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毛诗正义》注音.docx

    • 资源ID:8860680       资源大小:38.79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诗正义》注音.docx

    1、毛诗正义注音1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忌,有所讳恶於人。螽音终,尔雅作“蜤”,音同。恶,乌路反。 疏“螽斯三章,章四句”至“众多”正义曰:此不妒忌,得子孙众多者,以其不妒忌,则嫔妾俱进,所生亦后妃之子孙,故得众多也。思齐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传云“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是也。三章皆言后妃不妒忌,子孙众多。既言其多,因说其美,言仁厚、戒慎、和集耳。笺“忌有”至“於人”。正义曰:忌者,人有胜己,己则讳其不如,恶其胜己,故曰“有所讳恶於人”,德是也。此唯释忌,於义未尽,故小星笺云“以色曰妒,以行曰忌”,故僖十年左传说晋侯其言多忌,是忌不谓色也。嫉者,色行俱有,又

    2、取怨憎之名,则又甚於妒忌也。故此与樛木同论后妃,前云“无嫉妒之心”,此云“不妒忌”,是为大同也。又小星云“无妒忌之行”,樛木云“无嫉妒之心”,则嫉亦大同。心之与行,别外内之称,行为心使,表里一也。本以色曰妒,以行曰忌,但后之作者妒亦兼行,故云“妒贤嫉能”。螽斯羽,诜诜兮。螽斯,蚣蝑也。诜诜,众多也。笺云:凡物有阴阳情欲者无不妒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诜诜然众多。后妃之德能如是,则宜然。诜,所巾反,说文作“”,音同。蚣,粟容反,字林作“蜙”,先凶反。郭璞先工反,许慎思弓反。蝑,粟居反,许慎、吕沈并先吕反,郭璞才与反。案一名斯螽,七月诗云“斯螽动股”是也。扬雄、许慎皆云“舂黍”。草木疏

    3、云:“幽州谓之舂箕,蝗类也,长而青,长股,股鸣者也。”郭璞注方言云:“江东呼为虴蜢,音竹帛反。”蜢音猛。欲音欲,诸诠之音谕。“不耳”,本或作“不然”。宜尔子孙,振振兮。振振,仁厚也。笺云:后妃之德宽容不嫉妒,则宜女之子孙,使其无不仁厚。振音真。女音汝。 疏“螽斯”至“振振兮”。正义曰:螽斯之虫不妒忌,故诸蚣蝑皆共交接,各各受气而生子。故螽斯之羽诜诜然众多,以兴后妃之身不妒忌,故令众妾皆共进御,各得受气而生子,故后妃子孙亦众多也。非直子多,则又宜汝之子孙,使之振振兮无不仁厚也。此以螽斯之多,喻后妃之子,而言羽者,螽斯羽虫,故举羽以言多也。传“螽斯,蚣蝑”。正义曰:此言螽斯,七月云斯螽,文虽颠倒,

    4、其实一也。故释虫云:“蜤螽,蚣蝑。”舍人曰:“今所谓舂黍也。”陆机疏云:“幽州人谓之舂箕。舂箕即舂黍,蝗类也。长而青,长角,长股,肱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班黑其股,似瑇瑁叉,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十步是也。”此实兴也。传不言兴者,郑志答张逸云:“若此无人事,实兴也,文义自解,故不言之。”凡说不解者耳,众篇皆然,是由其可解,故传不言兴也。传言兴也。笺言兴者喻,言传所兴者欲以喻此事也,兴、喻名异而实同。或与传兴同而义异,亦云兴者喻,摽有梅之类也。亦有兴也,不言兴者,或郑不为兴,若“厌浥行露”之类。或便文径喻,若“褖衣”之类。或同兴,笺略不言喻者,若邶风“习习谷风”之类也。或叠传之文,若葛覃笺

    5、云“兴焉”之类是也。然有兴也,不必要有兴者,而有兴者,必有兴也。亦有毛不言兴,自言兴者,若四月笺云“兴人为恶有渐”是也。或兴喻并不言,直云犹亦若者。虽大局有准,而应机无定。郑云喻者,喻犹晓也,取事比方以晓人,故谓之为喻也。笺“凡物”至“宜然”。正义曰:昭十年左传曰:“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是有情欲者无不妒也。序云“若螽斯不妒忌”,则知唯蚣蝑不耳。传“振振,仁厚”。正义曰:言宜尔子孙,明子孙皆化。后妃能宽容,故为仁厚,即宽仁之义也。麟趾、殷其雷传曰“振振,信厚”者,以麟趾序云“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殷其雷其妻劝夫以义,臣成君事亦信,故皆以为信厚也。笺“后妃”至“仁厚”。正义曰:此止说后妃不妒,众

    6、妾得生子众多,而言孙者,协句。且孙则子所生,生子众则孙亦多矣。此言后妃子孙仁厚,然而有管、蔡作乱者,此诗人盛论之,据其仁厚者多耳。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薨薨,众多也。绳绳,戒慎也。薨,呼弘反。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揖揖,会聚也。蛰蛰,和集也。揖,子入、侧立二反。蛰,尺十反,徐又直立反。螽斯三章,章四句。 2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老而无妻曰鳏。“桃夭”,於骄反。桃,木名。说文作“枖”,云“木少盛貌”。,本亦作“鳏”,古顽反。 疏“桃夭三章,章四句”至“鳏民”。正义曰:作桃夭诗者,后妃之所致也。后妃内脩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

    7、昏娶不失其时,故曰致也。由后妃不妒忌,则令天下男女以正,年不过限,昏姻以时,行不逾月,故周南之国皆无鳏独之民焉,皆后妃之所致也。此虽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内赞之致,故因上螽斯后妃不妒忌后,言其所致也。且言致从家至国,亦自近致远之辞也。男女以正,三章上二句是也。昏姻以时,下二句是也。国无鳏民焉,申述所致之美,於经无所当也。笺“老而”至“曰鳏”。正义曰:刘熙释名云“无妻曰鳏”者,“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故其字从鱼,鱼目不闭也。无夫曰寡。寡,踝也,单独之名”。鳏或作“矜”,同。盖古今字异。王制曰:“老而无妻谓之矜,老而无夫谓之寡。”则鳏、寡,年老不复嫁娶之名也。孝经注云:“丈夫六十无妻曰鳏,妇人五十

    8、无夫曰寡也。”知如此为限者,以内则云“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则妇人五十不复御,明不复嫁矣,故知称寡以此断也。士昏礼注云“姆,妇人年五十出而无子者”,亦出於此也。本三十男,二十女为昏。妇人五十不嫁,男子六十不复娶,为鳏、寡之限也。巷伯传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间居”,谓妇人也。内则曰“唯及七十,同藏无间”,谓男子也。此其差也。白虎通云:“鳏之言鳏,鳏无所亲”,则寡者少也,言少匹对耳,故鸿雁传“偏丧曰寡”,此其对例也。妇人无称鳏之文,其男子亦称寡,襄二十七年传曰:“崔杼生成及彊而寡”,故小雅云:“无夫无妇并谓之寡。丈夫曰索,妇人曰釐。”又许慎曰“楚人谓寡妇为霜”,并其异名也。鳏、寡之名,

    9、以老为称,其有不得及时为室家者,亦同名焉。即此无鳏民,谓年不过时,过则谓之鳏,故舜年三十不娶,书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唐传:“孔子曰:舜父顽母嚚,不见室家之端,故谓之鳏。”是三十不娶称鳏也。又何草不黄云“何人不矜”,尚从军未老,不早还见室家,亦谓之矜。易大过“九二,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彼郑注云:以丈夫年过娶二十之女,老妇年过嫁於三十之男,皆得其子。彼言老,若容男六十、妇五十犹得嫁娶者,礼:“宗子虽七十,无无主妇。”是年过可以改娶,则妇人五十或可以更嫁者。言鳏寡,据其不得嫁娶者耳。传言崔杼为寡,则有子亦称寡。鳏寡据其困者多是无子,故王制及周礼皆云“天民之

    10、穷而无所告者”。传以“桃之夭夭”言其少壮宜其室家为不逾时,则上句言其年盛,下句言嫁娶得时也。但传说昏嫁年月於此不著。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东门之杨传曰“男女失时,不逮秋冬”,则秋冬嫁娶正时也。言宜其室家无逾时,则三章皆为秋冬时矣。郑以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仲春之月为昏,是礼之正法,则三章皆上二句言妇人以年盛时行,谓二十也,下句言年时俱当,谓行嫁又得仲春之正时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兴也。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

    11、也。笺云:兴者,逾时妇人皆得以年盛时行也。少,诗照反。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嫁子也。于,往也。宜,以有室家无逾时者。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当,丁浪反。 疏“桃之”至“室家”。毛以为少壮之桃夭夭然,复有灼灼然。此桃之盛华,以兴有十五至十九少壮之女亦夭夭然,复有灼灼之美色,正於秋冬行嫁然。是此行嫁之子,往归嫁於夫,正得善时,宜其为室家矣。郑唯据年月不同,又宜者,谓年时俱善为异。传“桃有华之盛者”。正义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未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以喻女少而色盛也。笺“时妇”至“时行”。正义曰:此言年

    12、盛时,谓以年盛二十之时,非时月之时。下云“宜其室家”,乃据时月耳。笺“宜者”至“俱当”。正义曰:易传者以既说女年之盛,又言“之子于归”,后言“宜其室家”,则总上之辞,故以为年时俱当。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蕡,浮云反。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蓁,侧巾反。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一家之人尽以为宜。笺云:家人,犹室家也。尽,津忍反,或如字。他皆放此。 疏笺“家人犹室家”。正义曰:易传者以其与上相类,同有“宜其”之文,明据宜其为夫妇,据其年盛,得时之美,不宜横为一家之人。桓十八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

    13、”室家谓夫妇也。此云“家人”,家犹夫也,人犹妇也,以异章而变文耳,故云“家人犹室家”也。桃夭三章,章四句。3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菟罝,菟又作兔,他故反;罝音子斜反,说文子余反。好,呼报反。 疏“兔罝三章,章四句”至“众多”。正义曰:作兔罝诗者,言后妃之化也。言由后妃关雎之化行,则天下之人莫不好德,是故贤人众多。由贤人多,故兔罝之人犹能恭敬,是后妃之化行也。经三章皆言贤人众多之事也。经直陈兔罝之人贤,而云多者,笺云: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人众多。是举微以见著也。桃夭言后妃之所致,此言后妃之化,芣苡言后妃之美。此三章所美如一,而设文不同者,以桃夭承螽

    14、斯之后,螽斯以前皆后妃身事,桃夭则论天下昏姻得时,为自近及远之辞,故云所致也。此兔罝又承其后,已在致限,故变言之化,明后妃化之使然也。芣苡以后妃事终,故总言之美。其实三者义通,皆是化美所以致也。又上言不妒忌,此言关雎之化行,不同者,以桃夭说昏姻男女,故言不妒忌,此说贤人众多,以关雎求贤之事,故言关雎之化行。芣苡则妇人乐有子,故云和平。序者随义立文,其实总上五篇致此三篇。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肃肃,敬也。兔罝,兔罟也。丁丁,椓杙声也。笺云: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椓,陟角反。丁,陟耕反。罟音古,罔也。杙,本又作弋,羊职反,郭羊北反。尔雅云“枳谓之杙”,李巡云:“橛也。”枳音特

    15、。橛音其月反。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赳赳,武貌。干,扞也。笺云:干也,城也,皆以御难也。此罝兔之人,贤者也,有武力,可任为将帅之德,诸侯可任以国守,扞城其民,折冲御难於未然。赳,居黝反,尔雅云:“勇也。”干如字,孙炎注云:“干,楯,所以自蔽扞也。”旧户旦反,沈音幹。扞,户旦反。御,鱼吕反。难,乃旦反,下同。任音壬。将,子匠反。帅,色类反,沈所愧反。“可任”,而鸩反,后不音者放此。守,手又反。折,之役反。冲,昌容反。 疏“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至“干城”。毛以为肃肃然恭敬之人,乃为兔作罝,身自椓杙。其椓杙之声丁丁然,虽为鄙贱之事,甚能恭敬。此人非直能自肃敬,又是赳赳然威武之夫,可以为公侯之扞城

    16、。言可以蕃屏公侯,为之防固也。郑唯干城为异。言此罝兔之人,有赳赳然威武之德,公侯可任以国守,令扞城其民,使之折冲御难於未然也。谓公侯使之与民作扞城也。传“肃肃”至“杙声”。正义曰:“肃肃,敬也”,释训文。此美其贤人众多,故为敬。小星云“肃肃宵征”,故传曰:“肃肃,疾貌。”鸨羽、鸿雁说鸟飞,文连其羽,故传曰:“肃肃,羽声也。”黍苗说宫室,笺云:“肃肃,严正之貌。”各随文势也。释器云:“兔罟谓之罝。”李巡曰:“兔自作径路,张罝捕之也。”释宫云:“枳谓之杙。”李巡云:“杙谓鬘也。”此“丁丁”连“椓之”,故知椓杙声,故伐木传亦云:“丁丁,伐木声。”传“干,扞也”。正义曰:释言文。孙炎曰:“干,盾,自蔽

    17、扞也。”下传曰:“可以制断,公侯之腹心。”是公侯以为腹心。则好仇者,公侯自以为好匹;干城者,公侯自以为扞城。言以武夫自固,为扞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笺“干也”至“未然”。正义曰:笺以此武夫为扞城其民,易传者以其赳赳武夫,论有武任,明为民扞城,可以御难也。言未然者,谓未有来侵者,来则折其冲,御其难也。若使和好,则此武夫亦能和好之,故二章云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逵,九达之道。施,如字。逵,求龟反。杜预注春秋云:“涂方九轨。” 疏传“逵,九达之道”。正义曰: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郭氏云:“岐道旁出。”“三达谓之剧旁。”孙炎云:“旁出歧多故曰剧。”“四达谓之衢。”郭氏云:“

    18、交道四出。”“五达谓之康。”孙炎云:“康,乐也,交会乐道也。”“六达谓之庄。”孙氏云:“庄,盛也,道烦盛。”“七达谓之剧骖。”孙氏云:“三道交,复有一歧出者。”“八达谓之崇期。”郭氏云:“四道交出。”“九达谓之逵。”郭璞云:“四道交出,复有旁通者。”庄二十八年左传“楚伐郑,入自纯门,及逵市”。杜预云:“逵并九轨。”案周礼“经涂九轨”,不名曰逵,杜意盖以郑之城内不应有九出之道,故以为并九轨,於尔雅则不合也。赳赳武夫,公侯好仇。笺云:怨耦曰仇。此罝兔之人,敌国有来侵伐者,可使和好之,亦言贤也。 疏“赳赳”至“好仇”。毛以为赳赳然有威武之夫,有文有武,能匹耦於公侯之志,为公侯之好匹。此虽无传,以毛仇

    19、皆为匹,郑唯好仇为异。肃肃兔罝,施于中林。中林,林中。施如字,沈以豉反。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可以制断,公侯之腹心。笺云:此罝兔之人,於行攻伐,可用为策谋之臣,使之虑无,亦言贤也。断,丁乱反。 疏“公侯腹心”。毛以为兔罝之人有文有武,可以为腹心之臣。言公侯有腹心之谋事,能制断其是非。郑以为此罝兔之人贤者,若公侯行攻伐时,可使之为腹心之计,谋虑前事。传“可以”至“腹心”。正义曰:解武夫可为腹心之意。由能制断,公侯之腹心;以能制治,己之腹心;臣之倚用,如己腹心。笺“此罝”至“言贤”。正义曰:笺以首章为御难,谓难未至而预御之。二章为和好怨耦,谓己被侵伐,使和好之也。皆是用兵之事,故知此腹心者,谓行攻伐

    20、,又可以为策谋之臣,使之虑无也。虑无者,宣十二年左传文也,谋虑不意之事也。今所无,不意有此,即令谋之,出其奇策也。言用策谋,明自往攻伐,非和好两军,与二章异也。兔罝三章,章四句。 芣苡,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天下和,政教平也。芣苡,音浮。苡,本亦作“苡”,音以。韩诗云:“直曰车前,瞿曰芣苡。”郭璞云:“江东呼为虾蟆衣。”草木疏云:“幽州人谓之牛舌,又名当道,其子治妇人生难。”本草云:“一名牛遗,一名胜舄。”山海经及周书王会皆云:“芣苡,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於西戎。”卫氏传及许慎并同此。王肃亦同,王基已有驳难也。舄音昔。 疏“芣苡三章,章四句”至“有子”。正义曰:若天下乱离,兵役

    21、不息,则我躬不阅,於此之时,岂思子也?今天下和平,於是妇人始乐有子矣。经三章,皆乐有子之事也。定本“和平”上无“天下”二字,据笺,则有者误也。笺“天下和,政教平”。正义曰: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言天下者,以其称王,王必以天下之辞,故驺虞序曰“天下纯被文王之化”是也。文王平六州,武王平天下,事实平定,唯不得言太平耳。太平者,王道大成,图瑞毕至,故曰太平。虽武王之时,亦非太平也,故论语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注云:“谓未致太平。”是也。武王虽未太平,平定天下,四海贡职,比於文王之世,亦得假称太平,故鱼丽传、鱼藻笺皆云武王太平。比於周公之时,其实未太平也。太平又名隆平。隆平者,亦据颂声既作,盛德之

    22、隆,故嘉鱼、既醉、维天之命序及诗谱皆言太平。惟郑康诰注云“隆平已至”,中候序云“帝舜隆平”。此要政洽时和,乃得称也。此三章皆再起采采之文,明时妇人乐有子者众,故频言采采,见其采者多也。六者互而相须。首章言采之、有之。采者,始往之辞;有者,已藏之称,总其终始也。二章言采时之状,或掇拾之,或捋取之。卒章言所成之处,或袺之,或襭之。首章采之,据初往,至则掇之、捋之,既得则袺之、襭之,归则有藏之。於首章先言有之者,欲急明妇人乐采而有子,故与采之为对,所以总终始也。六者本各见其一,因相首尾,以承其次耳。掇、捋事殊,袺、襭用别,明非一人而为此六事而已。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非一辞也。芣苡,马舄。马舄,

    23、车前也,宜怀任焉。薄,辞也。采,取也。笺云:薄言,我薄也。 疏传“芣苡,马舄”。正义曰:释草文也。郭璞曰:“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陆机疏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王肃引周书王会云:芣苡如李,出於西戎。王基駮云:王会所记杂物奇兽,皆四夷远国各赍土地异物以为贡贽,非周南妇人所得采。是芣苡为马舄之草,非西戎之木也。”言宜怀任者,即陆机疏云所治难产是也。笺“薄言,我薄也”。正义曰:毛传言“薄,辞”,故申之言“我薄”也。“我”训经“言”也,“薄”还存其字,是为“辞”也。言“我

    24、薄”者,我薄欲如此,於义无取,故为语辞。传於“薄汙我私”不释者,就此众也。时迈云:“薄言震之。”笺云:“薄犹甫也。甫,始也。”有客曰:“薄言追之。”笺云:“王始言饯送之。”以“薄”为“始”者,以时迈下句云“莫不震叠”,明上句“薄言震之”为始动以威也。有客前云“以絷其马”,欲留微子。下云“薄言追之”,是时将行,王始言饯送之。诗之“薄言”多矣,唯此二者以“薄”为“始”,馀皆为“辞”也。采采芣苡,薄言有之。有,藏之也。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掇,拾也。掇,都夺反,一音知劣反。拾音十。采采芣苡,薄言捋之。捋,取也。捋,力活反。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袺,执衽也。袺,音结。衽,入锦反,又而鸩反,衣际也。采采

    25、芣苡,薄言襭之。扱衽曰襭。襭,户结反,一本作“撷”,同。扱,初洽反。 疏传“袺执”至“曰襭”。正义曰:释器云:“执衽谓之袺。”孙炎曰:“持衣上衽。”又云:“扱衽谓之襭。”李巡曰:“扱衣上衽於带。”衽者,裳之下也。置袺,谓手执之而不扱,襭则扱於带中矣。芣苡三章,章四句。 4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纣时淫风遍於天下,维江、汉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汉广,汉水名也。尚书云:“嶓冢导漾水,东流为汉。”被,皮义反。纣,直九反。殷王也。遍,边见反。疏“汉广三章,章八句”至“不可得”。正义曰:作汉广诗者,言德广所及也。言文王之道,初致桃夭、芣苡之化,今被於南

    26、国,美化行於江、汉之域,故男无思犯礼,女求而不可得,此由德广所及然也。此与桃夭皆文王之化,后妃所赞,於此言文王者,因经陈江、汉,指言其处为远,辞遂变后妃而言文王,为远近积渐之义。叙於此既言德广,汝坟亦广可知,故直云“道化行”耳。此既言美化,下篇不嫌不美,故直言“文王之化”,不言美也。言南国则六州,犹羔羊序云“召南之国”也。彼言召南,此不言周南者,以天子事广,故直言南。彼论诸侯,故止言召南之国。此“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总序三章之义也。笺“纣时”至“教化”。正义曰:言先者,以其馀三州未被文王之化,故以江、汉之域为先被也。定本“先被”作“先受”,因经、序有江、汉之文,故言之耳。其实六州共被文王之

    27、化,非江、汉独先也。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兴也。南方之木,美乔上竦也。思,辞也。汉上游女,无求思者。笺云:不可者,本有可道也。木以高其枝叶之故,故人不得就而止息也。兴者,喻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亦由贞絜使之然。乔木,亦作“桥”,渠骄反,徐又纪桥反。休息并如字,古本皆尔,本或作“休思”,此以意改尔。竦,粟勇反。“流水”,本或作“汉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潜行为泳。永,长。方,泭也。笺云:汉也,江也,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泭之道。今以广长之故,故不可也。又喻女之贞絜,犯礼而往,将不至也。泳音咏。泭,芳于反,本亦作“氵符”,又作“桴”,或作“柎”

    28、,并同。沈旋音附。方言云:“泭谓之,谓之筏。筏,秦、晋通语也。”孙炎注尔雅云:“方木置水为柎筏也。郭璞云:“水中筏也。”又云:“木曰,竹曰筏,小筏曰泭。”音皮隹反。柎、筏同音伐。樊光尔雅本作“柎”。 疏“南有”至“方思”。正义曰:木所以庇荫,本有可息之道,今南方有乔木,以上竦之故,不可就而止息,以兴女以定情,本有可求之时,今汉上有游女,以贞絜之故,不可犯礼而求。是为木以高其枝叶,人无休息者;女由持其絜清,人无求思者。此言游女尚不可求,则在室无敢犯礼可知也。出者犹能为贞,处者自然尤絜。又言水所以济物,本有泳思、方思之道,今汉之广阔矣,江之永长矣,不可潜行乘泭以求济,以兴女皆贞絜矣,不可犯礼而求思

    29、。然则方、泳以渡江、汉,虽往而不可济,喻犯礼以思贞女,虽求而将不至。是为女皆贞絜,求而不可得,故男子无思犯礼也。定本游女作游。传“思辞”至“思者”。正义曰:以泳思、方思之等皆不取思为义,故为辞也。经“求思”之文在“游女”之下,传解“乔木”之下,先言“思,辞”,然后始言“汉上”,疑经“休息”之字作“休思”也。何则?诗之大体,韵在辞上,疑休、求字为韵,二字俱作“思”,但未见如此之本,不敢辄改耳。内则云:“女子居内,深宫固门。”此汉上有游女者,内则言“阍寺守之”,则贵家之女也。庶人之女,则执筐行馌,不得在室,故有出游之事。既言不可求,明人无求者。定本“乔上竦”,无木字。笺“不可”至“之然”。正义曰:

    30、笺知此为“本有可道”者,以此皆据男子之辞,若恒不可,则不应发“不可”之辞,故云“本有可道”也。此笺与下笺互也。此直言不可者,本有可道,总解经“不可”之文,遂略木有可息之道。笺下言渡江、汉有潜行、乘泭之道,不释“不可”之文,是其互也。然本淫风大行之时,女有可求,今被文王之化,游女皆絜。此云絜者,本未必已淫,兴者取其一象,木可就荫,水可方、泳,犹女有可求。今木以枝高不可休息,水以广长不可求渡,不得要言木本小时可息,水本一勺可渡也。言“木以高其枝叶”,解传言“上竦”也。言女虽出游汉水之上者,对不出不游者言。无求犯礼者,谓男子无思犯礼,由女贞絜使之然也。所以女先贞而男始息者,以奸淫之事皆男唱而女和。由

    31、禁严於女,法缓於男,故男见女不可求,方始息其邪意。召南之篇,女既贞信,尚有强暴之男是也。传“潜行”至“方泭”。正义曰:“潜行为泳”,释水文。郭璞曰:“水底行也。”晏子春秋曰: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七里。“永,长”,释诂文。“方,泭”,释言文。孙炎曰:“方,水中为泭筏也。”论语曰:“乘桴浮於海。”注云:“桴,编竹木,大曰筏,小曰桴。”是也。笺“汉也”至“不至”。正义曰:此江汉、之深,不可乘泭而渡。谷风云“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者,虽深,不长於江、汉故也。言“将不至”者,虽求之,女守礼,将不肯至也。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薪貌。错,杂也。笺云: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絜,我又欲取其尤高絜者。翘,祁遥反,沈其尧反。“尤高絜”者,一本无“絜”字。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秣,养也。六尺以上曰马。笺云:之子,是子也。谦不敢斥其適己,於是子之嫁,我原秣其马,致礼饩,示有意焉。秣,莫葛反。说文云:“食马穀也。”上,时掌反,下文同。饩,虚气反,牲腥曰饩。 疏“翘翘”至“其马”。正义曰:翘翘然而高者,乃是杂薪。此薪虽皆高,我欲刈其楚。所以然者,以楚在杂薪之中,尤翘翘而高故也。以兴贞絜者乃是众女,此众女虽皆贞絜,我欲取其尤贞絜者。又言


    注意事项

    本文(《毛诗正义》注音.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