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docx
- 文档编号:8713324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61KB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docx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
周六的晚上,妈妈带我到建文奥斯卡影院去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令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是英文的,可却是中国制造,导演是香港的陈可辛,三个主要演员分别是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我都很喜欢。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三个好朋友的创业故事,虽然中间有些矛盾,可还是化解了,他们互帮互助,把他们创办的英语培训学校推广到美国上市了。
内容是这样的:
主角分别是成东青、孟晓俊、王阳,20多年前,成东青考了两次大学都没成功,第三次是父母借了全村的钱才供他上的。
孟晓俊的爷爷、爸爸都是留美博士,所以他认为自己也必定要到美国去才行。
王阳的身世虽然不太知道,但他很讲义气,也很有头脑。
他们三个在燕京大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
成东青想去美国,所以他发誓要在4年内,读八百本书,背完英汉词典。
4年后,成东青终于读完了书,英文发音说出来也不像说日语,但他被拒签了,因为他回答问题有移民倾向。
王阳决定不出国了,所以故意任意回答问题也被拒签了。
只有孟晓俊办完了签证,可以去美国。
在机场,三个好朋友拥抱告别,泪流满面。
但孟晓俊在美国只做了一阵的实验室助理就被开除了,后来做了一个杂工的工作,连小费都不能收。
在孟晓俊在国外期间,成东青和王阳办了一个英语补习班,起初人不多,可独特的教学方式引来了更多的人,每月都得用大麻袋装钱。
几年后,孟晓俊回来了,他和成东青他们又聚在一起,专门教大家该怎么填写出国申请表。
当然一个旧工厂是不行的,他们又创办了一个“新梦想”学校,可当美国炸中国大使馆时,大家都说“新梦想”是卖国者。
又过了几年,美国考试协会控告他们盗窃自己的考题。
他们三个用真诚、友谊和智慧,赢了这场辩论,并取得了让新梦想在美国上市的机会。
看完了这篇电影,我发现我要努力找对方法学英语了,我还懂得了是朋友就要互帮互助,共同打败障碍,还有就是做人要有梦想,并且要坚持不懈努力向前,才能成功。
加油!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2
他们,一个是自视甚高,锋芒毕露的海归后代;一个是醉心诗词,风流倜傥的浪漫骑士;一个是不修边幅,默默无闻的一大土鳖,正是这样各走极端,格格不入的三个人,在偶然之中建立友谊,并创下一段神话。
《中国合伙人》开篇沉闷无趣,孟晓骏和不愿浪费青春听那没出过国的老师纸上谈兵打算弃课而去时,一群颇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思想的同学蜂拥而至为老师讨公道。
两人夺门而逃,奇怪未有同学追赶而来,才发现是成东青用血肉之躯挡在了里面。
这个桥段的出现开始令影片别开生面。
永远不要轻视你身边那个傻里傻气的小土帽,或许有一天他所迸发出来的是你前所未见的正能量。
确实,唯有成东青敢在大是大非前冲上最前线,大义凌然,力挽狂澜。
他天生就是领导者,他身上蕴藏了与生俱来的风范。
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要会气势磅礴的演讲,演讲可以阐述个人思想,气势可以带动听众产生共鸣。
成东青就有这样的本事,也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
马云的卸任演讲感动千千万万人,颇具震撼力,就是同一个道理。
80年代,一大帮子人挤破脑袋签证去美国,面对虎视眈眈的面试官被拒是常态,当然也有带着梦想成功奔赴异乡的。
孟晓骏是三人中成功出国的代表,他带着一腔热血,在朋友面前做足凌然的架势,坚定的说我不会再回来了。
背转身去却泪流满面,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气势。
然而堂堂北大高材生在异国并无用武之地,连实验室喂小白鼠的工作也因为专业不对口败给同为中国人的生物系同学。
对方在门口遇上神色黯然的孟晓骏,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获得了这份工作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可见当时的中国年轻人在美国面对的都是同等的际遇。
孟晓骏何许人也,是会在书本里夹带写着“总有一天你会让我嫉妒的”话语作为自勉的清高人士。
他给不了生物系同学一个笑脸,因为那一刻他看清了赤裸裸的现实,并对自己的境遇无比痛心。
真正让孟晓骏的信心土崩瓦解的不是之后自己去做了连小费都收不到的侍应生,而是无意中发现从小苦练钢琴,十指不沾洋葱水的妻子在洗衣店做苦工。
孟晓骏不得不狼狈归国。
三人行,必有一人笼络人心。
始终在充当这个角色。
后来原本视孟晓骏为偶像的成东青会跟他说“NO”了,从此两人之间的火花一触即发。
与世无争的游走在两人间,每有争论,每作说客。
其实才是最让人羡慕的,他有过叛逆的青春,泡过热辣的洋妞,潇洒不羁,看破不说破。
最终悟透爱情可以平平淡淡,一如生活,吃过一个其貌不扬的女人亲手做的饭,之后娶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
这是一部讲述男人如何创业的励志电影,爱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然后就是这样的一小部分,还是不得不让人注意到这样一种女生,你没开口她已经拒绝了你。
成东青无疑是爱苏梅的,然而自始至终很难看懂苏梅的爱情。
她的冷艳傲骨犹如寒日里独自盛开的梅花,一如她的名字。
她冷冰冰的气质让人琢磨不透,然而正是这样的冷漠使她身上凝聚了浑然天成的气场,像谜一样,更为诱人。
最后想说的是,中国人合伙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本性,能共同吃苦,却不能一起享福,打下江山,却分道扬镳。
然而当危难来临时,赶在最前的,还是当初这些肝胆相照的朋友。
在婚礼上开玩笑似的说:
“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于情于理,各自体会。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3
我们不禁会问,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对人的决策产生如此影响?
依我个人理解,一个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应当是其整个人生,至少较长时间内的目标,在这个区间内这个目标带来的可期待利益至高无上,现实生活中任何利益在梦想面前都将显得无足轻重,任何与之存在竞争关系的选项都必将被放弃。
人是理性和经济性的,人的理性使人具有了选择的能力,而人的经济性则使人知道如何去选择。
自私是人的天性,这又决定了人是有目的的动物,人有了目标就知道朝哪个方向选择,因为目标永远是评价手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有了目标后我们才可能做正确的事。
凡是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都是正确的,否则便是错误的。
正如苏梅的`人生目标是美国一样,当她面临选择的时候,必然会选择能够让她留在美国的选项,只有这样才会让她幸福和快乐。
而成东青的目标是得到苏梅的爱情,当二者的目标间没有矛盾的时候,尚可共存;当二者间的矛盾不能调和时,如果都坚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各奔东西则无法避免。
设想在成东青确定不能去美国的情况下,如果苏梅能够改变其人生目标,将美国从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拿下来,而将成东青放在美国的位置,我想《中国合伙人》将会以喜剧收场。
但是这个梦想的改变只能由苏梅和她的上帝来决定,任何世俗的人都无权也无法干涉。
看来,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任何人,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4
1、《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朋友开了家英语学校叫“新梦想”,但吊诡的是,其实他们在梦想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
“梦想”当然没有贵贱之分,好像黄晓明的“梦想”其实就是踏实赚钱,佟大为的“梦想”就是踏实过日子,而主人公邓超经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但在黄晓明看来,这不过是邓超基于家族传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们一起开公司后俩人有了冲突,黄晓明想到和解的办法还是给他买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邓超说这他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电影的结尾给了答案,当邓超知道好朋友黄晓明砸了一笔钱将实验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极而泣,嘴里还傲娇似地说出“土鳖”二字,当然,导演说这些其实和钱没关系,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说这部电影的三个主人公其实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中国梦”其实是“尊严”!
2、陈可辛真的是太机灵了,为了驾驭完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三条主线,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阴的故事》,他让长头发的佟大为背拜伦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网络》和《颐和园》的某些场景,他让这些几乎让文艺小青年一击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觉的串联起飘渺的主线。
邓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义,他是美国梦的启蒙者,他在中国与公安吵架也动不动就用起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头禅是,信不信我告你。
但是最后他彻底颠覆了离开北京时的豪言壮语,他说,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他回来了。
并且是黄晓明用现实主义的钞票,反击了他在美国受过的委屈。
佟大为所代表的王强是浪漫主义,初恋女友是洋妞,最喜欢的诗人是拜伦,为了洋妞女友放弃了签证,但是却被抛弃滞留。
他烧了诗集,在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搂着一群姑娘唱《海阔天空》,再后来,他娶了学校里面做饭极好吃的胖妞前台。
一个天天读拜伦的浪漫主义者说,幸福就是不折腾。
而黄晓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为loser追上了学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赚钱是为了给她买奇贵无比的托福书,被学校开除了之后不得不开个培训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说,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给我帮个忙吧,我开了个头,但是做不来啊。
所以,邓超说要扩大每一个规模的时候他心里都极度的不乐意,他觉得我钱已经够了啊,我已经是中国的NO.1了啊,我嘴上这乱七八糟的一套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了啊。
但是,他带着中国传统最深的印记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职业经理人道路。
3、中国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学是没钱就没尊严,有钱了就去羞辱曾经羞辱过我们的人。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怀,往往是当时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时候没能好好的还手,当我们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让自己对过去的心结释怀,为什么不呢。
更何况,带着黄晓明佟大为回到西餐厅的邓超,我丝毫没看出他回去显摆羞辱的气势,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再回头去看当时的痛苦,我厌恶它,怀念它,终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彻底的抛弃它。
所以,作为朋友的你,听了它,最终读懂了我,所以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简单粗暴,都那么弥足珍贵。
我在意的,并不是终于有了写着我的名字的实验室,我在意的,是你终于终于读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却也为了我,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义无反顾走下去。
其实我最喜欢佟大为说的一句,他说,这些年,我是为了你们俩,才一直走下去。
4、80年代那一帮人,围成一圈笑谈自己的梦想,那时的人可以很轻易说出:
我热爱我的国家,我渴望自由民主。
随意的语气好像问“你吃饭了没有”。
那时的北京还有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北岛的诗歌“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一代年轻人口中传唱……《今天》诗刊的印刷纸张还是芒克、北岛、黄瑞从各单位顺出来的,用的是一台破旧的油印机,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处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的两不管地区,轮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忆第一次参加《今天》诗刊聚会,几个人穿过一条黑糊糊的胡同,走进院子最深处的一个人家,一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着当年灰不溜秋的蓝衣服,特别朴素,屋里烧着炉子,上面蹲着一把锡铁大茶壶,旁边一个沙发后背上还窝着一只肥胖的猫,在烟雾蒙蒙里众人表情都特严肃,大家聊文学观创作观,意大利的维柯,话题内容已记不清了,但永远有一种郑重虔诚的氛围。
大家都把文学当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陈词,讨论起来简直就像宗教集会里讨论上帝的真意一样,陈凯歌也常加入其中。
摇滚乐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周国平说第一次见到崔健是在中央乐团一间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说他文化不高,写词费劲,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读《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崔健说他就要用摇滚乐去捶那些讲大道理的,有权有势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还大红大紫的人。
西单还有一面墙,站在这面墙后你就可以说真话,无论政治、哲学、文学辩论、哪怕是谈论某个领导人,都不会有人骚扰你。
墙壁上没有某某壮阳药、房价一平几万、富商求子治疗性病的广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
呐喊!
自由!
希望!
中国!
民主!
5、抛开观众个人的人情经验,《中国合伙人》影片的主题情怀和价值观设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个立足点。
实际上,创业的故事在影片中语焉不详,最核心的恰恰是几个人物态度和思想的转变。
关于美国,从美好的期望,当美帝狗的梦想,到去了美国不尽如人意,再到获得成功还不被美国人待见,最后一盒月饼加上几句贫嘴用价值观输出完爆美国。
尽管故事三分实七分虚,略显鸡血假大空。
但仅从电影来说这种情怀的升华,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
电影《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
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
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
中国梦对不对?
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
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
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
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择,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
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
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
而王阳诠释的中国式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
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胡乱写了这些,再胡乱写个结尾。
风往哪里吹,树就往哪里倒正青春,我们以为我们是风,青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草。
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合伙人 观后感 优秀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