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点05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docx

    • 资源ID:13663915       资源大小:34.1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点05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docx

    1、重点05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重点05 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方式 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辅,主观题为主;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主题思想的把握、情感的体验等。满分技巧 预计2021年文言文阅读还会沿用上述考查方式和题型。在备考中,要注理解选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归纳文章所蕴含的观点;体验思想感情,能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命题预测 秋七月,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秋七月,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

    2、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节选自资治通鉴)(注)公主:太祖之女。襦(r):短袄,外套。饬:装饰。肩舆:指抬的小轿。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答案】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

    3、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可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不是这样的。你既然这样穿,宫中妃嫔、皇亲国戚看见,就一定会争相效仿。据此,正确的句读应是: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衣:_ (2)几何:_ (3)念:_【答案】穿 多少 考虑,想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

    4、运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衣,名词作动词,穿;几何,古今异义,多少;念,古今异义,考虑,想到。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答案】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以,凭借;四海,天下;之,助词,的;富,形容词作名词,财富;悉,都;以,用;为,作为;饬,装

    5、饰;力,名词作动词,有力量;亦,也;可,可以;办,办到。4.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答案】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力戒奢侈,节俭为本。克己律己,以身垂范。正家风,严家教。珍爱生灵,防止滥杀。【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太祖见公主穿着装饰华丽的衣服,“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说明要戒奢侈,节俭为本;太祖分析公主这样做的后果,“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说明太祖正家风,严家教;“伤生浸广,实汝之由”表明珍爱生灵,防止滥杀;“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

    6、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太祖克己律己,以身垂范;也表明太祖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参考译文】秋季七月,公主曾穿着衣领贴金铺翠的外套入宫,宋太祖对她说:“你应当将外套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样装饰。”公主笑着说:“这个才能用几根翠羽?”太祖说:“不是这样的。你既然这样穿,宫中妃嫔、皇亲国戚看见,就一定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用京城里的翠羽的价格高,老百姓追逐利益,辗转贩卖交易,杀生害命,实在是因你而起啊!你既然出生富贵,应该珍惜福分,怎么可以造这种恶业之端?”公主听完惭愧认错。公主陪着坐,和皇后一起说:“官家做天子时间很长了,怎么不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出入。”太

    7、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理天下,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下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何能拥戴啊?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蝜蝂传柳宗元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

    8、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释)这篇文章即创作于贬官永州时期。永州十年,柳宗元生活环境恐劣,深感官场腐败。蝜蝂(f bn):寓言中说的一种好负重物的小虫,困剧:非常困难,踬仆:跌倒,这里指被压倒。黜:罢免。病:失败。戒:教训。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善负小虫也(_) 背愈重(_)又持取如故(_) 日思高其位(_)【答案】负:背 愈:更,越 故:原来 高: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1)句意: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负:背。(2)句意: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愈:更,越发。(3)句意:又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故:原来。(4)句意

    9、: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高:动词,提高。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句子: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答案】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重点词“好(ho 喜爱);上高(爬高),已(停止)”的翻译要准确。7.严文井在谈寓言时曾这样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请仔细阅读这则寓言,你从小小的蜂身上得到了怎样的深刻启发?【答案】示例: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寓意的理解。这是一篇寓言小品,文章先描写小虫蝜蝂的生态,突出善负物、喜

    10、爬高的两个特性;然后笔锋一转,将“今世之嗜取者”与蝜蝂作比较描写,刻画出他们聚敛资财、贪婪成性、好往上爬、至死不悟的丑态,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腐败官场,嘲讽了追求名位、贪婪成性的丑行。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得到,那么身上的负荷就会越来越重,行走就会越来越艰难,一旦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但前进不了半步,还会被负荷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无法再前进。因此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参考译文】蝜蝂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体堆积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有时人们可怜

    11、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又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不放过,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他们坏了事栽了跟头,有的被贬斥罢官,有的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这也够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们仍不肯悔改,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因而面临着从高处摔下来的危险,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义是人,可是智慧却和蝜蝂小虫一样。这也太可悲了!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

    12、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8.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竟忘其为狼(指二小狼) B.则二狼伺其未觉(指主人)C.将啮其喉(指犬) D.乃杀而取其革(指二小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C.句意:将咬他的喉咙。其:代富人。故选C。9.翻译下面的句子。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

    13、无一人。【答案】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闻、作、周、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闻(听见),作(发出),周(名词作状语,向四周)”是句中的重点词,注意翻译准确。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像狼一样的坏人,与文中狼相似之处是(用原文作答)_。【答案】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则寓言写了狼崽子企图咬死主人的故事,告诉人们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只不过它那凶恶的本性被深深地隐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从而启示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跟文中的狼一样,都是“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据此填空作答。【参考译

    14、文】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也还是很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愤怒的声音,(他)惊醒起来朝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于是再次就枕准备睡觉,快睡着了,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富人就杀了它们(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我的堂侄虞惇说的。狼本性凶恶,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野兽(的凶残本性)

    15、不值得多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常熟有桑悦者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注)刊落:削除,删去。衔:怨恨。渎:轻慢。11.下列句中“以”字

    16、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而去(小石潭记)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理解。例句“以”是连词,来,用来。A.以:比得上;B.以:因为;C.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和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D.以:因为;故选C。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三 日 来 见 长 揖 使 者 使 者 怒 悦 脱 帽 竟 去。【答案】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

    17、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可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据此,正确的句读应是: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13.请简要概括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桑悦是聪明(记忆力强)、恃才傲物的人。(聪明、有才、高傲(自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读懂语段,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人物形象,简洁准确表述。从“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可知,桑悦记忆力

    18、强、过目不忘。从“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可知,桑悦聪明、有才。从“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可知,桑悦高傲、自负。【参考译文】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说:“已经在我腹中了。”当生员时,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监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来,加派两人催促他。桑悦大怒说:“起初我说天下没有无

    19、耳朵的人,现在就有。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因丘濬的缘故,没有实施。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所著的书,在世上颇为流行。 随园记(节选)清袁枚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

    20、,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注释)垣牖:围墙。萩:即“楸”,落叶乔木。宦(y)窔(y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指代这些设施。丰杀:增减。天阏

    21、():天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购以月俸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B.百卉芜谢 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C.遂乞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D.余恻然而悲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拿,用/把;B.凋谢/致意,问候;C.于是/于是;D. 的样子/这样;故选C。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答案】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句意

    22、: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所以停顿应该是: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答案】所以仍旧取名叫随园,跟隋园的音相同,改变它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故:所以;仍:仍旧;名:取名;同:和相同;易:改变。17.文中多次出现“随”字,请结合下列句子探究作者的内心情感。(1)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

    23、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2)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答案】(1)第一句连用六个“随”字,表明作者是顺应自然景物特征而建园的,取法自然。(2)第二句“随之而已”抒写了作者舍官就园,安享园林之乐的情怀,表明自己仕与不仕皆随顺自然的心态。“随”字也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由随性的人生观、仕宦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句子情感的能力。(1)这个句中使用了六个“随”字,而且各不相同。地势高的地方就“随其高,为置江楼”,地势低的地方就“随其下,为置溪亭”,有“夹涧”就“为之桥”,有“湍流”就“为之舟”,从这些短句可见,作者并未刻意修改建筑的原貌,而

    24、是因地制宜,顺然此处的自然景物特征来建造园子,一切建筑的布局都取法自然,讲究自然和谐之美。(2)“随之而已”指的是作者做官与否和这个园子长久与否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要这个亭子还在,作者在官与园“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就会“舍官而取园者也”,作者还想着“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这里充分说明作者愿意舍弃官位,安居随园,享受园林之乐的情怀。“随”可以理解为随心所欲,自然安适,体现出了作者随心而行,进退由心的人生意趣。【参考译文】随园记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

    25、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百花荒芜凋谢,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园同音,但意思变了。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

    26、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做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7、。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信乎_ (2)王生不说_(3)李生故寻王生_ (4)夫善学者不耻下问_【答案】(1)真实 (2)同“悦”高兴 (3)特意、故意 (4)以为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是真的吗?信:真实;(2)句意:王生不高兴。说:同“悦”高兴;(3)句意:李生特意找

    28、到王生。故:特意、故意;(4)句意: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耻:以为耻。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答案】学习贵在善于思考,您只是记住了却不思考它,最终必定没有收获,凭什么称之为善于学习呢。(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善(善于),但(只,只是),志(记住),思(思考),何(什么),以(凭借),谓(称为)”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20.阅读此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案】

    29、“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一定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规劝朋友的过错,要有李生的勇气、责任与担当,要有耐心,尽心尽责地帮助朋友进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像王生一样,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改正。学习中不明白的地方,除了向老师家长请教外,还勇于向同辈甚至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并不以此为耻。(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读懂全文,了解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学而不思则罔”,启发我们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不能只学习而不思考,一定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李生一劝王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李生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启

    30、发我们规劝朋友的过错,要有耐心,尽心尽责地帮助朋友进步。“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王生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启发我们要像王生一样,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启发我们学习中不明白的地方,除了向老师家长请教外,还勇于向同辈甚至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并不以此为耻。【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

    31、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世说新语(节选)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绥,安


    注意事项

    本文(重点05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