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ppt

    • 资源ID:9750460       资源大小:25.96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ppt

    1、第二节 骨骼肌,全身骨骼肌示意图,一、全身肌的种类,(1)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主要附着于骨骼,(2)平滑肌 smooth muscle:构成内脏、血管的壁,(3)心 肌 cardiac muscle:构成心腔的壁,3,概述,全身肌肉600多块,占体重的40%,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二、骨骼肌的形态分类,长肌:呈梭形,主要见于四肢,短肌:呈节段状,主要见于躯干肌的深层,阔肌:又称扁肌,主要见于胸腹壁的浅层,轮匝肌:主要见于孔裂的周围,4,5,三、骨骼肌的构造,肌腹:红色柔软具有收缩性,肌腱:白色坚韧、无收缩性、有连结固定的作用,6,7,肌外膜肌束肌束膜肌纤维肌内膜,长肌(二

    2、头肌),半羽肌,羽肌,多羽肌,多腹肌,扁肌,轮匝肌,二腹肌,请观察:下列骨骼肌的肌腱与肌腹在哪里?,四、肌的起、止点和作用,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另一端则为止点或动点,拮抗肌:功能上相反,屈肌和伸肌 协同肌:功能上相同,9,请观察:下面肌肉的起点、止点在哪里?,起点,止点,起点,止点,五、肌的辅助装置,(一)筋膜,1浅筋膜(皮下筋膜)2深筋膜(固有筋膜),在肌的周围有辅助装置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等。,11,浅筋膜,12,又称为皮下筋膜或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富含脂肪,有浅动、静脉,皮下

    3、神经和浅淋巴管通过 作用:缓冲外力、保护深部器官,肌间隔,深筋膜,13,深筋膜又称为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裹肌、腺体、血管、神经等,形成肌间隔或筋膜鞘。作用:保护肌肉,约束或加强肌的活动。,(二)滑膜囊(内有滑液),多位于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骨面之间,减少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三)腱鞘:多位于手足的肌腱周围,外层:纤维层:固定和约束肌腱,内层:滑膜层,壁层,脏层,15,纤维层,指屈肌腱,脏层,壁层,滑膜腔,腱系膜,腱鞘,滑膜层,16,腕部腱鞘囊肿,17,会有轻微酸痛感,囊液变多时就会变硬而且有压痛的感觉。如果患处在手腕处,就也会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酸痛、放射性痛,严重的话也会给患者造成

    4、一定的功能障碍。,形状:斜方肌、三角肌,六、肌的命名法,18,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大小和位置:腰大肌,起止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全身骨骼肌,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头颈肌,(一)头肌 Muscles of Head,面肌:又称表情肌,咀嚼肌:运动下颌关节,1、面肌 Facial Muscles,24,扁薄的皮肌。位置浅表,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主要分布于面部口、眼、鼻等孔裂周围。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故面肌又叫表情肌。,1)颅顶肌(枕额肌),帽状腱膜,额腹,枕腹,2)眼轮匝肌,3)口周围肌,口轮匝

    5、肌,4)鼻肌,帽状腱膜,额腹,枕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颊肌,25,眶部睑部泪囊部,头皮撕脱伤 头皮大片自帽状腱膜下撕脱称为头皮撕脱伤,多因头发被机器卷入所致,高速运转的钝物切线打击亦可造成。患者有大量出血,常伴有休克。撕脱处常在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有时整个头皮甚至连额肌、颞肌或骨膜一起撕脱。此类损伤特点是失血多,易感染。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致颅骨感染坏死。,26,27,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28,(二)颈肌 Muscles of Neck,1、颈浅肌,2、舌骨上、下肌群(1)舌骨上肌群4块,(2)舌骨下肌群4块,3、颈深肌群:,(一)外侧群:均起自颈椎横突,32,作用:一侧

    6、收缩,颈侧屈;两侧收缩,上提第1、2肋助深呼吸,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34,躯干肌,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会阴肌(包括盆肌)在生殖系统中描述。,35,(一)浅群,1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瘫痪时,产生“塌肩”2背阔肌:全身最大的扁肌,位于背下部和胸外侧部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一、背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36,37,

    7、1竖脊肌(骶棘肌)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作用:对维持人体的直立起重要作用2夹肌(头夹肌)作用:此肌如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竖脊肌,夹肌,深群:主要是竖脊肌,38,二、胸肌,胸肌可分为: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肌,39,(二)胸肌,1胸大肌:位于胸前壁浅层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2胸小肌:位于胸大肌的深面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3前锯肌:位于胸外侧壁作用:该肌收缩时,可向前牵引肩胛骨;损伤时产生“翼状肩”。,前锯肌,胸小肌,胸大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40,4.肋间肌,(1)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起于上位肋骨下缘,止于下位肋骨上缘,提肋并使其外翻,助吸气;在

    8、肋软骨间隙内为肋间外膜所代替。,(2)肋间内肌:居肋间隙肋间外肌的深面,起于下位肋骨上缘,止于上位肋骨下缘,肌纤维走行方向与肋间外肌垂直,降肋助呼气;肋角内侧的肋间隙内为肋间内膜。,内,外,呼,吸,41,3、膈 Diaphrgam,呈穹隆状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分隔胸、腹腔,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以肌性部起于胸廓下口,止于其中间的中心腱。分胸骨部、肋部和腰部3部分。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对肋 腰部:以左右膈脚起自上23腰椎前面,中心腱,42,主动脉裂孔 T12 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 T10 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 T 8 下腔静脉通过,三个裂孔,胸肋三角 腰肋三角

    9、,腔静脉孔,膈,中心腱,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胸肋三角,腰肋三角,腰肋三角,43,薄弱区,可形成膈疝,名称,位置,通过结构,主动脉裂孔,T12前方,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食管裂孔,T10左前方,食管和迷走神经,腔静脉孔,T8右前方,下腔静脉,膈的裂孔的名称、位置及通过其中的结构?,44,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4、腹肌,腹肌位于腹部,参与腹壁的组成,上附胸廓,下附骨盆。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1)前外侧群,腹前外侧群肌有保护腹腔脏

    10、器,增加腹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作用。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1)腹外斜肌:起于下位8个肋骨,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内下方,移行为腱膜止于腹白线。,48,腱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2)腹内斜肌,49,(3)腹横肌,50,(4)腹直肌,51,2)后群,腰大肌 作用:屈大腿,两侧同时收缩,可前屈躯干。,52,腰方肌 作用:能降和固定12肋,并使脊柱侧屈。,白线 白线坚韧少血管,腹部手术时常可用做正中切口的部位,53,(3)腹股沟管,通行结构男性 精索女性 子宫圆韧带,腹肌的作用:,(1

    1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定。,(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功能。,(3)降肋助呼气。,(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55,问题,1、根据肌的外形,可将肌分为、和轮匝肌。2、骨骼肌由 和 构成。3、肌的辅助装置包括、和腱鞘。4、面肌又称为。5、咀嚼肌包括、翼内肌和翼外肌。,7、膈有三个孔,即_(有_、_通过)、_(有_、_通过)、_(有_通过)。,6、瘫痪时,可引起“塌肩”,瘫痪时,可引起“翼状肩”,四肢肌,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1)三角肌:位于肩部外侧,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

    12、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1、肩肌,上肢肌:,2)冈上肌:起于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使肩关节外展。,3)冈下肌:起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外。,4)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于肩胛骨外侧缘上2/3的背侧,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外。,5)大圆肌:位于小圆肌下方,起于肩胛骨下角的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6)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起于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使肩关节旋内和内收。,64,2、臂肌,1)前群,肱二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喙肱肌,起点:肩胛骨喙突止点

    13、:肱骨体中部内侧作用:屈和内收肩关节,肱肌起点:肱骨下半前面止点:耻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2)后群,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于头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外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止点: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3、前臂肌,1)前群,浅层,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深层,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共九块,为屈和旋前肌,69,主要作用:屈腕、屈指、使前臂旋前,2)后群,浅层,深层,共十块,为伸和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旋后肌,70,作用:伸肘、腕、指,使前臂

    14、旋后,四、手 肌,(一)外侧群鱼际,1拇短展肌浅层外侧2拇短屈肌浅层内侧3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深面4拇收肌拇对掌肌的内侧,(二)内侧群小鱼际,1小指展肌浅层内侧2小指短屈肌浅层外侧3小指对掌肌上述两肌深面,(三)中间群,1.蚓状肌 4块2.骨间掌侧肌 3块 3.骨间背侧肌 4块,拇短屈肌,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蚓状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展肌,拇收肌,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骨间背侧肌,骨间掌侧肌,1、髋肌,72,下肢肌,臀大肌 起于: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作用:髋关节伸、旋外,2)后群,臀中肌:位于臀大肌深面作用:髋关节外展、前部旋内、后部旋外,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面作用:髋

    15、关节外展、旋内,梨状肌 起点:骨盆内骶前孔外侧止点:股骨大转子作用:髋关节旋外临床:梨状肌下孔有坐骨神经通过,若有占位性病变,易压迫坐骨神经,5闭孔肌 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止于转子窝。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止于转子间窝。作用:使髋关节旋外。,梨状肌,股方肌,臀中肌,臀小肌,闭孔内肌,臀大肌,77,6股方肌 起自坐骨结节,向外止于转子间嵴作用:使髋关节旋外。,梨状肌,股方肌,臀中肌,臀小肌,闭孔内肌,臀大肌,78,79,2、大腿肌,共10块,分为前群、内侧群和后群,1)前群,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伸膝关节,屈髋,缝匠肌 最长,屈髋屈膝、膝关

    16、节旋内,2)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髋关节内收、屈曲、旋外,(耻长短大薄),3)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伸髋关节、屈膝关节,80,股四头肌:全身最大的肌肉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外侧肌及中间肌均起自股骨 止点:胫骨粗隆 作用:屈髋、伸膝,前群,缝匠肌:最长起点:髂前上棘止点:胫骨上端内侧作用:屈髋屈膝、膝关节旋内,耻骨肌起点:耻骨梳止点:股骨粗线作用:内收、屈和使大腿旋外,短收肌起于耻骨下支止于股骨粗线作用:屈、内收大腿,内侧群,长收肌起于耻骨支止于股骨粗线作用:内收、屈和使大腿旋外,大收肌起于坐骨结节、坐骨和耻骨支止于股骨粗线作用:内收、外旋大腿

    17、,股薄肌起于耻骨下支止于胫骨上端内侧作用:内收大腿、屈小腿并旋外,股二头肌 长头起自坐骨结节 端头起自股骨粗线 两头合并向下止于腓骨头 作用:屈膝、伸髋,后群,半腱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内侧作用:屈膝、伸髋,半膜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作用:屈膝、伸髋,3、小腿肌,分前、后、外侧3群,1)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3)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跟腱,趾长屈肌,胫骨后肌,mu长屈肌,腘肌,3、小腿肌,分前、后、外侧3群,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浅层:,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跟腱,89,作用:使足背屈、内翻及伸趾,2)外侧群,腓

    18、骨长肌,腓骨短肌,作用:足跖屈、外翻,作用:足跖屈、外翻,后群 浅层,后群 深层,作用:足跖屈、屈趾,1)足背肌,mu短伸肌,趾短伸肌,2)足底肌,(1)内侧群,mu展肌,mu短屈肌,mu收肌,(3)外侧群,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4、足肌,(2)中间群,趾短屈肌 屈第2-5趾,足底方肌 屈第2-5趾,蚓状肌 屈跖趾、伸趾骨间关节,骨间足底肌 收第3-5趾,骨间背侧肌 外展第2-4趾,94,三、腹肌的肌间结构,1.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结缔组织鞘,前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腱膜构成。后层: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构成。,95,(2)白线 白线坚韧少血管,腹部手术时常可用做正中切口的部位,96,(3)腹股

    19、沟管,两个口腹股沟管深(腹)环 腹股沟管浅(皮下)环,通行结构男性 精索女性 子宫圆韧带,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1.5cm处。,腹外斜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浅(皮下)环,腹内斜肌,腹股沟管深(腹)环,腹股沟镰,腹横筋膜,腹股沟斜疝,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98,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位于腹股沟区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是腹前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达皮下称直疝。,99,腋窝,是位于臂上部和胸外侧壁之间的锥形空隙,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为三角凹窝,窝内主要结构自外向内有桡神经,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正中神经,股三角,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上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阔筋膜底: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股三角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临床上可以此为标志分别进行股神经阻滞麻醉、股动脉压迫止血、股静脉穿刺,腘窝,腘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


    注意事项

    本文(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