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数学5年级奥数试题101125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8859068       资源大小:432.23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数学5年级奥数试题101125题含详解.docx

    1、小学数学5年级奥数试题101125题含详解第 101 题:一个两位数被 7 除余 1,如果交换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位置,所得到的新两位数被 7 除也余 1,那么这样的两位数有_个,它们是_。答案:有四个,分别是 22、99、92、29解析:_设此二位数为ab,则 ab = 7k +1;1且依题意:有ba = 7k +12则 ab ba 7(k )1 k2即:9(a b) 7(k )1 k2因为(9,7) 1所以7 | a b即 a b 0或 a b 7或 ab =7。所以当 a b 2或 a b 9 或 a 9,b 2 或 a 2,b 9 ;即满足题意的题意的两位数有 22、99、92、2

    2、9,共四个。 ABC第 102 题: 若 15 D E FG H I,且不同字母代表不同数字,求三位数ABC 的最大值是多少?答案:975解析: 因为ABC能被整除商 15,则ABC一定是 15 的倍数,从最大的 15 的三位数倍 数 开 始 尝 试 , 990 有 重 复 数 字 , 舍 去 ; 975 可 以 , 经 尝 试 , 可 得 :1 6 975 43 2 815 。所以ABC最大值是 975。第 103 题: A、B、C、D、E 从盒子中取出小球,然后发生了如下对话A:大家取的小球数量都不同;B:我取了剩下的小球数量的一半;C:我取了剩下小球的23D:我取了剩下的全部小球;E:我

    3、取了剩下的小球的个数的一半。(1) C 是第几个取走小球的(2) 已知每个人都取走了小球,那么这盒小球最少有多少个?解析:由于 B、C、D、E 都说取的是剩下的小球,则第 1 个是 A,又因为 D 取走了剩下的全部小球,则第 5 个是 D。设 D 最后取 1 个,当第 4 个为 B 或 E 时,都取 1 个,与 A 说的大家取的小球数量都不同,矛盾,则第 4 个为 C。当第 4个为 C 时,C 取 2 个,倒推得 C 说的“剩下的”为 3 个,假设第 3 个为 B,B 取 3个,则此时“剩下的”为 6 个,第 2 个为 E,E 取 6 个,此时“剩下的”为 12 个,第1 个位 A,因为个数均

    4、不同,则 A 最少取 4 个,所以这个盒子最少有1 2 3 6 4 16个。第 104 题: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的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1 1独做时提高了 ,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了 ,两人合作 6 天完成全10 52 13部工程的 ,接着徒弟又单独做了 6天 ,这是还剩下全部工程的 没完成,如5 30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个人做,需要多少天完成?答案:33 天解析: 2 13 1徒弟独做 6 天完成了:1 5 30 61 1徒弟独做的效率为: 66 361 1师徒合作时徒弟的效率为: (1 )36 5 2 1师徒合作时师傅的效率为: 6 = 5 30130 1301 11师傅

    5、单干时的效率为: (1 )30 10 331师傅单独干用的天数:1 33(天)。33第 105 题:环形跑道长 700 米,A、B 是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从 A 顺时针、乙从 B 逆时针、丙从 B 顺时针同时出发,甲每经过一次 B,速度就变为原来的 3倍。已知乙、丙第一次相遇时,甲恰好第一次回到 A;乙第一次回到 B 时,甲恰好第二次回到 A。那么当甲第一次追上丙时,丙走了多少米?答案:150 米解析:2 3 设甲的初速度为 1 份,环形跑道一圈是 2 份,那么甲第一圈的平均速度为 ,1 1 2 1 32 9第二圈的平均速度为 ,可知甲第二圈的平均速度是第一圈的 3 倍,那么第一圈花1 1 2

    6、3 9的时间就是第二圈的三倍,所以在甲两次回到 A 地的时间段内,乙走的路程为 3:1,而甲第3二次回到 A 地时,乙刚好回到 B 地,所以甲走第 1 圈时,乙丙第一次相遇且乙走了 圈,41 9 3 。甲第一次过 B 地时,甲走了3 3 9 ,丙的速度是 丙走了 圈。乙的速度是 34 2 4 8 8 81 3 3 圈,然后甲加速,速度变成 3 份,这时甲、丙速度比变成了 3 8:1 半圈,丙走了3: 。2 8 16 83 1 3 圈 。 那 么 丙 一 共 走 了3 3 3 圈 , 也 就 是 追 上 丙 时 丙 又 走 了16 7 112 16 112 14 3700 150米。14第 10

    7、6 题:比较1 与 13 5 7 99.2 4 6 8 100 10的大小。1答案:解析:10大1 3 7 99 4 6 8 985 2 令 A . , B . 1 2 4 6 8 100 3 5 7 9 99 1 1 2 , 3 97 , 99 1,且各项均大于则 A B ,而2 ,., 98100 2 3 3 4 98 99 1000,所以0 A B。综上, 1A2 A B ,所以 100 1A 。 10第 107 题:若质数 p 既是某两个质数的和,又是某两个质数的差,则 p 的值是多少?答案:5解析:因为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质数 p 不可能是偶数,则两个质数一个为奇数一个为

    8、偶数,只有5 2 3,5 7 2 满足题意,则这个质数为 5。第 108 题:将一块长方体木头切三刀,切成 8 个小的长方体。如图所示,其中 7小块的表面积已经给出了,请求出最后一小块的表面积是多少?答案:88解析:设未知的那块表面积为 S,进行横向比较:112 S 2(S ) 2( )2 S S S1 8 7观察图可知:352 288 2( 6 ) 2( ) 64 S S S S ,5 2 1592 2(S6 S ) 2(S S ) 88,5045 4 3 S1 S2S3 S4232 184 2(S8 S ) 2(S S ) 48,7 4 3S5 S6所以:112 S 64 88 48 24

    9、,所以 S 88S7 S8第 109 题:一批零件,1000 名工人同时做,刚好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当完成任务的14时,因其它项目要求,抽调走 100 名工人;又完成了余下任务的13后,因其它项目要求,又抽调走了 100 名工人;又完成了余下任务的成任务,那么至少应该增加多少工人?12后,为了按时完答案:766解析:4a设每个工人每天生产 1 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 4a 个,所以计划需要 天。1000 a a用 天完成了 a 个后,调走了 100 人,剩下 900 人;又用 天完成 a 个后,1000 900a又调走 100 人,剩下 800 人;用 天完成 a 个后,还剩下 a 个零件,且必须

    10、在8004a a a a 23a 天,至少需要工人 23a 1565.2 a 名,所以1000 1000 900 800 36000 36000至少增加1566 800 766名工人。第 110 题:若一个正整数能写成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把该正整数称为“平行线数”,例如 165232 ,则称 16 是一个“平行线数”,问:1 至 2017 这些正整数中,有多少个“平行线数”?999 是第几个“平行线数”?1 至 2017这些正整数中,所有“平行线数”之和是多少?答案:1511 个 747 个 1527116解析:因为(k 1)2 k2 2k 1(k 表示正整数),则所有大于 1 的奇数都是“

    11、平行线数”。因为(k 1)2 (k 1)2 4k (k 表示正整数),则所有大于 4 的 4 的倍数都是“平行线数”。对于被 4 除余 2 的偶数,因为不存在自然数 x、y 使得x2 y2 x ,则形如 4k 2的数均不为“平行线数”。4 2因此,在 14 中只有 3 是“平行线数”,此后每连续四个数中有三个“平行线数”。( ,1 503 3 1 1511个。2017 4) 4 503.1(999 4) 4 248.3,1 248 3 2 747个1 至 2017 中奇“平行线数”共有(2017 1) 2 1 1008 个,和为(3 2017) 1008 2 1018080 ;偶“平行线数”共

    12、有(2017 4) 4 503.1和为(8 2016) 503 2 509036;所有“平行线数”和为1018080 509036 1527116第 111 题:从 111 这 11 个数中去掉 1 个数,将剩下的 10 个数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条直线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答案:解析:将 6 条直线上的数全部加起来,考察每个圆圈的重数。而每个圆圈都在 2条直线上,则总数等于 10 个数之和的 2 倍。由于 6 条直线上的数总和等于 10 个数之和的 2 倍,即每条直线上的数的总和的3 倍等于 10 个数之和,则 10 个数之和一定是 3 的倍数,而1 2 3 . 11 66 ,那么只能去掉 3、

    13、6、9。如果去掉的是 3,则 10 个数之和为66 3 63,每个数的和等于66 3 63,每条直线和为63 3 21。上下两直线的和等于21,则中间两个圆圈的和等于63 21 2 21。则两个数之能是10和11,发现 10 在两条直线上,每条直线的两个端点数的和21 10 11,只能是 2 和 9,4 和 7,5 和 6,而 11 也在两条直线上,每条直线的两端点数的和等于 21 11 10 ,只能是 1 和 9、2 和 8、4 和 6。注意这 8 个端点都不相同,所以与 10 相连的两组端点只能是 4 和 7、5 和 6,与 11 相连的两组端点只能是 1 和 9、2 和 8。再考虑上面的

    14、直线,它的圆圈分别在这四组端点中,从4 和 7、5 和 6、1 和 9、2 和 8 中各取一个,使得它们的和等于 21,取 4、6、9、2,便可得到如下图的填法。如果去掉的是 6 或 9,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如下图的填法:第 112 题:如左图是一个四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的除法竖式,右图是这个四位数除以另一个一位数的除法竖式,求这个四位数是多少?答案:1014 或 1035。解析:根据第一个除法竖式中前两个减法竖式,可知被除数的千位一定是 1,且第一个减法竖式的差一定是 1,根据“黄金倒三角”,可得被减数的百位是 0,商的百位数字和除数的乘积是 9,如下图所示:因9 1 9 3 3,又因为商

    15、的个位数字和除数的乘积为一个两位数,所以除数只能是 3 或 9。如果除数是 3,那么商的百位数字是 3,那么商的百位数字是 3.根据第二个除法竖式,可知能整除 10 的数字,只有 2 和 5,所以第二个除数只能是 2 或 5,则被除数的个位只能是偶数或者 5。又根据第二减法竖式中,把被除数的后两位数字一起落下来,则被除数的十位数字不可能为 0,只能是 1(如果是 2 或者更大的数,则无法满足第一个竖式)。由此推出第一个竖式中商的十位数也是 3,那么商的个位数字与 3 乘积的十位数字是 2,那么商的个位数字是 7、8 或 9,又因为第二个除数只能是 2 或 5,所以商的个位数字只能是 8,则被除

    16、数为 1014,算式可以表示如下:如果除数是 9,那么商的百位数字是 1,十位数字也是 1。同理根据第二除法竖式,知第二个除数只能是 2 或 5,那么被除数的个位只能是偶数或者 5,且被除数的十位数字不可能为 0。如果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是 1,那根据第二个除法竖式,得商的个位数字和 9 的乘积的十位数字是 2,那么被除数的个位数字是 7,不满足被除数的个数只能是偶数或 5。如果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是 2 或者更大的数,则第二个除数只可能是 5,否则不满足第二个竖式情况,那么被除数的个位只能是 0 或 5。但根据第一个竖式,得被除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 5,那么商的个位数字是 5,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是 3,

    17、则被除数为 1035。算式可以表示如下第 113 题:排成一行的学生,从左到右 1 至 3 报数,最后一人报 2.从右到左 1 至m 报数,最后一人报 1,这里 m 与 3 互质。现凡报过 1 的学生出列,其余原地不动,共留下 62 名学生,其中有 21 对学生原来是相邻的,请问原来共有多少名同学?m 的值是多少?答案:将原题修改为:排成一行的学生,从左到右 1 至 3 报数,最后一人报 2.从右到左 1 至 4 报数,最后一人报 1。现凡报过 1 的学生出列,其余原地不动,共留下 62 名学生,其中有 21 对学生原来是相邻的,请问原来共有多少名同学?答解析:从左到右 1 只 3 报数,最右

    18、端的学生报 2,说明这个数除以 3 余数是 2;列出表格如下:(将留下的学生用红色字体表示)第一次报数 . . .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第二次报数 . . . 1 4 3 2 1 4 3 2 1 4 3 2 1观察表格发现,从右往左,每 12 个学生报数为一个周期。一周期内留下 6 名同学,期中 2对原来是相邻的, 21 2 = 10.1,则共有 10 个完整周期。此时留下了106 = 60位同学,还剩 2 位同学,且最后一人第二次报数报 1,观察表格,满足条件的为一个周期内从右向左第 5 位同学,则原来共有10 12 +5 =125位同学。第 114 题:甲、乙

    19、、丙、丁私车在一条路上行驶。甲车 8 点追上丙车,10 点与丁车相遇,12 点与乙相遇,乙车 13 点与丙车相遇,14 点追上丁车。请问:丙车和丁车几点几分相遇?答案:11 点 20 分解析:如图所示从 8 点到 12 点甲乙相遇的路程和 4(V甲 V ) 也是 8 点到 13 点乙丙相遇的乙路程和 5(V乙 V ), 即 V ) (5 )4( 甲 V V V 。从 10 点到 12 点,甲、乙相遇 丙 乙 乙 丙的路程和 2(V甲 V ) 也是 10 点到 14 点乙追丁的路程差 4(V乙 V ) ,所以乙 丁2(V ) 4 。从 10 点这一刻开始到丙、丁开始相遇,路程和为甲 V (V V

    20、 )乙 乙 丁2(V甲 V ) ,所以相遇时间是丙2(V V )甲 丙V V丙 丁由 (V甲 V ) (5 V V )4乙 乙 丙2 V甲 V ) (4 V V )(乙 乙 丁解得2(V V )甲丙V V丙 丁 43(时),所以从 10 点开始过 1 小时 20 分,丙、丁相遇,这时时间为 11 点 20 分。第 115 题:现有甲、乙、丙、丁、戊 5 个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城市,开不同品牌的车,喝不同种类的茶,穿不同颜色的衬衫,一次聚会上他们遇到了一起,把车从左到右排成了一行,已知:(1)甲开奔驰;(2)乙穿绿衬衫;(3)丙喝碧螺春;(4)宝马车紧挨在奥迪车的左边;(5)宝马车的主人喝铁观

    21、音;(6)北京人穿蓝衬衫;(7)丰田主人来自天津;(8)中间那辆车的主人喝龙井茶;(9)丁的车在最左边;(10)上海人的车在穿红衬衫人的车旁边;(11)穿白衬衫人的车在天津人的车旁;(12)广州人喝菊花茶;(13)戊是重庆人;(14)丁的车在别克车的旁边;(15)上海人的车挨着喝乌龙茶的人的车。请问:谁穿黑衬衫?他是哪里人?他开什么车?喝什么茶?答案:重庆人;宝马;铁观音解析:由(4)、(5)、(8)、(9)、(14)得到人物 丁城市车子 别克 宝马 奥迪茶 龙井 铁观音衬衫由(1)、 (7)、(10)得到人物 丁 甲城市 天津车子 丰田 别克 奔驰 宝马 奥迪茶 龙井 铁观音衬衫 白由(6)

    22、结合判断得人物 丁 甲城市 天津 北京车子 丰田 别克 奔驰 宝马 奥迪茶 龙井 铁观音衬衫 白 蓝最终关系表为:人物 丁 丙 甲 戊 乙城市 天津 上海 北京 重庆 广州车子 丰田 别克 奔驰 宝马 奥迪茶 乌龙 龙井 龙井 铁观音 菊花衬衫 红 白 蓝 黑 绿现有一架天平和很多 13 克和 17 克的砝码,用这些砝码,不能称出的最大整数克重量是多少?(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同一边)答案:191 克解析:设用了 x 个 13 克的砝码, y 个 17 克的砝码,要称的重量为c 克,依题意,就是求使13x 17y c 无自然数解的c 的最大值。利用结论,对于不定方程 ax by c ,当c ab

    23、a b时,可能有自然数解,也可能没有自然数解。当c ab a b 时,无自然数解。当c ab a b 时,一定有自然数解。则不能称出的最大整数重量是13 17 13 17 191克。第 116 题: x 表示不超过 x 的质数的个数,如 5 3,即不超过 5 的质数有 2、3、5 共有 3 个,试求 19 9 + 1 的值。答案:11解析:19 9 + 1= 84 + 0= 32= 11第 117 题: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没有平路。一辆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驶 20 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驶 35 千米,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 91个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需7 小时,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行

    24、驶的上坡路和下坡路2分别为( )A.140 千米,70 千米 B.70 千米和 140 千米C.210 千米,140 千米 D.140 千米和 210 千米答案:A解析: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回到甲地,总过走了两个全程,上坡走的路程是一个全程,下坡走的路程是一个全程。上坡速度每小时 20 千米,下坡速度每小时 35 千米,则上下1 1坡速度比 20 :35 4:7,时间比为 7:4 。总时间为9 小时。7 162 2 1 7 21 21 千米。 16 小时。全程为 20 210上坡用时2 7 4 2 22121 3 小时, 假设 210 千米全部都是上坡,则需要 210 20 小时,比实际

    25、时间多了 92 2 21 3 小时,则需要转换 70 1 3 3 千米,所每把 1 千米上坡转换成下坡减少20 35 140 2 140以下坡为 70 千米,则上坡为 210 70 140 千米。第 118 题:“早”“上”“好”表示三个由小到大的不超过 5 的整数,并且早上好早上好,符合条件的数组“早”“上”“好”共有多少组?分别是?答案:共有 1 组,分别是 1、2、3。解析:任选出不超过 5 的整数,分别为 0、1、2、3、4、5,因为 0 乘任意数都为0,则“早”“上”“好”不能为 0。将剩下的 1、2、3、4、5 任意组合,分别为 1、2、3;1、2、4;1、2、5;1、3、4;1、

    26、3、5;1、4、5;2、3、4;2、3、5;2、4、5;3、4、5。其中满足:早 + 上 + 好 = 早上好,为1+ 2 +3 =123。共有 1 组。第 119 题:如图,在 99 格子纸上,三角形 ABC 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若存在格点 P 使得三角形 PA B 与三角形 PA C 的面积相等,就称 P 点为“好点”。那么在这张格子纸上共有_个“好点”。答案:6 个第 120 题:一条河有 A,B 两个港口,水由 A 流向 B,水流速度是 4 公里/小时,甲、乙两船同时由 A 向 B 行驶,各自不停地在 A,B 之间往返航行,甲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8 公里/小时,乙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0

    27、公里/小时,已知两船第二次迎面相遇地点与甲船第二次追上乙船(不算开始时甲、乙在 A 处的那一次)的地点相距 40 公里,求 A,B 两港口的距离。答案:240 千米。解析:甲的顺水速度: 28 4 32千米/时,逆水速度 28 4 24千米/时;乙的顺水速度: 20 4 24千米/时,逆水速度 20 4 16千米/时。第二次相遇地点:从 A 到 B,甲速:乙速 32: 24 4:3,甲到 B,乙到 E甲从 B 到 A,速度 24,甲速:乙速 24: 24 1:1。甲、乙再 EB 的中点 F 处第一次相遇。乙到 B 时,甲到 E,这时甲速:乙速 24 :16 3:2,甲到 A 点时,乙到 C 点;2甲从 A 处顺水行驶,甲速:乙速 32 :16 2:1,所以甲、乙第二次相遇地点是 AC3处的 H 点。AH2 1 1 1 AB AB d 。3 2 3 3第二次追上地点:甲比乙惰性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数学5年级奥数试题101125题含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