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616643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2.72KB
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森林公安分局
XX县城建规划设计室
二○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概况10
1.3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状况14
第二章产品市场预测16
2.1市场现状16
2.2价格预测25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6
3.1建设规模26
3.2产品方案26
3.3产品标准26
第四章产品生产基地27
4.1厂址选择27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31
5.1技术方案31
5.2设备方案35
5.3工程方案36
5.4项目实施进度43
第六章主要原材料和能源46
6.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与消耗46
6.2能源供应与消耗46
第七章节能措施47
7.1节能设计依据47
7.2节能原则47
7.3节能措施47
7.4环境保护48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52
8.1劳动安全52
8.2卫生56
8.3消防57
8.4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58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
9.1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61
9.2建设投资估算61
9.3投资估算62
9.4资金筹措62
第十章财务分析及评价64
10.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64
10.2销售收入估算64
10.3成本费用估算64
10.4财务评价报表65
10.5财务评价指标66
10.6不确定分析66
10.7财务评价结论67
第十一章经济和社会评价68
11.1财务评价指标68
11.2国民经济评价结论68
11.3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8
11.4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68
11.5社会评价结论69
第十二章风险分析70
12.1主要风险因素70
12.2风险对策72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75
13.1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75
13.2结论与建议75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XX县森林公安分局。
1.3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县城阳光大道安仁村耕地类,项目建设用地预征地6300平方米,约9.5亩。
1.5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建设规模为:
⑴新建业务技术办公楼1栋,框架结构3层,建筑面积约1445平方米。
⑵新建餐厅、车库等附属用房,砖混结构一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⑶新建道路、训练场950平方米。
1.6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24万元人民币,其中:
业务技术大楼投资303万元;餐厅、车库投资13万元,道路、训练场投资8万元。
1.7可研报告研究内容
(1)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确定项目地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6)从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各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1.8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①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②作为筹资的依据;
③作为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④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依据。
1.9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9、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10、《XX县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合同》;
13、咨询单位收集的其它资料。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6000平方米,约9.5亩。
2、建筑面积:
1545平方米;
3、容积率:
0.3
4、绿化率:
30﹪。
1.11结论和建议
11.1.1结论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新时期,也是推进该县森林公安事业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关于编报县级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总体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及其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建设适合发展新形势的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已迫在眉睫,非常必要。
这是当前森林公安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又是XX县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需要。
本项目应按照立足现实,适当超前的原则规划、建设。
项目全面竣工交付使用后,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XX县森林公安分局无业务技术用房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未来若干年内打击偷砍森林等违反森林法的森林犯罪、维持社会安定、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安民警的办公和生活条件,更好的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
本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外部交通、通讯、供水及供电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支持条件较好。
因此,该项目的尽快实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11.2建议
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选址建设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及其设施,以加强该县森林公安业务整体效能建设。
本项目符合该县总体规划要求,基本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效益,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建议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按计划、按期到位,同时做好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以确保本项目早立项,早建设,早投用。
第2章项目背景
2.1项目建设背景
XX县地处东经108.33。
,北纬35.12。
,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方,隶属咸阳市。
是黄河支流泾河流域的发源地之一。
东与延安市的黄陵县和铜川市的耀县、宜君县接壤,西与本市的彬县毗邻,南含石门关和本市的淳化县同脉,北和甘肃省正宁县相接。
本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3社区,187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非农业人口2.58万人。
县城距西安市175公里,咸阳市140公里。
XX县属渭北黄高塬沟壑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县城东北部为土石山区,属于午岭南缘余脉,梁峁、丘陵沟壑相加,总面积为52%;西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原面分布似五指手掌,被支党河、三水河、梁渠沟、姜家河、苍儿沟五条水域分割成底庙、太村、湫坡头、清原、土桥五大原块,土层厚,沟壑密布,占总面积的48%。
海拔在850至1855米之间,平均海拔1300米。
区域地质构造在陕西省地层区划中属陕甘宁盆地分区,处于陕北台凹南缘,台凹被坳褶断束环绕,中部露出生界地层,褶皱和断裂稀少,未见岩浆浸入活动。
XX地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南部,黄(陵)一陇(县)中生代凹陷带的中段。
矿产资源均为与地层有关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油页岩、陶土、粘土、腐植酸、石灰石、矿泉水、硫铁矿等。
煤炭储量丰富,估算境内保守储量约27亿吨。
属陕西侏罗纪黄陇煤田旬东耀西矿区的西段,开发利用优势明显。
煤层分布自上而下有四个含煤层段,8个煤层。
其中第4含煤层段中的第二层煤最佳,分布广,厚度稳定,内部结构简单,媒质良好。
境内油气资源良好,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级组织和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XX为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加压紧逼,苦拼实干,扎实正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预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9.324亿元,较上年增长21%;农业总产值14.208亿元,增长8%;工业总产值28.073亿元,增长36.2%,第三产业总产值7.0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011万元,增长41.4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增长31.049%;农民人均纯收入4368元,增长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元,增长15.2%。
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煤炭、果、粮、畜、烟等支柱产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XX县高点定位,超前规划,从县、社区、村三个层面强力推进,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县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全县多数乡村道路铺油硬化,所有村庄电网全面改造,自来水入户,农民生活环境显著变化,建成了一批风格独特,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国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1)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公检法司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的森林公安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XX县森林公安事业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扰滥森林安全秩序的违法犯罪得到了应有的制止和惩罚,有效的预防和制止了重大森林违法犯罪的发生。
2)XX县森林公安派出所(分局)自成立以来,业务管理为森林公安建制,隶属关系为林业部门,原有业务技术用房设施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业务技术用房为县林业局机关用房,与局机关及所属林业站、森防站等单位同处在一个院落,办公业务用房仅有几间,场地狭小,拥挤不堪,使用面积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影响森林公安正常业务工作和处置突森林安全事件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此种状况已不适应当前林区有效制止和惩罚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形势要求。
3)XX县森林面积达180多万亩,因森林管护引发的各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森林火灾和毁林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县森林森林公安虽迅速出警,投入大量警力,及时制止,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但造成森林林木损失,严重影响了植被、生态保护,暴露了森林森林公安处置事件的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现代森林安全的新要求。
为此国务院2009年起加大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和县级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投资力度,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根本解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问题。
2.2XX县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现状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位于县城西大街,县林业局院内,在编民警38人,现有民警50人,承担着保护XX县14个镇、社区、两个国营林场总计183万亩的森林资源,1380余种动植物资源的安全,总的森林资源占全咸阳市的2/3。
维护林区治安管理的任务。
县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面积大、分布广,管护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管护任务繁重而艰巨。
现有综合业务技术用房为县林业局1994年建设的砖混结构三层简易楼房,林业局分配森林公安分局的用房仅12间,建筑面积不足260平方米,无法满足森林公安业务开展要求,加之使用年限久远,建设标准低,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和地震危害,屋顶渗漏严重,风雨天室内寒冷潮湿,台阶、楼体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破损,经已成为危房。
严重影响着该分局民警正常的办公和生活,同时距上级森林森林公安提出的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有很大距离。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办公用房,是解决现行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需要。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后,不但能改善目前业务用房租住的状况,更能解除现有租住危房对民警构成的人身安全威胁。
2、建设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是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租住业务用房,与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更不适应新形势下森林公安事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急需加强森林公安分局业务用房建设,以达到正规化建设要求,促进XX森林公安事业的发展。
3、建设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和谐XX的需要。
建设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既能保障民警的人身安全,又能为森林公安业务正常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有利条件,极大地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森林公安工作的开展,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建设平安和谐新XX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建设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林区治安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森林公安工作量与日俱增,森林公安队伍人数必将不断增加,业务工作得进一步拓展,一些新的业务必将开展。
因此,只有加强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XX森林公安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章建设方案
4.1建设依据
1、《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4.2建设原则
1、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2、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公安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以满足森林森林公安业务需求为前提,实事求是,不贪大求洋,统筹兼顾,既考虑现实工作业务需要,又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按照本建设标准规定的建设类别、建筑面积指标、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水平。
4.3建设等级和业务技术用房面积指标
1、建设等级:
二级
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应按森林森林公安的行政级别划分为两类。
省级、地(市)级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为一类,县级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为二类。
2、业务技术用房面积计算
县级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人均建筑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编民警人数500人以上的不超过28㎡/人;
在编民警人数100人以下的不超过38㎡/人;
附属用房面积不超过业务用房面积的7%。
业务技术用房总建筑面积=38×38=1444平方米。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1444×7%=101平方米。
4.4建设选址
基于XX县森林公安分局租住业务用房及租住房危挤严重的实际,报经XX县政府同意,句邑县森林公安分局拟另行选址规划建设。
经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县城建局实地考察,确定XX县森林公安分局新址位于安仁村廉租房以西阳关大道南侧。
该片用地县土地储备中心己储备为建没用地。
用地范围长105米、宽58米,总面积6300m2(合9.5亩)。
4.5建设规模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规模按照县级森林森林公安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森林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房屋建筑建设内容建设,具体包括指挥中心用房、办案用房、窗口用房、信息通讯用房、网络监察用房、机要工作用房、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装备物资库、技能训练用房等。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总平面布置和功能布局设想
①总平面布置
依据XX县城东开发建设规划,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总平面布置为座东向西走向,东西两侧分别布置车库、食堂、餐厅、小洗衣房、小浴室、锅炉房等附属设施。
②业务用房功能布局设想
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布置于院落中心位置,规划建筑面积为1445平方米。
设置为业务、技术综合用房。
大楼后面留有训练场。
③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规划建设的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为框架结构,双面13间3层,建筑面积1445平方米。
附属用房面积100平方米,院落硬化绿化面积为5125平方米。
第5章环境影响评价
5.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1.1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森林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5.1.2设计所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9、《陕西省建设项目资源节约管理规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改投资[2006]352号《陕西省建设项目资源节约管理规定》的通知);
10、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陕政发(1998)186号《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细则》的通知。
5.2.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
拟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和施工扬尘等方面。
1、废水
施工期废水来自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雨季施工时流经现场后的厂区污浊雨水。
生产废水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浇注和养护用水,砂石料冲洗水等。
废水中主要成分是SS,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很少。
生活污水是施工人员的盥洗水,厕所冲洗水的生活排水。
主要污染物为COD、BOD等。
施工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必然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废气
施工建设期间,废气主要来自2个方面:
(1)施工机动车辆及燃油和生活燃煤,运输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
(2)各种汽车及大型施工机械均以柴油或汽油为燃料。
油和煤的燃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悬浮固体颗粒,有害气体的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化合物和烯烃类。
3、噪声
施工期需使用施工机械诶及土方运输车辆,因此而产生的喧闹的环境干扰附近居民生活。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成分主要为瓦砾碎砖、水泥残渣、废木材、废铁丝、钢筋、废油漆和涂料,以及建材的包装箱、袋;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厨余有机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
施工期固体废物若处置不到位,乱堆乱放,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在大风干燥天气,将会产生扬尘污染。
生活垃圾在气候试验的条件下,易腐烂哦厨余有机物会产生恶臭。
滋生蚊蝇,成为病原菌发源地,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施工扬尘
建筑工程施工期土方开挖规程破坏地表结构以及装卸、转运、建筑才来傻事的运输过程都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是施工活动的一个重要污染源。
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来自:
(1)土方挖掘、堆放和清运过程的扬尘;
(2)建筑材料、水泥、白灰、沙子等装卸、堆放的扬尘;
(3)各种运输车辆频繁出入形成的扬尘;
(4)建筑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
5.3环境保护措施
5.3.1项目建设期的环境保护
1、建筑施工场地必须设置统一的围挡,对于施工来及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现场残土、砂料等易生尘物料必须采取覆盖防尘网(布)或喷洒覆盖剂等有效措施,并要经常进行洒水保湿。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清运残土、沙土及垃圾等的长在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护栏,并采取毡布全覆盖措施;
3、施工现场应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附近应设置车轮清洗池,对出入现场的车辆必须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沙出现场;
4、在施工现场,应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
5、对建筑垃圾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6、施工机械要设置在隔声效果好大施工棚内,尽量降低噪声传播。
5.4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会随着项目的建成而结束,但在施工期须指定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并认真监督执行,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项目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第6章节能节水
6.1节能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切实落实国家和陕西省对节能工作的要求,本项目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节能文件和节能设计规范。
本项目的节能降耗包括节地、节水、节电、建筑节能四个方面。
6.1.1国家节能的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03;
7陕政办发〔2005〕8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
6.2.项目的节能降耗措施
6.2.1节地
本项目建设用地各项用地指标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和国家的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
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的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6.2.2节水
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采用节水暖通器材设备;节水的卫生洁具;节水龙头;节水阀门等。
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制定节水管理制度。
在日常管理和工作岗位中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做到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水资源的损耗。
6.2.3节电
1采用高效、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先进的设备。
2采用建设部推荐的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材料,选用效率高、配光合理的灯具及绿色照明设施等。
3生产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并就地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4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5用电设备在设计选择上要注意设备之间动力匹配。
6选择节能型电机。
7制定节电管理制度。
6.2.4建筑节能
本项目建筑节能措施有:
采用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隔热、保温材料;采用节能门窗,选用断热铝钢框料。
建筑设计易采用简洁的几何造型,减少外立面不必要的凹凸变化,以较小表面积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七章组织机构设置及能力建设
本项目建设管理中的组织机构与能力建设是项目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和组织保障。
实施项目的能力建设是项目赖以实现的工具和手段。
它主要通过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和协调等手段,通过项目的动态控制保障项目的实现。
因此,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应的机构能力建设,是本项目顺利实施并可持续发挥效能的关键所在。
7.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7.1.1组织机构设立
本项目由XX县林业局主管并负责实施。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如期完成,在县政府的统一协调、领导下,遵循“分级管理,责任明确,协调高效,确保质量”的原则,各尽其责,协调工作。
7.1.2组织机构职能构成
项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申报、项目前期的准备和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组主要职责是负责资金拨付以及资金的使用监管。
项目工程实施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招标、施工管理以及工程决算。
项目领导小组的各成员部门要按照各自的主要职责、部门职责和服务内容。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分工又协作,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做好XX县森林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建设工作。
7.2能力建设
项目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为XX县林业局的主要领导,将项目建设作为XX县公检法司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须抽调高素质的业务干部,主要包括项目评估、项目管理、财务预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熟悉项目运营管理的干部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7.2.1培训方式
培训计划是加强机构能力建设,确保本项目按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
为此,本项目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参与项目与运营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项目管理能力。
培训方式采用多层次、多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公安分局 业务 技术 用房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