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6764783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95KB
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docx
《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其主的方法:
课本标记自学法:
即运用双色笔,把重点问题,疑点问题,难点问题标注出来。
温故知新法:
即一方面先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另方面初步理清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
扫除障碍法:
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除学习障碍的方法。
尝试解题法:
通过自学,先行尝试练习,试解教材和导学案后中相关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方法。
2、在自学习完成后,进行“互学互助”即:
互问:
学生在自学后,把自己未知的通过提问: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等,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以达到认识与掌握的目的。
互查:
学生在自学后,互相交流自学结果,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进行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四)“自学互助”中教师的角色及其要求
教师在该环节中,主要角色:
创设良好课堂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指引者;
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其主要要求:
(1)预设“导案”。
根据学情(“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进行导学案的二次备课,在学案的基础上采取增删调换等办法进行优化,编写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导学的措施、方法、步骤。
(2)明确目标、任务、学法。
提前下发学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用时多少、用什么方法、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
(3)帮助(协助)学生自学、互学。
帮助(协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协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
帮助(协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
帮助(协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帮助(协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
(4)检查自学互助效果。
通过巡视、检查、批改等方式对学生“自学互助”中的完成学习目标的效果进行检查并整合提炼问题。
(五)在“自学互助”中学生的角色及其要求
学生在该环节中,主要角色:
自我学习的独立学习者,生生互学中的促进者。
(1)即在自我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及相关的学习用具(预习笔记本、双色笔和纠错本)和课本、导学案、资料等。
(2)在自我学习活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即进行“自问”、“自测”、“自结”。
对存在的问题,运用双色笔做标注,主动向他人求助,进行互相补救、互相反思,互相检测,即进行“互问”、“互查”。
(3)把互助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提炼,交大学习小组或全班解决。
(4)自学达成:
第一次自学时根据目标要求,能掌握并理解60%的问题,互助学习后能掌握并理解80%的问题,构建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当然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层次要求。
二、“展示互导”环节
(一)“展示互导”的释义:
(展示:
摆出来让人看。
让学生将自学成果呈现出来。
2、展示:
原义是摆出来让人看。
这里定义为学生把自学互助成果呈现出来让老师和同学认识、欣赏,疑难问题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导”的本义有指导、传递和启发三个意思,这里引用“启发”的意思。
互导:
是指教师或学生从展示中互相受到启发。
(“展示互导”是指教师或学生将自学互助的成果呈现出来受到启发。
“展示互导”一是指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将自学互助的成果,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面前呈现出来;
二是指教师把准备的模型、图表等教具,或是知识规律的规范表达、经典总结等内容展出来。
二者展出的目的都是供师生欣赏,解惑,甚至生疑,进而落实师生获得知识、涤荡心灵,催人奋发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地位和作用
1、地位:
展示互学是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自学互助成果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的具体的手段呈现,把知识规律的规范表达和经典总结介绍给学生的一种方法。
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2、作用:
(1)、可促进学生自学互助
通过自学互助的成果展,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人勤奋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创新的态度,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做得好的学生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
(2)可快速发现和自纠自学互助中的疑难问题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中存在的知识问题、思维问题、学习心态问题都暴露无遗,便于教师掌握学情,为教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通过教具展示,让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实物或图表呈现,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其内容结构,大大减轻了教和学的负担。
(4)可规范表达,理清结构和规律。
通过对知识规律的规范表达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规范表达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通过知识规律的经典总结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和规律,便于应用这些知识和规律,激发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4)、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交流、讲解,有效促进学生交流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的提高,培养敢于发表见解的良好习惯。
(三)、一般形式
1、从范围分
(1)组内展示:
由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展示自学互助的成果、未解决的问题或生成性问题。
(2)班内大展示:
教师把收集各小组交流中还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或小组的创新成果,在全班学生面前展出。
2、从方式分
(1)口头展示:
用来描述建立概念,形成规律、事物特征等容量大的内容。
(2)书面展示:
用纸质材料、粉笔或电子文档来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和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内容。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
用手势、表情、姿态帮助表达效果,为口头语言做补充的方式。
(4)实物或模型展示:
实物、教学模型、挂图、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等物体、学生答卷等材料,采用或不用辅助设备(如投影仪等)展示给学生。
3、从内容分:
可分为探究性问题、典型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等展示。
总之,展示方式是多面的,展示组合是多样的,展示内容是多层的,展示效果是多彩的,实现互动性。
(四)、教师的角色及要求
1、设计者
在学生自学互助环节后,教师首先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展示目标,明确展示内容,选择展示学生(或小组),决定展示方式,推测展示效果。
二点要求:
①做到“四实”——真实、朴实、扎实、丰实。
防止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管实质,做表面文章。
牢记内容决定形式。
防止教条化,即忽视学情,生搬硬套。
铭记“合理、合适、实用”是改革的生命力所在。
②实现高效——有效面宽,有效率高(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多,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新快),普适性强。
2、调控者
小组内展示。
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引导,并收集学生的疑难点和闪光点,为班内大展做准备。
班内大展示。
教师确定小组,小组确定同学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创新问题。
教师要适时追问引导。
展示完后,师生及时归纳和点评。
归纳——展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或创新内容,为质疑互究提供资源。
点评——内容具有普遍性、针对性、拓展性,绝不是各小组给问题的答案进行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
还要对展示小组或展示人进行评价。
(五)、学生的角色及要求
1、实施者
在展示展示前,做好展示的心理准备,准备好展示内容,理清展示的思路。
在展示过程中,注意调控心态,尤其是在自己感觉展示不如人愿时,一定不能乱了阵脚,控制好语气、语速和肢体语言,声音要宏亮,注意展示内容的逻辑性,操作的规范性。
2、观察者
没有参与展示的学生应当好观察员,倾心听讲,细心观看,认真思考,对展示内容求同抓异,分析出正误优劣,刨根问底,归纳总结,待机展示。
最后,所有学生认真教师指点迷津。
三、质疑互究环节
(一)释义
质:
询问;
疑:
疑问;
质疑:
提出疑问。
互:
互相,彼此;
究:
仔细推求,追查;
互究:
互相探索研究。
质疑互究: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习小组、班级的形式共同对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位与作用
本环节是突破重难点和有效拓展的关键。
以问题导向,通过小组、班级或师生间质疑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学习的参与者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一般流程
1、收集问题
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
(1)学生自学时提出且通过对学、群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发奇想而临时生成的问题。
(3)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对收集到的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筛选和处理,做到“适文”(与文本、学习内容相关且有探究的价值)、“适人”(充分考虑学情因素,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适量”(数量不宜过多,问题应主要涉及核心知识、重难点知识、拓展性知识)。
2、展示问题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营造一定的氛围,“适时”将问题抛给学生。
3、解决问题
(1)主要通过小组内、小组间或班级相互合作、探究的形式加以解决。
(2)对于核心知识、重难点知识、拓展性知识、边缘性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前沿性知识),若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仍无法解决的,由老师讲解或请教专家解决。
4、交流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展示。
(四)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要求
教师是“质疑互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其角色是:
做
1、激励者——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
2、指导者——教给方法,质疑问惑,深入探究。
3、参与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去。
4、调控者——目标调控、内容调控、时间调控、进程调控。
5、总结者——进行综合、归纳,提出正确的观点。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要求是:
1、明确质疑互究的时间、内容、方法、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
2、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状况,注意情境创设、氛围营造、学法指导、状态调控,做到“趣味浓厚”、“参与面广”、“参与度深”、“秩序良好”。
3、留足探究的时间,做到“少占多让”(多把机会、时间让给学生)、“少扶多放”(多放手让学生探究)“放而不乱”、“导而不缰”。
4、巡视到位,注意发现并纠正出现的违纪现象、虚假现象。
5、包容不同的观点,以表扬为主,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6、学生未掌握的核心知识,必须及时组织学生帮扶解决或老师辅导解决。
(五)学生角色定位及要求
学生是质疑互究的主体,其角色是:
1、质疑者——是问题的提出者。
2、探究者——是探索研究的主体。
3、交流者——是质疑、探究结果交流的主体。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要求是:
1、利用多种方式大胆质疑。
2、积极参与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检测互评环节
(一)“检测互评”释义
1、“检测”:
检查并进行测试。
在这里是指对本堂课学习目标达成进行测试。
2、“互评”:
“评”,评判、评改、评议。
“互评”,指师与生或生与生之间对检测内容的评判、评改、评议。
3、“检测互评”:
学生闭卷独立完成检测内容并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评判、评改、评议,评判正误,互助纠错,通过相互间的评议反思课堂教与学。
(二)“检测互评”的地位与作用
检测互评,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面与度的界定方法,是了解学情的重要途径。
检测互评,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与学的反思,有利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也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检测互评”的一般形式
1、检测
检测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
口头检测:
一般是对要求识记的内容(如:
课文、公式、定律、定理等)的背诵过关检测。
书面检测:
一般采用书面大题的形式进行,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进行检测。
2、互评
即生与生或师与生对检测内容的评判、评改、评议。
(1)评判:
完成检测内容后要及时评判正误。
评判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同桌相互评判,可以由小组长评判,也可以组间相互评判,还可以老师亲自面批。
(2)评改:
相互评判正误后指导其纠错。
(3)评议:
通过讨论,分析出错原因,反思教与学。
(四)“检测互评”中教师的角色及其要求:
教师在该环节中的主要角色是:
是检测内容的编制者,是检测过程的组织者,是互评活动的引导者。
(1)准备工作:
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对导学案上的检测题进行增删补改,要充分体现检测内容的基础性、适度性和适量性。
(2)组织调控:
教师要根据检测的形式进行组织调控,检测时要让学生做到不翻书,不查资料,不议论,要让检测的结果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
教师还要注意调控好检测的时间,建议检测时间控制在5——7分钟,以保证互评的时间和效益。
(3)组织互评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组织学生采用不同互评形式(同桌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对检测内容进行评判、评改及评议。
收集整理个别性问题,较难问题和集中性问题:
对个别性问题可以教师个别辅导,也可组织学生相互辅导;
对较难问题和集中性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中讲解、矫正,引导学生讨论错误原因,并说出更正理由,帮助学生落实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并能举一反三。
(4)及时反思:
教师要根据收集整理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补偿教学,确保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堂堂清”。
(五)“检测互评”中学生的角色及其要求:
学生在该环节中的主要角色是:
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评价者,也是反思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者。
(1)自我检测:
独立闭卷完成检测习题,能通过检测验证自己是否达成本课时教学目标。
(2)互评:
同桌或组内、组间相互评改检测习题,并帮助同学分析出错原因。
(3)互纠:
帮助同学纠错。
(4)反思: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反思,自己这些错因源于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并能及时进行调整。
五、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提升:
是对课堂学习目标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和技能有指导性的结论并加以拓展。
总结提升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又一个高潮,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对学生来说,是学生对新知识一次很重要的回顾记忆,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能促进学生总结规律、揭示学习方法形成解题技巧,为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
对教师来说,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反思与创新。
(三)总结提升的一般形式与方法
1、形式
(1)、知识梳理式:
概括式的小结,问题式小结,阅读式,图表式小结,对比式小结。
(2)、拓展延伸式
(3)、互动性小结:
(4)、交流评价式
2、方法
(1)学生自我总结
(2)教师引导总结
(3)教师总结
(四)基本要求
1、归纳总结: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在紧扣学习目标时,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技能、规律和方法,避免对学习内容再简单地重复一遍。
2、拓展延伸:
有引导性,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有助于向课外延伸与扩展
3、方法去繁就简、语言要简明扼要、科学准确,简明易懂。
4、帮助学生掌握做小结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环四互 教学 模式 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