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
- 文档编号:17996715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24KB
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
《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摘编)
一、常州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1、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门类较全。
常州医药产业拥有药品生产企业39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2家,药品包装材料企业25家。
列入调查的91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18亿元。
拥有化学原料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提取,卫生材料,生化药物,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多个门类。
二是发展均衡。
2006年,全市24家重点药厂的年药品销售额达25.49亿元,60家重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25.31亿元,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之比为1:
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家重点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达0.75亿元,总计达51.55亿元。
三是效益较好。
常州医药产业中列入调查的91家重点药品、器械、包材生产企业2006年销售利润率为12.4%,高于全国7.98%的平均水平和全省7.33%的平均水平。
2、产品结构较优
一是产品数量较多。
常州医药产业2007年底拥有药品注册批文的产品901只,其中原料药为188只,制剂为713只。
拥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864只,其中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385只,第二类医疗器械201只,第三类医疗器械278只。
拥有药用包装材料注册证的产品72只。
二是品种结构较好。
全市现有全国独家生产的药品19只;单品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位的药品有45只,有获得新药证书的药品116个;具有各类专利的药品41只(其中发明专利29只)。
器械111只,众多产品可供出口,其中药品类的出口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5.6%,医疗器械类的出口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43%。
三是产品质量较优。
多年来,常州地产医药产品始终保持较好的质量水平。
其中,地产药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医疗器械的市场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目前拥有省名牌产品9只,其中药品6只,器械3只;拥有市名牌产品19只,其中药品9只,器械10只;拥有省著名商标7只,其中药品3只,医疗器械4只;拥有市知名商标15只,其中药品6只,器械9只。
四是市场信誉较好。
常州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形成了一批国内市场有影响的产品,如:
四药厂的奥克、常药厂的卡托普利、千红生化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方圆的依替米星、创生和康辉的骨科植入物、润德的大输液用丁基胶塞等产品;形成了一批国际上有良好声誉的出口产品,如:
常药厂的盐酸多西环素、氢氯噻嗪,四药厂的盐酴赛庚定、盐酸氨溴索,千红生化的肝素钠系列,佳尔科的黄体酮激素、睾酮激素,宝利的一次性无菌手术衣等产品;形成了一批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产品和剂型的企业,如:
四药厂、常药玫、千红生化等企业。
3、产业配套能力较强
一是常州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机械、化工、电子、塑料等工业门类齐全,水平较高,化工医药中间体厂家众多,规模较大,品种较多,机电一体化类企业云集,使药品、医疗器械的产业链易于形成。
二是常州有较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才市场已经形成,易于吸纳人才;大学科技城初具规模,可为蓝领白领提供人力资源。
三是常州有较好的融资条件——随着常州小康目标的实现,常州的投融资环境日益改善、能力不断提高,有志于投资医药产业的民营企业家日益增多。
四是常州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常州地处长三角经济最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吸纳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院所和一流的外企。
近年来,海归留美博士来常创业人数和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及著名院校来常科教城办所的数量日益增多。
4、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一是企业的改制转制为产业发展扫除了障碍。
通过改制,历史包袱被甩掉了,企业的机制有所转换,企业已经轻装上阵。
二是通过医药市场的整顿规范,为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通过实施GMP,为企业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产能的扩大创造了条件,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四是医药产品的多年培育,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初露端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滞后。
表现为战略制胜意识缺乏,联合竞争意识不强,敢为人先精神不够,学习探索动力不足,一流的企业家太少。
二是企业多而不强。
2006年,在4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仅为5家(常药厂、四药厂、千红、延申、佳尔科),在19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仅为5家(健而康,康华、康辉、康进、京林),在25家药包材企业中,没有一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
在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百强中,我市入围的企业只有个别厂家,在全省2005年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百强中,我市虽有10家入围,但未有进入前10位的,其中有7家名次在50位以后。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
新药数量逐年下滑,研发投入较少。
十五期间,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2.73%,且企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新品研发上不去,高新技术成果转不来,导致产品结构逐步老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减慢,总体来讲,我市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医药产业的合作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四是营销难上规模。
在我市的药品中,不乏在近10年里居世界前列的畅销品种(奥美拉唑,辛伐它丁,奥旦平,颉沙坦);独家经营品种(加贝酯,维血宁颗粒);国内首创新药(依那普利、加贝酯、恩丹西酮);但至今在我市近900只药品中,单品种能上亿的品种,数量不多。
这里尽管有政策环境因素,也有我们企业自身的问题。
五是外资未有突破。
近20年来,我们在三外合作方面,作过许多努力,但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其中包括许多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有些项目与我们擦肩而过(日本泰尔茂);有些项目虽有合作,未能拓展(德国巴尔斯多夫,日本住友);有些独资办厂项目至今未形成规模优势(美国华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常州医药产业与苏州、无锡的差距。
六是企业集聚度差,至今,常州尚未建医药产业园。
七是资源整合不够,优势产品未能真正形成优势,相关医药产业链未能链接,龙头企业未能培育成功。
二、加快常州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三年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增幅大于产销增幅,实现三年翻一翻。
(1)产品发展目标:
取得新药证书5张
有5只化学制剂获得美国或欧盟的上市资格
有5只化学原料药通过国际认证
开发第二类以上新型医疗器械10只
开发新型药用包装材料3只
(2)企业发展目标:
形成年8-10亿销售企业3家
5-8亿销售企业2家
2-5亿销售企业10家
1-2亿销售企业15家
培育拥有50家以上的连锁企业3家
形成年销售20亿的物流中心1家
(3)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形成新药研发中心一家
形成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6家
重点企业每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
(4)产业布局调整目标
形成两个医药工业园区
新北区“三药”科技产业基地
武进区医药生物产业园区。
(二)工作重点
(1)加快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将产业结构调新、调高、调特、调优,是常州医药产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和最重要的目标。
一要优化化学药品结构。
保留和开发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内外兼顾型、创新特色型的化学合成原料药。
大力加强制剂技术的研发,重点关注快速起效新技术、缓控释新技术、靶向型新技术。
积极开发和应用新制剂新剂型,努力提高新剂型在制剂产品中的比重,并积极开拓制剂国际市场。
提升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的档次,通过加强与药厂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通过厂校挂钩,联合开展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攻关,提升生产水平和企业生存能力;通过优选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
二要大力培育现代生物技术药物。
要重点扶持已经涉足生物技术领域的八个制药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推动他们快速成长(千红生化、延申、常药、兰陵、太平洋美诺克等)。
要跟踪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潮流,开展基因子等重组药物、用于诊断防疫用的PCR和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诊断监测产品、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从事发酵工程的产业,要关注和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进行抗生素、氨基酸等微生物育种工作,革新发展酵工程技术,提高发酵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要积极开发天然药物。
要充分挖掘百年老厂常州健民制药厂的资源,对传统的中成药品种进行排队分析,将独家品种、优势品种通过推进中药现代化,采用新工艺新剂型,进行改造创新,推陈出新。
要下功夫对孟河医派的经验方、古验方进行收集整理,提炼传承,努力将其开发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
要发掘常州天然保健营养药品的传统优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将新一代上已上市的营养保健品灵芝孢子粉、人工冬虫夏草等产品做强做大,并努力开发新的品种。
四要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和药用包装材料。
对于已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10类医疗器械和有竞争力的丁基胶塞等药包材产品,要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巩固和发展优势。
对于大多数以仿制为主的医疗器械和药包材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条件,狠抓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
列入统计调查的67家骨干企业,要力争在3-5年开发出一批第二类以上的新型的医疗器械和药用包装材料产品,如数字化微创或无创的诊疗设备和医用材料、人工关节、血液透析器,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以及安全可靠的新型药用包装材料。
(2)加快推进医药科技创新
一要确立科技创新决定企业兴衰的理念
常州医药企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摒弃单纯依靠商业技巧和简单模仿,只愿花小钱,不愿冒风险,热衷于扩建厂房,不愿在研发上下功夫的发展策略;要引导常州医药企业改变生存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市场,满足于在医药产业链中低端打拼的生存策略;要引导常州医药企业树立新药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制剂技术上的竞争明确创新重点,真正树立创新能力已成为今后制药公司取得成功最主要因素的观点,将科技创新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花大力气,抓出成效。
二要坚持创仿结合、仿中有创、因厂制宜、量力而行的创新原则
对于常州医药产业来讲,既不能不顾现有条件和能力,过分强调抓原始创新,又不能妄自菲薄,墨守成规,一味走以仿制为主的科研开发道路;要坚持以创新为主,重点抓二、三、四类新药的开发,对于规模较大的实力较雄厚的企业,要通过科学论证,慎重地有选择地重点搞一二个一类新药;要重视抓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工作,形成自己的专利和特色;要研究策略,根据国情厂情,借助于外部科研力量,采用分类排队的方法,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三要整合资源,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对于常州医药产业来说,由于处于中等城市地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少,不可能聚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加上企业规模不大,研发条件有限,不可能独立完成或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重大新药研发课题。
为此,坚持走产学研道路势在必行。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
要发挥已有的优势,巩固原有的合作关系(上海医工院、北京医科院、上海二军大、省工业微生物所),提出新的课题。
要整合地方科研力量(江苏化工学院、常工院),开拓新的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形成互利互惠、互动双赢、真诚合作的研发机制。
要加快扶植和培育对基础性研究和新药开发有重要意义的科研项目,以筹建上海药物研究所常州分所为契机,培育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发挥创新药物研发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要加强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要重视新药研制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缓解常州医药行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的瓶颈,为最终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创造条件。
五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
要通过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技术中心,并通过搭建全市公共共享平台及研发开放式服务平台,为科技研发和合作创造条件。
六要通过管理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切实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把好科技创新的每个环节(选题、研发、报批、试产、上市),尤其是要注意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要通过对历年来我市巳获新药证书实施产业化情况的分析排队,对未能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开展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七要重视营销创新
要通过市场细分和营销策划,实现新药由产品变为商品的跳跃,走出部分常州医药产品优而无势的怪圈。
八要重视技术再创新工作
要通过用户访问和同品种对比交流,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寻找二次科技创新的课题,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3)加快常州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企业众多、规模较小、财力不济、创新不足、经营不活、竞争乏力是制约常州制药行业发展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医药产业的特点,顺应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医药行业集中度,推动医药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
一要通过更新理念来引导医药产业集聚
确立企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地位,确立产品没有特色、没有品牌就难以竞争制胜以及创新是企业家重要素质的科学理念。
引导企业摆脱小富即安、怕冒风险、宁当鸡头、不作牛尾、优柔寡断、只说不做的惯性思维,坚持走构建战略联盟、依靠战略制胜之路。
二要通过因厂制宜、扬长避短、不拘一格、正确定位,来促进医药产业集聚
通过培养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上规模(亚邦、常州药业)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壮大现有企业规模,促进重点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通过指导、扶植有特色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实现资本扩张上规模(康辉、延申、千红)。
通过培植优势产品和延伸产业链,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骨科器械类、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类、卫生材料)、(心血管药物产业链、医药化工中间体、研发生产联合体)。
三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形成医药产业集聚
为适应国家对制药企业实施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的原则,下决心抓好两大医药工业园区的建设(新北区“三药”科技产业基地、武进医药生物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
并做到合理分工、防止内耗、塑造特色、讲究规范,坚持在高起点、高标准的指导思想下,发挥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形成高水平的具有吸引力的医药工业园区。
四要通过有效的招商引资来推动医药产业集聚
与苏州、无锡相比,常州医药产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合资合作上。
要加快常州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我市医药产业技术好、配套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制造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吸引境内外资本,尤其是吸引世界一流跨国制药公司来常合资合作。
要通过寻找我市医药工业的亮点(骨科器械、重点制剂出口产品、有影响的系列产品)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
要通过常州保税区大力引进三来一补项目(奥斯曼、宝利)发挥其政策优势。
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境外办厂、境外设厂,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要从战略高度区别不同情况,研究合资策略,拟定合资方案,按照互利互惠、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谈判合作,切实保障企业自身利益。
五要通过大力发展医药现代物流来配合医药产业集聚
为适应医药流通的发展趋势,更好服务群众,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通过培育亚邦物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倡导医药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探索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电子商务,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
要重点壮大一批骨干医药物流企业,按照集约化的要求,在全市形成三个现代化的大型药品配送中心。
要积极推行连锁经营制,培育五家拥有50家以上门店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使零售连锁面达到药品零售总额的60%。
总之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新型流通业态,扩大地产医药产品规模支持医药产业集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州 医药产业 现状 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