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汇总.docx
- 文档编号:89392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57KB
复习思考题汇总.docx
《复习思考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思考题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思考题汇总
谭老师复习思考题
组织结构、功能与疾病
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
3.白血细胞有几种类型,在疾病中的意义如何?
4.骨和软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意义,适当联系学习记忆的神经调节。
人体调节网络
1.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泌激素。
2.内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3.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免疫调节有何意义?
人体胚胎学
1.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
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及其意义。
王老师复习思考题
心脏
1.心脏的瓣膜、腱索、乳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人体系统解剖学》P146
瓣膜:
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
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
二尖瓣由前(大)瓣和后(小)瓣两叶组成。
三尖瓣由前、后、隔瓣三个瓣叶组成。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由三个瓣叶组成。
瓣叶正常时是菲薄的、光滑的、富有弹性的。
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腱索:
乳头肌:
2.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
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正常节律有顺序地收缩、舒张。
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 窦房结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
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同时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
(二) 结间束
心房的一些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电生理性能,构成前、中、后3条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至房室结。
(三) 房室结
房室结位于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
房室结将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传向心室。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在窦房结的冲动产生或结间束的冲动传导障碍时可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
(四) 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束,起自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后下缘前行,至室间膈肌部的顶端分为左右束支。
(五) 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深面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至左心室前、后壁,再分支达乳头肌根部,交织形成浦肯野纤维网,。
右束支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深面下行,经隔缘肉柱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散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分布于乳头肌和右心室肌。
3.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
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房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
血液的功能:
《医学生理学》P46
血液循环的功能:
《医学生理学》P65
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
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
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
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4.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和预防措施。
主要病理特点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预防方法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从脂质代谢角度考虑,
要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平衡。
饮食少食油腻、脂肪、糖类。
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要少使用。
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
要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晚餐量少。
注意控制体重,勤于运动。
勤于体育锻炼。
许多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比久坐不运动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减少2倍;冠心病人平均每天步行3千米,一年后有45%的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所消退,而无运动锻炼者,多数保持稳定,不进展。
体育运动也要注意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某些隐性心脏病以及其他一些潜伏的病变,以防患于未然
戒烟少酒,避免不良习惯
25%的冠心病死亡是由吸烟引起的,应该大力提倡、推行戒烟。
应绝对戒烟。
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
保持身心愉快,心理健康和维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遇事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冠心病,人在重压之下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脏处于重压状态。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脑
1.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端脑,间脑,小脑,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脑干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延髓、中部是脑桥,上部是中脑,脑干是低位反射中枢的一部分,较高位调节中枢所在地,前脑高位中枢的前哨和下属,中枢其他各部间联系的通道。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1.延髓()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b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2.脑桥()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间。
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中脑()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
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4.网状系统()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背侧。
小脑腹侧与脑干之间围成第四脑室,并借上中下3对脚与脑干相连。
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小脑就象一个大的调节器。
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人体系统解剖学》P265
间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66和P268下半页开始
端脑《人体系统解剖学》P270
前额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顶叶-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颞叶-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枕叶-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2.大脑主要中枢(机能区)的位置。
《人体系统解剖学》P277
3.传导通路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人体系统解剖学》P280
这些由一定神经元链组成的传导特定感觉或运动冲动的径路成为传导通路,一般将感受器到脑(主要是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上行(感觉)传导通路,将由脑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称为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上行传导通路:
1.传向大脑皮质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通路:
将本体感觉(来自骨骼肌、关节、腱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即深部感觉冲动传至大脑的传导通路。
同时也传导精细触觉冲动。
若此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深感觉障碍
2.传向小脑的本体感觉通路:
将躯体的本体感觉冲动传向小脑通路,进一步通过反射可以调节肌张力。
若受损则可引起肌张力减退和运动失调,但本体感觉并不丧失。
3.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分为躯干、四肢的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将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至大脑皮质,引起清晰的浅感觉意识,此通路受损时,出现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和温度觉、痛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受损会导致对侧或同侧头面部的浅部感觉障碍)
4.视觉通路:
分为意识性视觉通路和反射性视觉通路,前者将视觉信号传递至大脑视区皮质,受损会导致全盲或者偏盲。
后者完成瞳孔对光的反射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反射。
5.听觉通路:
完成听觉冲动的传导,受损的话因为听觉冲动为双侧传导,一侧外侧丘系以上通路受损,不产生明显症状,但若损伤此通路的周围部,或病变在中耳及外耳,则引起患侧听觉障碍。
6.平衡觉通路:
7.嗅觉通路:
将嗅觉冲动传至颞叶海马旁回钩附近的皮质区,引起嗅觉。
8.一般内脏感觉通路:
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躯体运动神经或自主节前神经元,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下行传导通路
1.锥体系:
始见于哺乳动物的下行通路,进化上较新,灵长类最为发达,锥体系为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和脊髓、脑干内的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系统。
由上下两极神经元组成。
若损伤《人体系统解剖学》P288页表格
2.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外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
主要有纹状体系和小脑系。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协调体态姿势、支配节律性、习惯性和本能性的运动。
3.内脏下行传导通路:
实现了对于内脏活动的调节。
视觉器官
1.从体表可观察到的视器结构。
∙角膜
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约占纤维膜的前1/6,从后面看角膜呈正圆形,从前面看为横椭圆形。
角膜厚度各部分不同,中央部最薄。
为了保障透明度,角膜没有血管,但却有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
角膜覆盖虹膜、瞳孔及前房,并为角膜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
加上晶体的屈光力,光线便可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构成影像。
∙巩膜
巩膜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是眼睛最外层的纤维膜,由致密的胶原和弹力纤维构成,质地坚硬呈磁白色,并有少量的血管,巩膜也是个软组织,巩膜俗话叫白眼仁,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约总面积的30%。
白色坚韧的巩膜有对眼睛的保护作用。
巩膜是有一定弹性的,眼睛是个球体,巩膜失去弹性变硬人的眼睛就容易变形,变形出现的普遍问题是青少年近视。
∙虹膜
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
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虹膜中央有瞳孔。
虹膜是使瞳孔改变大小的一种组织,它的动作完全属于自勤的。
当光线射入眼球时,它便活动起来,使瞳孔取得适当的直径。
虹膜开启的大小,就直接影响进入光的多少。
当外面的光线很强的时候,它就自勤的缩小起来。
反之,若外面光线暗淡时,它就自动的扩大。
瞳孔就像一个眼睛的卫士,它只知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至于这个任务可否完成,它也不清楚。
事实上进入眼球的光线明暗成都可能差很大。
瞳孔的缩小和放大常常无法完成节制和补偿的任务。
∙结膜
结膜()为衬贴于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柔软、光滑而透明的薄膜。
结膜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睑结膜和球结膜。
睑结膜覆盖眼睑的内面;球结膜覆盖眼球巩膜的表面,前端附着于角膜巩膜缘,二者在眼球的后部相互延续形成结膜穹,分别为结膜上、下穹。
当闭眼时,形成密闭的结膜囊,保护眼球,并协助将泪液引流到泪道。
∙睫毛
睫毛生长于睑缘前唇,排列成2-3行,短而弯曲。
上睑睫毛多而长,稍向前上方弯曲生长。
下睑睫毛短而少。
睫毛有保护作用。
上下睑缘睫毛似排排卫士,排列在睑裂边缘。
睫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
任何 睫毛东西接近眼睛,首先要碰到睫毛,从而立即引起闭眼反射,保护眼球不受外来的侵犯。
有遮光,防止灰尘、异物、汗水进入眼内,和眼睑一起对角膜、眼球进行保护的作用。
睫毛还能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
∙晶状体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侧,周围接睫状体,呈双凸透镜状。
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
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眼睑
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
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
以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易于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当有异物袭来时,眼睑就会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关闭,以防止异物对眼球的伤害。
此外,当有强烈光线照射眼睛时,眼睑也会关闭,以防止强光对眼底视神经的损害。
正常情况下,每2~8秒眼睑就要开闭一次,称为眨眼。
通过眼睑的开闭,可以使眼球保持湿润和角膜的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
如果没有眼睑的遮挡,眼球就会暴露在外,遭受异物的侵袭,眼球也会干燥不舒。
∙房水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它含有营养,可维持眼内压力。
房水提供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
房水也具有维持眼内压的功能。
眼的内部压力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
原本这种充满于角膜和虹膜之间的液体,是由睫状体产生然后通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由前房角的小梁网排出眼球。
眼内压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有变化,但一般都保持在安全范围。
如果房水过多,或者排除不出去,就会造成眼内液体增加而导致眼内压力升高。
眼压升高会损害视神经,视野变小,最终导致失明。
这种眼内压力升高的眼病就是青光眼。
房水还具有一定的折光功能,它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眼球折光系统。
∙泪点与泪阜
泪阜在半月皱襞内侧,呈卵圆形,隆起,其上可见乳头及细小毛发。
上下眼睑紧密闭合时,避免异物进入泪小点,与半月皱襞联合形成泪湖,大量泪液形成时可以暂时存留而后缓慢排除,眼睑开闭时泪阜压迫泪小点及泪小管,有助于负压形成泪液流入泪道。
泪点又称泪腺和泪乳头同体,人的眼泪是由泪腺分泌出来的。
泪液可以将刺激性物质冲走
2.晶状体的调节机制。
《医学生理学》p283-284
正视眼是当调节静止时,从无限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因此看远清楚;而近处物体(A)所发出的光线为散开光线,如果人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不改变的话,势必结像于视网膜后(A'),即看近不清,但对于正视眼的人来说,看近清楚,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视远和视近时的屈光力不同。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屈光力增加,这种人眼自动改变晶状体曲率以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以达到明视的作用称为眼的调节
调节机制
休息时,眼睛处于非调节状态并聚焦于远距离目标,赤道部悬韧带纤维休息时张力跨越了晶状体周围的空间,通过晶状体囊膜对晶状体的赤道部产生直接向外的力量,使得晶状体处于相对较平和非调节状态。
处于调节状态时,睫状肌收缩,睫状肌顶端向前并向内移动,使得睫状肌环直径减少。
睫状肌顶端的向前移动降低了悬韧带纤维的张力,因此对晶状体囊膜向外牵拉力减少,晶状体囊膜原有的弹性牵拉弹性的晶状体实质形成球形。
随着晶状体厚度增加,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变陡,晶状体屈光力因此增大。
当调节停止时,脉络膜后部附着区牵拉睫状肌向后移动回复非调节状态时较扁平的形状,因此悬韧带纤维张力被拉紧,牵拉晶状体回复非调节状态时扁平的形状,从而降低晶状体的屈光力。
舒老师复习思考题
消化系统
1.为什么胃液不会把胃也消化掉?
2.试述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有何临床意义?
3.试述肝的组织机构和功能,为什么说肝是消化器官?
呼吸系统
1.试述肺和胸膜的关系,什么是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
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
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的潜在性浆膜囊腔隙,即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2.有哪两种肺泡上皮细胞?
试述他们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A.扁平上皮细胞(小肺泡细胞)(I型细胞),其基膜紧贴毛细血管。
厚约0.1微米,基底部是基底膜,无增殖能力。
肺泡表面大部分为此种细胞、核扁椭圆形,细胞很薄,光镜下难于识别。
电镜下可见肺泡上皮下方及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外方各有一基膜,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至少要经过肺泡上皮、上皮的基膜、内皮的基膜及内皮细胞四层结构,有些部位还可见到上皮基膜和内皮基膜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存在。
这些结构构成“气血屏障”。
1)Ⅰ型肺泡细胞:
Ⅰ型肺泡细胞扁平,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细胞含核部分较厚并向肺泡腔内突出,无核部分胞质菲薄,厚约0.2μm,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电镜下,Ⅰ型肺泡细胞细胞器少,胞质内有较多的吞饮小泡,小泡内含有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 的尘粒,细胞可将这些物质转运到肺泡外的间质内,以便清除。
Ⅰ型肺泡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
B.分泌上皮(型细胞),该细胞突向管腔或夹在扁平上皮细胞之间,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细胞圆形或立方形,表面有少量微绒毛,细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器外,尚有嗜锇性板层小体,直径为0.1~1.0微米。
小体外包薄膜,内富含磷脂、粘多糖、蛋白等,可释放其内容物于肺泡上皮表面,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的作用。
Ⅱ型上皮还有不断分化、增殖,修补损坏肺泡上皮作用。
2)Ⅱ型肺泡细胞:
Ⅱ型肺泡细胞位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数量较Ⅰ型肺泡细胞多,但覆盖面积比Ⅰ型肺泡细胞小。
细胞立方形或圆形,顶端突入肺泡腔。
细胞核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
电镜下,细胞游离而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内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核上方有较多的分泌颗粒,电子密度高、大小不等,直径约0.1~1.0μm颗粒内含有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称为嗜饿性板层小体。
小体内的主要成分为磷脂,以二棕榈酰卵磷脂为主,此外还有糖胺多糖及蛋白质等。
颗粒内物质释放出来后,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粘液层,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作用。
呼气时肺泡缩小,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增加,表面张力降低,防止肺泡过度塌陷;吸气时肺泡扩张,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减小,肺泡回缩力加大,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
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或变性均可引起肺不张,过度通气可造成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吸入毒气可直接破坏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透明膜病是因为Ⅱ型肺泡细胞发育不良,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障碍,致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婴儿出生后肺泡不能扩张,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Ⅱ型肺泡细胞有分裂、增殖并分化为Ⅰ型肺泡细胞的潜能,故具有修复受损伤上皮的作用。
泌尿系统
1.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单位(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2.男女尿道的形态有何差异?
尿液存储在膀胱,经尿道排出
男性尿道既管排尿,又司排精,具有双重功能。
男性尿道自膀胱颈部的尿道口至尿道外口,长约16-22厘米。
管径平均为5~7。
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上于尿道外口,行程中通过前列腺部、膜部和阴茎海绵体部,
前尿道自尿道口起,至球部止,长约15厘米,外面包有尿道海绵体,附着于两个阴茎海绵体浅沟中,这段尿道能活动,因此不易受伤。
前尿道的两端膨大,一个位于尿道口,称舟状窝,一个位于尿道球部。
后尿道自尿道膜部起,至膀胱颈部为止,长约4厘米;尿道膜部最短,仅约1厘米,位于两层三角韧带之间,为横纹肌即外括约肌所包围,是最固定、又较薄弱的一段。
男性尿道在尿道膜部有一环行横纹肌构成的括约肌,称为尿道外括约肌,由意识控制。
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功能。
男性尿道在行程中粗细不一,有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三个狭窄分别在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尿道狭窄处亦为尿道结石易嵌顿处。
女性尿道甚短,长仅2.5-5厘米,平均为3.5厘米,直径约为8毫米,易于扩张,可达10-13毫米,没有弯曲,,起于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开口于阴道前庭。
女性尿道在会阴穿过尿生殖膈时,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该肌为横纹肌,也受意志控制。
女性憋尿能力较差。
女性尿道主要功能是排尿和分泌粘液;尿道腺也是一种附属性腺,分泌透明而含有蛋白质的粘液,其作用是在性交时增加润滑。
女性尿道短,易污染。
憋尿时间长可被细菌乘机入侵、繁殖,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女性膀胱后方是子宫。
膀胱内积尿>300时,可迫使子宫后倾。
如子宫常处于后倾位,严重时会妨碍月经血流出,诱发痛经;还可压迫骶骨前的神经丛,引起骶部疼痛等
生殖系统
1.何为成熟分裂?
有何意义?
成熟分裂 即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范围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是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
遗传学意义
一、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n为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二、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思考题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