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docx

    • 资源ID:16613350       资源大小:34.52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docx

    1、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 开 场 白 研身心内真学问 做宇宙间大文章仔细阅读道德经八十一课,老子最期望的读者,是那些侯王们“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希望他们修道、悟道,遵道而行,回归至无为而治的上古时代,从而根本熄灭春秋无义战的战火,使人民得以永久的安居乐业,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争斗”。老子还特辟了几章,专门讲授了宇宙生化之理,长生久视之道,入手兴功之法,登堂入室之阶。看似短短五千余言之道德经,其内容浩瀚深邃,无与伦比,实乃人、神、鬼、仙争相共餐之精神大宴,享之不尽,受之不完;迄今二千余年以来,令古今中外的有志之士、大丈夫们口流长涎。正是:师传虽一悟有别

    2、悟解有别是非生!即使是师门弟子,修持门中亦见凡圣之差,乃至有别立门派者;门外大众更是是非丛生注解蜂起,两千年来,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信解方面,憨山大和尚的解读值得重视;也是笔者简要译释道德经的主要依据。道家认为,“身国同构”:精气神,神如君,气如民,精如财;君明则国治,民聚则国强;治国之道亦治身之道。“善言入耳,永为道根。”老子道德经之五千善言,上可以用于治国,近可以用于治身就治身、道解方面,从古以来议之甚多,惟吕祖、黄元吉真人解读得颇为精切,可供真修行人参读。道法大海信能入,灵台即是楼观台,放松身心虚且静,有字真经翻开来!在这里我们静听老子给大家讲课。 第一课 大 道 体 用题示:秦汉以前,

    3、诸子百家共奉一道形而上恍惚之道与形而下器用之道。形而上恍惚之道,不可道之“道”,约有三义:(一)朱子曰:“道犹路也”,有脚就有路,而“道”则是通向宇宙究竟境界的唯一之路心悟之路;(二)“离有离无之谓道”的不可道之“常道”,或曰无极;(三)法则、规律。形而下器用之道,可道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由“首”与“辶”组成。当代贤人李昌锐阐释曰:“首”字上两点把它平放起来,就成了八卦的阴爻,下一横就是当然的阳爻;阳爻下面的“自”字,即宇宙阴与阳这两个东西之互生互根、流行不息的自然变化;“辶”则为阴阳二物运动变化之轨迹或相状,包括隐在之虚象“一虚一实道之机”;亦即太极。就具体修道而言,本课既言

    4、道之体用,也讲了入道功夫。老子之道,尽在于此。其余五千余言,皆系围着本课进一步讲述和展开。 道可道,非常道。宇宙运化,井井有条;万物繁衍,欣欣向荣;谁在作主?就是从古至今,古今圣贤,都喊“不知道”的那个“道”!老子名之曰“真常之道”我们宇宙的真宰。牠虚而无形,灵而有相无象之相;无象则无名,强名之曰“道”;故真常之道,可以叫牠“道”,也可以不叫牠“道”。虚灵的先天大“道”,名“道”字“无极”。静为无极(体),动即太极(用),动静一如。故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太极;有来自无来自无极。太极宇宙“干细胞”。牠是心物一元的“干细胞”,既是物质“干细胞”,也是精神“干细胞”;亦即佛家“三界唯心”之心,更是“万

    5、法唯识”之识。太极之义深也、远也、玄也,不可思议也!不是不能思议,更不是不准思议,而是思之不及,议之不得,只能像老子、庄子那样,在深深的定境中去慧而悟之!虚灵的无极之道它不能总是处于先天的本寂状态(道体),它的本智功能在因缘会聚时,终归是要起用的,无极而太极(道用),化而为一,亦即道生一之“一”太极混沌之气的元始祖气(炁)。气聚、精生、成形,生出后天的天地万物,及人间万事;万物、万事历经生、长、化、收、藏之后,复又叶落归根归根复命,回归到无极道海。这就是老子在深深定境中,游心于万物发生之初,所观察到之道化万物、万物归道的全过程。道何以要化生不灭的物质(阴),不朽的精神(阳),同时又给牠们提供生

    6、生不息的能量(气);以及令阴阳交媾而产生日月星辰,和牠的杰作“人”乃至天灾地难、病祸苦痛?“天意从来高难问!”对此老子未予论述。他的传人庄子给予了说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与老子同时现身的佛祖,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外道向佛祖提出了十四个宇宙现象方面的根本问题,佛祖也未予回答,称为十四无计。比如“时间有没有开端?”“宇宙有没有边际?”等。佛祖笑了一下笑而不答。名可名,非常名。道本无名,强名曰“道”,皆假名耳;牠化生天地,产出万物,已非常名也常名曰“道”字“气”。故可以叫“道”这个名,也可以不叫“道”这个名。因为先天虚灵之“道”,化为后天的天地万物之后,名字也随之而不断地改变万物万名,实际上就没有固

    7、定的名了,也就是无法名之的“无名”“道”的新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虚灵的先天无名之“道”,化为混沌的太极之气,气聚、精生、成形,遂而产生了后天的阴阳天地。天地生成有了固定名称“天地”之后,天地合气,阴阳交媾,万物滋生,宇宙从此就繁荣起来了。常无欲以观其妙。虚灵之道,无象之相,无法以“肉眼”直观,但可以“道眼”之心悟慧观。修真证道者只要常处无私无欲的先天状态,就能深入静定,定而生慧,“道眼”开启,“三眼”齐观,从而提挈天地,深参造化,把握阴阳,透视虚实,这样就能够观察到虚灵的先天之“道”,如何化生后天的天地万物之奥,以及万物化尽收藏复又归根复命之妙;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8、,从而能够认知和掌握宇宙生化的第一义谛,或曰“绝对真理”。常有欲以观其徼。常人为习惯所囿,总想表现自己后天的聪明才智和欲望,便不能进入虚极静笃的甚深境界,“道眼”难以开启,只能依靠自我的主观心智之用,因此其视界被限制在三维之内;即使观察到的也是很有限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能认知宇宙运化一段时空、节序中的“相对真理”。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观无,是观虚无道体之中,含有造化万物之奥;观有,观天地万物道化之理,及其归根复命之妙;可见老子是有、无齐观,虚、实共参有无相生,道器相成;原本一体,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为法的有欲观徼,玄而且妙;无为法的无欲观妙,妙而且玄;两者都叫做“玄”。“玄”者

    9、,原也,源也,元也,道也。有为法在表面观玄,门外观玄;无为法在道里观玄,门内观玄;有为法观的是万物泉源之玄,无为法观的是宇宙本元之玄;故两者同谓之玄同谓之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又玄”无玄之,有又玄,无中生有,则玄之又玄;天玄之,地又玄,人居天地之中,则玄之又玄。玄知大道生化,引导修真悟道者沿着理想之太极曲线,螺旋式的不断地向上升华,就能玄入大道之门众妙之门。玄!玄!玄!妙!妙!妙!我们一起来修道,修道悟到玄玄玄,悟道证到妙妙妙;始知:不悟道时妙而玄,悟道之后玄而妙,要知玄妙真消息,除了修道、悟道、证道无别道!诗曰:人生七十古来少,先除少年后除老,中间所剩无多子,又有一半睡着了。抓紧有生

    10、之年,怀抱道德真经,踏着老子脚印,亲证虚灵大道! 诗 颂 序 诗 1无上天机天已泄,河图洛书太极图。知此道者二三子,道德五千用“心”读! 2 仰之弥高钻弥深,韦编三绝阅道经。 读至心领神会时,顽铁有望化为金。 童 心 是 道3 道本无言法本空,空中走来一灵童。无心拨动没弦琴,声声天籁醒痴聋。4大道道心本平常,像我粗布花衣裳。七嘴八舌议论多,哎呀说坏我的娘!注:古人曰:道本无言,被人说坏。5 通天大道只一个,登天路标何其多?左道右道都是道,走向邪道莫怪我!注:古人曰: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诗 颂1道犹路也通天路,一条心路各自悟。鸿蒙未判悬太空,天地辟后在何处? 2 氤氲混元太和

    11、气,流行宇宙育群生,天变地变牠不变,元天尊兮始天尊.3有是道来无是道,天地万物两个抱,无能生有有还无,有无循环显道妙。 4大道全凭静中悟;大象得从心死后;大智若愚默如雷;大音希声彻宇宙。 5所可道者道之迹,言夫名非道之真,实中之虚无中有,悟解有别是非生。 6老子传道一字:无!须凭真意炼功夫;全凭无意得功夫;任凭心意用功夫。 7丹经道书多假(喻)话,假话背后藏玄机。老子妙道无中有,玄之又玄上天梯。8 太朴未雕童真体,不假作为显道妙。一入红尘天真破,难复纯朴风与貌。9玄之又玄众妙门,入门便把老子寻。他在高高山顶立,教我(们)深深海底行。10日日颂读仍是雾,大道微妙赖心悟;真到若有所悟时,却嫌语言欠

    12、功夫! 第二课 美 恶 善 丑题示:先天虚灵之“道”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可名者皆非常名,虚名之不足尚也。吾人只有在后天“道用”上去体会,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等等,溯流而识源,才能了解同出而异名之道妙。老子在本课教导我们应该效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方为上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丑)已,【信解】大家都知道真善美之美:美就是做慈善之事!啊!纯朴之美就是做慈善之事!说明这时人们的丑恶习贯由来已久了。突然有人做了一件慈善之事,大家都感到很稀奇。 【道解】大道圆满,没有对立。一落后天器用,分别心一起,美丑、善恶就顺势而生,从此生生不息。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都知道什

    13、么是真善美之善:做了善事就是善!有人做了一件慈善之事,受到夸奖,说明这时早已没有为善的风气了。终于有人做慈善之事了,大家都感到很高兴。修真了道,就是从后天之器用返还先天的圆明道体,没有“真善美”对待的真善美境界。 故有无相生,后天的阴阳器用之道,相反而又相成,乃势之必然,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皆是吾人之分别心的发明创造:臭鱼虾,川人嫌而广人爱;麻辣烫,广人惧而川人嗜。 名则有无相生:先是无名的先天之道,生出有名的太极之气,化生名名的天地万物;化尽收藏,名名的万物又弃有而归无名之道复命归根;如此地反复循环天道好还。 难易相成,事则难易相成:容易之事不做,久之必积为难事;把容易做之事尽快做好,

    14、难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大道至简,大法至易。道因气而立修道即从补漏筑基,炼精化气下手,呼吸为工,“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持之以恒,量变质变,即化难为易,更上一层楼矣!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反复),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物则长短相形。位则高下相倾。言则音声相和。行则前后相随,你前走,我后随;立正,向后转!我在前,你后随。 长短相形小周天任督往来,出入呼吸,后行路长而前行路短;高下相倾(反复)进阳火自下而上,退阴符由上而下,反复循环;音声相和神融气畅,百脉流通,同声相应,虎啸龙吟;前后相随活子时至,阳升于后;活午时至,阴降于前;如此地阴阳交媾,时至功成,玉液还丹,灵药产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

    15、之教,所以圣人以无为顺其自然之理来处理一切事情。身教重于言教,圣人事事示范,皆可作为我们的模范和榜样。 “安闲自得长生道,昼夜无声转法论。”率皆大道自然,自然而然。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天地万物赖道以生,依德而长,道之不辞辛劳如此!万物生长壮大,成为可用之才了,也不据为己有。小周天烹炼完成,任督一通则脏腑百脉无有不通,足以补足数十年来耗损之元气,令坎中之满真个地满起来,达马阴藏象而返老还童矣。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恋),圣人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善事,而不自以为是,以之作为骄傲的本钱。就像天道那样,宇宙运化,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繁衍,大功告成,也不以功臣自居。 到此方可谓“筑基”完成成

    16、为“人仙”而返老还童。但也不必骄傲,还有更妙的“地仙”、“天仙”境界高高在上;这点成就只不过是续修有基,通天有路而已。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圣人唯一的,是不居功自傲,德就道自立,实至名自归,不居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所以才能流光万代,和天地同寿,与宇宙同俦! “药为玉液滋脏腑,丹为金液换骨髓。”小周天玉液还丹完成,强筋健体,后面还有更高健康层次的金液还丹,脱胎换骨的“地仙”境界,那儿风光更加美妙! 诗 颂1天下皆知美为美,无人不暁善为善;美善风拂三千年,吹来吹去在纸面。2生而不有道者怀,为而不恃德者胸,功成不居果不居,才是古道淳德风。3音长声短和成韵,鸟有声而獣无音。虚极静笃入妙境,此

    17、时无声胜有声。4无中生有妙窍开,先天道境显出来,气和神融自造化,乘风破浪驶蓬莱。5神仙智慧第一慧,只生欢喜不生愁。任运随缘泯功利,拿起放下得自由。6无极之道难把捉,阴阳相推有实凭。 高处着眼低处修,不觉修进玄妙门。 7 昔日已识易无思,今朝更悟妄无依;无思无依无我相,心机自然合圣机。 8大道至简静笃虚,大法至易心息依,胎息叩开玄牝门,门内自有上天梯! 9 坎离相交杂念渺,坤宫暖流涌波涛。功夫不负有心人,乾坤融时产阿娇! 第三课 虚 心 实 腹题示:本课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于人世间的治世之道;也阐释了上一课“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上面好贤尚名,下面争端即

    18、起;上面不装贤,更不造贤,下面则不争名夺利。 心如君,气如民。心君如妄想生而欲念多,民气必失节序而错乱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少为盗。上面不看重难于得到的奢侈品,以免争相效尤,乃至你抢我偷,如此则民间盗贼就会减少。 心君能清心寡欲,民气则自然有序。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在上者不利欲熏心,下面则各安其志,民心不乱。 气行有序,身康体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所以圣人之治是先治心:上面首先断除妄想,端正根本,减少欲望;下面则心不外驰,安保自足。治身亦如此如此则心肾相交,欲念自消。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炼精化气,升华生命体至更高的健康层次,理法则至简

    19、至易:虚心以养神,实腹而培气。正如古人所云:实腹真常在,虚心道自成。不劳施寸刃,谈笑定乾坤。 弱其志,强其骨,上面能清净自正,下面则自绝贪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安居乐业,强筋坚骨。 神清则心量广大,欲念日弱;气足则筋骨坚强,敢挑重担。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常使人们不知追逐声色货利之欲望,自然趋于无智无欲;使那些爱动脑筋的狂妄之徒,也不敢乱动歪脑筋而胆大妄为。 身在凡尘,心在圣境,内乐自生,喜从衷来,“富贵于我如浮云”。 为无为,则无不治。侯王若能体会这些清净自正、无为之道的利益,并按上述要求做到了,也就没有不可治理之事矣。欲心不起道心圆,大摇大摆地与天;妙心无为无不为,烦恼河边

    20、去撑船! 诗 颂1圣人之治先治心,治心之要在实腹;腹实心虚欲念渺,清心寡欲强身骨。2坐破蒲团覓自性,澄清定水现金身。离苦得乐即得道,息妄休心自达真。 3道本中庸皆可学,虽曰至大亦至细。 欲速不达教训深,蓬莱峰高下为基。 4弄罢琴弦(心)吹玉笛(息),金花吐蕊露珠滴。同声相应同气逑,天涯海角缘数奇。5虚心实腹怀上胎,金莲端坐小乖乖。登上天梯尘寰望,欲尝道果上梯来! 第四课 道 冲 不 盈题示:紧接上一课“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不用,以表谦冲之道用之不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大道虚灵,用则浑元一气,其大无外,充塞于宇宙之间;其小无内,渗入于万物之中;独立于天地之表,昂然于众事之上;虽无形可见,

    21、而用之不盈。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本无乾坤与坎离,一气流行天地间。”欲识大道真面,必须重返虚无后天复返先天,欣赏道乡风光,认识冲虚之道,何以用之不盈。 渊乎似万物之宗。道的功能渊深难测,发育万物,似乎又为万物之依归复命归根之根之宗。先天之虚无道境万物之源,归根之宗,浩浩渊渊,不可穷究。 挫其锐,解其纷,刚毅之志,勇悍之气,于修道、治国有碍,当挫去其尖锐之棱角,使之趋于圆融;是非纷争,众口莫辩,修道者则以“大辩若讷”解之。 人心死而道心生,知见灭而慧见昭。为此则须挫锐解纷,方能深入静定。 和其光,同其尘,湛然似若存。修道者应韬光内照,亮而不耀,不分彼此;智而不显,傻而不愚,与众

    22、同流;大气灵明,变化无方,用而无迹,若有若无。 定而生慧,慧光朗然,复返先天,回到大道之乡,参见本来面目,一尘不染,自然而然。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本来面目天真烂漫,一丝不挂,瞥然一见,不知是谁家小子:“你是谁呀?”“我是你呀!”“我又是谁呀?”“你是现在的我呀!”“你越说我越糊涂啦!”“我就是你不生不灭的真我嘛!”“在有你以前我就存在了啊!”灵缘大道歌:“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原只在灵台。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我在“我”身中! 诗 颂1独来独往古至今,天上天下道为尊,覓之不在无不在,和光同尘伴众生。2 欲海横流覓砥柱,老子道柱自擎天。法航本是度人舟,有

    23、缘众生自上船。 3未能见着本来面,依样葫芦把道修。烦恼河边寻欲遍,老子摇桨道歌讴。 第五课 天 地 之 道题示:天地生万物,自然而生;生而又灭,亦自然而然。天地不特别偏爱某物,也不嫌弃某物。同理,代天行道的圣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视同仁,一切作为,皆自视为理所当为;同样不会去偏袒此物,而厌弃彼物,而持中正之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先儒曰:“仁者,人欲尽净,天理流行,无一毫人为之伪。”又曰:“生生之谓仁。”今曰不仁者,乃“上德不德,上仁不仁”之至仁也。至仁无偏心,故曰不仁“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无偏心之大仁也。令万物各归其所,各得其用,不加干预。宇宙无弃物,刍狗也同万物一样,

    24、自有其可用之时、之处;亦即道虽无为,任万物之自为尔。 太和元气,生养万物,有条不紊曰理;弥纶万有,婉转流通曰气;理气合一曰仁“生生之谓仁。”欲令吾体之生命元气生生不息,以疏理经络,滋养脏腑,健强身体,必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满元气,身国才得以气血充足,生生不息。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眼中无亲疏,今曰不仁,乃不私亲一人之大仁也。大仁则一视同仁,善人要帮,不善人尤其要助助他们改过自新而向善,并尽其所能,竭其所用;如草扎的刍狗尚可用之于祭祀,何况人乎! 元气滋养身国,并不偏重某一脏腑,而是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间的功能协调平衡,阴平阳秘,各得其所,各显其用。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大道元气

    25、充塞于天地之间,化育万物,无声无臭,它的功德,就像虚而灵用、巧而妙为的皮袋、风管中的空气那样,静而无为,动而起用,不是吗? 无底曰橐,有孔曰籥。上下丹田之间,好像似一个风箱,有玉管沟通,呼吸之气往来其间。然呼吸有后天呼吸与先天呼吸,即凡息与真息。规中指南:道者真息之先天之呼吸乃是身中真气(炁),被息引动,悠悠来往。斯时也,是息动耶?是气动耶?息动气亦动,两不分明。息中有气也,故曰真息氤氲。气中有息也,故曰真息橐籥。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时静处,任人启用,不自委屈;动时妙用,虎虎生风,音韵盎然。 南华真人曰:“凡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一踵。”入手宁心调息,凡人之息至喉而返;神人之息可入丹田;真人

    26、之息则深入脚踵,冲开涌泉穴,採地灵入体而外为我用:“精自脚底生,涌泉通会阴。左肾右命门,肾精始发生”(青霞子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谚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夸夸其谈,喋喋不休,辩红论白,言尽辞穷,其实去道越远。不如抱一守中,从心息相依,至心息相融,达物我一如,一切洞然,自然而然,则近道矣。 “欲从纸上觅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悉心修道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为道日损”,随时调息宁心,不用翻拣经书。具体理法就是守中抱一精神内守,心息相依,神气相抱,形神合一。 诗 颂1莫怪天地不慈仁,要怪人道肆横行。尾大不掉成烂尾,不遵天道祸来临。2天地万物皆

    27、有用,道贵虚用用无穷。天施地化法自然,有有无无觌面逢。3大巧若拙道者乐,虚怀若谷圣者风,直心道场曲则全,多言数穷且守中。4天机多在不言中,道人先要学痴聋;聋到家复痴到家,兜率天宫有路通。第六课 谷 神 玄 牝题示:承接上一课,常存之道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之道用,天地人物的性命表现,均存在于一动一静之间,要善加把握、运用,才能自主性命。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道生天命之性,性生生命之神天命元神;或曰谷神,修道者所修的具体之道天道的代表或特派员。神有气则灵神得气用则虚灵不昧,或曰不死,生生不息;这个功能,就叫玄牝,亦即谷神的本智之用,元初的生殖机能。神为君,气如民。君无民则为寡君,一事无成;神无气

    28、则为孤神,冥顽不灵。神气交媾,混沌为一“得其一,万事毕”,玄窍成,玄牝立,元气从此生生不息,元神则灵用不疲,是谓玄牝玄牝之义妙也哉!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玄地牝,阳玄阴牝,雄玄雌牝,神玄气牝,两扇道门,一开一阖,化生万物万物从玄牝之门中蜂涌而出;此门就是天地万物孕育、发生之本根。 神气混沌而玄牝体立,阖辟橐籥,上下往来,道门开合,“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谓修道之本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化万物,连绵不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亡似若存;动而愈出,虚而愈生,上仁不仁,化而无心,不勤而自勤。元神者太极之理,玄牝者阴阳之气。以生生之气,养虚灵之神,不即不离,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诗

    29、颂1天地施化玄牝出,玄牝开阖谷神灵。凡人顺之为死户,圣人颠倒是生门。2呼吸一起谷神死,凡息停时元神活,胎息叩开玄牝门,虚灵不昧活泼泼。3地老天荒一门玄,推开方见天地宽。牛、女相冲又相恋,感谢老子为开关!4 大道至简致虚极,大法至易调心息,胎息叩开玄妙门,登天灵梯一级级!5胎息起时杂念消,天应星兮地应潮。到此方识无中有,男儿怀胎当自豪。第七课 天 长 地 久题示:此言天地以不自我生生故能长生,圣人效之常忘自身而能身存。依“谷神不死”,“用之不勤”,进而说明天地与万物之生命,所以能自然而长生的道理。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无始以来,天地一直长久地存在着,之所以如此,自然有其道理。人欲长生久

    30、视,则当效法天地“能长且久”的道理。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其理就是:有生必有灭;不生则不灭!天地以其不自我生生为目的,故而能够长期生存。人体生命“能长且久”的表现在于呼吸,“人活一口气(炁)”的呼吸之气。无呼吸则无生命!一呼一吸,即一生一灭;不呼不吸,则不生不灭。前者为凡息,呼吸不停,有生则有灭;后者乃真息真息无息,无息则不生,不生则不灭。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深知此理,所以他把自己的生存置之身后,摆在最下,结果反而得以高高山顶立;把自身生死置之度外,从而能够“其名不去”长生久视。一呼一吸乃后天呼吸,每呼吸一次都要消耗一点元气(炁);元气(炁)竭则呼吸停、生命止。吾人能把身外之物如功名利禄、得失利益通通放下,达心如止水,一念不生;念止则息止,便能从后天一呼一吸的外呼吸,过度到先天不呼不吸的内呼吸真息。真息无息,无息则不消耗元气(炁),人体生命就能“长生久视”。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圣人以其“深深海底行”之无私精神,才能够实现其“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个人抱负之“大私”大私亦公!大道至简能看破世事,无得无失;大法至易能放下私心,深入静定;定而生慧,慧光朗彻,心想事成成就无私之


    注意事项

    本文(老子《道德经》信解 道解 诗颂.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