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16621567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52.62KB
化学实验探究教师版.docx
《化学实验探究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探究教师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实验探究教师版
化学实验探究
1.(15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
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H2O+CO↑+CO2↑;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HC2O4﹣>H+>C2O42﹣>OH﹣(用离子符号表示).
解答:
解:
(1)题中强调足量的草酸,故反应后草酸转化为HC2O4﹣,且酸性强于碳酸,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故答案为:
HCO3﹣+H2C2O4=HC2O4﹣+CO2↑+H2O;
(2)①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具有氧化性的高锰酸钾被还原,说明草酸具有还原性,把MnO4﹣还原为Mn2+,故答案为:
还原性;
②反应中根据氧化剂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为:
2MnO4﹣~5H2C2O4,在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
2;5;6;2;10;8;
(3)①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H2O+CO↑+CO2↑,由各物质的性质可推测B中CuSO4固体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水,C装置检验草酸分解产物中的CO2,D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尽CO2,防止影响后续实验现象的判断,E装置用来干燥气体,F、G装置用来判断草酸分解产物中有无CO生成,故答案为: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②根据题意知草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H2O+CO↑+CO2↑,
故答案为:
H2C2O4
H2O+CO↑+CO2↑;
(4)两者正好1:
1反应生成Na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而溶液中还存在着水的电离,故H+>C2O42﹣,由于离子的电离程度较小,则有HC2O4﹣>H+,故正确顺序为Na+>HC2O4﹣>H+>C2O42﹣>OH﹣,故答案为: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Na+>HC2O4﹣>H+>C2O42﹣>OH﹣.
2.(16分)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
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⑤Mg3N2+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B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汽,避免反应④发生;D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避免反应③发生;F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反应①发生;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j→h→g→d→c→k→l(或l→k)→a→b(或b→a);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原因是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解答:
解: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铜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故答案为:
B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汽,避免反应④发生;D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避免反应③发生;F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反应①发生;
(2)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
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所以除去空气中的O2、CO2、H2O制备氮化镁,装置连接顺序是,j→h→g→d→c→k→l(或l→k)→a→b(或b→a);
故答案为:
j→h→g→d→c→k→l(或l→k)→a→b(或b→a);
(3)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故答案为:
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
(4)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故答案为:
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3.二氧化氯(ClO2)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B装置必须放在冰水浴中,其原因是。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
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②;③洗涤;④干燥。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
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
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mL,稀释成100.00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
用稀硫酸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
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配制100mL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
。
②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g/L(用步骤中的字母代数式表示)。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若滴定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正确读数,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16分)
(1)2KClO3+H2C2O4
K2CO3+CO2↑+2ClO2↑+H2O(2分)
(2)温度计(2分)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2分)
(3)①蒸发结晶(1分,写蒸发、浓缩、结晶均给分)②趁热过滤(1分)
(4)①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各1分)
②2ClO2+10I-+8H+=2Cl-+5I2+4H2O(2分)③
(2分)④偏高偏低(各1分)
【解析】
(1)氯酸钾、草酸反应生成碳酸钾、二氧化氯和二氧化碳,氯酸钾作氧化剂、草酸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相等、质量守恒配平。
(2)A中反应温度为60℃,所以还需添加温度计;因二氧化氯沸点低,易挥发,所以B应置于冰水浴中。
(3)将亚氯酸钠溶液蒸发浓缩至38℃时NaClO2析出,然后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
(4)配制100mL一定浓度硫代硫酸钠溶液还需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ClO2氧化I-生成I2,本身被还原成Cl-,根据得失电子相等、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
由方程式得2ClO2~5I2,所以ClO2~5S2O32-。
设10mL溶液中有xmolClO2,则V1mL溶液中ClO2为0.01V1xmol,所以x=cV2/50cV1。
原溶液中ClO2浓度为67.5xg/0.01L=
g/L。
若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需要一部分溶液填充气泡的体积,所以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大;开始时仰视,V偏大,终点时读数准确,则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4.(14分)暗紫色化合物A具有绿色、高电压和高能量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电化学界的高度重视.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化合物A可以稳定的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化合物A进行组成分析,确定A中仅含有O、K、Fe三种元素.
取3.96g化合物A的粉末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8mol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
(1)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K2FeO4 ;化合物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O42﹣+10H2O=4Fe(OH)3↓+3O2↑+8OH﹣ .
(2)化合物A还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原因是 +6价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净水 .
(3)化合物A的制备还可通过氧化法,试写出在KOH存在条件下用次氯酸钾氧化氢氧化铁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 3KClO+4KOH+2Fe(OH)3=2K2FeO4+3KCl+5H2O .
(4)目前,人们针对化合物A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是 B
A.亚硫酸钠B.KOHC.醋酸D.Fe(NO3)3
(5)为研究温度对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取少量的样品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分成两等份于两试管中,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快慢 .
解答:
解:
(1)3.96g化合物A含铁:
×2=0.02mol,含钾:
×2﹣0.08mol=0.04mol,
含氧:
=0.08mol,
钾、铁、氧的个数比为:
0.04mol:
0.02mol:
0.08mol=2:
1:
4,故A的化学式为:
K2FeO4;
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Fe(OH)3、氢氧化钾,反应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3O2↑+8OH﹣,
故答案为:
K2FeO4;4FeO42﹣+10H2O=4Fe(OH)3↓+3O2↑+8OH﹣;
(2)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价态高,易得电子,表现强氧化性,+6价的Fe元素易得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
还原产物Fe元素为+3价,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可使泥沙聚沉,
故答案为:
+6价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净水;
(3)氢氧化铁被次氯酸钾氧化为高铁酸钾,次氯酸钾被还原为氯化钾,同时生成H2O,反应的方程式方程式为3KClO+4KOH+2Fe(OH)3=2K2FeO4+3KCl+5H2O,
故答案为:
3KClO+4KOH+2Fe(OH)3=2K2FeO4+3KCl+5H2O;
(4)A.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会被高铁酸钾氧化,故A错误;
B.高铁酸钾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故B正确;
C.高铁酸钾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与酸反应,故C错误;
D.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高铁酸钾可以稳定的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5)固定其他条件,改变温度,看析出沉淀的快慢,故答案为:
取少量的样品放入试管加水溶解,分成两等份于两试管中,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快慢.
5.(18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可获得CuSO4·5H2O。
(3)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
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注明试剂、现象)。
(5)为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6)设计合理实验比较0.1mol·L-1NaNO2溶液中NO2-的水解程度和0.1mol·L-1HNO2溶液中HNO2的电离程度相对大小。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和药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⑴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防止氧气与N的化合物反应而干扰实验。
⑵A中的反应是浓硝酸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C+4HNO3(浓)
CO2↑+4NO2↑+2H2O,生成的NO2在装置B中与铜、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铜、NO等,蒸发浓缩与过滤之间的操作是冷却结晶。
⑶仪器C是干燥管,放碱石灰,吸收水蒸气。
⑷NO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根据题给已知②设计实验验证产物是亚硝酸钠。
⑸①实验1的数据与其它3组相差较大,应该是错误操作,可能的原因是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溶液浓度变小,消耗的体积偏大,a正确;锥形瓶洗净后是否干燥,对结果没有影响,b错误;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导致读取的溶液的体积偏大,c正确。
该组数据弃去,则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是(20.00+20.02+19.98)/3=20.00m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20×10-3=0.002mol,则250mL溶液用去高锰酸钾0.02mol。
根据5NaNO2~2KMnO4
5×69g2molm0.02mol,m=3.45g,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45×100%/4.000=86.25%。
⑹比较0.1mol·L-1NaNO2溶液中NO2-的水解程度和0.1mol·L-1HNO2溶液中HNO2的电离程度相对大小,即测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混合液溶液的pH,若pH>7,则NO2-水解程度大,若pH<7,则HNO2电离程度大。
6.(1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
(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A装置末端导管密封后,在A装置的分液斗内装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各H2时应选用装置____作为发生装置(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实验时可先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型硫酸铜晶体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
(3)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证明Cl2氧化性强于Br2
①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
②从以下试剂中选用该实验所需的试剂为(填试剂的序号字母):
a.浓硫酸b.浓盐酸c.二氧化锰d.氯化钠e,溴化钠溶液
③实验过程中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的实验现象是;
(4)另-同学将B、D、E装置连接后,茬套囊璧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制取NO2,然后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
①B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的具支试管乙中收集满NO2气体,若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应(填“对a、b、c三个止水夹进行的操作”),然后再适当加热乙。
③E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NO2,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NaNO3和Na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19分)
(1)打开分液漏斗开关,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或打开分液漏斗开关水不能持续滴下或分液漏斗中液面长期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2分,合理描述均可)
(2)B(2分),Zn置换出铜与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2分)
(3)①A-C-E(2分)②b、c、e(2分)③C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橙)黄色(2分)
(4)①Cu+4H++2NO3-=Cu2++2NO2↑+2H2O(3分)
②关闭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2分)
③1:
1(2分)
7.Ⅰ.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E接A,B接C(填写连接的字母).
(2)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的操作为检验氢气的纯度.
(3)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及对应的现象是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4)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g,实验完毕后
甲方案:
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
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
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及其不足之处是乙方案不合理,因为空气中的CO2和H2O通过D口进入U型管,造成实验误差较大.
②按测得结果更准确的方案进行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Ⅱ.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
AmBn(s)⇌mAn+(aq)+nBm﹣(aq)m•n=Ksp
已知:
某温度时,Ksp(AgCl)==1.8×10﹣10
Ksp(Ag2CrO4)=2=1.1×10﹣12
则此温度下,在0.010mo1•L﹣1的AgNO3溶液中,AgCl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为1.8×10﹣8mol/L;1.1×10﹣8mol/L.
解
解:
Ⅰ.
(1)A是阴极,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B是阳极,阳极上产生的是氯气,要用氢气来还还原氧化铜,所以A连接E,干燥氢气后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所以B连接C,
故答案为:
E;C;
(2)加热氧化铜之前要检验纯度,否则加热易引起爆炸,答案为:
检验氢气的纯度;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
故答案为:
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4)①在乙方案中,应用装置中U型管也可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会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有误差,所以乙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
乙方案不合理,因为空气中的CO2和H2O通过D口进入U型管,造成实验误差较大;
②根据甲方案,设金属铜的原子量为M,则
CuO~Cu
M+16M
b﹣ac﹣a
则:
=,解得:
M=,故答案为:
.
Ⅱ.在0.010mo1•L﹣1的AgNO3溶液中c(Ag+)=0.010mo1•L﹣1,形成AgCl饱和溶液时Cl﹣浓度:
c(Cl﹣)==1.8×10﹣8mol/L,则c(AgCl)=1.8×10﹣8mol/L,
形成Ag2CrO4饱和溶液时CrO42﹣的浓度:
c(CrO42﹣)=mol/L==1.1×10﹣8mol/L,则c(Ag2CrO4)=1.1×10﹣8mol/L,
故答案为:
1.8×10﹣8mol/L;1.1×10﹣8mol/L.
8.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某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下:
每次实验后均测定B、C质量的改变和E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E中气体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
实验组别
温度
称取CuSO4质量/g
B增重质量/g
C增重质量/g
E中收集到气体/mL
①
T1
0.640
0.320
0
0
②
T2
0.640
0
0.256
V2
③
T3
0.640
0.160
Y3
22.4
④
T4
0.640
X4
0.192
33.6
(1)实验过程中A中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黑.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C的质量变化.
(2)在测量E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然后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的液面相平,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测得气体体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实验①中B中吸收的气体是SO3.实验②中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
(4)推测实验②中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
2CuO+2SO2↑+O2↑.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Y3=0.128g.
(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比较T3和T4温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T4温度更高,因为SO3分解为SO2和O2是吸热反应,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实验 探究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