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课件(共张).ppt

楼兰古城消失之谜历史上的楼兰(想象)现实中的楼兰楼兰美女探索问题楼兰之迷楼兰的故事关于楼兰国的神秘失踪近代学者多年争论不休,比较著名的论述有一、战争论,认为楼兰是为仃零所灭,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所灭。但疑点是战争只能毁灭一城一池,不太可能灭亡整个国家。二、瘟疫论,认为当时曾在国家里发生过一场大瘟疫。附近曾发现过一些群葬坑,里面男女老少尸体像垒砖那样层层叠叠。三、气候恶化论,这是目前较占上风的论点,认为是因为自然变化造成国家大迁移。那具著名的楼兰美女(3800年历史)在解剖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肺部沉积有大量沙土。说明当时气候已经开始恶化了。讨论问题根据第三种观点,你推测一下楼兰国是怎样慢慢消亡的。楼兰古城之迷从楼兰的变迁中我们也看到,那里的气候变化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间的。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气候也是在变化着的。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一、全球气候变化阅读教材P95,思考问题1.什么是气候变化衡量指标有哪些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3.什么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自主学习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前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近现代近一两百年冰期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图418石炭纪茂密的森林1、哪幅图反映的是冰期哪幅图反映的间冰期2、哪幅图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庐山冰桌重庆云龙冰臼群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思考1.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冰期。2.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何特点3、地质时期的冷暖、干湿周期是否一致侏罗纪气候温暖、降水偏少不一致冰期时,气温较低,冰川从高山向平原、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扩展,海平面下降。间冰期时,气温升高,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冰进海退,冰退海进特别提示学术界普遍认为,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人种与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渊源关系。你认为蒙古人是在什么气候条件下到达美洲的合作探究第四纪冰期时,陆地上形成了巨大的冰盖,陆地水体的比例增大,海平面下降了130160米,而白令海峡平均水深只有42米,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大陆架会露出海面,人和动物完全可以跨越白令海峡。一、全球气候变化4.什么是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的平衡线,是0C等温线,因此是一种气候标志线。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降水、地形自主学习(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日本富士山5、什么是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冰盖是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自主学习(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图中近5000年来两条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吗2、指出全球气候近5000年来两次较大的波动时间段。(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合作探究中国历史上三大战争高峰期,14世纪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革命、17世纪中明末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及满族入侵,以及19世纪中夺得满清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农民暴乱,均发生于寒冷期内。因此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和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1、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趋势2、指出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波动上升(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时期(一万年以前)_________变化;____________相互交替;变化周期________。(2)历史时期(近一万年以来)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__________期;15世纪以来为________期。(3)近现代(近一百年以来)气温呈_________趋势;降水量显著变化(_______和_____带增加,________带减少);________和___________面积减少;____________升高。知识整合波动冷暖干湿长短不一温暖寒冷上升中高纬热亚热雪盖冰川全球海平面全球气候的变化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的变化,并不只意味着全球变暖。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气候变暖吗2、温室气体仅仅是指二氧化碳吗特别提示温室气体不仅仅是指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氮氧化物、臭氧、氟氯烃等。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B拓展提高2.该地近几十年气候的变化是()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23题。AD拓展提高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资源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2、自然灾害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频率都有所增加。3、生态系统大量_________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4、农业显著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5、人体健康扩大________________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自主学习热量资源水资源暴雨干旱物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某些疫病阅读教材99页,思考以下问题核心考点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原因自主学习影响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视频冰川融化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陆地面积仅平方公里。侵袭岛上最大的巨浪是3.2米,而图瓦卢海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海水“侵袭”前后的图瓦卢居民住宅图瓦卢一位当地居民正在一被海水淹没的小岛上悠闲“冲凉”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变暖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剧影响沿岸水产养殖业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大港区、溏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会被淹没。大港区、溏沽区、汉沽区以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一部分地区会被淹没天津市区及其辖区的大部分2.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和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2、对农业的影响总体上中纬度受损,高纬度受益,由于高纬地区耕地较少,农业产量增加不足以补偿中纬的减少,加上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增加,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合作探究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气候变暖后,生长期延长,高纬度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而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蒸发增强而变得干旱,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同时,农业病虫害将增加,各地区需要调整农业作物结构以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合作探究适应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改变原有生态系统影响生产领域影响人体健康增加利用资源难度反思感悟2.2012年至2017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D(2017年高考江苏模拟卷)图1是2012年和2017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23题。3.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A4、1951年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D(2017年高考海南卷)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问题拓展提高A5、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2017年高考江苏卷)(双选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1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BCD7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A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