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5911913       资源大小:43.8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 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英国;欲治苴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英家者,先修英身(7 );欲修貝身者, 先正英心;欲正苴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苴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 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0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 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矗【注释】(1)大学之逍: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 学而

    2、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 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 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 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眾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 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徳: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 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徳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徳。(3)亲民:根据后而的 “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

    3、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 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 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英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苴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 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 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徳,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逍 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左;志向坚

    4、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 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徳的 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 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 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頁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 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 才能真诚:意念真诚

    5、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 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 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 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a【读解】a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徳、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 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

    6、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 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 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 治”两大方面:前而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而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 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而的枢纽,它与前而的“内修项目连在 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而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 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 命

    7、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 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 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 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 笛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 是或隐或显地在彫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 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 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 云、隐逸髙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弘扬光明的品徳a【原文】a康诰(1)曰:“克明徳。“(2 )大甲(3)曰:“

    8、顾 設天之明命。”(4)帝典(5)0: “克明峻徳。“(6)皆自明也。(7)(传1)a【注释】上 (1)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 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 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顾:思念。課:此。明命:光明的禀性。(5)帝典:即尧典, 尚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徳: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徳”。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 高等。(7)皆:都,指前而所引的几句话。亠【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徳。“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賦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

    9、徳。这 些都是 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徳。亠【读解】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徳“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 光明正大的品徳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岀心 裁,标新立异的产物。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就 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 许多恶的品质。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冇的作用,任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 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岀“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徳,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

    10、来看,“在明明徳就是加强道徳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 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四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 尔斯秦式的“道徳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 热爱“、“培养四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徳”,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徳为目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a【原文】汤乙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传2 A【注释】(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

    11、是指 商汤的洗澡盆。(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 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 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 “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 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苴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5)是故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徳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 徳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侬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 说

    12、:“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徳高 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读解】4 如果说“在明明徳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 大的品徳的话,那么,“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 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 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岀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徳 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 绛把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划为“洗澡“。

    13、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 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徳,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 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 以,你不仅可以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 的座右铭。找准自己的位置【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曰:“于止, 知英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 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14、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澗)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誼)(4)兮!“如切如 磋者,道学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彳闲)兮者,恂栗也(6):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 子,终不可Ct宣)兮者,道盛徳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於戏!前王不忘(7 )。君子贤 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传 3) a【注释】(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 i),都城及其周帀的地区。匕有至、 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2)缗蛮黄 鸟,止于丘隅:引自诗 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

    15、,栖息。(3) “穆穆“ 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 (WLI),叹词。缉,继续。熙,光明。 止,语助词,无意义。(4)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水边。斐,文采。瑟兮(彳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 縫盛 大的样子。(i宣),诗经原文作(i爰),遗忘。(5 )道:说、言的意思。(6)恂栗,恐惧, 戒惧。(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 王。(8)此以:因此。 没世:去世。【译文】上 诗经说:“京城及英周用,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

    16、 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逍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 儿吗?“诗经说:“品徳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 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 做到 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 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 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里所说的“如加工竹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 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

    17、“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 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 啊!“是指由于他品徳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啊啊,前 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 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 不会忘记他们。【读解】a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英所止即知道你 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髙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 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

    18、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 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 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 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徳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 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冇: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苴是当今读者来说, 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 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 较深的启发意义

    19、。“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I匕“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塾 这一点,说起 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I匕尤英是当今时代, 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 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 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 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 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20、,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 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巻和角色一知貝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凡事抓住根本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 本。 (传4)“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 与别人一样。歟2)无情者不得尽 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3)民志:民心,人心。【译文】亠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 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

    21、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读解h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 的,或者说才是“本“。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 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金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 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 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

    22、而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 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获得知识的途径【原文】a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 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传5)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 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

    23、而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 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 文字。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益,更加。【译文】A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 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立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 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 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 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淸淸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

    24、到淋漓尽 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A【读解】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 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淸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 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 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小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 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

    25、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 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A 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 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不要自欺欺人A【原文】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6)! 小人闲居(7 )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 ),掩(9)英不善,而著(1 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英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虛严乎!”富润屋(,徳润身(1 3),心广体胖(14)。

    26、故君子必诚其意。 (传64【注释】a (1)英意:使意念真诚。(2)毋:不要。(3)恶(wu)恶(e )臭(xiu): 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n)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喜 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5)谦(qian):通“慷,心安理得的样子。(6)慎其独:在独自 一人时也谨慎不苟。闲居:即独处。(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9)掩:遮掩,掩盖。(10) 著:显示。(1 1)中:指内心。下而的“外指外表。(12)润屋:装饰房屋。(13)润身,修养自身。(14)心广体胖(pan):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但。【译文】a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注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