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docx
- 文档编号:10159490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50.68KB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新版粤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了解海底地形概况和大陆架的经济意义。
2、知道版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版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二、讲授新课
1、海洋变迁
(1)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
<1>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
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2>较快速的运动。
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相邻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扩大,形成海洋和裂谷,如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相邻的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如地中海的面积缩小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等。
板块的运动
3、海底地形概况和大陆架的经济意义
(1)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点深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而岛屿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纳罗亚火山实际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约万米的山体。
(2)基本单元:
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区深度在4~6公里。
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
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
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3)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
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
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大陆架浅海靠近人类的住地,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大约90%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在这里开辟浴场、开采石油,利用这里的阳光、沙滩和新鲜空气,开辟旅游度假区。
4、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5、板块的运动
板块运动,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坚硬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位于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层也不像蛋壳那样完整。
无论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陆底下的岩层,原来都是由一块块大板块构成的。
在这些大板块之间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几千米深的海沟或者是巨大的断层。
6、世界著名三系
地球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山系带:
一条是环太平洋山系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带。
(1)环太平洋山系带,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巨大山系,包括美洲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阿拉斯加山脉、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沿岸山脉以及日本、菲律宾等岛弧山脉。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带,主要为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横跨于欧亚大陆中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包括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亚洲的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条山系向东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至巽他群岛与环太平洋山系带相接。
(3)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这个山系北起美国的阿拉斯加,沿北美、南美大陆西境直达阿根廷的火地岛,南北长达15000公里。
这条山系由北美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马德雷山脉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4)科迪勒拉山系形成较晚,是由美洲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挤压、抬升而成。
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系之一,至今火山活跃、地震频繁。
(5)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
它耸立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2500公里。
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10座在这里,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7、火山、地震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火山和地震同分布在大陆板块交界处。
因此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
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板块之间有三种相对运动方式:
聚合、张裂与保守(错动)三种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张裂型板块边界和聚合型板块边界和错动型板块边界三种类型。
聚合型板块边界是板块相互挤压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海沟、火山岛弧、褶皱山脉等。
张裂型板块边界是板块相互拉张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裂谷、中洋脊等。
错动型板块边界(保守性板块边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摩擦的地区,转换断层发育,其运动方式类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断层,面积无改变而称之为保守性。
纵观世界,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如日本的富士山),印度洋火山地震带(如印尼地区多海啸等自然灾害),非洲东北山脉火山地震带(如乞力马扎罗山脉)三大主要火山地震带。
五、板书设计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2.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
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3.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
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
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4.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5.地球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山系带:
一条是环太平洋山系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带。
6.板块之间有三种相对运动方式:
聚合、张裂与保守(错动)三种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张裂型板块边界和聚合型板块边界和错动型板块边界三种类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地震、火山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海陆变迁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同步测试新版商务星球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 板块的内部 B. 大河的沿岸地带 C. 陆的边缘 D.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2.读“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 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交界的地带 B. 板块内部 C. 大陆内部 D. 海洋底部
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所在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欧亚板块 D. 非洲板块
(2).喜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两个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 )
A.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4.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 这里曾经是海洋 B. 生物在不断进化 C. 生物在不断迁徙 D. 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2).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亚欧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6.德国有位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科学家是谁( )
A. 魏格纳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D. 伽利略
(2)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2017年9月8日日本地震最新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9月08日01时26分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27.71度,东经139.80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460千米。
结合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图中哪一板块以海洋为主( )
A. 亚欧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3)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 B.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众多小板块
C.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 D.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非洲板块内部 B.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9.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山脉是( )
A. 喜马拉雅山 B. 阿尔比斯山 C. 乞力马扎罗山 D. 阿尔泰山
10.主要属于大洋板块的是( )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
二、填空题
11.板块学说全球分为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分别是指,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________ 、 ________ 。
12.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________ 引起的,全球大致分为________ 大板块.如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地壳板块发生________ 时的现象.印度洋板块挤入________ 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了________ 山和青藏高原.
13.促使喜马拉雅山脉隆起成山的两个相互碰撞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
1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板块名称:
E________ C________
(2)________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填字母)
(3)图中红色圆点位置为日本,其多地震的原因是处在________ 火山地震带上。
三、综合题
15.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板块上,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3)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4)A处为地中海,其面积会逐渐________(增大、缩小)。
16.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损失惨重。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材料二:
六大板块示意图。
(1)写出图中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板块;b________板块。
(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乘汽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汶川地震主要是由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4)汶川地震发生时,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5)全球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火山地震带上,一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另一条是________火山地震带。
四、问答题
17.人们说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最终形成新的大洋.这种说法对否?
试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
【解答】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
D.
2.【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故选:
C.
(2)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根据题意.
故选:
A.
3.【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得,①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故选:
A.
(2)喜马拉雅山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
C.
4.【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故选:
A.
(2)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的.根据题意.故选:
B.
5.【答案】A
【解析】【分析】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故选:
A。
【点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6.【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读图可知;①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②是6500万年后的大陆分布状况,③是2亿年前的分布状况,④6500万年前的分布状况。
故答案为:
(1)A;
(2)A。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地图分析解答,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不大。
7.【答案】
(1)C
(2)D
(3)B
【解析】【分析】⑴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据图可知:
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故本题C正确。
⑵六大板块中除了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是大陆板块外,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
据图可知:
图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故本题D正确。
⑶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成,故本题B正确。
故答案为:
(1)C;
(2)D;(3)B。
【点评】
(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板块的知识,学生多读图,牢记各版块的名称。
(3)考查的是板块学说的知识,学生加强对板块构造学说的记忆。
8.【答案】B
【解析】【分析】日本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答题,明确日本的板块位置是答题的基础。
9.【答案】A
【解析】【分析】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该山脉受板块作用的影响,海拔还在升高。
故答案为:
A。
【点评】由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10.【答案】B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板块的特点,牢记即可.
二、填空题
11.【答案】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为①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
②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③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分别是指,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名称、位置的知识,此类题较为基础,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认真填写。
12.【答案】板块运动;六;张裂运动;亚欧;喜马拉雅
【解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红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32 海洋 陆地 变迁 教案 新版 粤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