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docx
- 文档编号:3043280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39KB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docx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
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
“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
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
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
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
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
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
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教育理论能落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同时,教师在不断进行案例分析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理论的过程。
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使教师能不断内化理论并落实到自己的
教育教学实践中。
2、促进自我反思
反思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案例写作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
通过反思,来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
案例写作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或特别有感悟的事件,当教师把这些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
可以促进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哪些不足。
案例写作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能够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就说明老师的反思已经日常化了。
3、提高教研实效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
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可以把案例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引导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教师在案例写作中研究自己,反省自己、自学调整教学行为,在研究别人的案例中又可以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们在很多教研活动中都是采用“案例法”的形式。
如每次的区级教研活动,先由承办学校提供一节研讨课,然后按照“听课-说课-反思-评议”的程序,与会者畅所欲言,既谈自己对本课的看法,又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做法。
实践证明,这样的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所接受和欢迎,对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样,使理论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真正体现“以案例展示理论,让理念回归课堂”,能给教师以具体的帮助。
三、怎样写教育案例
(一)掌握案例分析五大要素
1、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2、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
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
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
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执教者是怎么想的?
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育教学的思路,描述教育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育教学的结果——某种教育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但是要注意的是,五要素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在写作的时候也不一定要严格按照一个一个要素顺序写,关键在于要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以及教师解决问题的智慧、思路及思考所得出的思想。
【案例1】
主题:
如何进行后进生的转化
背景:
后进生的特点:
(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
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细节: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该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进步,行为习惯也逐渐规矩。
评析: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二)案例的素材如何选择
案例的素材如何选择
分类
素材
可表现的主题
来自教学
1个教学课例
相应新课程理念
几节设计不同的课例
同课异构
几人同上相同的课
一课多上
来自教育
做一回学生不容易
理解学生需要换位思考
一角钱
对自己也要保持警惕
找学生谈心
沟通的力量
来自管理
我们的班级
团队精神
墙壁这样说话
书香班级建设
中队活动展示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育案例写作的基本板块
案例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场合及相关条件。
主要交待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如介绍一节课,可以介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
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要跟主题相关,重要地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案例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及其结果。
介绍时应贯穿一条主线: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怎样参与学习活动,怎样通过思考、操作及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包括学生怎样发现和提出问题,怎样思考、讨论、交流以及怎样得出结论等行为表现,突出主要学习步骤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案例分析—对案例所描述的事件进行分析与思考。
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提炼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分析时要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到新的理念的高度进行审视。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同样的一个“合作学习”的案例,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
分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这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深入分析,哪些遵循教育规律,哪些违反教育规律,应如何改进,便于读者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引起注意和改进。
【案例2】
案例背景:
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案例介绍: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
"我觉得¨¨¨""我认为¨¨¨"
案例分析:
请你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
(5)"学生一张口就是:
'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四)要对教学案例与其它教育文体的联系与区别有所了解。
1、与论文比:
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
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而案例则是以记录为目的,以叙述为主。
是为事件找理论,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
与论文相比
案例
论文
文体
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围绕同一事件,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解释;
论文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事例,论证同一个观点;
写作思路
案例为事件找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
论文为理论找事例,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
2、与教案、教学设计比: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2、与教案、教学设计比较
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区别
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
3、与教学后记、教学实录比:
教后记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教学事件,是案例写作的必备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
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上课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地详细描述出来;而案例是根据研究主题研究目的有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可以针对一节课,也可以针对几节存在共同问题的课。
3、与教学后记、教学实录比较
案例
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可以针对一节课,也可以针对几节存在共同问题的课。
教学后记
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是教学事件。
教学实录
是有闻必录,是针对一节课的记录。
4、与随笔、反思比:
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有感而发边叙边议;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自己的困惑;而教学案例指向的对象范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描述教学事件的全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4、与随笔、反思比较
案例
指向对象范围广泛,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也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随笔
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
反思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自己的困惑。
(五)案例写作的注意事项:
案例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文体,在写作时也有一些技巧,掌握写作技巧才能提高案例的说服力和可读性,提高案例的整体水平。
1、确定主题要注意:
①主题紧扣案例。
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②定题具有新意。
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主题,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果在题目中体现主题,则应让读者看了题目就有看正文的欲望。
③顺应时代发展。
要与时俱进,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
如当前,可以多关注一些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介绍事件要注意:
①、目的明确。
老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疑难或某一项决策。
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②、情景完整。
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
(比如一个片断就要有头有尾)
③、取舍恰当。
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
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3、进行分析要注意:
①、理论实际紧密结合。
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认理。
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要能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道理说清,主题揭示出来。
②、分析务必实事求是。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
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
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③、要有独到的见解。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
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
因为,选择典型事件,揭示人物心理,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
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慧眼”。
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在长期的磨练中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写作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但它正在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新宠”。
愿老师们抓住课改这一机遇,以案例写作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使自己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研究 方法 案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