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3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5743340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8.47KB
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3Word格式.docx
《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3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这五部分在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形成相对独立的5个子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不可替代。
如班级活动,建设班集体要组织活动、班级管理也要开展活动,班级文化同样离不开活动,而班级教育合力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再如,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需要管理,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管理、而班级文化中的制度文化部分就是管理,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工作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不可截然分开的。
班主任的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会产生全面的影响,它能从不同维度对一个班级和这个班级的每个学生产生广泛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策划某一教育行动之前,务必认真思考、精心安排,使其教育效果最大化。
另一方面,这5个子系统又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认识班主任工作的,它使我们从原先的模糊、混沌的认识状态,变得清醒、清晰起来。
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当人们企图简单地从整体上把握某一事物时,他只能获得一种模糊的影像,只有当人们将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各部分再统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将是完整的、清晰的。
我们将班级教育实施部分分为5个子系统,正是为了要解剖班主任工作这只麻雀,以彻底弄清楚它的内涵和价值。
事实上,每个子系统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班主任工作的解析,由于角度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因而它们在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所产生的作用也就各有不同,它们之间虽然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但它们又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因而不可替代。
这就是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的5个子系统
(一)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1、什么是班集体?
大家知道,学校是由班级组成的,而每个班级大都有几十名同学。
那么,这样的班级是不是班集体呢?
我们说,这种由学生简单组合而成的班级只是学生群体,而不是班集体,也就是说,班级和班集体不能划等号。
那么什么样的班级才是班集体呢?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并形成共同的舆论和班风的精神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简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师生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态。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充满了关爱与温馨。
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将班级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里,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2、为什么要建设班集体?
学生是生活在班级之中的,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从不同班级走出来的学生,差别是很大的。
因此,班级的好坏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首先要花大气力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建设班集体,他说:
“我们认为,整个集体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
我们应该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
”他回顾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在他刚刚走上教育岗位时,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他以为,先把一个学生教育好,然后再教育第二个、第三个……这样逐一地帮助学生。
当所有学生都教育好了,那么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了。
然而,事与愿违。
后来,马卡连柯改变了思路,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班级教育“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他认为,“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
”这种“舆论的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上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
”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每天都会有许多事情要做,不同的学生往往又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班主任来处理,所有的问题都靠班主任来解决,那么,结果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个学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那个学生的问题又出现了,以至于顾头不顾尾,终日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却事倍而功半。
如果我们能像马卡连柯那样换一种思路,将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建设班集体上,努力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集体,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许多问题都由学生在集体中自己加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同时班主任也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精力去抓班级的重要工作。
思路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与生存状态就会大大改变,真可谓事半功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班集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实践基地,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才能的舞台,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人际和谐、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中,学生的团体意识、集体精神和协作能力会普遍得到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校期间愉悦地生活、健康地成长,而且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与同事合作,以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因此,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3、怎样建设班集体?
要使班级中几十位各不相同的学生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有统一规范,有优良风气的和谐整体,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需要班主任悉心组织,精心安排,耐心培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最终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确立班级共同目标,激发上进心
班级群体要发展成为班集体,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目标就像一支火炬,它指引前进的方向;
目标又是一种粘合剂,它可以凝聚人心。
一个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班级目标有近期的,有中期的,还有远期的。
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实现,就逐渐向中期目标逼近,而一个个中期目标的实现,又为远期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
班主任可根据本班的班情,提出关于目标的设想,然后发动全班同学讨论并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确定既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性,又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级团队组织和各小组以及每个学生都要制定相应的目标,使班级目标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奋斗方向。
这样,一方面自上而下层层定目标,另一方面自下而上个个抓落实,使班级的每个成员心中都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方向,从而推动着班级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高老师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天,就给全班同学讲了个“成功的指南针”的故事,他说: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许多人来此地旅游。
可是过去这里是一个十分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并非他们不想出去,而是不少人尝试了多次都走不出去。
后来有个叫肯·
莱文的外国人发现了这颗明珠,当他离开比塞尔时,对一个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人说,你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小伙子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走出了沙漠。
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故事讲完后,高老师接着说: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就像穿越沙漠一样,同样需要指南针。
我们的班级不也需要许多像阿古特尔一样为自己生活选定目标的开拓者吗?
现在就为我们这个集体设定一个奋斗目标吧!
它就是我们班级的指南针,让我们共同走向新的生活,开拓生命的新蓝天……”同学们深受鼓舞,群情激昂,一起制定了该班进入初中的第一个目标——争取获得本校“文明流动红旗”。
我们的教育不是缺少理论的灌输,而是缺少打动人心的故事。
历史就是人类成长的故事,而教育就是通过讲述人类的故事来启发、引导孩子成长。
(2)强化集体观念,维护班级荣誉
一个班级,当它刚刚组建的时候,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缺乏集体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把一个原本互不相识、毫无关系的数十名学生组合成互相关爱、互相融合、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首先就要强化集体观念,使每个学生都热爱这个集体,关心这个集体,时时处处都想到这个集体。
章老师走进他刚接手的初一新生班级,先简单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将一张8K的白纸贴在黑板上,对大家说:
“现在你们已经认识我了,可我还不认识你们,请你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这张纸上。
”于是,同学们便按小组顺序一个一个写。
但问题很快出现了,因为许多同学字写得大且乱,不一会儿纸就写满了。
有同学提议再加一张纸,章老师不同意。
于是,后写的同学只好见缝插针,有的将自己的名字分三处塞进缝里,引得阵阵笑声。
最后实在写不下了,剩下的同学只好把名字写在白纸旁的黑板上。
当最后一个同学写完名字后,章老师说: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了你们。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张白纸,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但是,是不是有些凌乱?
有不少名字看不清楚。
这张白纸就好比我们这个班集体,每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同学。
在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里,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替别人着想。
在白纸上写名字很容易,但先写的同学想到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白了吗?
如果大家都能考虑到其他同学,这张白纸可以写下上百个名字,但如果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那这张纸又能容纳几个名字呢?
每个人都希望独立,但谁都脱离不了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
一味要求独行,结果只会一片混乱!
但可喜的是大家并未忘记协作,走上讲台时井然有序,当白纸要掉下时,几个同学同时冲上去,重新粘贴好。
虽然后来没有空处可写,但没有一个人将别人的名字涂掉,他们只好委屈地将自己的名字插进缝隙中或写在了白纸外面。
”同学们笑了,章老师将纸翻了一面,说道:
“有时候我们需要转换思维的方向,当纸的正面写不下时,为什么不能在反面写?
其实这张纸的容量是很大的。
正如我们的班集体,如果人心涣散,就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如果团结起来,就能成为力量惊人的强大的集体!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我们这个集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生活得愉快、幸福!
为了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有的班主任带领学生设计班徽,制作班旗,创作班歌,构思班训。
如某班的格言是:
集体因为有了你而光荣,同伴因为有了你而幸福。
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学生将个人与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集体的荣誉息息相关,于是集体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了。
责任感有着巨大的魔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海难中有8个幸存者挤在一个救生艇上,在海上漂流了8天,仅剩下半瓶矿泉水,口渴难耐使得每个人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其中一位秃顶男人更是虎视眈眈。
船长不得不拿着枪守着这半瓶水,后来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船长昏迷前的一瞬间,他把枪交给了秃顶,说:
“你看着吧”。
原先一心想独自喝光半瓶水的秃顶,枪一到手里,突然感到责任的重大。
接下来的4天,他尽心尽力地看着那半瓶水,每隔2小时往每人嘴里滴2滴水,自己也决不多滴。
到他们获救时,那半瓶救命水居然还剩下一点。
可见,人一旦被赋予了责任,就马上注意约束自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个成员都具有这样的责任感,才能使整个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样的班级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班集体”。
(3)建立班机组织机构,明确服务意识
班级目标确立后,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组织保证。
为此,班主任要注意选拔和培养班级骨干,使他们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
班干部是否坚强有力,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不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应当按照民主程序,由全班同学推荐、选举产生,也可采用竞选、招聘等方式产生班干部。
总之,要有全体同学的民主参与,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过民主的生活,学习做自己的主人。
班干部产生后,要大胆使用他们,凡是他们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一”节快到了,魏书生老师建议班干部组织一次与部队的联欢活动。
班长问怎么组织?
魏老师说,“我不管,你们班干部组织。
”班长只好硬着头皮,壮着胆子,鼓起勇气到部队去联系。
她也不知该找谁,就对站岗的战士说:
“我们班同学想和你们联欢,你们干不干?
”战士一听,连忙说:
“我带你去找指导员。
”指导员对联欢的提议很感兴趣,很快就商量好了。
回校后,班长和其他班干部分工组织节目。
“八一”那天,班长带着全班同学敲锣打鼓来到部队营房参加联欢活动。
战士们的节目是打拳,同学们则唱歌、跳舞,联欢会开得很成功。
经受了这次锻炼,班长成熟了许多。
俗话说,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没娘虽然是坏事,但它反倒增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然而,放手并非撒手不管,要关心、爱护、教育、帮助班干部,使他们懂得,班干部不是官,而是班级的办事员,是为大家服务的。
因此决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有了一点权,就自以为高人一等,发号施令,作官当老爷,这是最要不得的。
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要强化这种服务意识,以抵制我国一直以来盛行的官本位思想。
当班干部取得成绩与进步,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班主任要引导他们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方能取得成功。
班干部不能搞“终生制”,现在有的班级实行常务班委和值日班长共同负责的班级管理体制,其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使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班主任要相信学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要有意识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参与班级管理,要改变只有少数人当干部、负责任的局面。
当干部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任何学生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儿童不是生来就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没有天生的干部料子,人的管理能力是在不断地培养和锻炼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的锻炼机会,让人人都有一段当干部的经历,使青少年在学习期间就学会为他人服务,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其组织管理能力。
如果只是少数人当干部,多数人没有机会学习这门必修课程,那么这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它阻碍了大多数学生潜能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4)制定班级规范,实施自主管理
班级规范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具体表现为班级的规章制度。
一个班集体是否已经形成,有没有集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是其重要的标志之一。
班级规章制度规范了班级中每个成员的行为,它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班级规范的制定,不是为了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
因此一定要有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
会钓鱼的人都知道,要想钓到鱼,你就要首先知道鱼到底喜欢吃什么。
教育学生和钓鱼虽然完全是两码事,但你若想要引导学生,你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
由学生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体现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这样的制度,他们就会认真、自觉地贯彻执行,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行为准则。
所以,班级规范不能只由老师制定而让学生执行,那样会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从而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与可行性。
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应当是全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不断提高思想、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
有的班主任事必躬亲,终日忙碌,十分辛苦。
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他们忘记了学生的成长是自主发展的过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如果原本该学生做的事,却由班主任代劳,那就剥夺了学生经受锻炼的权利,取消了他们长知识、长本领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
儿童遇到问题,如果自己动手解决,就获得了经验。
自己解决的问题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知识就越多,能力就越强。
假若由别人包办代替,虽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验却是别人的,自己毫无所得。
因此要想获得丰富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5)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于是便形成了学生的共性,把握学生的共性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引导的重要基础之一。
然而,中小学生除了具有共性之外,不同的学生往往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班主任在把握学生共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因为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如果学生没有个性,就不会有集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个性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
因为学生的个性只有在班集体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比较和展现,也只有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离开了班集体,个性就失去了参照的对象,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班集体建设应当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我们所要建设的班集体是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班集体,因为班集体建设的目的是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平台,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展示他们的特长,使班集体建设过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过程。
汤老师每学期都要在班上搞一次特长展示活动,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树立自信心。
这个学期的活动名为“多彩的舞台”。
全班同学除小巍外都报了节目,有手工、书法、唱歌、独舞、水粉画、作文、讲故事、弹钢琴、打乒乓球等等。
小巍学习很差,汤老师想:
搞特长展示活动,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小巍怎么能不参加呢?
于是,就把小巍找来,热情地鼓励他参加这次活动。
小巍低着头说:
“老师,不是我不想参加,只因为我什么都不会。
”汤老师说:
“不管什么本事,只要是你拿手的,都可以展示出来。
”小巍却急得快哭了:
“老师,我真的什么都不会!
”“既然这样,你慢慢想一想,想好了再告诉老师吧。
第二天早上,小巍找到汤老师胆怯地问:
“老师,我会削梨,每次家里来客人,爸爸都让我削。
请问削梨能算是特长吗?
”汤老师当即拍板:
“就这个了,行!
展示活动那天,汤老师隆重地请小巍同学表演削梨。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下,小巍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旋转。
不一会儿就削出了一整条细细的果皮,真是干脆利落!
那只梨子圆滑晶莹,匀称漂亮。
那条细长的果皮展开了足有两米长,就像一条金色的缎带。
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那一天,小巍显得特别兴奋,拿着老师奖给他的奖品,飞跑回家报喜。
从此,小巍学习可带劲了,虽然许多课听得很吃力,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来,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削梨只是一件不起眼儿的小事,可小巍正是从这小事中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找到了自信。
作为班主任,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
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插上希望的翅膀,给学生以希望,就是将他们领上了幸福之路!
自然界中既有大树,也有小草。
大树有大树的价值,小草有小草的功能。
因此,我们既要栽培大树,也要呵护小草。
学生也各有长短,有的能成“大树”,有的只是“小草”。
然而,“大树”是才,“小草”也是才,三百六十行,行行能成才。
所以,我们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只有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6)形成优良的班风,培养关怀精神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班主任要象父母那样关爱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要开展各种爱心奉献活动,把爱送给同学、将爱献给老师,以爱回报父母,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关爱他人,使师生、生生之间关系亲密无间,使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所有成员,由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亲、相爱,在互相理解、互相关怀的过程中,增进友谊、增强团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精神风貌,它是全班师生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气,它通过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表现出来。
班风是班级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级的性格和气质,代表着班级的形象。
某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了“敬、劲、竞、净、精、进”六字班风。
敬:
恭敬、严肃、认真。
敬是一种态度,有时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敬是核心;
劲:
干劲,力量,这是动力;
竞:
竞争,这是手段;
净:
环境洁净,思想纯净,精:
精益求精,净与精是目标;
进:
不断进步,这是结果。
优良的班风对全班学生具有极大的同化作用,使他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斥不符合集体利益的各种行为。
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心理上产生一种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在班集体建设中,我们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即关爱、民主、平等、自主。
1、关爱:
爱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纽带。
我们要用深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去温暖他们的心田,使他们感受到有一个温馨的家。
2、民主:
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个个都是班级的主人,在班集体中没有配角。
让学生学会过民主的生活,就会大大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3、平等:
每一个人都受到他人的尊重,都享有和别人同等的权利。
学生虽有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但作为人,他们是平等的。
尊重学生平等的权利,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是形成班集体的重要前提。
4、自主: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在青少年时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成年后他们才会成为国家的主人。
班主任要着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涌动着生机活力的精神家园,学生在这里获得智慧、关爱、友谊,养成合作与创新精神,感受到温暖与快乐;
教师在这里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体验着双倍的精神幸福。
因此,将班级建设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班主任的不懈追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孩子的心灵纯真无邪,好像一片未开垦的沃土、充满希望。
如同身体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养料一样,心灵的成长也需要丰富的营养,而各种实践活动正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在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中,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因为无论是班集体建设,或是班级管理,还是班级文化环境的营造,乃至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
1、班级活动的意义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内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活动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 特殊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