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蜂窝小区同频干扰报告.docx

    • 资源ID:14683654       资源大小:409.9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蜂窝小区同频干扰报告.docx

    1、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 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7小区蜂窝同频干扰描述模型 院 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1.12.27 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录第一章 同频干扰的基本概念3第二章 模型的计算6第三章 Matlab仿真结果9附录:程序清单13摘要本文对于7小区集群,P=5W,小区半径5km 的蜂窝小区信干比进行Matlab仿真。从以下二个方面系统的论述:1.MS随机分布时,对于不同的n,SIR的统计规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分布

    2、情况。2.MS在一个位置时,SIR与距原点距离和角度的关系并从同频干扰基本概念,模型计算,仿真结果三个部分说明,并附程序清单。第一章 同频干扰的基本概念1. 小区的服务范围 定义:其中, 为小区s的外接圆半径图12. 计算频率复用因子假设k1与k2为整数,从一个群集中心到另一个群集中心的向量为U1和U2,我们有:图2群集区域为:因此,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k1, m2, m1, k2, 这是因为不同的选择将会形成不同形状的群集。 由于U1和U2具有相同的模,并且U2是U1逆时针旋转60后的向量。所以,我们有: 因此, 3. 同信道干扰频率复用意味着在给定的覆盖区域,有多个小区使用相同

    3、的频率组。所有的小区都被叫做同信道小区。令小区的半径为R,从该小区到最近的同信道小区的距离为D。根据六边形的几何性质,我们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出同频复用率: 群集大小N越小,则Q值越小,因此所提供的系统容量就越大。相反,Q值越大,则同频干扰越小,传输质量也就越好。如下表:群集区域大小同信道复用率 (Q)i=1, j=133i=1, j=274.58i=2, j=2126i=1, j=3136.24符号i, j 的物理意义:为了找到某一特定小区的相距的同频相邻小区,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沿着任何一条六边形链移动i个小区。2逆时针旋转60在移动j小区。即,i,j表示不同的小区分布。 令i0为处于同频干

    4、扰的小区的数量,那么移动接收器的信号干扰比(SIR)可以表示为:平均接收功率为: 其中,为近距离参考点在距离为d0的天线的远场区的接收功率。信号干扰比(SIR)为: 第二章 模型的计算1.模型的基本假设: 所有的小区具有相同的半径,所有的基站都有相同的功率并且处于相应小区的中心。由于每个基站都传输独立的信号,因此系统的同道信号功率可以直接相加。考虑到移动用户所处位置的随机性以及其它的随机因素,同道干扰也会是一个随机变量。让我们假设小区半径为 R,每个移动用户在小区的任何位置出现的概率都相等。那么,在与发送器的距离为 d 的位置的平均接收功率 Pr 可以近似为。其中,P0 为在距离发送器 d 的

    5、接收功率,n 为路径损耗指数。 2.考虑两圈的同频干扰一个移动用户将要被同信道基站所干扰。在仿真中,我们设计了18个同信道小区,其中有6个小区处在移动用户外围的第一个圈,12个小区处在移动用户外围的第二个圈。 图33.随机位置的产生假设用户出现在小区的任意位置的概率相等,故可用matlab随机数产生函数rand()产生在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由于小区为六边形,不好处理,因此我们将其修剪为正方形。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坐标的中心即为小区的中心。我们选择的正方形为ABCD。随后,我们随机选择移动用户的位置。如果用户在三角形1中,我们将其调整到三角形3中;如果用户在三角形2中,我们则将其移动到三角形4

    6、中。 由于群集半径为1,我们假定基站的范围是0.1。对于在此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因为他们离基站太近,我们将其距离改为0.1。这样我就产生了在六边形区域里等概率分布的随机位置,不可避免的临近中心的都被按照离中心0.1距离处理。图44.对于给定的N,计算i,j的大小我们应该计算同信道基站的坐标。由于群集大小N已知,我们可以通过公式 N=i2+i*j+j2 计算出坐标 (i, j)。以N=7为例,我们可以由图3计算出同信道基站坐标。根据(i, j)和图中的角度,我们能够获取处在外围第一圈上的同信道基站的坐标:5.计算第一圈同频小区中心的位置 前面已经提到了,i,j的物理意义,这里利用已知的i,j计算同

    7、频小区的中心位置。从X轴正方向起,第一个小区的位置矢量,是延方向前进i个小区,延方向前进j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长度,即:而后5个小区的中心位置为前一个小区的左旋相位,即:6.计算第二圈同频小区的中心位置 利用外围第一圈的基站坐标,我们可以计算出外围第二圈的基站坐标。外围第二圈的同信道基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可以通过将第一圈的坐标乘以2的方式获得其坐标,另一种可以通过将与其临近的第一圈的点的坐标相加的方式获得。这两种点的例子分别为图3中的点A1和点A2。图57信干比的计算 现在,我们有了移动用户和同信道基站的坐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出信号干扰比:SIR=(dms)-ni=118(dbsi)

    8、-n其中,dms代表用户与中心的距离,dbsi表示用户与同信道基站间的距离。我们进行了100000次的仿真。基本可以保证在小区的每一个位置都随机的,均匀的出现用户,把这100000次仿真的结果中取平均值,即可得到当用户等概率出现在小区中时,平均的信干比。可以在其中取最小值,就是小区边缘处,得到本小区的辐射最小时的信干比。取最大值得到的就是在用户处于小区几何中心时,即本小区的辐射最强时的信干比。8 任意位置的MS的信干比与位置关系的对比考虑到某些用户的终端是固定的,可以一次性计算用户终端在任意位置的信干比。只需要在原程序上稍作改动。把随机生成位置的函数改成固定的数组。为了对比,这里,做以下两方面

    9、的比较。a. 角度不变,都在X轴正方向上,当MS的位置变化时(从0到1),SIR的变化情况,取100个点画图。b。与原点的距离不变,为了防止超出小区区域,不能令r sqr(3)/2,不妨以r=0.5为例,看SIR的变化情况。由于蜂窝小区的对称性,仿真结果必然呈现对称性。取360个点画图。第三章 Matlab仿真结果 1随机分布的MS的统计SIR值我们对正向链路信干比在相同群集大小N=7和不同路径损耗指数n下的结果进行仿真,并且画出了相应的信干比分布直方图。为了进行比较,我们选择了多组n当N=7时,我们令n=2, 2.5 3 3.5计算相应的信干比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不同n下信干比n=2n=

    10、2.5n=3n=3.52 SIR与位置的关系,对比仿真结果a. 角度不变,都在X轴正方向上,当MS的位置变化时(从0到1),SIR的变化情况,取100个点画图,以n = 4为例。b. 与原点的距离不变,改变角度。仍然以n = 4为例。取360点画图。为了直观形象的表达我们这里采用极坐标。3程序仿真 结论:通过观察直方图,我们可以发现。当 N=7 不变时,SIR 随着路径损耗指数 n 的增大而变大。当 n 改变时,同信道干扰的功率的减小程度要远大于信号功率的减小程度。因此,即便系统要损失更多的功率,SIR也会变大。解释尾部出现局部峰值的原因:按照总体趋势上来看,信干比是在不断的下降的。但是尾部都

    11、有一个峰值。其成因是由于,我们在省城随机数的时候,把距离每个小区中心点很近的点,都归为0.1距离,这样才能避免计算信干比的时候出现无穷大的现象。所以最后的峰值,其实指的是,从该峰值左边缘到无穷大处的总频数。对于,根据设计要求,可知,km。由于在七小区的蜂窝系统当中,各个小区的发射功率都是5w,也就是各个小区的功率值没有差别,在这种情况之下,信噪比SNR不受功率的影响。,小区内的距离一直取的是相对值,所以小区半径,对本实验结果无影响。信干比与角度无关,各个方向上的信干比相同。信干比与距离小区中心的距离密切相关,中心信干比大,角落信干比小。附录:程序清单1 RandPOS.m%*%函数功能:得到M

    12、次随机的位置,并修正到正六边形区域里% z是m行1列矩阵,用复数的形式表达随机位置%*function z = RandPOS(m) %随机位置x = 1.5*rand(m,1)-1; y = sqrt(3)*rand(m,1)-0.5*sqrt(3); %修正入正六边形区域for k=1:m if x(k)-1 & x(k)(1+x(k)*sqrt(3) x(k)=x(k)+1.5; y(k)=y(k)-sqrt(3)/2; elseif x(k)-1 & x(k)-0.5 & y(k)-(1+x(k)*sqrt(3) x(k)=x(k)+1.5; y(k)=y(k)+sqrt(3)/2;

    13、end % 离基站太近的都认为是离基站0.1 if sqrt(x(k)2+y(k)2)0.1 x(k)=0.1; y(k)=0; end end z=x+j*y;2 ClusterN.m%*%给定的N穷举法得到i,j%*function ii,jj = ClusterN(N) % the largest number of i and j is sqrt(N)for a = 0:sqrt(N) for b = 0:sqrt(N) if a2+b2+a*b = N ii = a; jj = b; end; %end if end; %for jj end;3 AdjCel.m%*% 函数功能对于

    14、给定的N找出相邻的18个同频小区的位置,返回18行一列的矩阵%*function CelLoc = AdjCel(N) ii,jj = ClusterN(N) CelLoc = zeros(18,1)+j*zeros(18,1); %计算位置CelLoc(1) = sqrt(3)*( ii*exp(j*pi/6) + jj*exp(j*pi/6+j*pi/3); %旋转60角for k=2:6 CelLoc(k) = CelLoc(k-1)*(0.5+sqrt(3)/2*j); end; %剩下的12个计算for i = 1:6 CelLoc(2*i+5) = CelLoc(i)+CelLoc

    15、(i); CelLoc(2*i+6) = CelLoc(i)+CelLoc(i+1); end; CelLoc(18) = CelLoc(6)+CelLoc(1);4 mian.m%计算信噪比统计规律* clear all close all N = 7 ;n = input(the path loss exponent n =)M = 100000; %仿真次数MSPos = RandPOS(M);%生成随机位置 CelLoc = AdjCel(N);%计算小区中心位置 ds = (abs(MSPos).-n%信号功率; ditemp1 = abs(MSPos*(ones(18,1)-one

    16、s(M,1)*CelLoc); ditemp2 = ditemp1.-n; %干扰功率di = ditemp2*ones(18,1); %计算信噪比对数值 SIR = 10*log(ds./di); %绘制信干比直方图 hist(SIR)%信干比平均值avery= ones(1,M)*SIR/M%信干比最小值min=min(SIR)%信干比最大值max=max(SIR)title(信干比分布); xlabel(SIR(dB); ylabel(频数);5 main2.m%计算离远点距离与信干比的关系*clear all close all N = 7 ;n = input(the path lo

    17、ss exponent n =)M = 100; MSPos=linspace(0.1,1,M);y=linspace(0.1,1,M);CelLoc = AdjCel(N); ds = (abs(MSPos).-n; ditemp1 = abs(MSPos*(ones(18,1)-ones(M,1)*CelLoc); ditemp2 = ditemp1.-n; di = ditemp2*ones(18,1); SIR = 10*log(ds./di); plot(y,SIR);grid ontitle(信干比与据原点距离的关系); xlabel(据原点距离); ylabel(SIR);6 m

    18、ian3.m%计算在距离一定时 信干比与角度的关系*clear all close all N = 7 ;n = input(the path loss exponent n =)M = 360;y=linspace(0,2*pi,M); MSPos=(0.5*exp(j*y); CelLoc = AdjCel(N); ds = (abs(MSPos).-n; ditemp1 = abs(MSPos*(ones(18,1)-ones(M,1)*CelLoc); ditemp2 = ditemp1.-n; di = ditemp2*ones(18,1); SIR = 10*log(ds./di); polar(y,SIR);grid ontitle(信干比与角度的关系); 16


    注意事项

    本文(蜂窝小区同频干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