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评审表.docx
- 文档编号:16091716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20KB
毕业论文评审表.docx
《毕业论文评审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评审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终稿(由学生填写)
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村官作为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
?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制度的建设都要经历一个从论证—实行—反馈—调整—完善的过程,大学生村官制度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那么,就存在大学生村官再次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就存在大学生村官是否安心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是“挂职锻炼”性质的活动,也存在“挂职”与就职的衔接问题。
即使我们希望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兼有上述三项功能,还是存在一个分流的问题:
分流的渠道是什么,分流的机制是什么,分流的配套措施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总之,一项制度从创新到完善有一个不断改进和调整的过程。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重要性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了,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农村却更加落后了,农民与城市的距离进一步加大了,造成两极分化。
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具备发展后劲,毕竟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需要一大批建设者,一大批有素质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才去服务农村,去建设农村,甚至去带领改变农村。
农村的人才都外流了,知识也相对贫乏,加之观念落后,如果不注入新鲜血液,那么我们的农村,将会更加贫穷,更加落后。
所以,国家才会出台这么多优惠政策,投入这么大财力、物力,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支农扶农,这才是事情的根本。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设立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
村官制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实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出台的。
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给高等院校带来了许多问题:
居高不下的生师比、教学设施的不足等等。
将乡村作为人才蓄水池,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
中共中央对新一轮农村改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划和部署,但改革要采取的具体模式还要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积极探索为基础。
但在现阶段的改革,不管进行怎样的探索,都必须要围绕市场作文章,因此,要求主体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把握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达到改革的目的:
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传统的耕作模式影响,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不能围绕市场进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增产不增收,收入长期偏低。
由于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自我提高市场经济能力,许多基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结果多数是事与愿违,导致农民对基层政府出现不信任。
村集体班子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
而在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配置的条件下,大学生“村官”凭着工作的热情、现代的经营理念、良好的和外界的沟通能力,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引导农民实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组织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逐步培养起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和运作能力,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在基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后备人才
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更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并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懂得基本国情的的人才,不仅为农村干部队伍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储备人才。
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是解决当前农村基层有文化的年轻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的重要方法,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娃,走到农村基层一线,要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融入农村、被农村接纳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困惑。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群众对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知识储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要求;县乡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教育和管理措施还不完善,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
(一)缺乏经验
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刚迈出高校大门的学生,由于一直在校读书,缺乏经验、阅历,加之对农村生活不了解,在到村工作的前期产生不适应,心理、生理需要调整,思想易产生波动。
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之始感到没有头绪,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抱着到农村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心态,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盲目乐观,认为新农村建设简单易行,在工作中不顾农村的客观现实条件,不深入调查,草率从事,导致制定的许多政策不符合实际,给农民的利益带来损害,使许多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排斥心理。
(二)动机不纯
?
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动机是多样的,有的大学生确实是抱着到农村扎实干事业的想法而有的大学生明显动机不纯。
有的大学生仅仅出于就业考虑,在报考之初就想着把“村官”当作就业跳板,工作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农村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二次就业;有的看重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安心工作,整天想着尽快离开农村;有的私自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和各类公务员等,出现边读研边做村官和一人兼多职等情况。
这严重违背了中央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图,使基层老百姓从充满希望到彻底失望,认为这仅是一场政治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学无所用
“村官”职责范围大多是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跑腿开会等事务性工作,感觉跟发展农村经济没啥关系。
学无所用,专业与工作脱节,大学生村官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农村比较缺的是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而目前选聘的“村官”学历虽高,但学用脱节现象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另外.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很难适应农村的实际现状,体现在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不切实际。
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对口,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懂农村经济建设,不会带领农村农民致富,不知工作如何下手,适应不了农村工作需要。
(四)未来预期不明
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扎根农村意识薄弱,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
大学生村官录用实行聘用制,三年合同制,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工作,无法扎根农村,常心怀担忧,三年以后怎么办?
(五)经济待遇偏低
各地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每人月工资仅有400元至600元,普遍低于当前平均工资水平;参加“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月补贴也在1000元以下,许多大学生因待遇偏低,加上吃、住、行等问题难解决,不愿到村(社区)工作。
家里供养他们上大学时,欠下了许多的债,原本是指望他们毕业以后挣钱再还,可是他们的工资仅仅够自己用,既然在这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也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到外面去博一博。
特别是那些男孩子们,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无谓的耗费着自己的生命,他们在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
(六)教育管理工作没跟上
许多地方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选聘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真正纳入议事日程。
对选派大学生教育培养不够,重选拔、轻管理,多数大学生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七)政治激励不到位
选派大学生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面临再次就业,虽然省上出台了升本、考研方面的优惠措施,但对表现优秀、自愿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没有出台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等激励政策,许多人缺乏长期留下去的信心。
(八)村干部排外
一些大学生村官受农民喜欢,但不受村干部喜欢,虽然村干部不敢明反对,却不让大学生插进村委实质性工作。
一些村,村委班子内部存在家族势力与宗派势力,排外心理严重,唯恐权力旁落,暗里较劲把持村级组织政权,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整日无事可干,只领工资不工作,有的干脆不上班。
这些大学生村官,一个月大都在农村待不了几天,有人称他们是手上不沾土的“下乡干部”、“流动村官”。
他们来到农村大多数的人都是有着一股激情的,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才华,为改变农村的面貌而来。
然而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除了村里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拥护他们以外,他们在农村干不了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使他们感到非常的苦恼和压抑。
农村村委班子人才严重紧缺问题,成为困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
农村村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不会发展经济,不懂致富技能亟需改变,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亟需更新,文化素质与科技致富技能亟需提升。
三、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
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
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
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一)完善能力培养机制
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各级党委应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总结各地经验,以下三条十分重要:
1建立培训制度
应以高校、党校为主渠道,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岗前培训。
有关高校在到村任职大学生录用名单确定后,及时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即将奔赴农村一线的大学生了解农村基本情况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
各市、县安排从乡村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组织现场观摩,开展集中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纳入“乡村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大培训”工程,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采取中心课堂、远程教育课堂和实践课堂等形式,从政治理论、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农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上岗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规定每半年组织一次中心课堂集中培训,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在省级全面示范小康村粱弄横坎头村建立实践基地,实行联系人帮带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依法办事、综合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建立培训考核反馈制度,考核结果反馈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作为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桐乡市采取岗位培训、专家讲座、现场参观、工作交流等措施,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知识,增强他们到村工作的信心、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农村工作本领。
2加强实践锻炼
应分批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学习,参与信访、治安、城镇建设等工作,积累多方面实践经验。
实施乡镇(街道)领导、联村组长、村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并有计划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街道)机关进行挂职锻炼。
有意识地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居)委会主任助理或农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等综合性较强的职务。
同时,为他们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旧村改造、环境整治、计划生育、群团组织等多岗位锻炼机会,安排“急、难、险、重”等任务,进行压担锻炼,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3注重典型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应充分运用本地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教育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坚定立足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服务机制
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可能“水土不服”。
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必须搞好服务,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把引导工作做细,帮助大学生“村官”缩短适应期。
大学生“村官”到任之初,工作、生活不够适应,心理、生理需要调整,思想易产生波动。
各级党组织应把思想疏导放在工作首位,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
大学生任职所在地的乡村党组织建立结对帮带制度,挑选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乡镇干部或在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和帮带。
为大学生“村官”选好“三位老师”:
第一位老师是乡镇组织委员。
既要当好领导,又要当好“老师”,帮助他们提高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第二位老师是村党支部书记。
主动向他们传授农村基层党务工作经验,加强与基层党员、农民群众的联系,快速融入农村基层;第三位老师是农村种养大户。
选定一位种养大户作为“实习老师”,负责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农村实用技术,促使他们把在校学到的知识与农村工作实践迅速结合起来。
还帮助大学生“村官”找准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党员做朋友,实行传、帮、带。
设立“生活上帮、工作上带、知识上传”等形式多样的帮带载体和平台,每—名大学生村官均配有两名镇、村干部作为导师,并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基地和镇机关职能部门实践锻炼,努力为他们拓展工作视野、胜任本职岗位创造条件。
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农村基层信息闭塞的难题。
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站,开发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定期编发工作简报,为他们提供思想交流平台。
提供上网服务,拓展创业信息来源。
除创建“大学生村官网”外,还应创办报纸刊物等,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加强学习、发挥长处、共同提高的园地。
(三)注重教育培训机制
1加强思想教育。
培养大学生“村官”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扎根基层的主人翁意识,克服创业短期化、功利化、个人化倾向,把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起来。
2强化创业引导。
有创业意愿的,突出一对一创业指导,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其早日迈出第一步。
创业取得一定成绩的,注重技能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克服小富即安思想,不断提高创业项目档次和水平,努力把创业项目做大做强。
加强创业风险意识培训,设立创业预警机制,提高规避风险能力。
3发挥带动作用。
引导大学生“村官”把创业过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农村资源,突出示范带动,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企业+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有效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四)优化创业环境机制
完善配套政策。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的统一规范,确保各项制度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不断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提高各项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强优惠政策执行力度。
1科学管理基金
简化创业基金评审程序,改进项目评估办法,合理分配资金投向,适当放宽贷款年限,科学设计资金回收方法,全面提高创业基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能。
2注重典型示范
依据创业项目的不同,分别树立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服务类优秀创业典型,突出创业典型的多样性和可学性。
选择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作为示范点,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村官”走上创业之路。
四是加强创业宣传。
评选、表彰并奖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先进典型,通过召开报告会、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宣传创业典型先进事迹和创业经验,促进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
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只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和能动性。
总之,不管大家报村官是出于何种目的,工资也好,前程也罢,躲避亦可,但大学生在基层产生的效应却是真实可见的,所以,我相信,国家对于村官的政策会越来越好,而我们在农村基层产生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必将带动农村经济乃至文化思想的再一次腾飞,为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霞主编,《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法制与社会出版社,2008年
10月
[2]刘春梅主编,《大学生村官激励措施的问题与对策》,陕西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
年6月
[3]张诚国主编,《大学生村官选拔与培养途径探讨》,法制与社会出版社,2009年1月
[4]钟碧琼主编,《大学生村官的使用问题》,山西大同大学报出版社,2009年7月
[5]赵春霞主编,《“大学生村官”人生价值的实现》,经营管理者编辑部出版社,2010年3月
[6]张磊主编,《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黑河学刊出版社,2009年2月
[7]覃雁君主编,《关于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开发研究杂志社出版社,2009年3月
[8]张璐主编,《大学生村官现状思考》,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出版社,2008年4月
[9]林善炜主编,《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出版社,2009年1月
[10]朱晶晶主编,《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与未来工作取向调查与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出版社,2009年11月
学生(签名):
张仕越
2010年11月8日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初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
辩
记
录
答辩主持人
答辩(评审)
小组成员
秘书
答辩(评
审)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6
7
8.
答辩评审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答辩(评审)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省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省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