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2.docx
- 文档编号:1835387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88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2.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2
绪论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第二章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答案不行,慎用!
)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答案不行,慎用!
)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
马克思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
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
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
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
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
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1.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袄的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进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
都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2.为什么说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答: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来改变与生产离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因此说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是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始终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在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的社会制度和旧的社会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斗争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4.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阐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意义?
答: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中国在现阶段,存在着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两极分化的严重。
因此我们要通过改革来减少这些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要新农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因此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和谐。
5、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形态。
1.社会存在是深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思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6.试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答: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物质生产领域。
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因此人类社会必须和自然界协调发展。
7.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答: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1.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3.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
2.它们的互相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为什么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状况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规律表明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根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规律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第四章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
如何应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答: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所以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是什么?
如何应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答: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
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反之,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基金规律?
答: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因为劳动力的价值有特殊性,它不但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后,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部分。
必要劳动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家只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就能从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
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所以,剩余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所谓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
剩余价值的生产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货币就不能现实地转化为资本,因此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第二,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尽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不断地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第三,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的追求,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答:
平均利润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这一理论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平均利润产生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其资本拥有完全独立的支配和使用权。
第二,平均利润产生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沃土,因而资本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靠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
价值规律、竞争机制存在于其生产过程的自始至终,各部门资本家平等竞争,不存在任何垄断行为,因而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转移成为可能。
第三,信用制度的广泛发展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各部门之间转移更为容易。
因为部门之间资本转移,不仅包括原有资本的流出或流入,而且还包括新增资本(包括银行信贷、发行股票、筹集分散资本),直接投入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
第四,劳动力已成为商品,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为其投资转移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
第五,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的现代化发展,为资本转移形成有利的物质技术基础。
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马克思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未违反价值规律,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这就解决了从价值、剩余价值上升到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这些更接近资本主义经济外部表现出来的经济范畴时遇的难题,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深化。
(2)这一学说也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
它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对抗性。
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全体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其本身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还取决于整个社会全体资本家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因此,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是整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人阶级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必须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地反抗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复习 思考题 参考答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