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8546321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7.38KB
大学语文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学语文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豪迈奔放近李白,有人呼其为“小太白”。
A.苏轼 B.黄庭坚 C.辛弃疾 D.陆游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占9﹪)
1、汉乐府
2、“元白诗派”
3、“江西诗派”
四、简答题(每题5分。
占20﹪)
1、曹操《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的比喻意。
2、“非攻”的意思
3、分析杜甫《新婚别》借新婚写乱离的表现手法。
4、背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五、论述题(每题10分。
1、分析刻画项羽形象的方法。
2、分析《将进酒》中李白的自我形象。
六、作文(40﹪)
以《小议“见异思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叫“楚辞”。
2、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3、史传是汉代散文中成就最突出的领域,《史记》和《汉书》代表其最高水平。
忧国伤时的忧患意识成为文学的基调,冷峻的思考和批判成为文学的主流,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强,艺术上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
5、范成大晚年所写农村题材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代表了他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他无愧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1、( )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严密思想体系,完全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 )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极为深远。
3、汉乐府民歌中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热烈向往的叙事长诗是( ):
1、汉乐府:
“乐府”,本是国家音乐机关的名称,正式成立于西汉武帝时期。
其主要职能有二:
一是写词配曲,加以演练,以供统治者需要;
二是采集民间歌谣。
表面上是为了“观风俗,知厚薄”以了解民情,其实主要也还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声色之娱。
汉代人将这些合乐的曲辞称为“歌诗”,六朝人才称其为“乐府”,以有别于不合乐的“徒诗”,“乐府”遂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其中的民歌部分称为汉代乐府民歌。
2、“元白诗派”:
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亦称“元白”诗派。
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传统,正式提出了“新乐府”的概念,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等系统的诗歌理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形成了浅切平易的诗派。
这一派的重要诗人还有张籍和王建,他们的诗被称为“张王乐府”。
3、“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诗坛,影响最大的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在黄庭坚生前已有不少追随者,学习黄庭坚提倡的“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诗法。
在他去世之后,年轻诗人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25人,认为他们的源流皆自黄庭坚。
宋室南渡之后,江西诗派影响继续扩大,甚至出现了“学者率学江西”的局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四句,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
“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
”“客子”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
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非,责难、非难之意;
攻,攻国之意。
“非攻”,意为谴责侵略战争。
“非攻”是墨家的代表思想之一,是责难和反对当时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扩张国土,制造借口去攻占弱小国家的侵略行径。
针对春秋战国之交,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特点,墨家学派纷纷起来上说下教,谴责侵略,甚至身先士卒,直接参加制止侵略的战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进行“武器的批判”。
墨子的《非攻》篇正是阐明侵略之为不义的道理。
《新婚别》通过“暮婚晨告别”这一典型事件,通篇摹拟新娘子的口吻,写新娘子的内心独白,借“新婚别”来写时代的离乱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对统治者的昏庸误国有所谴责;
同时也表现了人民如何为支持平叛战争而放弃个人幸福的牺牲精神,表现了诗人爱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项羽的形象凛凛如生。
这位狂飙突起式的英雄,天性贲张,无拘无束,一任性情,爱如春风,恨如烈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有:
一是以事件写人物。
司马迁选择了矩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历史重大事件,再现下项羽一生中的三次成败关键时刻的言行,突出了他既鲜明又丰富的个性特征。
二是细节描写。
即常常用一些细微情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个性。
鸿门宴上,范增三次举玦示意,表现他要求项羽杀刘邦的急切,而项羽则囿于“妇人之仁”而犹豫不决。
三是场面描写。
精彩的场面描写往往能创造人物的活动舞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钜鹿之战的场面,有声有色,惊心动魄。
鸿门宴的场面,刀光剑影,明争暗斗。
四是运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手法的妙用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在表现项羽的性格上,太史公更是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巨鹿之战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慎微;
巨鹿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对比,更是不断并反复出现。
诗中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个方面。
从诗人的外在形象看,它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物。
这次是朋友请他喝酒,按礼不该张扬,他不但主动要求朋友“杯莫停”听他唱劝酒歌,反客为主,而且竟然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举,充分表现了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
从其内心来看,这首诗主要是通过作者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他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以充分的展示。
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
1、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着名的词派,一个是 ,一个是 。
2、11、李清照有《词论》一篇,批评柳永词“尘下”、苏轼词不合音律,强调诗词分野,力主词“ ”。
3、柳宗元最有特色的是山水游记,语言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而且借题发挥,寄托深远,代表作有“ ”等。
4、宋代的表演艺术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叫“ ”。
5、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集有《 》和尚有争议的《京本通俗小说》。
1、北宋时期率先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容量的词人是( )。
A.晏几道 B.张先 C.柳永 D.贺铸
2、两宋之交的( )是中国词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词人。
A.朱淑贞 B.许穆夫人 C.李清照 D.严蕊
3、“杜诗韩笔”指的是( )的诗歌,( )的文章。
A.杜牧、韩愈 B.杜甫、韩愈 C.杜牧、韩翃 D.杜佑、韩愈
4、《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
A.黄庭坚 B.周邦彦 C.苏轼 D.秦观
5、被称为“南戏之祖”的是( )。
A.《拜月亭记》 B.《杀狗记》 C.《白兔记》 D.《琵琶记》
1、“豪放”派
2、“新古文运动”
3、“四折一楔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谁的词句?
请说说其涵意。
2、说说韩愈是如何刻画南霁云形象的。
3、“南洪北孔”指的是谁?
4、《世说新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1、分析霍小玉的形象。
2、分析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拟人手法。
六、作文(占40﹪)
以《说“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备注:
第二阶段测试题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
1、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着名的词派,一个是花间派,一个是南唐词派。
2、11、李清照有《词论》一篇,批评柳永词“尘下”、苏轼词不合音律,强调诗词分野,力主词“别是一家”。
3、柳宗元最有特色的是山水游记,语言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而且借题发挥,寄托深远,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
4、宋代的表演艺术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叫“瓦舍勾栏”。
5、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集有《清平山堂话本》和尚有争议的《京本通俗小说》。
1、“豪放”派:
主要指文辞的慷慨淋漓,无拘无束。
从内容上看,多反映社会及人生的重大主题,诸如理想壮志、国家兴亡、军国大事、民生疾苦,以及民族意识等社会化的情感;
其抒情多豪迈直率、激昂粗犷,气势恢弘;
一般说能遵守词的音律规范,但又不为音律所束缚,偏重于壮美、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
2、“新古文运动”: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又称新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与发展。
宋初政治上的变革客观上要求文学与之相适应;
同时理学的兴起对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文学自身来看,骈俪之文、绮靡文风统治宋初文坛长达数十年。
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纷纷要求摆脱浮艳和怪异的文风,面向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力求改革,恢复传统。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现实主义的古文创文创作传统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3、“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一折就是用同一个宫调演唱的一套乐曲,既是相对稳定的音乐单元,也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段落。
一本四折,构成戏剧故事发展的四个环节。
楔子是指四折之外的场次,一般放在戏剧的开端或折与折之间,不用套曲,一般只唱和随后的套曲同宫调的一支或两支曲子。
现存元杂剧大体都符合四折一楔子的体制规范,只有少数作品有变通。
这是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词句。
这是一首怀人抒情之作。
通过漂泊异乡游子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意中人无限缠绵的情思和诚挚不渝的爱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表现出了一种同样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的坚韧。
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牺牲其一生之福祉”。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主要是通过叙述南霁云乞师贺兰的经过来刻画其形象。
抓住三个场面,正面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A、南霁云在酒席桌上慷慨陈词。
B、拔刀断指以示志。
C、抽矢射墙以为记(射矢明志)。
通过慷慨陈词、拔刀断指、箭射佛塔、临死不屈等细节来突出南霁云的忠烈刚强、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此外,还通过贺兰爱南霁云的勇敢和豪壮,以及众人为他感动得流泪来表现他忠心为国得英雄气概。
指的是康熙年间的杰出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分别选取唐代唐玄宗和杨贵妃、明末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历史故事,书写国家兴亡之感,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民族情感,成为清朝一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品,将清代戏曲创作推向高潮。
“南洪北孔”的出现,集传奇创作之大成,树立了两尊不朽的艺术典范,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曲终奏雅。
这是宋刘义庆组织门人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
书中主要记叙东汉至东晋间士族文人的言行轶事。
内容大都采自汉魏以后的笔记小说和诸子、史传散文中的故事。
它广泛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尤其是魏晋士人清谈玄学的场面和放荡不羁的人生态度等,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除小说价值外,它还被称为中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主人公。
蒋防这篇小说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塑造了霍小玉这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作者着重描写和刻画了霍小玉的才貌双全和美丽心灵。
一方面,小说描绘出霍小玉非凡的美貌和才能。
她“姿质秾艳”,“若琼林玉树”,“转盼精彩射人”;
不仅如此,她聪慧多才,“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另一方面,小说又以重墨浓彩,描绘出霍小玉冰心玉洁、敢爱敢恨的忠贞情感和坚韧刚烈性格。
此词较为突出的是通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来写自己的离愁别恨。
菊、兰均为无情之植物,而作者赋予它们人的情感,用它们的含愁、饮泣来代替女主人公表达感情。
“燕子双飞去”,也有拟人化的寓意。
燕子的双双飞去正衬托出女主人的孤独自处,似乎燕子也有意跟人过不去。
“明月”二句显然也是用了拟人化手法。
月光人户是自然现象,它根本不知女主人公有无痛苦,而作者偏说是明月不理解女主人公的离恨之苦,有意彻夜照射,故意撩起女主人公的孤独之感和怀远之情。
这一系列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一切无情之物都变成了有情之物.一切客观之景都变成了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之景,都涂上了女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种借外物来渲染气氛、抒写心情所创造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谓“有我之境”。
1、冯至的《 》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2、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 ”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 》等。
3、 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他的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
4、1934年出版的《 》是最能体现沈从文小说风格的传世之作。
二、选择题(每空1分。
1、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 )。
A.戴望舒《雨巷》 B.徐志摩《志摩的诗》 C.闻一多《死水》 D.郭沫若《女神》
2、下列哪些作品集中,不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 )
A.热风 B.《花边文学》 C.《华盖集》 D.《朝花夕拾》
3、( )是性灵幽默的大师,他的散文有意超离现实,其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幽默的兴味给现代散文增加了新的风格。
A.何其芳 B.周作人 C.丰子恺 D.林语堂
4、以下剧作,( )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A.《日出》 B.《北京人》 C.《上海屋檐下》 D.《原野》
5、特别看重读书市场效果的是( ),思想内容驳杂,言情与性爱是常见题材。
A.“京派”小说 B.“社会剖析派”小说 C.“海派”小说 D.“左翼”小说
6、杨沫的《青春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 )。
A.资本家的“发家史” B.知识分子的“革命成长史”
C.土改革命史 D.革命历史小说
1、“朦胧诗”
2、“现代派”
3、“寻根小说”
1、分析《致橡树》诗中意象的象喻意义。
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义。
3、《茶馆》“寓庄于谐”的语言。
4、《雷雨》的结构特色
1、分析翠翠的形象
2、举例说说王小波幽默和反讽的语言风格。
蒲公英老了,小蒲公英问:
“留下什么遗产?
”老蒲公英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了一把远飞的伞。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冯至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2、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文化散文”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3、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他的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
4、1934年出版的《边城》是最能体现沈从文风格的传世之作。
A.《热风》 B.《花边文学》 C.《华盖集》 D.《朝花夕拾》
6、杨沫的《青春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 )。
1、“朦胧诗”:
广义上讲,“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
通常指用不同于传统的形式手法表达对现实的怀疑和想象,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朦胧诗”。
“文革”结束后,形成一种创作潮流。
如北岛、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
“朦胧诗”注重反思历史,批判专制主义和奴性人格,表现复杂、多层次的主体世界。
情感表现的多向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一些习惯“文革”诗歌的评论者和读者感到难以理解,晦涩、朦胧,“朦胧诗”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2、“现代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般所讲的“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
他们坚持“纯诗”的观念,力求将东西方诗歌审美艺术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思;
他们重视诗的思维、诗的情绪、诗的内在韵律,而并不借重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3、“寻根小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出现“寻根小说”,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老井》、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诗歌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先用两组排比句式,拒斥了传统女性的从属角色和陪衬地位。
爱情既不能是依附式的,如凌霄花攀援高枝,如鸟儿倚傍绿荫;
也不能是一味奉献式的,如源泉送出慰藉,险峰衬托威仪。
这些传统的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主导与从属的关系使爱情失去了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语调从高昂到低缓,但并非轻柔,而是深沉坚定,在最低缓处爆发出充满信心的直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接着用了一连串的对仗句式,突出了木棉与橡树相依、并立的形象。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全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意象鲜明,寓意突出。
排比、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层层推进的效果,激情饱满,富有力度。
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