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2.中药学课件(温里药).ppt

    • 资源ID:18719321       资源大小:1.04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2.中药学课件(温里药).ppt

    1、中药学,泰山医学院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高红莉,第 十 四 章,温里药,主要内容,: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小茴香:花椒、高良姜、,温里药,概 述,含义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性能功效本类药物多味辛而性温热,以其辛散温通、偏走脏腑而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个别药物还能助阳、回阳。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温里药,概 述,适应范围本类药物主治里寒证。包括:1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2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3肝经受寒,少腹冷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温里药,概 述,适应范围4

    2、肾阳不足证,症见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5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6亡阳厥逆证,症见畏寒踡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温里药,概 述,配伍方法配伍方法: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温里药,附子,源于本经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夏至至小暑间采挖,去母根、须根及泥沙,洗净,称“泥附子”,再按不同规格要求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黑附片)、白

    3、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药物基原,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药性说明】本品辛热燥烈,补火散寒,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暖肾阳,可达表入里,温通周身之阳气。故凡上下内外,果有真寒,无所不用。尤以回阳救逆见长。【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药性功效,附子,1.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疗亡阳证,如四逆汤;本品能回阳救逆,人参能大补元气,二者同用,可治亡阳兼气脱者,如参附汤。,应 用,附子,2.阳虚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

    4、均可应用。3.寒痹证。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收,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多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应 用,附子,【用法用量】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应 用,附子,1抢救休克:用30%参附注射液1020ml加于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20ml中静注,必要时每隔0.51小时重复一次;或用50100ml本品加入250500ml上

    5、述液体中静滴。2治疗虚证病窦综合征:每日用附子注射液8g(每2ml含生药4g)加5%葡萄糖500ml静滴,并每晚肌注本品4g,2周为1疗程,治12疗程。,现代研究,附子,不良反应:附子中含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还具有乌头碱样作用,表现为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附子中毒原因:附子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有呼吸麻痹症状时,及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给氧;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现室性心律紊乱可用利多卡因。,现代研究,干姜,药物基原,源于本经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

    6、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切片或切块生用。,干姜,干姜,干姜,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药性说明】干姜辛热,守中上二焦,长于温暖脾肺而散寒化饮,兼有回阳之功。故为中焦虚寒,肺寒痰饮之要药;其回阳力缓,多作辅药使用。【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干姜,应 用,1.腹痛,呕吐,泄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如理中丸;治疗胃寒呕吐,可与高良姜同用,如二姜丸。2.亡阳证。本

    7、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干姜,应 用,3.寒饮咳喘。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干姜,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醇、水芹烯、茨烯、柠檬醛、芳樟醇、姜辣素等。姜的乙醇提取液能直接兴奋心脏,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干姜有镇呕、镇静、镇痛、驱风健胃、止咳等作用。治疗遗尿:用干姜15g,加入200ml水,煎至100ml滤渣取液和面粉调成糊状,摊于3块2寸见方布上,晒干即成,选中

    8、极、三阴交将此姜饼置于穴上,艾灸,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3天为1疗程。(陕西中医1987;8(11):35),肉桂,源于本经 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皮和粗枝皮。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 者称官桂。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大暑节前将树皮割裂,立秋后剥离,刮去栓皮,阴干。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切片或研末,生用。,药物基原,肉桂,肉桂,肉桂,【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药性说明】本品辛甘大热,纯阳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故为

    9、脾肾阳虚,寒凝诸痛,气血虚寒等证之要药。【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药性功效,肉桂,1.阳痿,宫冷。本品甘热助阳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常配附子、熟地、山茱萸等,用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如肾气丸、右归饮。2.腹痛,寒疝。本品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治疗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可单用研末,酒煎服;或与干姜、高良姜、筚拨等同用;治疗寒疝腹痛,多与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应 用,肉桂,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本品辛行温通力强,温经通脉功胜,故可用治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闭经、痛经等证。4.虚阳

    10、上浮。本品大热入肝肾,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此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在补气益血方中,适加肉桂,能鼓舞气血生长。,应 用,肉桂,【用法用量】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应 用,肉桂,肉桂、附子、干姜性味均辛热,能温中散寒止痛,用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干姜主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而止呕;附子、干姜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此功附子力强,干姜力弱,常相须为用。干姜尚能温肺化饮,用治肺寒痰饮咳喘。,鉴别用药,肉桂,肉桂、附子味甘而大热,散寒止痛力强,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湿痹

    11、痛证,二者又能补火助阳,用治肾阳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肉桂还能引火归源、温经通脉、用治虚阳上浮及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鉴别用药,肉桂与桂枝,肉桂、桂枝性味均辛甘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用治寒凝血滞之胸痹、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证。肉桂长于温里寒,用治里寒证;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下元虚衰、虚阳上浮之虚喘、心悸等。桂枝长于散表寒,用治风寒表证;又能助阳化气,用治痰饮、蓄水证。,鉴别用药,吴茱萸,药物基原,源于本经 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贵州、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

    12、干。生用或制用。,吴茱萸,石虎,吴茱萸,吴茱萸,吴茱萸,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药性说明】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燥烈,长于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凡肝胃虚寒气逆及下焦寒湿脚气等证均为要药。【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吴茱萸,应 用,1.寒凝疼痛。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2.胃寒呕吐。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吴茱萸,应 用,3.虚寒泄泻。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此外,以本品用米醋调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疮,现

    13、代临床并用以治疗高血压病。【用法用量】煎服,1.54.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小茴香,药物基原,源于新修本草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成熟果实。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生用或盐水炙用。本品又名谷茴香。,小茴香,小茴香,小茴香,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药性说明】小茴香辛散温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见长,为治寒疝要药。【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小茴香,应 用,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

    14、痛,痛经。本品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治疗寒疝腹痛,如天台乌药散。2.中焦虚寒气滞证。本品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丁香,药物基原,源于雷公炮炙论 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花蕾。习称公丁香。多系栽培。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海南省亦有栽培。生用。【处方用名】丁香、公丁香、大花丁香、紫丁香。,丁香,丁香,丁香,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药性说明】本品辛温,善暖中下二焦而降逆止呃,为中焦虚寒呃逆,下元虚冷阳痿所常用。【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丁香,应

    15、用,1.胃寒呕吐,呃逆。本品功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2.脘腹冷痛。可与延胡索、五灵脂、橘红等同用。3.阳痿,宫冷。本品有温肾助阳起痿之功,可与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高良姜,药物基原,源于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根茎。又名良姜。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夏末秋初采挖生长46年的根茎,除去地上茎、须根及残留鳞片,洗净,切段,晒干。生用。,高良姜,高良姜,高良姜,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经。【药性说明】本品辛热,主入脾胃,善除中焦实寒而止痛功良,适于外寒直中,胃痛呕逆之证。【功效】散寒止痛,温

    16、中止呕。,高良姜,应 用,1.胃寒冷痛。本品辛散温通,善散寒止痛,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每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2.胃寒呕吐。本品有温散寒邪、和胃止呕之功,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若治虚寒呕吐,则可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胡椒,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温中散寒,下气消痰。,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温中散寒,下气消痰。(黑胡椒、白胡椒),花椒,药物基原,源于本经 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青椒Z.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果皮。主产于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地。秋季果实开裂时收采,晒

    17、干。【处方用名】花椒、川椒、蜀椒。,花椒,花椒,花椒,花椒,药性功效,【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药性说明】本品辛温,温暖中焦,其性燥散,除湿散寒,且止痛功良,适于中寒腹痛之证,兼能杀虫。【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花椒,应 用,1.中寒腹痛,寒湿吐泻。本品辛散温燥,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2.虫积腹痛,湿疹,阴痒。本品有驱蛔杀虫之功。用于本品有杀虫燥湿止痒之功。可单用煎水外洗。,荜茇,胡椒科植物筚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胡椒科植物筚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荜澄茄,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注意事项

    本文(12.中药学课件(温里药).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