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第1课时教案.docx

    • 资源ID:2137511       资源大小:21.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第1课时教案.docx

    1、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第1课时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第1课时)教案19 海滨小城【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

    2、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 3练读课文,质疑问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出海归来的船队。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想去看看吗?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临海的小城里那些桉树叶子散发出的清

    3、香,凤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小城公园里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榕树,树下那些笑语欢颜的儿童、青年、老人;小城街道那踩上去就咯吱咯吱作响的细沙路面。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 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清新、洒脱。同学们,不想去瞧瞧吗?好!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海滨小城(板书,海滨小城),注意读准前鼻音“滨”。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大意。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3)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小组交流,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第1自然段:美丽的海。生字:滨 鸥 灰。新词:灰色 海鸥 海滨。 注意读准前鼻音“滨”。第

    4、2自然段:早晨的海面。生字:胳、臂、渔。新词:胳臂 渔民注意多音字“臂”在这里读“bei”,组词为“胳臂”,还有一个读音是“b”,组词是“臂膀”。第3自然段:沙滩上的贝壳与捕鱼归来的船队。生字:睬 遍 躺 载 靠 。新词:遍地 理睬 躺着 满载 靠岸 。注意读准平舌音“睬、载”,前鼻音“遍”,后鼻音“躺”。多音字“载”:“满载”的“载”读“z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是“zi”,组词为“记载”。 第4自然段:小城庭院里的树。生字:凰 亚 栽 夏。新词:凤凰、亚热带、栽树、初夏等。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的榕树。生字:榕、凳、逢。新词:榕树、石凳、每逢。注意读准后鼻音“凳、逢”。 第6自然段:小城街道

    5、清洁。生字:踩、除。读准翘舌音“除”。新词:除了、踩在。 第7自然段:总结小城美丽整洁。生字:洁。新词:整洁。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生字词。海滨 海鸥 灰色 胳臂 渔民 遍地 理睬 躺着 靠岸 凤凰 亚热带 栽树 初夏 榕树 石凳 每逢 除了 踩在 整洁 满载 2.齐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四、理清脉络,指导分段。 1. 把课文分成“海滨”和“小城”两部分。(1至3段,4至7段) 2.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海滨小城,也即“远近”的顺序)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会写字田字格课件: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栽 亚 夏 除 踩 洁2.指名朗读。3.识记生字你

    6、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特点:比如“滨”,形旁是“氵”,表示与水有关,“宾”是声旁,表示读音。另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记“渔 遍 躺 靠 洁”。形近字辨析:业一亚 浩一洁 栽载 踩睬3. 观察字形,交流写法。“滨 渔 除 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躺”左右等宽;“靠”上下结构,“遍”半包围结构,先写“扁”,再写“辶”。4.指导写字规律:重点指导“遍 除 洁”“遍”注意“扁”户下面的部分,里面是一横两竖,“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捺。“除”,右边是“余”,竖勾不要露出第一个横。“洁”,注意右边的写法,上面是个“士”,下面的短横压住横中线,下面的口,第一竖压住竖中线。5.自由练习

    7、,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熟读课文,积累佳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深入体会课文内容。【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出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识生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灵活高效。】【设计意图:这是对会写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的环节。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

    8、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一、复习检查(4分钟);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四、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 海滨小城。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

    9、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二、学习“小城景色”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

    10、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庭院部分”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

    11、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听,自己是否似乎真的闻到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

    12、呢?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美”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教师补充:作者的确是用眼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5、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点;在看花“热闹”

    13、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途径来观察事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学习“公园部分”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 2、指导学文: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

    14、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学习“街道部分”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

    15、的路。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4、教师指点: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丽。)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

    16、,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写海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四、作业布置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具体要求:先观察,再写下来;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校园的特点来。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海滨小城第1课时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