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届九年级语文警钟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5805343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14KB
内蒙古呼和浩特届九年级语文警钟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呼和浩特届九年级语文警钟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届九年级语文警钟考试题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沁园春·
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全面批判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5.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次到黄山看日出。
凌晨,我挤在人群的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
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段大黄。
②然后,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6.默写(9分):
⑴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
。
⑵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⑶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
”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⑷愁有价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愁有滋味,“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愁有重量,李清照说“
”。
⑸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表达高洁坚贞品格的句子是
7.综合实践(6分)
某校九年级
(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以“感受多情的雨”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
【活动一·
想象】阅读下列诗句,请你说说诗句中描写了怎样的雨景。
(4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⑵【活动二·
反思】近年来监测的696个市县中,有一半以上都出现了酸雨,个别地方甚至已经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美丽的雨景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对此,你打算向有关部门提出怎样的建议?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选段一】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
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段二】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
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伙颐①!
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
“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
注释:
①伙颐:
伙,表示众多的意思;
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
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
独一,专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比至陈:
(
)
②或说陈王曰: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
“嗟乎!
”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0.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11.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怯懦(14分)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
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
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
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
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
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
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
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
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
“55秒了,快挂!
”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
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
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
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
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
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
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
她一下子怔住了。
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
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
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
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
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12.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
发展(“话吧”):
(1)
高潮(礼堂):
(2)
13.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1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
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15.小说的
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3分)
(二)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9分)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
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
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教(AQI)分级表
AQI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AQI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质量状况
好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摘自《科学世界》)
【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
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
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
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XX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
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16.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17.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18.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9.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秋天的黄昏(12分)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
它在旷野上坐着;
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
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
它在人的肩上坐着;
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
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
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
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
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
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
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
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
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
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
焉有失?
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
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
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
女人抬头看
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
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
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
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
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
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
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
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
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
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
不多见了啊。
人和牛,都老了。
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
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
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
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
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
——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
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
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
,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
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
“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
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
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8年第35期)
20.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
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22.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
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
(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23.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这是为什么?
四、作文
24.小作文(10分)
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
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
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1)内容要求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5.“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
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
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
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以“我与_________再见时”为题作文,⑴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
⑵.立意自定;
⑶.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⑷.不少于600字;
⑸.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0分)
2018届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
初三年级警钟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C
6.略
7.
(1)答题方向:
描写了初春小雨细滑润泽的雨景,初春小草沾雨后朦胧迷离,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清新优美。
(2)示例:
借助传媒积极呼吁环保,号召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请科研部门加强对环保科技的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8.
(1)及,等到
(2)有人
9.
(1)陈涉长叹一声说: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本题4分。
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0.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11.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1分)
12.
(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在北京打来的电话(陈叶与同在北京的父亲只通过一次电
话)采分点:
陈叶与父亲通电话(1分),第一次(或“唯有一次”)通话(1分)。
(2)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
采分点:
陈叶看见父亲(或“父亲就在眼前”)(1分),陈叶没与父亲相认(1分)。
13.示例一:
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
示例二:
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1分),表现陈叶的羡慕之情(2分)。
示例三:
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对比(1分)
,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
示例四:
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
14.
(1)(2分)这里有分明、明显之意(1分),既形象地表现出“话吧”老板对陈叶的歧视(或“老板的势利”)(1分),也表现了陈叶的敏感(1分)。
本小题最多得2分。
(2)(2分)这里有固定不动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出现使陈叶极度震惊(或“尴尬”、“不知所措”)(1分),表现了陈叶想认又不敢认父亲的矛盾心理(或“认还是不认父亲的犹豫”)(1分)。
15.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1分)。
妙处:
①凸显人物的性格(1分):
表现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气”)(1分),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1分),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1分)。
②深化主题(或点题)(1分):
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1分)。
本小题最多得3分。
16.(2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7.(3分)C
18.(3分)运用对比(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我国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
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19.(2分)示例:
(1)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20.以空间方位为序;
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21.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22.修辞手法:
比喻;
表达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23.答案: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
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
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呼和浩特届九年级语文警钟考试题 新人教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 九年级 语文 警钟 考试题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