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制度 综合治理.docx
- 文档编号:17659374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28KB
健全制度 综合治理.docx
《健全制度 综合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全制度 综合治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全制度综合治理
“茂财杯”财政与民生征文大赛
健全制度综合治理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杨玉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会计核算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会计行业随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有些人把会计信息失真过于强调会计人员的主观行为,而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彻底进行深入的批评,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片面的做法。
其实,对会计信息的失真的现象,要全面、客观地去考察,要考虑主观的因素,更要考虑造成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
因此,本人认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关键还是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实行综合治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讨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下面,我们从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两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会计信息不实
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
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而不同素质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也会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我国现有的1200万会计人员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47%,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23%.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按照合格会计人员的要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本人所在区域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大多数是半途出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所建立的单位会计账五花八门,造成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导致年终决算报表数字缺乏准确性。
2、会计环境方面的原因。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而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
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已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同时,已有的制度与法规都是根据一定的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时滞性”,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会计法》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有的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明确,而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造成信息的不实。
3、会计自身因素的限制。
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因会计的某些既定的前提与原则的限制,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例如,作为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是以经济活动均可以以货币计量和货币币值稳定不变为假设条件构造的,而现实并非完全如此,从而使生成的会计信息不实。
根据重要性原则,需要舍弃或简化相对不重要的信息,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要将可能发生的效益不能估计入帐,而可能的收益在将来实现或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同时,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又可变更,自然会产生会计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二)会计信息造假
1、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
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始终处于分而不离、虽分而未离的“隐蔽”状态,以致企业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地被动调整。
在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主体虚置的问题,没有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
与此同时,政府逐渐对企业“放权让利”,这样,在缺乏所有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权力越来越大,出现了所谓的“内部控制人”问题。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国家足协被地方俱乐部投资人问责事件,这些投资人就质疑足协的中超联赛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国家足协与下属的福特宝公司的财务不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结果,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地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种情况是“内部控制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不管哪一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
2、各产权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的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逆向选择,二是道德风险。
所谓逆向选择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面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逆向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供给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降低企业聘用经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而经理人员和会计的低素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
比如,我国部分股份制企业就存在不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股东是委托者,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代理人,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不一致,造成信息上的不对称。
股东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企业经理人员追求的是诸如工资、升迁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企业经理人员具有信息优势,这样,经理人员就有可能利用信息的优势来扭曲会计信息追求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挪用公款、贪污,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产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它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发生各种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
也就是说,各行为主体普遍具有利己的动机,这个利己动机在信息不对称时就可能行为化。
如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目标取向是最大限度地增值国有资产,不断扩大再生产时,企业和个人就可能以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这种利益上的矛盾,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就会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4、监督、约束机制弱化。
对于会计行为的约束监督来自两方面,一是单位内部监督,二是外部监督。
企业产权的不明确导致约束机制的作用弱化,在公有或共有产权情况下,由于财产不能分割到由某个或某些产权人具体所有,从而造成公有财产大家都有份,又都没份的矛盾,导致代理人自行其是,缺乏监督,造成单位内部监督行同虚设。
由于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弱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甚至发生被大股东或内部控制人掏空的现象。
而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由于其委托人与监督对象为同一对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还很少,力量不足,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等原因,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的防范并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从而使外部监督作用弱化。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综合性经济社会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制度为健全,约束机制失衡的体现。
一个行业出现的问题多,很多人往往从个人的主观思想行为上去评判,认为从事这行业的人信念不坚定,思想境界不高,职业道德素质差,见利忘义等。
其实某一行业存在问题多,从主观方向加以考察之外,应更多地从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完善方面去考虑。
由于当前我国市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和成熟。
但正是在这过程中,法律、制度不完善,尤其对市场经济具有重要地位的会计行业,往往约束乏力。
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够彻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由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缺乏有效制衡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便具有会计造假的内在积极性。
二是会计行业本身不独立,长期依附于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依法依规进行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也就是难避免会计人员在上级要求和压力下有意违心地进行会计造假。
三是对会计的监督虽然部门不少,但执法主体不够明确,执法力度不够,对会计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偏轻,这样在对违规违法的风险成本与风险收益的对比中,似乎对会计违规违法风险更小,在权衡利弊中,一些企业或个人往往做出做假的选择。
如1999年财政部对全国110户酿酒企业的会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有102户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利润虚假金额13.88亿元,有收入、费用、利润等信息失真的占92.7%。
2000年,财政部159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企业共虚列资产43亿元,失真度0.95%;虚列所有者权益37亿元,失真度1.82%;虚列利润34亿元,失真度33.4%。
2001年,财政部在对医药、纺织、民舫、冶金、石油等行业的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抽查中发现,被抽查的企事业单位资产不实73.75亿元、利润不实35.11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被抽查单位的50%和57%。
上述不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均是出自公司、企业管理层及会计人员之手,而且一些注册会计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说明了会计信息问题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问题,公司、企业的管理者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归根到底还是制度问题,同时还有社会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很难全面反映情况或有事项和未来事项的全部真实信息如企业未来预期收入、债权变现能力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进行评价就不可避免地参带会计人员的主观经验估计和判断。
这种主观经验的估判,就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全面、客观和准确,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也可能诱发会计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会计准则不完善,在一些新领域难以适用。
由于现行会计确认以实现为原则,会计记录以实际业务发生的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反映。
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会计不能反映自创的无形资产,如商誉、非专利技术、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值、企业人力价值。
对于这些资产,由于会计人员客观上不能够或主观上愿意但却没有给予恰当的反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二是现行会计准则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反映虚拟经济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
衍生金融工具的标的物是股票、债券、汇率、股价指数等内容,而不是现金或实物本身,但目前对此还设有一套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职业道德失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冲击,会计行业处于市场经济的前沿,也当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道德失范,个别会计人员往往有令不行、有章不止、有规不循,甚至避“善”而行“恶”。
如一些企业经营者为追求某种利益,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会计造假,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非法或违规修正。
部分会计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违背准则和职业道德,主动为造假出谋划策和进行技术操作等等,体现出这样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低和规范自律差。
三、综合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完善制度,强化法律保障。
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适时修订《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以便于操作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建立账户体系,会计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流程、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报表编制、计量和计价制度、监督及审计制度等。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要突出监事会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作用,推进企务公开、厂务公开,即企业的内部事务应向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等进行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日常的监管与约束。
只有全面地建立起这些规章制度,并使这些制度日臻完善,并有效地实施,最大限度地使会计信息问题处于强有力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之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落到实处。
(二)完善会计准则,减少操作上的不确定性。
首先,会计准则要突出明细化、可操作化,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分析和解释,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弹性区间,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一致性。
其次,注意规范准则中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信息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计量程序的可靠性和原始数据的科学分类。
第三,应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会计技术规范,减少因会计规范不统一、不明确而导致的信息失真,修改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准则,减少其与现实的差距与弹性。
(三)健全体系,加强会计监督。
首先,要严格法律监督。
明确企事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法律责任。
各级财政、财务和有关管理部门要对会计依法实施监督。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对等方式方法,及时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有效地实施监督,对会计造假还应依规进行处理,罚处与教育的目的。
其次,要完善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职业企业家的声誉评价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建设,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第三,健全制约和保证机制。
要推进产权多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形成对会计信息决策和会计行为的严格制衡机制。
(四)会计信息质量与其工作手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先进的会计操作技术,充分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实现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财会软件,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生成等,都有较为统一规范的操作模式,触有较地克服会计因手工操作所出现的失误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即能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为使用者及时了解会计信息提供方便。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已发展成为国际性难题。
无论从投资者、政府角度或银行信贷等金融管理部门看,失真的会计信息都会给投资者、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
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墨西哥的金融危机,最近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韩国的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无不留下由于管理不善会计信息失真而给投资者、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的历史痕迹。
这表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1、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当前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除了进一步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补充完善“两制、两则”外,还需要及时修改完善《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推出新制度、新规则以适应我国新的经济形势,避免因会计准则不善或制度空白而给企业以提供虚假信息的空间。
2、加大执法力度。
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监察、检察等部门应联合出击。
根据地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下大力气打击、惩治开具和索取虚假发票的违法违纪者,对摘假帐、制假报表者加大处罚力度,尤其对有关领导要加大执法力度,“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敢于向社会曝光,从而进一步制约会计人员,使其严于律已,堵塞失真的源头。
3、完善产权分配机制。
关键是加速产权制的建立与完善。
对企业的分配机制进行彻底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吃“大锅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做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利益分配制度和利益平衡机制,明确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良好关系,从根本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4、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财政部门应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报帐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人民银行可以通过企业账户的管理遏制企业的现金交易行为,税务部门对于不建账企业可通过同等情况高赋税的办法,促使企业建账建制,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逐步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
5、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监督。
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实行会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首先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培养,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管理动作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监督的质量。
同时,推行税务代理,代理建账等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切实改善中介机构执业环境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形成会计工作从产法、执法到管理监督的良好运作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作者单位:
茂港区财政局科员
联系地址:
茂港区海滨二路2号邮编:
525027
联系电话:
2683717邮箱:
MG2683717@YAHOO.COM.C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全制度 综合治理 健全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