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doc.docx
- 文档编号:13335486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4.35KB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doc.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013-2015年)
一、建设背景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得各行业都迫切需要建网、管网和用网的高素质技能型网络技术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面向高速发展的IT行业,面对技术性强、操作性强且技术更新速度快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与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一种计算机领域新型的技能型人才。
为适应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设已刻不容缓。
要根据市场不断变化需求及技术的发展,加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建设,形成一个科学而规范的体系。
(一)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必将使本专业特色和优势将更加明显,教学基础能力加强,办学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升。
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模式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更好地发挥服务行业、企业、跨区域的职业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1、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构建“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和“课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课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IT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通过对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对接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岗位群实际优化专业,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项目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导向”,以职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到课率很高,校内考核合格率98%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95%以上,当年就业率达到95%,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100%以上。
2、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成网络建设与管理1个院级精品课程群,完成1门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出版工作。
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开放的形式逐步丰富各种教学资源。
3、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个校内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综合性实训基地,一个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基地,利用实训基地的优势开展对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本地区一流示范性实训实习基地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鉴定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4、实现师资队伍职称的稳步提高,保证三年内晋升3个副高级职称,晋升5个讲师职称,实现高、中、初合理的职称结构,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教师挂职锻炼模式,实现100%的教师能够在三年内挂职锻炼半年,利用行业企业一线的优质工程师队伍建立校内稳定的兼职教师师资库,保证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提升。
(二)建设现状
(1)专业基本情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06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已招生7届,招生总人数276人,其中毕业生4届,已毕业人数为119,在校生157人。
主要培养的是掌握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和建网、管网、用网的专业技能,具备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能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设计制作员、相关软硬件推广及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都在95%以上,就业率均在90%以上。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设置是基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的基本思路进行的。
通过到相关的企业、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对职业岗位做出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是网站设计与开发和网络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核心课程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涵盖了“建网、管网和用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设置在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也体现了以下思想:
1、充分考虑了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了“专业群”共建;
2、深化“课证融通、赛考结合”建设;
3、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关联式教学方法,重视技能考核;
4、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学生顶岗实践的力度。
(3)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塑造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相对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校内专任教师总数为12,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相关师资4人,占总人数的33%,讲师4人,占总人数的33%,初级4人,占总人数的34%。
另外,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聘请了企事业单位一线的工程师及周边高校的优秀教师做兼职教师,充实教学队伍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社会和其他学校的联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姓名
单位
承担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
王同海
日照深度软件
.NET实训授课
中级程序员
张文蔚
日照国税局信息中心
计算机网络基础
系统分析师
马海龙
日照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计算机网络基础授课
网络工程师
刘斐
迅博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开发综合实训
网站设计师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了网络工程实训室,并与锐捷网络合作建立了网络学院,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合作过程中共同开发了实践教学指导书,并进行了对人才的共同考核,另外共享了信息管理、软件和动漫等多个实训室进行网站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同时,借助网络中心的优势资源建设了校内实习基地,与日照及周边企业建设了多个企业顶岗实习基地,包括日照至强科贸有限公司、日照陋室科技公司、日照讯博科技公司、青岛网联电子科技公司等。
(三)存在问题
1、设备问题
我们专业教学所使用设备是锐捷系列的,由于社会上使用的网络设备标准并不完全统一,所以有些网络竞赛用的设备是华为的。
2、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占83%不足90%,兼职教师数量不多,达不到与专任教师1:
1的比例。
3、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不够,教材编写较少。
二、下一步建设目标(2013-2015年)及具体措施
(一)总规划
依据我院专业建设方案的总体思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立足日照,面向全省,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特色和优势,服务日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评价、单位满意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竞争力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进一步通过“企业+专业”校企共建专业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平台,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以突出职业技能教育为重点、以加强技能考核为手段、以打破学科性教育为突破口,不断从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方面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具体规划
1、创新“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提升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一体化机制下,构建对接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力争在校内构建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校外建立三个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供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率。
2、创新“课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各环节的标准,建立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和保障机制。
到2015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过硬的专业技能,就业率达到96%,对口就业率达到9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100%,学生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不低于75%,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
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不少于70%。
针对网络建设和网站开发两大培养方向进行课程模块化设计,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基于工作过程或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实现由行动领域构成学习领域,由学习领域构成学习情境及课程项目,由课程模块承担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形成网络建设与管理和网站设计与开发两个精品课程群。
4、探索形成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5、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构建优秀教师的引进机制,教师培训培养提高机制,建立一支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师德师风优、双师结构好、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符合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12月
-2016年6月
三年内晋升1-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使教师结构更加合理
通过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核心课教师,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每年3-5名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每年引进2-3名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
(三)专业建设方案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
建立和完善“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依托企业办专业,构建校企一体情境教学基地,工学结合,经过三年努力,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校企合作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定位
校企合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定位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
分析专业对接区域经济产业相应的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
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岗位职责和任务。
分析履行岗位职责、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结构及其核心职业资格证。
具体明确,根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准,合作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定位
2014年6月-
2015年12月
重新修订1-2次
2、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
在“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中,既要服从专业建设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对企业有利,利于形成企业运作中的生产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从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角度,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建设有以下三个内容: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在基地硬件资源上,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理论实践一体情境教学实训基地;依托企业生产型的真实任务和情境,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校外顶岗实习就业基地。
在基地软件资源建设上,建立和完善便于在基地展开情境教学和实训实习活动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开放软件教学资源,实现校企互惠互利的工作安排、方案举措和制度约束,在建立比较完备而有效的校企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形成和拓展学生职业技能,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任务安排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
新增2家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每名学生毕业前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机会
引进1家计算机网络公司,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及网络技术支持的实训机会。
同时为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提供便利,稳定兼职教师队伍
2014年7月-
2015年12月
新增3家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每名学生毕业前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机会
科目课程开发。
专业科目课程作为专项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要与学科式章节课程相区别,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任务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场中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将学习性的工作任务融合到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去,网络技术专业核心的培养方向是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站设计与开发,将这两大模块进行精品课程群建设,打破原有课程间的壁垒,实现基于工作流的课程内容设计,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制订安排
(完成时间:
2013年1月-2013年7月)
类型
课程
责任人
公共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
李娅
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
许照慧
静态网页制作
崔红霞
计算机专业英语
许照慧
C语言程序设计
郑垒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严纪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费敬雯
专业核心课
路由与交换技术初级
张兴芹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器配置
郑健
C#程序设计
许崇芳
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技术
张兴芹
路由与交换技术高级
赵刚
ASP.NET动态网站开发
许崇芳
专业拓展课
多媒体技术
赵延庆
JavaScript网页特效制作
郑垒
Linux操作系统与服务器配置
严纪丛
网络安全与管理
费敬雯
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
崔红霞
无线传感网技术
郑健
网络技术项目实战
赵刚
汇总
李娅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要保证承载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和高质量展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校企合作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的基础上,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院兼职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真正形成出得去、来得了、可干事、能作为“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和素质提升机制。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任务安排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
“内培“,派3-5名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参与国家及省级教师培训
“外引“,从企业聘请4名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来我院兼职
引进1-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
2014年7月
-2015年12月
继续深化“内培外引、校企互聘“方式,优化师资结构
引进1-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
形成一个20人左右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稳定兼职教师来源,确保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
1
3、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通过校企合作,本专业建立稳定的合作企业,除了能提供专业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的企业优势资源外,也在企业对合格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人才输送渠道。
这些经过了几年专业培养的求职者和劳动力,如果有了合作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作保证,也就等于形成了专业人才的出口保障。
加深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任务安排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
加强与华信、富士康、万宝等集团企业的良好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形成毕业生跟踪反馈等机制;
2014年7月
-2015年12月
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学校为主,扩展到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高度,达到校企双赢,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成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小组
为了建设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项目组织机构,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任务之一是分析行业产业、工作领域、技术领域、职业能力等要素,建立专业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该小组成员应包括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行业专家、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等。
2、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典型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联合相关网络企业进行调查,得出其专业岗位(群)相应的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对工作能力的要求。
根据对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资格的分析,确定专业的主考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以上两点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学历证书培养教育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按国家标准确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应知应会结构,将两者进行融合和重构,形成包括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和顶岗实习模块三个一级模块,“课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重点进行网络建设和网站开发与设计两个模块的建设。
3、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行业技术变化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建立长效的动态调整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务安排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
成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小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了解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
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根据调研,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技能标准和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学历证书培养教育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按国家标准确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应知应会结构,将两者进行融合和重构,形成包括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和顶岗实习模块三个一级模块
2014年7月
-2015年12月
对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长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双证并重,课程标准与行业接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行业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3)课程体系建设
1、确定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模块化科目课程
以“课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岗位群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为模块化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应的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项目。
同时,要克服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使课程的功能取向和整个系统的取向一致,通过各门科目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达到课程体系的最佳状态。
确保学生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不低于75%,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2、建立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开发出版相应教材
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明确核心课程的标准,体现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以精品课程群要求为重点建设网络建设与管理和网站设计与开发两个课程群,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开发特色教材。
核心课程
建设内容
建设
目标
负责人
2012年12月-2014年6月
2014年7月-2015年12月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1.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与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目标;
2.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1.完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
2编写电子教案和教学讲义,编写“工作过程导向”项目驱动式校本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
校级精品课程
李登道
郑健
《路由与交换技术》
1.通过市场调研、与中兴通信、湖南王一集团、衡阳市云龙计算机有限公司、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衡阳龙顺网络公司等10家企业共建制订课程建设方案、定位课程培养目标;
2.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1.修订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
2.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体现工作过程的规划教材,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校级精品课程
李登道
赵刚
《网络安全与管理》
1.开展市场调研、走访企业,总结、整理多年教学成果,修订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2.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1.修订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
2.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规划教材,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校级精品课程
李登道
许照慧
《动态网站开发》
1.开展市场调研、走访园区企业,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2.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1.完成课程教材的定稿、课件制作和相应试题库建设;
2.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体现工作过程的规划教材,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校级精品课程
李登道
李娅
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设
序
号
项目内容
进度安排
责任人
1
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教程
2012.12
-2014.6
李娅、崔红霞
2
中小型网络构建教学指导书
2014.07
-2015.12
赵刚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精品教学资源
以学院网络建设环境为依托,建设精品课程群网站,网站以方便学生学习为服务宗旨,提供各类学习资料下载,同时通过录制教学视频,丰富试听效果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通过进行实训的方式,进行网络虚拟实训项目开发,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网上模拟实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计划表
完成
时间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项目
负责人
2012年12月-2014年6月
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设网络课程库、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考试试题库、习题及教学参考介绍等)、技能认证资源库、网络技术项目库
各任课教师
2014年7月
-2015年12月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本专业的课程、项目等资源
各任课教师
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
课程网站建设
课程介绍、建设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考试大纲等
各任课教师
4、以职业道德培养为目标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文素质课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将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校外企业实践教育使学生能置身于现代企业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能力。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以共赢为原则,引企入校,共同投入,合作建设集产学研培为一体的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
2、重点实训室建设
建成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一体化网络建设与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完善网络建设与管理方向的教学,建成物联网实训室,拓展专业学习领域,以适应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新需求。
完成时间
实训室名称
校企合作
主要功能
添置主要设备
项目
负责人
2012.12
-
2014.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与日照陋室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新建实训室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工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系统
辛科、秦朋
2012.12
-
2014.6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与西安开元公司合作进行新建实训室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工作
铜缆的铺设、光缆布线及测试、链路测试与检修、设备安装与调试完成、网络线路故障诊断与维护等综合实训项目。
布线环境、布线设备和模块、布线测试设备
辛科、秦朋
2012.12
-
2014.6
网络安全实训室
与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扩建实训室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工作
网络安全及认证等实训项目
计算机系统、交换机、路由器、代理服务器、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认证系统
辛科、秦朋
2012.12
-
2014.6
网络工程实训室
与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迅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新建实训室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工作
网络搭建及应用、模拟校园网等综合实训项目
计算机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 建设 规划 实施方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