩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选项A符合题意;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B排除;卡斯特罗是古巴独立运动领导人,C排除;纳塞尔是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D排除。
故选A。
6.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因此日本“欧化”的主要措施是文明开化,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7.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所以答案选D。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可知,“汉唐遗风”说的是古代日本学习隋唐制度进行的大化改新的改革;“趋欧俗”说的是日本近代学习欧美进行的明治维新的改革。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俄国的彼得一世大帝,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不要混淆知识点。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方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表明林肯政府审时度势,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的影响,排除A;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扩大了南北内战的规模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选C。
1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可知,这句话出自玻利瓦尔之口。
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美国等国的侵略。
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
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B项正确;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A项;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与“外部刺激”无关,排除C项;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外部刺激”、“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外部刺激”、“学习和内化”等信息。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面临民族危机,符合“外部刺激”。
在明治维新时,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同时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符合“学习和内化”。
美国虽然面临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不符合“学习和内化”。
法国和英国没有面临民族矛盾,不符合“外部刺激”。
因此B项正确。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说明了这场改革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故选D。
1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西化的现象。
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式军队、号召“殖产兴业”、废藩置县,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非常注意扶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同时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力量为指导,对全国地下资源、铁矿、铜矿、银矿和煤炭等进行勘察和开采。
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以此促使领主兴办场矿,向工商业资产阶级转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引起美国南北战争。
内战中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使北方胜利,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选项B符合题意;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克里米亚战争促使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普法战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可知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玻利瓦尔。
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相继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并被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的称号。
他率领军队从委内瑞拉出发,越过安第斯山脉,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以他的名字给这个国家命名,即现在的玻利维亚,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代表人物,B项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代表人物,C项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近代化进程,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不符合题意;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是现代史的内容,CD不符合题意。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本题的易错项是B。
注意区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
2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此题时,紧扣题干的关键词“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明治维新中的实行义务教育,努力发展教育,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所以此题选C。
2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给了拉丁美洲以鼓舞,所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爆发的,D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必须团结起来,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可知,此内容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殖民侵略者在印度不但掠夺财富,还大肆欺压民众,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1857---1859年印度爆发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1858年英军进攻章西,章西女王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故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日本人吃西餐,听西洋音乐,随处可见穿西服的男子。
这是明治维新文明开化的结果。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明治维新各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A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清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排除B;美国历史上没有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C;1861年俄国改革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农奴制,排除D。
故选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轴 中考 九年级 历史 下第 单元 殖民地 人民 反抗 资本主义制度 扩展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