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8504938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0.84KB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长郡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
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
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
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
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
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
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
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
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
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
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
经。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
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
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
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
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
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
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
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东汉章帝时的《白
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
总结性。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
者。
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
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
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
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
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
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
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
文经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
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
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
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
永乐五年授泌阳主
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内艰,起复。
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
而配之官边,众遂帖然。
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均徭
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
及姻戚同姓。
稍辨,则酷刑榜掠。
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亦
累及他户,大为民害。
豫皆上章极论之,成获苏息。
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
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
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
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
在职十五
年,清静如一日。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
“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大守
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
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
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
七年。
登同里岳蝽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
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
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
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
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
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
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
而宁
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简:
选拔
B.一意拊循拊循:
抚慰,安抚
C.人情大扰扰:
扰乱
D.咸获苏息苏息:
死而复生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艰”指古代遭逢父母丧事。
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
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荆州知府刘永父亲去世,他
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
见。
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增加俸禄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在正统十年
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
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
挑选谨慎厚道的人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
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
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
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
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
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
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
(5分)
译文:
(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
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
朝:
指朝廷迁移不定。
8.诗的颔联是用何种手法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9.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
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宁愿立即死去也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是“____,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
两句是:
“,________。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
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
都没有。
花瓶陪伴他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
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
退休啦!
”的招呼。
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
书桌一角。
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
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
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
为什么要选择绿色?
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
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
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
“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
”却愣在那里,
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
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
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
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
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
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
“你把异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
”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
闺女的声音:
“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
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
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
顺眼点。
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
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
勾勒第一个叶片
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
后来,不知怎
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
后悔小时
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r扯断。
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
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
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
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
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
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
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
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
“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
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
捣?
”妻子小声回答:
“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
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
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
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
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
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
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
妻子说:
“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
铺满怕
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
”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
“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
来呢!
”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
“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
”他不做声。
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
“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
”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
“对我而
言,这是无价之宝!
”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
“如果那些对社
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
(选自《小说月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
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
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C.“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
都不算。
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
批判。
D.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
程。
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
得平和了。
E.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
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
了工艺品,这启发我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
现人生的价值。
(2)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分)
答:
(3)小说在第④段和第⑥段中两次写到妻子、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
加以分析。
(6分)
答:
(4)请从情节结构、艺术手法、思想主题这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对这篇小说进行赏析。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冰城情牵温哥华
——申雪冬奥会圆梦“全家总动员”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16日是大年初三,申雪的父亲申
杰一大早在摆满奖牌的书房驻足许久,手中抚摸着这些奖牌和奖杯,口中念叨着“就差
一块了,就差这一块了……”
几个小时后,这枚独缺的冬奥会金牌终于毫无悬念地落入了申雪和赵宏博的囊中。
作为“四朝元老”,他们赢得了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的首金,也摘得了中国花样滑冰项目
的首枚冬奥会金牌,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这个项目上的“一统天下”的局面……
“虽然夺冠只是几分钟的比赛,但我们全家却等了近20年!
”申杰说。
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他们的家人经
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记者这一天目睹了申雪“全家总动员”。
2岁小侄女:
“第一、第一……”
16日早晨8点,记者准时敲开了申雪家的门。
两人的比赛中午才开始,但十多个亲
属却早已守候在电视机旁。
由于随后赶来的记者太多,好客的家人不得不将脚上的拖
鞋送给“不请自来”的客人。
虽然准备了很多沙发和椅子,但在这个春节,申家的客人似
乎注定多于亲人,几个亲属为了把有利的位置让给记者,不得不坐在地上观看比赛。
为了抢到独家新闻,每个媒体都拉着一个家人采访,试图挖掘申雪和赵宏博不为人
知的秘密。
一时间,申家人成了“全明星”。
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个走起路来跌跌
撞撞的两岁小姑娘,梳着“1”字冲天辫的她是申雪表弟的女儿,不时跑到镜头前竖起食
指嘟囔着“第一、第一……”
“孩子会说的话不多,就这句说得最清楚!
”申雪的妈妈吕曼丽一把抱起这个一身喜
庆红衣的小家伙,亲了又亲。
夺金一刻:
申妈妈晕倒在沙发上
虽然申妈妈口中说着不紧张,但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带着对远方这对冰上情侣的
牵挂。
“等会让你们随便采访,现在大家都别着急,让我好好看一下电视!
”面对不停地在
电视机前和几个房间游走的各路媒体,申妈妈的紧张和着急让人开始担心她的身体。
“老太太心脏不好,血压还高,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
”一位亲属告
诉记者,“睡不踏实,心总感觉悬在空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不饿、也不渴,就是今早
喝了杯咖啡!
”申妈妈的黑眼圈难掩疲惫。
虽然距离两人比赛还有几个小时,但突然出现的电视转播故障让申妈妈坐立不安。
“怎么搞的?
怎么只有图像,声音断断续续的……是信号的问题还是现场的问题?
等下
小雪和宏博比赛的时候不会这样吧?
”面对老伴的担心,申杰不停地安慰:
“没事,信号的
问题,等一下就好,等一下就好。
”
与申杰在每组选手比赛结束后都急迫地上网查成绩不同,申妈妈在等待申雪所在
组别候场浇冰时,径直走向另一个房间,口中焦急地喊着“浇冰、焦心……”
当两人成功夺冠后,刚刚站起身准备接受采访的申妈妈突然后仰跌倒在沙发上,亲
人们赶快找来了降压药和心脏病药。
“熬到今天,这俩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块金牌
就该是他们的!
”眼里噙着泪水的申妈妈说,“说不紧张是假的,刚刚看比赛的时候走神
了,眼睛在这,心走了!
就怕他们有个闪失!
”
“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
庆祝的爆竹在小区摆了一条长龙,申杰亲手点燃。
对于这枚金牌,老俩口把功劳都
给了“儿子”。
“在我眼里没有女婿,只有儿子,宏博这么多年来太难了!
”申妈妈说。
“您觉得这块金牌小雪和宏博谁的功劳最大,还是一人一半?
”面对记者的提问,申
妈妈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偏爱,“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他的功劳最大!
”
(有删改)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充分说明在这块金牌背后所呈现的,是申雪、赵宏博艰
辛训练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B.申妈妈说“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她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在夺取这块金牌的过程
中,赵宏博付出的比申雪多。
C.这篇新闻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详细记录了在申雪、赵宏博夺冠过程中,他们家
人经历的心路历程。
D.这篇新闻的选择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写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赛场夺金的实况,而
是从申雪家人的角度,表现了申雪家人的牵挂。
E.这篇新闻中的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2)概括说明申雪、赵宏博在冬奥会上向冠军冲刺时,申雪家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6分)
答:
(3)“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属于新闻的哪
部分内容?
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4)本文的标题是“全家总动员”,可记者只是详细写了申妈妈、侄女两个人,有人认为这
样写没有呼应题目,你认为是这样吗?
为什么?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
水。
结果却是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
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
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
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
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
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C.在本报对104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
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D.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
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____,____,____,____,
。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
①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
②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
③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④礼占有重要位置
⑤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体系
⑥“为政先礼,礼为政本”
A.④③⑥①⑤②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⑥①⑤④②D.④⑥③①⑤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
那么,①
____?
首先,②____,万事万物
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
其次,阴
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③,阳中有阴,阴中
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
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食、泰
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17.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晴空星月落池塘”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
动;③不超过70字。
(5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右边的图画和背景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背景材料:
青海学生周浩以省理科前五名的成
绩考入北京大学,他在北大学习感到“痛不欲生”,
后来转入自己喜欢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从人人
羡慕的高等学府退学转到名不见经传的技校,这件
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郡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语文参考答案
1.C2.B3.C4.C5.A6.D
7.
(1)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于是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恣
横”“执”“尤”“杖”“帖然”各1分)
(2)(赵豫)离开松江时,老人孩子挽留(他的)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在周忱祠内,共享祭祀。
(“去”“攀”“识”“配享”各1分,补出全句主语1分)
8.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2分)前一句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 省长 中学 届高三 上学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