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练习1.docx

    • 资源ID:17051979       资源大小:24.6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练习1.docx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练习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阅读)冒险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zzh)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l lu)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nn nn)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ji ji)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泥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

    2、里东啄西啄,这课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泥土 ( )的茎叶 ( )的春天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脆弱( ) 危险( ) 胆怯( )4用“”划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5文中谁冒险?它为什么要冒险?6第二颗种子为什么不敢冒险?结果怎样?_答案:1. zh l nn ji 2肥沃 茂盛 温暖 3坚强 安全 勇敢 4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5第一颗种子冒险 它要努力向上生长6缺乏勇敢 结果被母鸡吃进了肚子7. 做人一定

    3、要勇敢进取,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拼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解析:1. 多音字。扎 z捆,缠束:辫子。腿;扎 zh刺:针。花。露 lu动显出;冒出;露 l名形声,露水。难 nn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难 nn灾祸,困苦:民。灾。结(ji) 果:动词,长出果实;结(ji)果:名词,后果,结论。2. 词语搭配3. 略。4. 排比句是句式、结构、寓意语义相似相近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组成,一般有分号隔开。5.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出来两颗种子的表现及结果。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4、。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_这段话写了哪几种风筝?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来,写在横线上。风筝名:_表示颜色的词:_作者在具体描写风筝时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请你仔细读一读,用“_”画出写看到的句子,用“”画出写想到的句子。答案:1. 四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2. 小蜜蜂 大金鱼 小卫星;金黄色 鲜红色 金3. 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 尾巴一摆一摆的 闪着金光;想到的: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在水里游 宇宙中飞行解析:1. 中心句一般在段首短尾找。第一句是总起句,后面是“热闹”的具体表现。2. 文中把风筝比喻成各种物品

    5、,并赋予了名字,所以用双引号;3. 看到的是风筝的形态,再联想,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形态。比喻句的前部分是看到的,后部分是联想的比喻。 牛顿的故事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他。牛顿8岁上学以后,外祖母有时给他一些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买了锤子和锯。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些手工制品。|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面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了。”“是谁教你做的呀?”“是我自己想出来

    6、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取得了许许多多科学研究成果。|(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词。一( )木板 一( )钉子 一( )线条(2)写出近义词。喜欢( ) 自豪( )保持( ) 成果( )(3)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二段写了 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的事。(5)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画“”)a.牛顿小时候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 )b.牛顿善于思考,自己制作了太阳钟。 ( )c.牛顿从小就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 )d.牛顿始终保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长大以后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 )(6)读了这篇短文,对

    7、你有什么启发?_答案:(1)一块木板,一个钉子,一条线条。()喜欢-喜爱,自豪-骄傲,保持-维持,成果-收获()第二段写了牛顿制成太阳钟的过程。()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牛顿小时侯创造发明的事。(5) (6)我们平时不管做什么都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解析:1.词语搭配。3. 根据对话可概括段意: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4. 段意串联法概括:第一部分总写牛顿爱创新;第二部分写牛顿创新的小故事;第三部分写牛顿创新的成果。6. 牛顿的创新精神使他获得成功,所以要向他学习。(围绕勇于创新即可)逛庙会春节那天,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去逛庙会。庙会可好玩儿啦,有缩小的景山、故宫、天坛、北海和许许多多的名胜古

    8、迹。我还照了相,其中有一张是在景山顶上照的。在庙会上,我看了耍狮子。以前一提耍狮子,我就想:那个耍狮子的人一定是个二十多岁的叔叔。可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这个耍狮子的人竟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爷爷。他不仅会耍狮子,还会杂技。只 见地上摞着三四层楼高的凳子。这位老爷爷一层一层地上到了顶。顶上系着一根杆子,老爷爷把这个杆子用绳子绑在凳子上,然后做了一个肩肘倒立。这时,两只大 狮子也爬上了凳子,大狮子快爬到顶的时候,四只小狮子也开始往上爬。凳子好像有点摇,观众都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往上爬的狮子,一直助威的锣鼓声也停了 下来。我屏住了呼吸,不由得担心起他们的安全,特别是站在最顶上的老爷爷。狮子也爬到了顶

    9、,叼起了老爷爷递来的横幅,横幅唰地一下向下展开,上面写着:老 北京民俗庙会给全国人民拜年。回家的路上,我说:“这回可没白来,耍狮子真有趣!”1. 从文中找出近义词。惊讶-( ) 聚精会神-( )2. 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再造句。不仅还_3. 在正确答案后打“”。本文主要内容是:(1)我们一家人去逛庙会。( )(2)我看到了缩小的名胜古迹。( )(3)在庙会上,我看到的耍狮子十分有趣。( ) 答案:1. 惊呆 目不转睛2. 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增长了知识。3. (1)解析:$1.惊讶,吃惊的意思;聚精会神,精神非常集中的样子,与文中“目不转睛”相近。3. (2)(3)都是逛庙会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10、。蜂鸟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2、用“_”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_比作_。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_、_、_、_ 、_。4、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_1身体小 飞行快 羽毛漂亮2羽毛 仙女的衣裳3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绚丽多彩 万紫千红

    11、 五彩斑斓4“略”。(提示: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即可。解析:$1.第一自然段写蜂鸟体型小,飞得快;第二自然段写蜂鸟羽毛漂亮;2. 打比方其实就是比喻句。“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把蜂鸟比作流星);“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把羽毛比作仙女衣裳)3.注意是颜色的词语。登山人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

    12、了峰顶。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1. 解释词语。(1)气馁:(2)领略:2. 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第一人_,第二人_,第三人_。3. 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_答案:1. 气馁:知道事情的难度而退缩。 领略:用心感受,体会。 2. 第一个登山人 知难而退 刚攀几步就放弃第二个登山人 适可而止 中途退下第三个登山人 勇往直前 登上顶峰3. 要领略到山顶的无限风光,肯定要经历

    13、登山过程的劳累;前两个登山者害怕困难,半途而废,不可能等到山顶欣赏美景。解析:1. 根据“气馁”前面的描述推测意思;“领略”,指用心去感受。2. 根据每个登山人的话语来概括。3. 理解句子。联系上文可知道,这是第三个登山人说的话,“你们”指前两个半途而废的。一棵梨树被虫咬伤了,两只啄木鸟看见了,讨论怎么给树治虫。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尖治起,因为树尖是发芽成长的部分,很重要。”另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根治起,树根是根本,没有根,怎么能使树发芽呢?”两只啄木鸟争执不下。争论一天,没有结果;争论两天,还是固执已见;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还是僵持着。而病树呢,已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

    14、这时,两只啄木鸟还在争吵,不过,争吵的不是怎样治,而是责任应该由谁担负。1.联系短文内容解释词语。(1)固执已见:_(2)僵持:_2. 组词。应()()担()()结()()倒()()3. 根据短文填空。两只啄木鸟为了而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_,另一只啄木鸟认为_,结果_。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答案:(1)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2)僵持: 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2. 应该 应答;担当 挑担;结果 打结;推到 倒水3. 两只啄木鸟为了 怎么给树治虫 而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 应该从树尖治起,另一只啄木鸟认为应该从树根治起,结果病树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4. 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各自

    15、用各自的方法去分工合作,不要为了讨论那个方法更好而忘记了做事情的效率。解析:1. 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来理解词语。2. 多音字组词。3. 概括文章内容。4. 概括寓意:先描述故事起因结果;再联系自己生活学习借鉴经验。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yn)。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

    16、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 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前进()短暂()附近()2. 理解带点的字,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良机:_周游:_3. 鱼印乘的“船”指的是_。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答案:1. 后退 长久 遥远2.(1)良:有利的、好的。 “良机”指好机会,文中指吸附上其他鱼类的时机。(2)周:遍。 “周游”指游遍,到

    17、各处游历,文中指在大海中四处游走。3. 鲨鱼、海龟、鲸、船等 饵料或残食解析:3. “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船主大型鲨鱼”这些句子可以知道所乘的船是“鲨鱼、海龟、鲸、船”等。小白兔 小白兔全身雪白雪白的,没有一点杂色,好像是用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刻成的。它的眼睛是红色的,好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它常常灵活地转动红眼珠,向周围扫视,仔细观察各处的动静。它的耳朵又长又大,只要听见一点儿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 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找发出声音的地方,警惕地细听是不是敌人靠近了。它的嘴有三瓣,下唇一瓣。它的前肢短后肢长,强劲有力的后肢轻轻一蹬,就能蹦得很远。它那

    18、短短的尾巴好像挂在屁股后面的小绒球,蹦跳的时候,一撅一撅的,又好像大风中摇动着的银铃。小白兔真是活泼可爱、讨人喜欢的动物。1、短文描写小白兔的顺序是从()。2、短文是围绕“_”这一句话来写的。3、从加点的地方可以看出小白兔_。4、“它的嘴有三瓣。”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_。5、“它的前肢短后肢长”写出了小白兔蹦得远跑得快的_。答案:1. 整体到部分 上-下2. 小白兔真是活泼可爱、讨人喜欢的动物。3. 敏捷 警惕4. 很仔细5. 原因解析:1. 先整体写羽毛,再写身体的各个部分;从头上往身子后面观察。2. 中心句起总领全文或总结全文的作用,一般在段首或短尾。3. 听到声音反映迅速,说明警

    19、惕性很高;4. 细节描写说明观察细心。描写小动物是观察要细心、有顺序。-人们喜欢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蚂蚁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找食物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你们跟随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罗!”“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

    20、不称赞我们呢?”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1、在开头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2、给文中的的第3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3、根据下面所给的最后一段的意思给文章加一个结尾。段意:蚂蚁不再忌妒蜜蜂。答案:1. 蜜蜂和蚂蚁2. , , “” :“! ,。”3.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妒忌蜜蜂了。 # 解析:$1.短文是围绕蜜蜂和蚂蚁的对话写的,表现了两种不一样的观念。2. 中心句起总领全文或总结全文的作用,一般在段首或短尾。3. 听到声音反映迅速,说明警惕性很高;4. 细节描写说明观察细心。描写小动物是观察

    21、要细心、有顺序。我要一本书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次,罗蒙诺索夫的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鱼船恢复了平静。狂风过去以后 父亲把他拉倒身边 笑眯眯地说 孩子 我要奖赏你的勇敢 给你买件麂(j)皮上衣 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要一本什么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

    22、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1、给短文中画横线在句子适当地加上标点。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我要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的含义的。_3、假如你是罗蒙诺索夫,你会要什么礼物?为什么?_答案:1.,:,?2.罗蒙诺索夫顶着狂风爬上桅杆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父亲要奖给他一件麂皮上衣,他却只要一本书。3.略。(一)校园里很静。我走(进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青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划)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

    23、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熟悉)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1、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或词划掉。2、简要地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3、用“”画出文中具体写老师教学中严肃认真的话。4、台湾教师为什么会写得很吃力?答案:1划掉:近青划熟悉象2台湾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3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4因为许多教师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并不是很熟悉中国汉字。解析:1. 同音字2. 叙事概括: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3. 注意“教学中”的状态描写。(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4. 因为是重新学国文,所以很吃力。西沙群岛的鸟白鸟是西沙群岛数量最多的鸟,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海面上飞。当它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形体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的大黑板那么大。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雪衣。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当骤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来,可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高兴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害怕。1、给带点的字选择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专项练习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