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7289844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4.40KB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下载.docx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A-K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
由离子顺浓度或电位梯度产生的能量供其他物质逆浓度的转运,间接地消耗ATP。
NA-葡萄糖。
4.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何区别?
试举例说明。
前者直接使用ATP的能量,后者间接使用ATP。
①原发性主动转运:
过程:
NA-K泵与一个ATP结合后,暴露出NA-K泵上细胞膜内侧的3个钠离子高亲结合
位点;
NA-K泵水解ATP,留下具有高能键的磷酸基团,将水解后的ADP游离到细胞内液;
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改变了载体蛋白的构型。
载体向细胞外侧开放,同时降低了与钠离子的亲和性,钠离子被释放到细胞外液;
伴随着钠离子外运,磷酸基团从载体解脱进入细胞内液,同时提供了载体对钾离子的亲和性,并暴露出2个钾离子的结合位点;
1个新的ATP分子与NA-K泵结合,载体构型改变向细胞内侧开放,同时释放出钾离子,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
载体面向胞外,此时与NA结合位点有高的亲和力,与葡萄糖结合位点有低的亲和力;
当NA与载体结合后,与葡萄糖结合的亲和力增大,与葡萄糖结合;
两种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导致载体变构,载体转向细胞内;
NA被释放,导致载体与葡萄糖的结合亲和力降低,葡萄糖同时被释放到细胞内。
5.阐述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中通过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的NA和溶质的移动方向。
细胞外液中的NA多于细胞内液中的NA。
因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是由离子的顺浓度梯度提供能量,所以,NA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
同向转运时,溶质移动方向与NA移动方向一致,即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
葡萄糖,氨基酸。
反向转运时,溶质移动方向与NA移动方向相反,即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
肾小管分泌H、K。
6.试述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的特点。
①通过产生第二信使实现信号的转导。
G蛋白通过激活或抑制其靶酶,调节第二信使的产生和浓度的变化。
②膜表面受体是与位于膜内侧的G蛋白相偶联启动了这条通路。
③一种受体可能涉及多种G蛋白的偶联作用,一个G蛋白可与一个或多个膜效应蛋白偶联。
④信号放大:
由于第二信使物质的生成经多级酶催化,因此少量的膜外化学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就可能在胞内生成数量较多的第二信使分子,使膜外化学分子携带的信号得到了极大的放大。
7.比较化学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信号传递的特点。
化学门控通道
电压门控通道
激活条件
细胞外与化学分子结合
细胞内信息分子
膜两侧电位变化
激活结果
离子通道开放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举例
乙酰胆碱
NA、K、CA通道
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1.简述神经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由于膜内外存在不同的离子浓度,膜对这些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导致了静息膜电位的产生。
在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保持恒定不变,离子透膜的净流动速率为零。
所有被动通透力都与主动转运的力平衡。
尽管存在极大地相反方向的NA和K的浓度梯度,在胞外存在稍多的正电荷和在胞内存在稍多的负电荷,膜电位仍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
尽管此时仍然存在离子的被动渗透和主动泵出,但胞内、胞外之间的电荷交换却能保持准确的平衡,通过这些力建立的膜电位因此能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2.何谓离子的平衡电位?
试述K平衡电位与静息膜电位的关系。
平衡电位:
离子的浓度差与电位差相等时,离子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此时为离子的平衡电位。
静息时,膜对K离子具有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小,由于K胞内外的浓度比为30:
1,因此K向胞外流动,当浓度差与电位差相等时,达到K的平衡电位。
在此过程中,因为有少量的NA通过漏NA通道向胞内扩散,因此抵消了一部分K形成的电位,因此膜静息电位小于K的平衡电位。
3.简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细胞膜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
当细胞受到一个阈下刺激时,NA内流,而NA的内流会造成更多的NA通道打开。
当到达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NA内流,造成细胞静息状态时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到达峰电位时,NA通道失活,K通道打开,K外流,逐渐复极化到静息水平的电位。
因为复极化的力比较大,会形成比静息电位更负的超极化,之后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4.试述在阈电位水平时,膜K通道和NA通道发生的变化。
阈电位水平时,NA通道大量迅速的开放,造成NA离子快速内流,形成去极化,达到峰电位。
在NA通道打开的同时,K通道也在打开,但是K通道比NA通道开放的速率慢,因此对K的通透性增加也较缓慢,K的外流对抗的NA的内流。
5.在动作电位期间,除极化形成的超射值为何小于NA的平衡电位值?
到达峰电位时,NA通道开始关闭并进入失活态,NA的通透性下降到它的静息状态水平。
当膜到达阈电位时,首先是激活态门迅速开放引起膜的除极化,使通道转换成开放的构型。
在通道开放的同时也启动了通道关闭的过程,通道构型的变化打开了通道,同时也使失活态门小球与开放门的受体相结合,阻塞了离子通透的孔道。
与迅速开放的通道相比,失活态门关闭的速度较慢。
在激活态门开放之后、失活态门关闭之前,NA快速流入细胞内,导致动作电位达到峰值,之后失活态门开始关闭,膜对NA的通透性一直降至静息膜电位的水平。
6.何谓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
简述跳跃传导的形成机制。
有髓鞘纤维的局部电流是以一种非均匀的、非连续的方式由兴奋区传导至静息区,即局部电流可由一个郎飞结跳跃至邻近的下一个或下几个郎飞结,这种冲动传导的方式称为跳跃传导。
郎飞结可以导致电阻的分布的不均匀性:
由于多层髓鞘的高度绝缘性作用致使电阻极高;
相反,结区的轴突膜可直接接触细胞外液,电阻要低的多。
在结间区NA通道很少,但在结区NA通道的密度很高。
7.试用离子通道的门控理论解释神经细胞兴奋的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现象。
绝对不应期:
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在阈电位水平时,NA激活态和失活态门均处于打开的状态,此时已经处于对刺激发生反应的阶段,不能对其他刺激再发生反应。
第二阶段:
峰电位之后,失活态门关闭,没有开放的能力。
此时不论怎么样的刺激,都不会引起通道的打开。
第三阶段:
NA通道失活态门逐渐打开,激活态门关闭,到达静息状态时,激活态门关闭,失活态门关闭,有开放的能力。
相对不应期:
膜的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原水平,需用比正常阈值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在此期间,一些NA的通道仍处于失活状态,部分NA通道重新恢复到静息水平。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和第五章
第四章突触传递和突出活动的调节
1.简述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
①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运动神经终末;
②突出前膜对CA通透性增加,CA沿其电化学梯度内流进入轴突终末;
③CA驱动ACH从突出囊泡中释放至突触间隙中;
④ACH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增加了终板膜对NA和K的通透性;
⑤进入终板膜的NA的数量超过流出终板膜K的数量,使终板膜除极化,产生EPP;
⑥EPP使邻近的肌膜除极化至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并沿肌膜向外扩布。
2.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化学递质
兴奋性化学递质
抑制性化学递质
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提高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提高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
提高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
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反应
除极化
超极化
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
兴奋
抑制
3.简述突触前抑制的调节机制。
突出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出抑制效应。
神经元B与神经元A构成轴突—轴突型突触;
神经元A与神经元C构成轴突—胞体型突触。
神经元B对神经元C没有直接产生作用,但可通过对神经元A的作用来影响神经元C的递质释放。
同时刺激神经元A与神经元B,神经元B轴突末端会释放递质,使神经元A的较长时间除极化,尽管这种除极化能够达到阈电位水平,但此时进入神经元A的CA将低于正常的水平,因此由神经元A释放的递质减少,继而使神经元C突触后膜不易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兴奋,故出现抑制效应。
4.举例说明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的特点及功能意义。
传入侧支性抑制:
此种抑制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即当一个中枢发生兴奋时,另一个中枢则发生抑制,从而完成某一生理效应。
回返性抑制:
这种抑制可使神经元的兴奋及时停止,并促使同一中枢内的许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
因此,属于负反馈调节范围。
5.简述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异同,举例说明在一些情况下,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之间无截然的界限。
相同点:
在神经元内合成;
贮存在神经元并能释放一定浓度的量;
外源性分子能模拟内源性神经递质;
在突触间隙能够消除或失活。
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100~数百
数百~数千
合成与贮存
在神经细胞内由合成酶自小分子前体合成,经轴浆运输到神经末梢,贮存于大、小囊泡内,可吸收重复利用,或在末梢合成
自胞体内的核糖核蛋白体生成大分子多肽前体,经裂解酶加工产生并存储于大囊泡
重吸收
在神经末梢释放后,可以部分地被重吸收,被重复利用
释放后不能被重吸收,必须重新合成,有轴浆运输补充
突触联系
通过经典的突触联系而作用于效应细胞的传递物质
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靶细胞受体,通常经过第二信使而起作用
作用时间
快速而短暂
缓慢而持久
突触前的高频刺激能在较大范围内提高CA的水平,因此可引起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共同释放。
6.举例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信息传递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ACH受体:
效应酶为内向整流K通道。
结构特征: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类为识别外来化学调节因子并与之相结合的受体。
第二类蛋白是G蛋白,有a、b、r三个亚单位组成,结合在受体的细胞内一侧。
第三类蛋白为效应器酶,可能是离子通道,也可能是某种酶。
功能特征: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G蛋白的a与b、r分离,与效应器酶结合并激活此酶,导致第二信使生成,第二信使再激活它的效应酶,最终引起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引起其他一些细胞效应。
第五章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
1.试比较心室肌动作电位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心室肌动作电位
骨骼肌动作电位
除极化期为NA通道的开放造成
0期:
快NA通道
NA快速内流
有复极化期
1期:
快速复极早期,K外流
由K的外流造成
2期:
平台期,CA内流K外流
3期:
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
动作电位持续时间
长;
除极化与复极化相差时间大
短;
除极化与复极化相差时间小
有不应期
时间长
时间短
可连续刺激
不产生强直收缩
可以产生强直收缩
2.试比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收缩过程中钙离子的作用。
①骨骼肌:
CA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分子构象的改变,这种构象继而导致了原肌球蛋白的构象也发生某些改变,结果使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扭转,暴露出原来被其抑制的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位点,是横桥球头与肌动蛋白结合。
②平滑肌:
四个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结合并激活了此酶,激活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使用ATP,使位于肌球蛋白球头的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磷酸化的横桥被激活,与肌动蛋白结合。
③心肌:
外源性钙离子进入,促发了贮存在肌质网中的钙离子的释放,达到可兴奋浓度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C结合,解除了原肌球蛋白对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位点的抑制。
心肌收缩必须依赖于外源钙离子的供给和启动。
3.简述骨骼肌收缩的横桥周期的主要过程。
①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前的静息状态,肌球蛋白的横桥部分水解ATP成ADP和PI。
ADP和PI依然紧密结合在肌球蛋白上,能量贮存在横桥中。
②钙离子释放后与TNC的结合使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暴露了移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无钙离子释放时,肌纤维处于静止状态。
③肌球蛋白发生构象改变,横桥头部拖动肌动蛋白细肌丝向肌节中间移动,ADP和PI被释放。
此过程使贮存在横桥头部的ATP化学能量转换成横桥摆动的机械能。
④横桥头摆动结束后,如果没有新的ATP进入,则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保持一种僵直的结合状态,新的ATP结合到已释放ADP和pi的ATP酶位点,解除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的连接,横桥恢复初始构型,ATP被水解准备迎接下一个横桥周期。
4.简述为何肌收缩力与初始肌节长度有关,并解释其内在机制。
产生最大等长收缩肌张力时的肌长称为最适长度。
有关的原因是:
与细肌丝结合的横桥的数量。
①当肌长大于最适肌长时,肌长度增加,I带中细肌丝与A带粗肌丝的相互作用范围减小,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位点的数量减少,因而限制了收缩力。
②当肌长为最适肌长时(机体正常状态下的肌长度),粗肌丝上的每个横桥都能与细肌丝作用,因而能产生最大的收缩力。
③当肌长小于最适肌长时,两侧的细肌丝穿过M线并产生叠加,限制了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造成收缩力的下降。
5.简述单位平滑肌两种类型的自动除极化电位产生的特点。
①起搏点电位:
自动起搏点平滑肌细胞能特异性产生动作电位,但是没有收缩功能,数量很少,仅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部位。
一旦起搏点电位产生,便会迅速传遍所有合胞体细胞并引起它们的共同收缩,此过程不需要任何神经信号的输入。
②慢波电位:
膜自动周期性交替发生超极化和复极化电位的波动,与NA跨膜主动转运有关。
膜电位超极化时远离阈电位,复极化时接近阈电位。
一旦达到阈电位,就会爆发一串动作电位。
慢波电位并非总会达到阈电位,但慢波电位的振荡却会持续存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和第七章
第六章神经系统
1.神经胶质细胞有几种类型?
简述其结构及功能特点。
1)星形胶质细胞:
最大的胶质细胞,胞体直径为3~5微米,有血管足。
功能是: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其长突起交织成支持神经元的支架;
通过血管周足和突起联系,分布于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发挥作用,它们产生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它们还参与血-脑屏障的构筑、脑损伤修复,以及在胚胎发育期间引导神经元向靶区迁移等。
2)少突胶质细胞:
突起少而短,胞体直径1~3微米。
分布于白质神经纤维之间和灰质神经元胞体周围,围绕神经轴突形成绝缘的髓鞘。
3)小胶质细胞:
体小致密,呈长形。
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防御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4)室管膜细胞:
有一些带有纤毛。
具有干细胞的功能,它们能形成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前体细胞,可迁移到某些脑区,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
2.阐述肌梭的结构、神经支配及功能特征。
1)结构:
形状为梭形,直径约100微米,长约10mm,外包以结缔组织的囊,囊内含2~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
2)神经支配:
能够同时激活a和r运动神经元,使梭内肌和梭外肌共同收缩。
由于r运动神经元随a运动神经元同时被激活,梭内肌的梭内肌纤维两端部分收缩,使中间非收缩部分拉长绷紧,使其能在一个较宽的肌肉长度变化范围内对牵拉维持很高敏感性。
3)功能:
感受肌肉拉长。
许多运动单位的收缩能使肌肉产生一定的张力,出现取消或对抗被动牵引的效果。
3.何为a运动神经元和r运动神经元的协同活动?
阐述其活动的功能意义。
在正常运动中,a和r神经元是同时受到刺激的,这种现象叫做a和r的协同活动。
功能意义:
4.简述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协同参与机体肌张力调节的机制。
1)相位牵张反射:
是快速牵拉肌肉,兴奋了Ia类传入纤维引起的反应。
感受器位于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核袋区处的初级终末,即由肌梭中的初级传入终末兴奋引起的。
2)紧张性牵张反射:
感受器是肌梭中的Ia和II类传入纤维终末。
是脊髓反射活动的结果,是一种自动反馈的调节过程。
是梭肌中的次级传入终末兴奋引起的。
作用是使骨骼肌维持一种轻度的持续收缩状态,产生一定的张力,对维持姿势有至关的作用。
3)反牵张反射:
感受器为高尔基腱器官,位于股直肌中。
调节机制:
传入纤维进入脊髓与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它们和a运动神经元没有形成单突触神经联系。
在此环路中包括两个中间神经元:
其中一个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它抑制支配股直肌的a运动神经元;
另一个是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它兴奋支配其拮抗肌的a运动神经元。
最终的结果是引起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缩并使姿势维持在合适的状态。
5.简述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点。
1)一侧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的躯体运动,而头面部肌肉多属双侧性支配,咀嚼及喉部运动肌肉均受双侧运动区支配;
2)运动区具有精确地功能定位,一定的运动区支配一定部位的躯体和四肢,在空间方位关系上呈现一种头足倒置式样的安排,但头面部代表区在皮质的位置仍然是正置的;
3)身体的不同部位在皮质所占的代表区大小不同,主要取决于所支配器官运动精确和复杂的程度,手和头面部占有更大的区域,躯干所占部分很小;
4)以适当的/强度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引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得到一部分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6.小脑由哪些功能部分组成?
简述各部分在神经联系及功能方面对运动控制的特征。
1)前庭小脑:
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
前庭小脑主要接受前庭器官传入的有关头部位置改变、直线或旋转加速度运动变化的信息,传出纤维均在前庭核换元,再经前庭脊髓束抵达脊髓前角内侧部分地运动神经元,影响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的活动,因此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
2)脊髓小脑:
由蚓部和小脑半球中间部构成。
脊髓小脑与脊髓及脑干有大量的纤维联系,它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主要来自肌肉与关节处的本体感受器。
脊髓小脑一方面可对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整合,另一方面,通过脑干-脊髓下行纤维到达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精确调节肌肉的活动和纠正运动偏差,因此其主要功能是在于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的适时控制。
3)皮质小脑:
小脑半球的外侧部。
仅接受由大脑皮质广大区域传来的信息,与大脑皮质的感觉区、运动区和联络区构成回路。
皮质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区、感觉区和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
在运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质和小脑之间不断进行协调活动纠正运动的偏差,使运动逐渐协调、精确。
当学习的运动达到熟练完善后,皮质小脑就储存了该运动过程的全部程序。
当大脑皮质发动精巧运动时,通过提取储存在小脑中的运动程序,使发动的运动协调、精确并极为迅速。
7.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征?
1)结构
l中枢位置:
交感神经为胸段1—腰段3;
副交感神经为脑干脑神经核;
l节前纤维:
交感神经为有髓鞘、短;
副交感神经为有髓鞘、长;
l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为无髓鞘、长;
副交感神经为无髓鞘、短;
l联系方式:
交感神经为弥散;
副交感神经为单一对应。
2)功能特征
l对多数内脏器官为双重支配,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协同作用;
l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有拮抗作用:
器官的不同状态的转变,会有不同的作用。
l紧张性作用:
剧烈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l交感神经侧重于应急,副交感神经侧重于保护。
8.下丘脑有何生理功能?
9.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有何不同?
⑴特异投射系统
l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l点对点的投射特征
l突触小体数量多
l诱发大脑皮质兴奋
l产生特定的感觉
⑵非特异投射系统
1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l弥散性投射特征
l突触小体数量少
l维持和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l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
10.简述脑电图与诱发脑电的波形特点及形成原理。
⑴脑电图:
近似于正弦波。
形成机制:
取决于皮质的浅层和深层组织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皮质浅层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时,出现向上的负波;
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时出现向下的正波。
皮质深层的电位变化对皮质表面电位极性的变化产生相反的效应。
⑵诱发脑电:
由主反应、次反应和反发放组成。
主反应潜伏期稳定,呈现先正后负的双相变化,是皮质大椎体细胞电活动的总和反应。
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有特定的中心。
次反应是跟随主反应之后的扩散性续发反应,可见于皮质的广泛区域。
后发放则是主反应与次反应之后的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变化。
⑴慢波睡眠:
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
生理作用:
慢波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因此对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⑵快波睡眠:
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大大增高,肌张力降低,呈完全松弛状态。
此外,还可有间断性的。
阵法性的表现。
此阶段,脑内蛋白质合成增高,新的突触联系建立,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学习和记忆活动,并有利于精力的恢复。
第七章感觉器官
1.简述眼球壁的主要分层结构及视网膜的细胞组构特点。
眼球壁从外向内依次为:
巩膜和角膜;
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视网膜。
巩膜构成眼球坚实的外壁,除对眼球起定形保护作用外,还与眼外肌相连,是眼球得以在眼眶内转动。
角膜不含血管,营养来自于房水。
中层的脉络膜富含血管和黑色素,可吸收光线以防止眼的内部折射。
透明的晶状体通过睫状小带悬挂在虹膜后方,将眼球分为前后两个室。
视网膜由外向内为:
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和色素上皮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
2.简述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上皮产生,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有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
循环路径是:
由睫状上皮分泌——后房——虹膜晶体间隙——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施莱姆管——眼静脉系统
3.简述眼睛折光系统的组成。
折射发生于不同密度的介质之间。
影响折射的主要因素是界面两侧介质的相对密度(差大折光率高)和入射角(角大折光率高)。
空气-角膜界面两侧介质的密度差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动物 生理学 课后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