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6813262       资源大小:24.0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1、四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 四 单 元【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

    2、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那是遥远的彼时的回忆了。电视新闻中的战争场面虽然发生在此时,但是在遥远的彼地。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的。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出发出和平的呼唤。【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课前准备

    3、】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单元教学设想】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13 夜莺的歌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14个生字,懂得“呻吟、宛

    4、转、耷拉、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2、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2、教师抄出课文生词及重点句(或制成课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

    5、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读后印象。三、精读课文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学生边读边的出相关句子。研读重点句子。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

    6、、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第 二 课 时一、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内容。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7、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交流讨论方法。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二、朗读升华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组织全班性的

    8、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三、安排作业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14 小英雄雨来【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默读课文。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文。

    9、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泥鳅()门槛 晌()午 枪栓()趔趄( )漩涡() 嘟()嘟囔()(“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一)默读第一段。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读读芦花村的景色。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二)默读第

    10、二段。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雨来上夜校。”)(三)默读第三段。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指导朗读第二层。讨论段意和小标题。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四)重点默读第四段。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板书

    11、:“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六、布置作业: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一)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二)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

    12、什么?(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阅读第六段:提出阅读要求:(一)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二)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三)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小标题:“雨来没有死!”)三、自由阅读全文要求:(一)找出文章的重点段。(

    13、第四段)(二)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人物:雨来。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五、布置作业。(一)有感情朗读课文。(二)把小英雄雨来

    14、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资料【教学流程】:第 一 课 时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

    15、?都说了些什么?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抽读生字卡片。2、辨字组词。3、解释词语的意思。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1、怀念为维和而

    16、牺牲的爸爸。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四、指导朗读。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五、小结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第 二 课 时课前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一)激情凸显“呼声”。1、听写词语。2、同桌互评自改。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4、同学们,雷利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究的重点内容。(二)探究感悟呼声。1、默读课文,找原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动笔画一画,找出“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读读有关句子,体会体会。2、小组合作、议原因

    17、。小组互相交流读书体会。3、班级交流,悟原因。问题: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语句,教师点拔、领悟“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并不太平”。出示语句“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课后思考练习2)读句感悟(a)理解重点词语“太平”“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句子意思。(b)联系课文内容,互评促进,体会“世界并不太平”。(c)交流具体事例,体会“世界并不太平”。(d)观看录相图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小结:同学们,大家从“雷利的爸爸为维护和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收集的有关具体事实和这些触目

    18、惊心的画面”想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要和平不要战争)。过渡:“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雷利的呼声,也是我们的呼声,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拿起课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一起呼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延伸内化呼声。1、联系实际,写行动。学习课文中的有关语言或句式小练笔。2、内化情感,道心声。 学生在班上交流,评价。3、总结:同学们,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为了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我们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把我们的心声唱出来吧!(音乐响起让世界充满爱)下课。板书: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世界并不太平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四个生字。 蔚 戈 频 茵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0、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交流讨论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四、阅读示范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五、自主阅读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六、升华总结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宣读“儿童和平宣言”。七、作

    21、业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语 文 园 地 四 【教学目标】1、 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2、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4、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的情感,理解对和平的呼唤。【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二、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

    22、记”1、 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 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 师听写三、 学习“我的发现” 1、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5、 教师小节。四、 学习“日积月累” 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 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 总结:流传千

    23、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 二 课 时一、 触景生情 1、 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 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二、 真情表达 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 指导观察和表达 a、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

    24、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 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 三 课 时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 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 “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 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4、 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 新闻发言人发言。 6、 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7、 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三、 师生总结 1、 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注意事项

    本文(四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