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泵检修措施.docx
- 文档编号:1806899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36.40KB
凝结水泵检修措施.docx
《凝结水泵检修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结水泵检修措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凝结水泵检修措施
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热电项目部
凝结水泵检修技术措施
文件编码:
(甲)LH-QJ-C-2012-
编制单位:
检修公司鹿华项目部
*******
日期:
2012年03月18日
版次:
01
检修技术措施审批页
专责工程师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工程部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质量部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安全部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经营部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总工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凝结水泵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范围
本措施施工范围为石家庄鹿华热电一期2×300MW工程凝结水泵检修。
1.1.2工程特点
石家庄鹿华热电一期2×300MW工程凝结水泵由湖南长沙水泵厂生产供货,安装在汽机房0m运转层。
1.1.3技术特性
凝结水泵技术参数:
型号:
B550III-7
扬程:
296.8mH2O
转速:
1480r/min
轴功率:
528.7KW
型式:
立式筒袋式
流量:
523t/h
效率:
80%
1.2工程量统计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凝结水泵
B550III-7
台
3
-
1.3施工工期
凝结水泵检修计划施工工期为25天。
2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
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辅机篇)
DL5011-92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06年版
4
凝结水泵厂家图纸及技术资料
-
5
#1、2汽轮机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有关技术参考资料准备齐全,熟悉凝结水泵的图纸和资料。
3.1.2熟悉检修内容及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1.3检修专用工机具、测量器具及校验、试验仪器准备齐全。
3.1.4检修台架及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准备妥当,各种记录表格齐全。
3.1.5机组的常用易损件(包括机械、仪表备件)的库存情况落实到位,不盲目检修。
3.1.6机组的起吊设施齐全好用,并经检验、验收合格。
3.1.7施工人员已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
3.1.8配合工种到位。
3.2作业人员
序号
作业人员工种
数量
资格要求
1
专责工
1
熟悉本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现场施工经验,
2
检修工
3
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求,知道施工质量、安全
要求。
3.3作业工机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敲击扳手
M32-105
把
2
2
活扳手
150-450
把
5
3
重型套筒扳手
30-60
套
2
4
梅花扳手
10-32
套
2
5
敲击螺丝刀
200mm
把
2
6
敲击螺丝刀
300mm
把
2
7
平口螺丝刀
150-300
把
4
8
十字螺丝刀
200-300
把
3
9
冲击螺丝刀
把
1
10
撬棍
500mm
根
4
11
撬棍
1000mm
根
2
12
手电
2节
把
4
13
液压千斤顶
10t
台
2
14
大锤
把
2
15
液压扳手
把
1
16
铜棒
¢18-40
根
4
17
手锤
把
4
18
布剪子
把
2
19
铁皮剪子
把
2
20
倒链
3t
挂
2
21
倒链
5t
挂
2
22
卸卡
3.3
个
4
23
卸卡
6.6
个
4
24
24
吊鼻
M10
个
4
25
死扳手
85
把
2
26
死扳手
65
把
2
27
死扳手
55
把
2
28
死扳手
46
把
2
29
死扳手
41
把
2
30
死扳手
36
把
2
31
死扳手
32
把
2
32
内六角扳手
6
把
2
33
内六角扳手
10
把
2
34
内六角扳手
12
把
2
35
棘轮扳手
10-30
把
2
36
锤子
把
4
37
钢丝绳
m
30
38
油灰刀
把
2
39
三角刮刀
把
2
40
油盘
个
2
41
油壶
个
2
42
手锯
把
2
43
钢丝钳
把
2
44
磨光机
台
1
45
倒链
2t
挂
1
46
吊鼻
M12
个
4
47
吊鼻
M14
个
4
48
吊鼻
M16
个
4
49
钢管
φ159×3.5mm
根
1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量具
1
内径千分尺
0~25mm
把
1
2
内径千分尺
25~50mm
把
1
3
内径千分尺
50~160mm
把
1
4
内径千分尺
50~250mm
把
1
5
外径千分尺
0~25mm
把
1
6
外径千分尺
25~50mm
把
1
7
外径千分尺
50~75mm
把
1
8
外径千分尺
100~125mm
把
1
9
外径千分尺
125~150mm
把
1
10
外径千分尺
150~175mm
把
1
11
游标卡尺
0~150mm
把
1
12
游标卡尺
0~300mm
把
1
13
游标卡尺
0~500mm
把
1
14
深度尺
0~300mm
把
1
15
卷尺
3m
卷
1
16
直尺
1m
把
4
17
塞尺
150mm
把
2
18
塞尺
250mm
把
2
19
百分表
0~10mm
块
5
20
磁力表座
套
5
3.4材料和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白布
米
5
2
一级破布
Kg
10
3
白布带
盘
3
4
红丹粉
Kg
1
5
精面粉
Kg
5
6
铅丝
0.75mm
盘
1
7
煤油
Kg
20
8
松锈剂
桶
3
9
砂纸
80目
张
50
10
砂纸
100目
张
20
11
铁丝
8#
KG
5
12
石油醚
瓶
1
13
医用胶布
桶
1
14
密封胶
天山1587
桶
1
15
塑料布
Kg
10
16
生料带
盘
2
17
钢丝刷
300mm
把
5
18
铜丝刷
#2
把
5
19
不锈钢带
0.05mm
Kg
5
20
不锈钢带
0.20mm
Kg
5
21
不锈钢带
0.25mm
Kg
5
22
扁毛刷
50mm
把
5
23
扁毛刷
70mm
把
10
3.5安全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带
—
条
2
—
2
安全帽
—
顶
6
—
3
防护眼镜
—
副
2
—
4
警戒绳
—
米
20
—
3.6工序交接
4作业程序和方法
4.1施工方案
凝结水泵检修(详细方案见《2号机组凝结水泵检修技术措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办理工作票→准备工作→拆除联轴器→水泵附件拆除→水泵解体→部件检查→轴承检查→盘根检查→其它设备检修→回装(回装工序与拆卸时相反)→真空泵起泵→工作结束
4.3施工方法和要求
凝结水泵检修
作业名称
检修工序
1准备工作
1.1办理工作票,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已正确执行。
1.2确认作业条件已满足。
1.3进入工作现场穿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
带。
1.4开工前,工作负责人要向工作班成员详细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明确工作范围。
2泵的拆卸
2.1在联轴器相对位置和联轴器螺丝做好记号,拆去联轴器螺丝,如转子下沉,应测量联轴器平面间隙δ1并做好记录。
2.2拆去电机与支座的固定螺丝,平稳地吊出电机,如接合面上有调整垫片,应分别做好记号和记录,以便组装时参考。
2.3取下泵端联轴器上的调整垫片,测量厚度δ1做好记录,然后测量联轴器端面至支座平面的距离:
δ3,联轴器高于支座平面为正,反之为负,做好记录。
2.4卸出与泵座有关的管路及泵座固定螺丝,吊出泵体,在圆筒体上盖好专用盖板,防止人员或工具等到掉入筒体内。
3泵的解体
3.1将泵体吊出后移至检修场地,应用吊车主、副钩将立式泵体平放到准备好的枕木上,松去下轴盖上调整螺丝的背帽,旋动调整螺丝使转子向上移动达工作位置,确定工作位置,即测量联轴器平面至支座平面的距离H,H=δ1+δ2。
3.2将转子向下移动至叶轮轴向与密封环接触为止,此移动量为转子的半串动量,拆卸下轴承座,再次测量转子的串动量,为总串动量并做好记录。
3.3松开联轴器背帽上的止动螺钉并旋下背帽,用拉码把联轴器拆下,注意切勿损伤联轴器上的螺丝孔、配合止口和平面,轴头中心孔要保护好,取出挡水圈、填料压盖、盘根。
3.4在中间接管下垫上枕木,拆去与泵座的联轴器螺丝,吊泵座沿轴向脱离传动轴,轴承支座可暂不吊下,支承泵轴以防泵轴弯曲。
3.5备用一根φ159×3.5mm的钢管,在支承座处用专用木块将传动轴在中间套管里面支承至原来高度,然后取下支承座,再将准备好的钢管从传动轴端套入传动轴,把钢管与传动轴间用木板塞
满,这时在钢管的另一头处利用专用的起重工具吊起,使泵传动轴支承架处的木块能够轻松拿出为好。
拆卸中间接管与泵间连接螺丝,然后用吊车平稳地将接管移出专用套管起重吊起端,当接管移出两米左右时,用枕木在中间接管及传动轴下各做牢固支承,此时,可以把套管、专用钢管连同吊架一起轴向地移出传动轴。
3.6拆去固定套和键的固定螺丝,将固定套向中间移动。
当卡套露出时,固定套不再移动,取下卡套,传动轴和中间轴脱离,吊走传动轴放至枕木上。
拆去变径管,在吊离中间轴时,应更换枕木支承点,用同上方法拆去中间轴与泵轴的固定套、卡套。
3.7拆去末级导流壳螺丝,导流壳向出口拆离.然后拆去轴套与叶轮的联接螺丝,使轴套脱离叶轮,露出的分半卡环取下,末级叶轮也朝出口方向拆离泵轴。
测量首级叶轮在导流壳内的串动量并做好记录,拆去诱导轮衬套与首级导流壳的联轴器螺丝,从首级导流壳上取下,再将首级叶轮与泵轴朝进口方向拆离,与等级导流壳脱开,首级叶轮的拆卸与末级叶轮拆卸方法相同,拆下轴上的零件的同时,也需拆下键,以便于下一个零件的拆卸,在拆卸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损坏密封表面和定位止口。
测量结合面垫片厚度并做好记录,有关零件要妥善保管好.
4清理检查转子
4.1检查泵轴、中间轴、传动轴表面镀铬层是否脱离或剥落,键槽周围是最容易剥落的区域,轴头装配卡套的露颈根部应保持圆角,应无裂纹,必要时着色探伤,轴端螺纹完好,与背帽配合松紧合适,需测量轴的长度。
4.2检查卡环、固定套、卡套,将两根轴联接后,两轴端面应有一定的间隙,但卡套与缩颈的轴向平面应有过盈配合0~0.05mm,卡套为二半结构,装在轴上与缩颈的径向接触,在检查固定套时要注意键槽的倾角部位是否有隐裂缝。
4.3清理检查叶轮首级是否有汽蚀现象,如汽蚀损伤较深,可对该区域进行打磨补焊,并对补焊修光。
严重时应更换新件,。
流道表面应光滑,无残留的型砂及铸时产生的毛刺,否则应打磨。
其内孔与轴配合适当。
叶轮口环的表面如有磨损应修整。
如密封环间隙过大应配制新的泵体密封环。
4.4清理检查各轴套,各轴承挡轴套,表面产生的毛刺或磨损后与内孔产生的偏心,必须修整并配制新的轴承,轴套磨损严重时必须更换。
4.5清理检查分半卡环:
分半卡环装入轴上缩颈其端面应为±0.02mm的装配公差。
径向尺寸不得大于叶轮定位轴套环形槽,拆卸时产生的毛刺必须修整,以免装配时受影响,变形或损坏应换新的。
4.6清理检查联轴器:
联轴器是铸造件,在拆卸时不能用过大的力敲击,其内孔与轴为过渡配合。
接合面和配合止口不得有毛刺等损伤情况,否则要给予修整。
联轴器与销孔的配合较小,因此内孔与销钉表面必须光洁,拆装时孔口产生的毛刺必须修整。
二联轴器之间的垫片是调整转子轴向定位用的。
由于二联轴器为刚性联接,因此要求必须保证调整垫片的平行度。
4.7清理检查各传动键:
键装入轴的键槽中不能松动,使用铜棒轻击装入。
键与轴套和叶轮的配合间隙应合乎标准。
固定套的键其上面的螺纹应完好,固定螺丝旋上扣不能有松动或滑扣现象。
5静止部件的检修
5.1清理检查下轴承座:
下轴承实际也是泵的进入口,轴承装配座有立筋支撑在中间,其中一根
立筋内有轴承润滑水孔。
因此在轴承装配后,润滑水孔应畅通并保证润滑水能进入轴承内。
检查立筋是否有裂缝,如有裂缝应及时焊接或更换。
5.2清理检查联轴器:
联轴器是铸造件,在拆卸时不能用过大的力敲击,其内孔与轴为过渡配合。
接合面和配合止口不得有毛刺等损伤情况,否则要给予修整。
联轴器与销孔的配合较小,因此内孔与销钉表面必须光洁,拆装时孔口产生的毛刺必须修整。
二联轴器之间的垫片是调整转子轴向定位用的。
由于二联轴器为刚性联接,因此要求必须保证调整垫片的平行度。
5.3清理检查各传动键:
键装入轴的键槽中不能松动,使用铜棒轻击装入。
键与轴套和叶轮的配合间隙应合乎标准。
固定套的键其上面的螺纹应完好,固定螺丝旋上扣不能有松动或滑扣现象。
5.4清理检查导流壳:
检查衬套表面有无汽蚀现象,如汽蚀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与下轴承座接触的径向接合面上的“O”型圈必须换新。
各段导轨接合面不能有损伤,流道部分保持光滑。
5.5清理检查密封环:
密封环表面应光洁,磨损较严重时须修光,与叶轮配合间隙应合乎标准,超标应换新,在装配新密封环时不允许用手锤直接敲击。
应垫上木板或紫铜棒,以免损坏或产生毛刺。
5.6清理检查轴承:
轴承为氟树脂或聚四氟制成,内孔开有八条轴向贯通的水槽,使水从中流出,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
水槽断面不对称,在轴的转动与轴承面形成一个楔角。
因此在装配时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泵座上的轴承内径还开一条环形槽通密封水。
当轴承与轴套配合间隙超过1.00m时应更换新轴承。
轴承装入后有压盖将其轴向压紧。
压盖与轴承接合端面有一防转销钉,六道轴承分别装在:
泵座一只,两件中间轴承座各装一只,导流壳装一只,下轴承座装一只,填料层下部装一只。
5.7清理检查变径管:
变径管连接末级导流壳,使液体在此将速度转变为压力能,该部件上没有易损件,宏观检查裂缝即可。
中间轴承座其立筋与轴承壳体的连接处是否有裂缝,外圆为上、下零件联接时中心基准,因此在修整和清理时不能随意改变其尺寸;二端接合面平等度直接影响到装配质量,一旦要对二平面修理须注意到这一点。
接管为焊接件,检查焊口应无裂缝,各接合面清理干净。
5.8清理检查泵座:
拆卸泵座上的轴承从下部进行,各法兰平面在组装前清理干净,集液盘无特殊检修工作不必拆下。
填料压盖、填料环外径与孔配合适中,内径与轴套适中,填料环的环形槽及孔必须清理干净。
填料室轴承进水孔应畅通无杂物。
在组装时对所有通流孔再次检查后封口,以防杂物进入泵内。
5.9做好所有接合面的密封垫。
对轴向尺寸有要求的元件,其密封垫厚度最好保持原样,如有变动应做好记录,在组装调整时可考虑补偿。
所有零件必须清理后待组装时用。
轴承、密封环等配置后应先放在相应的部位。
6入口滤网检查
6.1首先在滤网盖与滤网体上做好记号,然后松开滤网盖上的法兰螺栓。
6.2取出滤网,清理干净。
滤网应表面清洁、无堵塞、无破损。
6.3再按相反方向组装。
7泵的组装与调整
7.1工作部分装复。
将待装的泵轴平放在支架上,首级叶轮对应的定位套装在轴的相应位置,在轴的缩颈装上半卡环,这时可把定位套移向卡环,检查定位套与装配情况。
定位套端面不得低于卡环平面,然后装上键,把首级叶轮装在轴上,用螺钉把定位套与之联接。
螺钉用防松铜丝锁定,测量首级叶轮的轴向串动量Δ总,一般情况将该串动量的一半作为叶轮吐出中线与导流壳环形流道中线重合的定位尺寸,将调整垫、下轴套依次装在轴上,用背帽将上述零件固定。
7.2按上述方法和要求把末级叶轮装上泵轴,在末级导流壳接触面放上密封垫,后将其装上用螺钉固定,再次测量泵轴的串动。
这时测得的串动为Δ2,如Δ2小于Δ1较多,应先确定末级叶轮哪一部分影响,一般都为末级叶轮前盖板或二级叶轮进口侧密封环轴向尺寸过大,可通过去除叶轮与定位轴套接合面端相应厚度,或缩短密封环轴向高度的方法调整,在未更换零件或更换零件轴向尺寸与以前的一致,该串动量不会有很大变动,再拆去诱导轮,复测末级叶轮装复后对总串动量的影响。
变化量大也应找出后加以消除:
如Δ2=Δ1,则泵就位后转子的提量为Δ提=Δ半,如Δ2<Δ1,转子的提量:
Δ提=Δ半-(Δ1-Δ2),如此泵就位后转子的提升量已被确定。
7.3泵体上的零件装复:
在泵轴上装上键和固定套,要注意固定套上螺孔要与轴上键的螺丝孔相对应,然后把变径管装上,吊中间轴,小端头的一方套上轴套后与泵轴相对接,装上卡套,泵轴上装上固定键,将固定套向中间轴移动,卡套进入固定套,泵轴与中间轴被连接,用螺钉把固定套和固定键连接,该固定螺钉必须有防松垫圈。
中间轴承座在变径管上,吊起传动轴,与上述方法相同与中间轴连接,吊起接管有活动法兰的一头与变径管连接。
另一头放上中间轴承,这样整个泵轴被支承在装配过程中,各接合面必须放密封垫,中间轴承座有轴承压盖的一面在出水方向,轴在连接过程中像拆卸时一样注意不同心。
因此接管装好后,必须用量具测量泵轴与配合止口的间隙,允差小于0.8mm,否则应重新调整与变径管的连接螺丝。
7.4传动轴上面轴套内径有一只:
“O”型密封圈,该密封圈每次检修必须更换。
轴套装入传动轴后,泵座可与接管连接。
如工作条件允许,可把接管连同以下部分垂直安放,泵座平稳地从传动轴上端放下,由于该部分长度有5米左右,垂直安放有一定困难,水平连接就较方便。
只要工作部分垫放平稳,高度合适,泵座侧面吊起后水平方向穿入传动轴瓦连接管连接。
测量接管与泵座平面的间隙来监视连接情况,以免泵座与工作部分连接后不同心。
填料环、压盖、挡水圈装入轴上,然后把联轴器装入传动轴端用背帽压紧,这时盘动转子,不应有卡涩现象。
为以后加装盘根方便,密封环不必放入密封室内,限止在外界,以免泵吊起时落下。
泵体组装后,再次复测转子的串量,应该与工作部分组装后串量一样,否则要查找原因,同时在转子落下的情况下,测量联轴器平面到电机支座平面的距离,以使泵体就位后复测该尺寸,确定转子的工作位置。
8泵体就位
8.1泵体垂直吊起后就位于底座上,联接各管路,测量联轴器平面至电机支座平面距离Δ3,与组装时确定的尺寸做比较,确定转子是否落到底。
一般情况下转子都能落到底。
此时提升量也是组装时确定的提升量Δ提,而修后的工作位置(H=Δ3+Δ提)根据所得到的H值和修后确定的H值做比较,就可以看出联轴器平面之间原垫片厚度是否合适。
放上调整垫片电机就位,测量两联轴器平面间隙,应该是转子提量,其误差为±0.20mm。
8.2找中心。
联轴器对好记号,装入专用螺栓,拧上螺帽,把转子提起保证转子不和泵体碰擦,并用另一只螺帽锁定,盘动联轴器分别在四个等分位置停留,将每一位置百分表读数做好记录,进行计算。
当中心值符合要求时,可把电机固定螺丝拧紧,取下专用螺栓,按记号装联轴器打入并紧固。
销钉螺帽要加装防滑垫片,在拧紧螺丝前,必须再次检查联轴器间的调整垫片接合面不得有杂物。
8.3更换盘根。
要求盘根切口为45度,两道盘根接口应错开90~180度。
填料环下面的盘根数量要合适,能保证填料环在密封水进水孔位置,压盖的松紧适度。
附录:
检修质量标准
1)泵轴、中间轴、传动轴晃度值小于0.015mm。
2)卡套与缩颈的轴向平面配合间隙为:
0.05mm。
3)卡套外圆与固定套配合间隙为:
0.01~0.05mm。
4)固定套与轴配合间隙:
0.01~0.03mm。
5)叶轮与轴配合间隙:
0.015~0.06mm。
6)叶轮口环对中心内孔不同心允差不大于0.03mm。
7)下轴套与轴配合间隙:
0.01~0.04mm,其它轴套与轴配合间隙:
0.015~0.07mm。
8)联轴器内孔与轴过渡配合为:
0~0.03mm。
9)联轴器销钉与销孔配合间隙:
0.01~0.06mm。
10)键与轴套或叶轮键槽的配合间隙顶部:
0.20~0.25mm,两侧:
0.02~0.06mm。
11)密封环与叶轮口环处间隙:
0.50~0.80mm,最大不超过:
1.50mm。
12)密封环外径与导流壳紧力为:
0.08~0.20mm。
13)轴承与轴套配合间隙:
0.15~0.40mm,最大不超过1.00mm。
14)轴承与装配孔配合紧力为:
0.02~0.06mm。
15)填料压盖、填料环外径与孔配合间隙:
0.20~0.40mm。
16)中心值:
圆周≤0.05mm,端面≤0.03mm。
5工期保证措施
5.1影响进度的因素
影响凝结水泵检修进度的主要因素有:
一、备品的合理供应。
设备必须按施工顺序进厂,如果到货顺序不合理或设备不能及时到达施工现场,将会给检修带来极大困难,从而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二、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
凝结水泵检修是系统工程,检修方案制定不合理,很有可能造成窝工、返工现象,给整个施工进度带来极大影响。
5.2工期保证措施
5.2.1施工前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合理的设备检修计划,以保证施工的合理性和连续性。
5.2.2仔细分析施工图纸,参考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施工特点,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充分,从而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实现。
5.2.3精心组织人力合理分工,工种搭配合理,保证施工协调开展。
6技术经济分析
根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精心编制施工技术措施,合理选用运输、吊装机械。
吊装前充分准备,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人员配置,杜绝返工和窝工现象发生,提高机械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7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的预防
7.1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8%
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
轴振值≤0.05mm。
7.2质量保证措施
7.2.1作业前由技术员及班长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图纸、资料,了解作业技术要求,掌握作业方法和作业要领。
7.2.2对设备吊装的作业方法、作业要领,应进行作业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凝结 水泵 检修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