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16380352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5.33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4.根本特征和总体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世界观?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是What:
物质;How: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可知论、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2.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征)形而上学概念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特征)辩证法概念
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运动范畴
时间概念、特征
空间概念、特征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意识的本质及意识的起源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实际运用)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表现在
1.意识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的概念
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征:
普遍性(重要)、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物体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发展的概念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旧事物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与偶然
5.现实与可能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三点原因(重要)
揭示了普通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贯穿了辩证法及其他规律和规范的中心线索
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概念、特征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斗争性概念、特征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概念
矛盾特殊性概念、表现:
矛盾的性质是复杂的:
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
矛盾的地位是复杂的: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复杂的:
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运用:
两点论、重点论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的概念
量变及其主要形式
质变及其主要形式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
(2)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概念
否定因素概念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是新旧事物练习的环节
4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辩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辩证思维能力
2.历史思维能力
3.战略思维能力
4.底线思维能力
5.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的概念:
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
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实践中介:
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三)实践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突出特点:
一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3.认识的本质: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
反映特性、能动的创造特性
(二)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对象的观念化)
1.感性认识概念、三种形式和特征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
包括感觉、听觉、触觉。
2.理性认识概念、三种形式和特征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三点)
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二、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三)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观念的对象化)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认识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两方面含义
真理的相对性两反面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二者相互依存
二、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两个方面
相对对立;对立是相对的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二、从实践的特点来看,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客观性,通过一系列的物质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概念: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的意义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二)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四)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五)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实践的真理尺度
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守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2.实践的价值尺度
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二)改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意识观念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存在方式不同
2、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的条件:
1.认识条件
2.实践条件
认识自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三)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才对历史观进行划分
(二)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三)社会意识
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非意识形态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三点(重要)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四点:
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凝聚力量、智力支持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概念
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和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生产关系概念
生产关系包括三类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概念:
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概念:
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核心是国家政权)
国体: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
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中国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三)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会朝着两个方面转化:
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一定变化
二是矛盾地位发生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原理,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改革的实质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三个方面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二)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
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的特点
2、商品二因素
价值概念、使用价值概念,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对立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概念、抽象劳动概念,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形式。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生产的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4、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5、商品价值量概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
个别劳动时间概念
复杂劳动概念
简单劳动概念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三个因素:
(1)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3)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形式的发展:
经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
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7、价值规律
(1)主要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为基础。
(2)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
(3)作用(三点)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原因三点: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第二,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10、资本的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二使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1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概念
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第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劳动力商品包含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1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1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1)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2)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4、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m)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必要劳动:
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剩余劳动:
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15、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
不变资本概念: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概念: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剩余价值率(m’=m/v,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概念(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工作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18、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19、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
Pm、A
资本价值构成:
C:
V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0、资本的循环
Pm
G——W…P…W’——G’(G+△G)△G=m
A
三种资本职能形式:
G:
货币资本,购买阶段,准备生产剩余价值,
P:
生产资本,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
W:
商品资本,销售阶段,实现剩余价值
三种资本循环形式
21、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概念
资本周转速度:
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22、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实现(卖出去)价值补偿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键: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的实现(买进来)实物替换
23、工资与价值分配
工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利润、成本价格
W=C+V+m=K(成本价格)+P(利润)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m’=m/v,P’=m/c+v
区别:
(1)内容不同m’:
资本家的剥削率
p’: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2)数量不同m’>p’
24、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概念:
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
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