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级经济师统计教案.docx

    • 资源ID:17543867       资源大小:142.1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级经济师统计教案.docx

    1、中级经济师统计教案第四部分 统计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一、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二、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绝对数)、定比尺度(相对数)三、 统计数据的类型:1、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变量及其类型: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离散型变量与连续型变量例如:将对服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类,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 C )A、 定比尺度B、 定类尺度C、 定序尺度D、 定距尺度例如: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中能进行加、减运算的是( AD )A、 定比尺度B

    2、、 定类尺度C、 定序尺度D、 定距尺度E、 定性尺度例如: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可以用( DE )计量A、 定性尺度B、 定类尺度C、 定序尺度D、 定距尺度E、 定比尺度例如:(2009年考题)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C )A、 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B、 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C、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D、 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例如:下列变量中,通常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有( ABE )A、 产品产量B、 时间C、 性别D、 居住地区E、 年龄例:某产品资料如下:等级单价(元/斤)收

    3、购量(斤)收购额(元)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1.201.050.90200030004000240031503600例: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工人组别工资总额(元)2000年2001年普工22400224003040037800技工例: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数(件)工人数102020303040405015383413例如: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实际产值(万元)80909010010011011012068571261844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班组生产工人数50606070

    4、7080809090以上35822150100703050四、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分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例如:某公司2008年1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总产值为2563万元,职工平均工资为2400元,产品的合格率为95%。1月1日职工人数为700人例如: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CE)。A)某地区人口数B)某校毕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例:已知某公司资料指标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月末工人数(人)总产值(万元)2000112000126220014.6220016.3五、 统计数据

    5、的来源1、 直接来源: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2、 间接来源: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例如: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B )A、 重点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所有非全面调查例如: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D )A、 专家调查B、 重点调查C、 系统调查D、 典型调查例如: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 ABCD )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E、 中国统计年鉴例如:(2009年考题)对于普查而言,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

    6、(ABCE )A、 经济性B、 时效性强C、 适用面广D、 周期性强E、 准确性高六、 统计数据的质量1、 登记性误差与代表性误差。2、 质量要求及检查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最低成本。例如:下列关于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说法正确提( ABDE )A、 登记性误差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B、 因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造成的误差是登记性误差C、 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是代表性误差D、 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生的随机误差是代表性误差样本容量不足可能生产代表性误差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 频数与频数

    7、颁布(1)比例(2)比率2、 分类数据的图示(1)条形图(2)圆形图例如:关于比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CE )A、比值可能大于1B、各部分的比率之和等于1C、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D、是总体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对比关系E、可以不用1作为基数,而用100或其他便于理解的数作为基数。例如:(2009年)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A )A、条形图B、直方图C、累计分布图D、茎叶图(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累积频数与累计百分数2、顺序数据的图示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数据的分组:1、确定分组组数2、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3、求极差4、确定各组组距5、确定组限例如:已知一组数据的上限是

    8、70,组中值是50,则该组数据的下限是( A )A、30B、40C、50D、60例如: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时要求( CD )A、组数尽可能多B、组数尽可能少C、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D、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E、使用开口组(二)数值型数据的图示1、直方图2、折线图例如: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是( B )A、 折线图B、 条形图C、 直方图D、 圆形图例如: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是( BCD )A、 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分开排列的B、 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C、 直方图和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D、 直方图的矩形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E、 直方图的高度有意义而宽

    9、度无意义二、 统计表(一) 统计表的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二) 统计表的设计例: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要求:(1)将成绩分为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平均成绩。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学生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组中值向上累计向下累计

    10、各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向上累计向下累计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4612153556575859541022374040363018310.015.030.037.57.510255592.51001009075457.5合计40-100.0学生的平均成绩: 组中值(上限下限)2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试一、 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0表示例如:一家连锁超市的10个分店某月的销售额分别为:61、65、73、78、80、80、80、80、96、97 众数m0=80万元(二)中位数: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

    11、数值叫中位数,用me表示上题中位数me=80例如:(2009年)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BC )A、 离散系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均值E、 标准差(二) 算术平均数1、 简单算术平均数(总体未分组)例51 某机械厂某生产班组有10名工人,生产某种零件,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45件,48件,52件,62件,69件,44件,52件,58件,38件,64件。试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2、 加权算术平均数(总体已分组) 例:30名工人加工零件次数颁布表如下: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工人数(人)频率(%)25303035354040454550369841020302713合 计401

    12、00.0(2)例如:(2009年)下列指标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且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级差(四)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不同于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是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时比较适用的一种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二、 离散程度的测度例:观察两只钟的时差:甲:5、3、0、3、5平均误差乙:0、0、0、0、0平均误差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例:某企业有两个车间各10名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甲车间:20、22、23、25、25、26、26、26、28、29平均日产量全距9乙车间:11、15、18、22、30、29、31

    13、、25、34、35平均日产量全距24(一) 标准差和方差简单式:加权式:甲组日产量xX(X)2乙组日产量xX(X)2202223252526262628295320011134259400111935111518223029312534351410735460910196100499251636081100合计066合计0612甲组标准差2.57乙组标准差7.82(二) 离散系数100%例:两个农场平均亩产标准差离散系数(%)甲农场3007.52.5乙农场40092.25例: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据此资料可知( A )。 A

    14、、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例如:(2009年)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C )。A、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 不受数据差异程度的影响C、 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D、 计算更简单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一、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1、 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2、 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例如: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分别为(AD )A、 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B、 被研究现象分组情况C、 被研究现象的动态性D、 反映被研究现象一定时间

    15、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E、 反映被研究现象一定空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二、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一) 发展水平(二) 平均发展水平(三)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2)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首末折半法(间隔相等):加权法(间隔不相等):(3)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例: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指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80160200190月初工人数(人)600580620600试计算: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000(元) (三)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16、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逐期增长量 (2)累计增长量(3)两者的关系: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三、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一)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2)定基发展速度:两个相邻的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两者的关系:乘、除关系例: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D )A 、9.28.67.17.5 B、(9.28.67.17.5)100C、109.2108.6107.1107.5D、(109.2108.6107.1107.5

    17、)100(1)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2)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3)两者的关系:无直接关系(二)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2、平均增长速度:某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资料:亿元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60.35425.15854.062806322.66860逐期增长量339.2428.942642.6537.4累积增长量339.293.7519.7562.31099.7环比发展速度(%)94.18107.91107.28100.69108.5定基发展速度(%)94.18101.63109.02109.76119.

    18、09环比增长速度(%)5.827.917.280.698.5定基增长速度(%)5.821.639.029.7619.09年平均增长量= 年平均发展速度=103.56% 年平均增长速度3.56%(三) 速度的分析与应用增长1%的绝对值=例、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月份136910次年1月月初人数102185190192191184计算: (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94年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3)如要求2000年时该地区人口数不超过200万人,则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应控制在 什么水平? 解: (1)1995年平均人口 (2)198

    19、41995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 (3)2000年人口不超过200万的平均增长速度 % 例如:某市财政收入2009年比2004年增长了72.6%,则该市2004年至2009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D )A、B、C、D、例如: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年份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职工人数(万人)1000120016001400则该行业2000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 B )万人。A、1300B、1325C、1333D、1375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一、 指数的概念、分类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

    20、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按研究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1.个体指数,是表明个别事物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2.总指数,是表明复杂经济现象中多种不同度量的事物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按编制指数的方法论原理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1.简单指数,是指直接将个别事物的计算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对比的相对数。 2.加权指数,是由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或汇总求得的总指数。加权指数是计算总指数广为采用的方法,综合指数也是一种加权指数例如: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AD)A、 质量指数B、 综合指数C

    21、、 加权指数D、 数量指数E、 简单指数按指数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1.数量指标指数,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或规模变动方向和程度的指数,如职工人数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 2.质量指标指数,是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质量、内涵变动情况的指数,如成本指数、物价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二、 加权综合指数数量指数 质量指数三、 指数体系(一) 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1、总量指数:2、指数体系:(二) 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1.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根据。2.利用各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指数间的相互推算。例: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

    22、产成本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166.32% 85.68% 185% 54%例: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 量出厂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吨台件600010000400005000120004100011050201006020要求: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2位小数)根据以上资料:得:总产值指数总产值增加量p1q1-p0q0=2040000-1960000=80000(元)产量指数 因产量变动而使总产值增加额p0q1-p0q0=1970000-1960000=10000(元)出厂价格指数因出厂价格变动而使总产值增加额p1q1-p0

    23、q1=2040000-1970000=70000(元)从相对数验证二者关系104.08100.51103.55从绝对数验证二者关系800001000070000四、 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了解)(一) 零售价格指数(二) 消费价格指数1、通货膨胀率=2、通货购买力指数=3、实际工资=例如(2009年考题)2008年与2007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10%,工资总额增加21%,则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A )A、10%B、11%C、12%D、21%例如:某超市2007年总销售额为100万元,2008年总销售额为121万元,2008年的商品销售均价比2007年上涨10%,则2008年与2007年相

    24、比( ABE )。A、 商品销售量指数为110%B、 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21%C、 由于价格上涨使得总销售额增加了10万元D、 由于销售量上升使得总销售额增加了11万元E、 销售量增加10%解答:1、 销售额指数=2、 价格指数=3、 销售量指数=121%/110%=110%4、 =5、 由于价格上涨使得总销售额增加了11万元。6、 由于销售量上升使得总销售额增加=10万元。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一、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注意: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2、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

    25、形态 。(一)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3601914661589404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收入+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4905612177120961607589404(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5461732255224089112相差8940489112292二、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农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生产法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生产法3、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收入法例如:目前中国主要采取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是( A )A、 生产法B、

    26、支出法C、 收入法D、 价格法例如: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包括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 B )。A、 货币形态B、 产品形态C、 消费形态D、 资本形态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最终消费四、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 统计范围2、 统计起点:50万元五、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1、 统计的范围:2、 离岸价、到岸价例如: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进行,一般采用( C )A、 生产法B、 支出法C、 收入法D、 效益法例如:最终消费包括(CD )。A、 存货增加B、 净出口C、 政府消费D、 居民消费E、 固定资本形成例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包括(ABCE)A、 房地产开发投资B、 基本建设投资C、 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D、 股票投资E、 更新改造投资


    注意事项

    本文(中级经济师统计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