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实习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3953512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18KB
武夷山实习报告.docx
《武夷山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山实习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夷山实习报告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毕业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欧阳珊胡茂林邹志文陈少斌
陶然王月柳江舟江爱亮孙成星李思李一峰刘丹
一、自然保护区概况调查
井冈山为地球上同纬度最丰富的生物区分地之一。
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特别丰富。
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
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
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
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2、考察材料采集和研究方法
1.材料采集
2012年12月13号至2012年12月14号对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陆生贝类、鱼类以及鸟类进行了调查。
在各采集点选择不同生境采集标本,如阔叶林、毛竹林的枯枝落叶和碎石底下以及茶叶地、马路旁、蜘蛛网等捕捉昆虫。
随机采集标本,采集的标本固定并保存于75%的酒精或是用毒瓶迷晕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
2.研究方法
2.1鱼类
选择江西省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有浅水溪流。
于每溪流的中段设置一个50m长的河段作为研究样点。
由于溪流中急滩、深潭、湍流和死水等水流流态差异往往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差异。
采集工具为背式电瓶,一人电鱼,两人以捞网捕捞。
每样点的采集路线均选择“之”形,采集时间控制在30min。
采集后的标本在新鲜状态下进行鉴定,统计物种数与个体数。
疑难种以甲醛进行固定,带回实验室进一步鉴定。
其余活体标本释放至采集地。
2.2鸟类
到11:
30进行调查,以保证每次调查均在同一地段进行。
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森林、疏林灌丛、草原农田和村落4种生境类型均匀设定4条样线,。
样线长度为1~3km,以1.5~2.0km/h的速度沿样线行走,用Nikula8倍双筒望远镜观察线路两侧50m范围内所见鸟类,并记录鸟种的遇见时间、数量及小生境信息。
鸟类物种辨认依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并拍照供后续鉴定。
不同生境类型中物种的相对密度(即一种鸟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百分比)大于5%的种类定为优势种[1]。
在调查地点选择数条样带线,借助双筒望远镜和单筒望远镜在开阔均匀境中,直接记录鸟类种类及数量分布情况等。
在样线上选择数个样点,借助双筒望远镜和单筒望远镜,以点为中心形成一个圆直接计数一定面积内的鸟类种类数量。
该方法适合雀形目鸟类。
2.3陆生贝类
2012年12月13日至2012年12月14日对江西省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陆生贝类进行调查。
在各个采集地点如森林、灌丛、竹林、茶园、马路旁、水沟以及树桩下每种生境中随机选取10个样方。
在所选生境中,随机选取样方,样方面积50cm×50cm,采集腐叶和表土层(0~5cm)内的陆生贝类标本,将个体较大的活体收集到盛有75%酒精的瓶中;将那些死亡不久遗留下来的贝壳收集到塑料袋中;用小铁铲挖起腐叶和表土,装入塑料袋,带回室内用孔径2.0~0.5mm的土壤筛过筛,分拣个体较小的标本。
2.4昆虫
进行网捕的工具是捕网。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另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捕到昆虫后,应及时取出装进毒瓶。
扫捕的工具是扫网。
用扫网扫捕昆虫是采集途中的主要采集方法,可以在
片草地和灌丛中边走边扫,扫的时候要左右摆动。
用扫网捕到的昆虫不但种类
,
体多,一网可得
十、数百个小型昆虫。
对于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可用振落的方法进行捕捉。
其方法是先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的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行收集。
用这种方法可以采集到鞘翅目、脉翅目和半翅目的许多种类。
利用昆虫对光线、食物等因子的趋性,用诱集法进行采集,是极省力而又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诱集法有灯光诱集、糖蜜诱集、腐肉诱集和异性诱集。
3、考察结果
1.种类组成与名录
1.1鱼类
鲤形目Cypkjrin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南方马口鱼OpsovriichthysuncirostrisbidensGünther
高体鳑鲏 R.Ocellatus
侧条厚唇鱼Acressocheilusparallens
台湾铲颌鱼Varicorhinusbarbatulus
鲫鱼Carassrusauratus
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
棒花鱼Abbottienrivularis
鳅科Cobitidae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
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
长婷拟腹吸鳅Psenudogastromyzonc.changtingensisLiang
鲇形目Siluriformes
胡子鲶科Clariidae
胡子鲶Clarisfusous
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
合鳃科Sumbranchidae
黄鳝Monperusalbus
鲈形目Perclfomes
鰕虎鱼科Gobiidae
普栉鰕虎鱼Ctenogobiusgiurinus
1.2鸟类
隼形目Falconnniformes
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
普通鹰Buteo
红隼Falcotinnunculus
鸡形目Galliformes
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
白鹇Lophuranycthemera
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
鹤形目Gruiformes
红脚苦恶鸟Amaurornisakool
鸽形目Columbiformes
山斑鸠Streptopeliaarientalis
灰斑鸠Steptopeliachinensis
鹃形目Cuculiformes
小杜鹃Cuculuspoliocephalus
小鸦鹃Centropusbengalensis
鸮形目Strigiformes
斑头鸻鹠Claucidiumcuculoedes
夜鹰目Carrimulgiformes
普通夜鹰Caorimulgusinclicu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普通翠鸟Alcedoatthis
鴷形目Picigormes
星头啄木鸟Picoidescanicapillus
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pyrrhotis
雀形目Passeriformes
小云雀Alaudagulgula
白鹡鸰Motacillaalba
灰山椒鸟Pericrocotusdivaricatus
领雀嘴鹎Spizixossemitorques
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
棕背伯劳Laniusschach
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
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
红尾水鸲Rhyacornisfuliginosus
黑脸噪鹛Carrulaxperspicillatus
白颊噪鹛Gzrrulaxsannio
冠纹柳莺Phylloscopusreguloides
大山雀Parusmajor
斑纹鸟Lonchurapunctulata
煤山雀Parusater
喜鹊Picapica
1.3陆生贝类名录
柄眼目Stylommatophora
双线嗜粘液蛞蝓Philomycusbilineatus
野蛞蝓(红色有壳)Agriolimaxagrestis
皱纹巨蓬蛞蝓Meghimatiumrugosum
杨子高山蛞蝓Anadennusyangtzeensis
细钻螺Opasgracile
小石环肋螺Plectotropiscalculus
小丘恰里螺Kaliellamunipurensis
中华巨楯蛞蝓Macrochlamyssinensis
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
圆盘螺Discuspotanini
灰巴蜗牛Bradubaenarividararida
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
赤琥珀螺Succineaerythroohana2、
倍唇螺Diplommatmasp.
放逸短沟蜷Semiaulcospiralibertina
1.4昆虫名录
鳞翅目Lepidoptera
白伞弄蝶Bibasisgomata
尖翅弄蝶Badamiaexclamationis
金裳凤蝶Troidesaeacus
灰绒麝凤蝶Byasamencius
红朱凤蝶Pachlioptaaristolochiaeadaeus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houipunctatus
竹黄毛虫Philudorialaeta Walker
螳螂科Mantedea
刀螂Tenodera
双翅目Diptera
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
膜翅目Hymenoptera
马峰wasp
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Fabricius
玉米毛蚁Lasiusalienus
鞘翅目Coleoptera
天牛Cerambycidae
2.优势种的描述
2.1鱼类
扁薄,呈卵圆形。
口角无须。
下咽齿l行,齿面平滑。
侧线不完全,仅在前面4~6片鳞上具有侧线孔。
个体小,最大者体长90毫米。
繁殖期在4月底5月初,产卵于蚌类的鳃瓣中。
常见于湖泊、池塘以及河湾水流缓慢的浅水区。
fusous)
子鲶头部扁平而坚硬,枕骨较宽,体延长型,前半部呈圆筒型,后半部侧扁,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下位,上、下颌及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
触须发达有4对,但眼小。
胸鳍短而圆,棘特别发达,具有御敌和支撑行动的作用,体侧一般呈灰褐色,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特别延长,止于尾鳍基部,尾鳍呈圆扇形。
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
多在夜间活动和摄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
giurinus)
体细长,前部浑圆,后部侧扁,头平扁。
吻长,口阔而大,唇厚,上下颌具数。
排绒毛状细齿。
前鳃盖上的肌肉发达。
头部被鳞,胸、腹部裸露无鳞。
两个背鳍不相连接,前背鳍为硬刺组成,后背鳍全是软鳍条。
腹鳍在胸部合并成吸盘状。
幼鱼体色微白,长至3厘米左右,开始出现色素。
成鱼体色暗灰,有4条黑色分叉的宽斑带横跨背部,在侧面扩散成不规则的黑色小点。
rivularis鲤形目、鲤科、棒花鱼属
背鳍无硬刺,位于背部最高处。
背部暗棕黄色,体侧呈棕黄色,吻及眼后各有一条纵纹。
体侧上部每一鳞片后缘有一黑色斑点,各鳍为淡黄色。
背鳍和尾鳍上有许多小黑点。
生活习性;小型鱼类,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
1龄鱼性成熟,4~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及湖泊、沟塘中。
weatherfish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
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
口小、下位,马蹄形。
眼小,无眼下刺。
须5对。
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其他各鳍灰白色。
2.2鸟类
caboti)
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
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
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
飞羽黑褐带棕黄斑。
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脸部裸皮朱红色;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
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黄腹角雉栖息于海拔600至2000米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内。
栖息地内全年湿润温暖,年平均气温约15℃,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约2000mm。
semitorques)
领雀嘴鹎为体大(23厘米)的偏绿色鹎。
厚重的嘴象牙色,具短羽冠。
喉白,嘴基周围近白,脸颊具白色细纹,尾绿而尾端黑。
虹膜-褐色;嘴-浅黄;脚-偏粉色。
额基近鼻孔处和下嘴基部各有一小束白羽,颊和耳羽黑色具白色细纹。
头两侧略杂以灰白色,后头和颈部逐渐转为深灰色。
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尾上覆羽稍浅淡,尾橄榄黄色具宽阔的暗褐至黑褐色端斑。
翅上覆羽与背相似,外表呈褐绿色或暗橄榄黄色,飞羽暗褐色,外翈橄榄黄绿色。
颏、喉黑色,其后围以半环状白环,延伸至颈的两侧到耳后,胸和两胁橄榄绿色,腹和尾下覆羽鲜黄色。
有的在下胸两侧和腹侧有不明显的纵纹。
虹膜灰褐或红褐色,嘴粗短,上嘴略向下弯曲,灰黄色或肉黄色,脚淡灰褐或褐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也见于海拔2000m左右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尤其是溪边沟谷灌丛、稀树草坡、林缘疏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林、栎林等不同地区是最喜欢选择的生境,有时也出现在庭院、果园和村舍附近的丛林与灌丛中。
colchicus
雄鸟:
体大(85厘米)、原引自中国的、为欧洲及北美洲所熟悉的雉种。
雄鸟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
有些亚种有白色颈圈。
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
雌鸟形小(60厘米)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
被赶时迅速起飞,飞行快,声音大。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略灰。
叫声:
雄鸟的叫声为爆发性的噼啪两声,紧接着便用力鼓翼。
习性:
雄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
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nythemera)
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
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
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
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色,鲜艳显眼。
雌鸟全身呈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和雄鸟相比十分逊色。
它广布于中国南部各省。
栖息于海拔1400~1800米的密林中,尤其喜欢林下的竹林和灌丛。
栖息于多林的山地,喜在浓密竹丛中间活动,从山下直到海拔1500米的高处都有它活动。
白天隐匿不见,晨昏活动。
觅食时边走边叫,叫声粗糙。
它吃昆虫的幼虫,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还吃各种果实和嫩叶等。
gulgula
体小(15厘米)的褐色斑驳而似鹨的鸟。
略具浅色眉纹及羽冠。
与鹨的区别在嘴较厚重,飞行较柔弱且姿势不同。
与歌百灵的区别在翼上无棕色且行为上有所不同。
与云雀及日本云雀的区别在体型较小,飞行时白色后翼缘较小且叫声不同。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脚-肉色。
叫声:
于地面及向上炫耀飞行时发出高音的甜美鸣声。
叫声为干涩的的嘁喳声习性:
栖于长有短草的开阔地区。
与歌百灵不同处在于从不停栖树上。
2.3陆生贝类
agrestis)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
口腔内有角质齿舌。
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
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
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崎钝。
粘液无色。
左右触角后方约mm处为生殖孔。
暖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mm。
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野蛞蝓是喜阴湿环境的软体动物,热带、亚热带、温带均有分布。
野蛞蝓的成、幼体均畏光怕热,喜阴暗、潮湿、多腐植质的环境。
因此,靠近沟、塘、河边以及前作为绿肥的地带分布多。
成、幼体白天隐藏在土块、背阴田埂杂草内或靠近地面的树叶下,夜晚至清晨及阴雨天外出取食活动。
munipurensis)
生活环境为陆地,常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潮湿多腐殖质的灌木丛、草丛中、阔叶从下、落叶石块下一级乱石堆中。
Bradubaenarividararida
贝壳中等大小,壳质稍厚,坚固,呈圆球形。
壳高19mm、宽21mm,有5.5—6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体螺层急骤增长、膨大。
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并具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
壳顶尖。
缝合线深。
壳口呈椭圆形,口缘完整,略外折,锋利,易碎。
轴缘在脐孔处外折,略遮盖脐孔。
脐孔狭小,呈缝隙状。
个体大小、颜色变异较大。
卵圆球形,白色。
Discuspotanini
壳体微型,侧扁,壳高3.0mm,壳宽5.0mm。
螺层3层,宽而凸。
螺旋部的缝合线上环生许多小突起,体螺层上部生有2行钝圆头脊突,脊突约占同边壳面的二分之一,疏宽等距。
壳口小,呈椭圆形,口缘狭而薄,有缺刻。
螺轴弯,平滑。
底面呈盘状,外缘呈波状突起,内缘环生条状小凹,中央具脐孔,近圆形,外周缘有4、5个尖突,内周缘平滑。
gracile)
贝壳小型,壳质薄,易碎,透明,呈细长塔形,壳局7.5~9mm,宽3~4.5mm,有6.5~8个螺层,各螺层缓慢均匀增长,略膨胀,螺旋部高,尖细,呈塔形。
体螺层增长稍快,膨大。
壳顶钝,缝合线深。
壳面淡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稠密而纤细的生长线,在体螺层上生长线较粗。
壳口呈椭圆形,口缘简单,完整,薄而锋利,易碎,外唇与体螺层成一锐角,轴缘笔直,稍外折,内唇贴覆于体螺层上,形成不明显的胼胝部。
无脐孔。
多发生在潮湿多腐殖质的菜地及田埂石块、落叶、腐木下或草丛中,在春夏季雨后出来活动、取食。
卵为白色小圆颗粒,产于疏松土壤表面、草根部或石块下。
2.4昆虫
Teinopalpusaureus
雌雄异型。
雄蝶体、翅呈翠绿色,底色黑褐色。
前翅有一条黑色斜带,此带以内区域色浓,以外区域色淡。
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带。
后翅外缘齿状,有翠绿色月牙形斑纹,在月牙形斑纹。
内侧有相应的金黄色斑纹。
此蝶即因此而得名,并闻名于世。
雌翅无金绿色,后翅五边形大斑色白,尾突细长。
习性:
常飞翔在林间的高空,也时而停在花丛间,其姿态优美,犹如华丽高贵、光彩照人的“贵妇人”,因此人们称它为“蝶中皇后”。
黄蜂的口器为嚼吸式,触角具12或13节。
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
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
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
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
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
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
很多蜾蠃以蛹越冬。
幼虫梭形,白色,无足。
体分13节。
在中国分布甚广。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punctatus)
体色变化较大,有深褐、黄褐、深灰和灰白等色。
体长20—30mm,头小,下唇须突出,复眼黄绿色,雌蛾触角短栉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展翅60—70mm,雄蛾展翅49—53mm。
前翅较宽,外缘呈弧形弓出,翅面有5条深棕色横线,中间有一白色圆点,外横线由8个小黑点组成。
后翅呈三角形,无斑纹,暗褐色。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
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
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
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
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
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营营“之声。
Allomyrinadavidis
雄虫体长32.2mm,上颚长6mm,前胸背板长6.5mm,鞘翅长18mm。
头宽,鞘翅宽。
身体黑褐色,具金属光泽;口上片、触角和足为光亮的褐色。
头横置,头顶凹。
密布细小刻点;眼侧突小而尖;上颚中部突然弯曲,无齿,端部简单而尖锐,密布细小刻点;口片大而突出为五边形。
前胸背板横置,光亮。
密布细小刻点;前角尖锐,后角直,前缘双凹,后缘近平直,侧缘中部稍突出,背面有两个小凹陷。
鞘翅光泽无毛。
小盾片前方有弱小毛。
腹部、中后胸腹板覆盖有1片长形的淡黄色浓密绒毛。
前足胫节细长。
3.物种多样性的成因
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中部季风湿润区,境内群山重叠,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三十余座,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最高峰,号称“华东大陆屋脊”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挡或削弱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年均气温14.2℃(13.2~14.8℃),年均降水量2583mm(1813~3544mm),年均蒸发量778mm(533~941mm)。
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回暖迟而多雾天、夏季凉爽多雨、秋季短暂变温快、冬季寒冷常有冰雪。
地貌为中低山山地,海拔300.0~2160.8m,有2000m以上的山峰6座,平均坡度达40°,具山体高大、坡度陡峭、沟谷众多的特点。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受地形、气温、降水和土壤等因子的共同影响,区内植被垂直带谱分明,林下植物种类复杂多样。
有高等植物2800余种,森林覆盖率在96.0%以上,为中国东南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林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有利于鸟类的筑巢产卵也可以为鸟类提供大量的食物。
保护区有明显的垂直分布为多个生态位的鸟类提供栖息的产所形成的多样式环境。
生境异质性影响鸟类群落组成生境异质性越高,鸟类群落结构越复杂。
每种鸟都有其各自适宜的繁殖生境,从而使不同生境中都有其独特的鸟类群落。
4.结论和实习感想
大学最后一次野外实习,没想到居然是让我们心仪已久的武夷山。
第一天实习的时候天气虽然不太好,但是武夷山的风景很美,我们的任务也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受到影响,在那里,我们采集了很多植物和动物,也认识了一部分,不认识的回来后进行鉴定。
后来随着实习的进一步开展,我发现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但是经过近两个星期的野外实习,我认识很多平时根本不注意的贝类和植物,例如我在路上看见的一个高山蛞蝓。
在实习过程中欧阳老师和胡老师耐心地向我们解说动物和植物方面的知识,我和我的组员在山上采集到十几种陆生贝类,250只昆虫;见到30几种鸟类贯穿于丛林中,可见溪蟹,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河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夷山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