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 资源ID:16798654       资源大小:53.8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1、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第一章 诸论1、发展心理学(再认):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2、心理发展基本原理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年龄特征年龄特征研究P10年龄阶段的划分 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期(6岁11、12岁) (6)少年期(11、12岁14、15岁)

    2、(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 (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 (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4、对年龄特征的认识年龄特征具有社会历史性年龄特征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年龄特征指的是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它舍弃了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年龄特征是稳定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变的5、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6、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3、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P36 一、口唇期(01岁) 二、肛门期(13岁) 三、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岁) 四、潜伏期(611岁) 五、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2、艾里克森(EErikson)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P38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2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验。(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岁一4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自主对羞愧与怀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称游戏期,4岁-7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主动对内疚)第四

    4、个阶段为学龄期(7岁-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50岁直到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自我完善对失望)3、华生(J. B. Watson)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

    5、和教育的作用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斯金纳(B. B. Skinner)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自我增强,主动学习观察与模仿4、(皮亚杰)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5、(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

    6、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遗传。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6、(皮亚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7、(皮亚杰)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结合心理学史P285)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8、朱智贤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交叉设计。P66第四章 胎

    7、儿的生理-心理发展1、胎儿的宫内发育分期胚种(芽)期(02周)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胚胎期(38周)组织和组织分化期(最易流产)胎儿期(840周)器官和功能分化期(个体动作开始产生)2、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颜色较淡。在2岁之内可见神经及精神症状。智力落后。苯丙酮尿症引起的遗传基础代谢失调可由及早饮食干预而得到制止。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以下的健康问题较常见,包括:1.生长速度较慢,不论在认知和语言等各方面,均需多些时间适应性训练;2.先天性心脏病,有40%-60%唐氏婴儿出生便有心漏症,须在儿时做心脏手术;3.耳朵有毛病,有

    8、弱听或失聪情况;4.眼睛问题,如近视,斜视(斗鸡眼),经常流眼泪;5.睡眠窒息症;6.容易有痴肥现象;7.青春期易出现精神问题。 唐氏综合症的特征:身体智力迟钝,脸形圆满,两眼旁开,塌鼻梁,口小舌大,伸舌流涎,耳朵畸形,蹼指,蹼足等,同时充满感情,安静,开朗。唐氏综合症的致病原因:21号常染色体偏差。减数分裂失败,通常出现在母亲方面,如母亲年龄大、受辐射等。唐氏综合症可以在出生前通过羊膜穿刺被发现。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由上至下(头尾原则),既孩子的动作是先会抬头,然后会用手取物,再会坐、站、走,是遵循着从头到脚的先后次序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由近及远(近远原则),既靠近躯干的肌

    9、肉动作先发育,然后才是肢体远端的肌肉发育和动作形成。比如孩子先会抬肩,后会用手取物,从肩、腰部的动作向手、腕、足、踝的过渡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由粗到细(粗细原则),既先发展粗大动作再发展精细动作。2、首先,其次?3、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P145 由于重复地呈现或长期接触某一事件,婴儿就对它感到厌倦,在完全不看它以前,看它的时间越来越短。当出现一个变化了的刺激时,如果他们察觉到这变化,他们的注意会增强(看的时间较长)。伴随着重复的呈现而产生的兴趣减弱或厌倦,称为习惯化;对新事件兴趣的恢复称为去习惯化。4、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5、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P153强

    10、化说、转换生成说、模仿说、认知学说、相互作用论6、婴儿言语发展:单词句到双词句,再到完整句。7、社会性微笑(再认)P1708、婴儿最害怕面孔9、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P17510、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儿童特点、文化因素11、早期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幼儿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2、同伴作用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同伴给予稳

    11、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13、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阿姆斯特丹的“点红测验” 他应用“点红”的方法,对婴儿进行了追踪研究,揭示了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游戏伙伴阶段”。612个月的婴儿把镜像当作一个游戏伙伴。第二阶段:“退缩阶段”。1324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镜像表现出小心翼翼的行为。第三阶段;2024个月的婴儿有了稳定的对自我特征的认识,他能意识到自己鼻尖的红点,并表现出自我欣赏或困窘。14、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研究(自我中心主义的实验研究):“三山测验”。15、错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查儿童思维的方法。在这个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

    12、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16、守恒实验(皮亚杰)结果表明:大多数3、4岁的幼儿没有达到守恒;5、6岁幼儿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8岁左右才达到守恒。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1、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游戏2、游戏理论P189早期的传统理论 (1)霍尔的复演说 (2)席勒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 (3)彪勒的机能快乐说 (4)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 (5)拉扎鲁斯的松弛说(6)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当代的游戏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 (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3、词汇发展: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P1944

    13、、自我中心言语(皮亚杰与维果斯基观点不一致)皮亚杰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的表现。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78岁,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让位于社会化言语。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言语,不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想,才有自我中心言语,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经常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也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5、自我中心:既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6、守恒: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14、的认识。7、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皮亚杰的研究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对偶故事P227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第二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 10岁)第三个阶段为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8、柯尔伯格的研究:既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思路,又有重大的发展。采用“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 他将道德判断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6个阶段: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如果他偷药,他可能要坐牢处罚)阶段2:以功利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即符合自己需要的行

    15、为就是正确的。(他可以偷药救太太一命,当他出狱时,他们又能在一起。主角的快乐后果是行为动机)第二个水平:习俗水平阶段3: “好孩子”为定向。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如果你偷药是为了救你太太,別人会谅解,如果你不这么做別人会认为你是残忍的懦夫。)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他偷药值得同情,但不能宽恕,否则社会就会发生混乱。)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虽然丈夫现在付不起,他还是有权得到药,如果这药剂师不愿意赊帐的话,政府应该出面处理)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认为除了法律之外,还有

    16、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虽然偷窃是犯法,丈夫如果不偷药救他太太一命则是道德错误,因为生命比钱财更珍贵)9、侵犯行为、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 P230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P253学生学习一般要越过直接经验阶段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2、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特点: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3、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2)形象抽象水平(3)本质抽象水平4、小学儿童的人际

    17、关系(1)垂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2)水平关系:同伴关系5、角色采择技能塞尔曼的研究(两难实验:救小猫)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6、儿童的友谊:塞尔曼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谊阶段。儿童间只是短暂的同伴关系,友谊关系很不稳定。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第

    18、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的出于共享和双方的利益而与他人建立友谊。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7、小学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一、二年级 依从教师、同伴关系薄弱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三、四年级 出现与同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五、六年级 同伴依从性的高峰期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共存)2、情绪表现的两极性(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3、反抗心理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19、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3)独立意识青少年一般在下列一些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3)个性伸展受到阻碍(4)当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时反抗心理的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第九章 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1、一般特征(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2)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 (3)开始恋爱、结婚、为人父母(4)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生活空间扩大 (5)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2、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中,在掌握只是方面所面临的

    20、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3、在成年早期的早期阶段,个体的形式逻辑思维仍处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辩证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主要的思维形态。4、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P382第一十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人格发展的特点1)内省日趋明显 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表现为外倾,后半生表现出内倾的特点。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卢文格的成年期自我发展的四阶段理论:自我调节功能趋向整合水平 能积

    21、极调和、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4)为人处世日趋圆通2、更年期(1)更年期: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明显变化,有男女之分。(2)时间:50岁左右(女4555岁,延续812年;男50岁左右)(3)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逐渐向衰老过渡,并处予一种不稳定阶段,这样便容易在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平衡失调。更年期综合征便是这种平衡失调的结果。(4)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主要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燥热不安、心悸、眩晕、性欲淡漠、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症状)(5)男性更年期综合症(主要表现

    22、为精神情绪的变化,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疲劳和性机能降低等)3、如何度过中年期危机(1)客观认识中年期的变化(2)调整生活和工作目标(3)学会处理工作的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4)接受生理的变化,改善婚姻关系(5)重新定义成功(6)修身养性、陶冶性情4、卢文格认为成年期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如下阶段:P428(1)自我调节功能趋向整合水平 (2)遵奉者水平 (3)公正水平 (良心水平)(4)自主水平 (5)整合水平5、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6、代际关系:上有老下有小第一十一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自从巴尔特斯(B.P.Baltes

    23、)等人提出毕生发展观以来,对传统的老年心理学观点予以 很大的冲击。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5)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2、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老年人人格的变化(1)不安全感(2)老年孤独感(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5)趋于保守(5)回忆往事老年人人格基本特征的稳定性老年人人格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实属事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格的基本特征始终有稳定性。3、退休四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P482


    注意事项

    本文(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