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docx

    • 资源ID:13381107       资源大小:24.7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docx

    1、庄子故事两则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班级: 姓名: 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一、北冥有鱼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北冥有鱼A卷:夯实基础一、北冥有鱼课下注释默写:1、北冥: ;冥: 。 南冥: 2、怒: 。 3、垂天之云: 。4、海运: 。5、天池: 。6、志怪: 。志: 。7

    2、、水击: 。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扶摇: 。9、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10、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 。12、其视下也: 。其: 。13、亦若是则已矣: 。是: 。二、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课内简答题: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

    3、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 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4.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 5.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

    4、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6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五、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北冥有鱼: 志怪者也: 其正色邪: 水击三千里: 天池也: 其视下也: 野马也尘埃也: 怒而飞: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天池也: 2、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解释:怒而飞: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志怪者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亦若是则已矣: 去以六月息者也: 亦若是则已矣: 3、一词多义 其 其名为鲲: 不知

    5、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之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我知之濠上也: 而化而为鸟: 怒而发: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判断文言句式的种类: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六、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亦若是则已矣 B.是进亦忧,退亦忧C.是谓大同 D.今夕是何年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困于心,衡于虑 D.其人舍然大喜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A. 北冥有鱼 同“溟”,海。 B.置杯焉则胶 胶:粘住,意思是搁浅 C.而后乃今将图南 图:谋取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地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我决起而飞 风飘飘而吹衣 D.时则不至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正色邪?B其名为鹏/有仙则名。C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鹏之背/鹏之徙于南冥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的语言以夸饰惊人,善于运用想

    7、象和夸张,如文中描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庄子使用了一个气势磅礴的“鲲鹏变化”的寓言,不仅写出了鲲鹏之大,而且写出了鹏的水击三千里,高飞九万里,大海的掀动,狂风的倏起,空中飘飞的尘埃,如野马奔腾般的泽气,以及那至高至远的苍天等,构成了天地广阔的大意境。 C.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可以看出,大鹏虽然自己伟岸强大,但要万里南征,仍要有所凭借。 D.庄子把大鹏与野马进行了比较,突出大鹏的大。七、课外文言文阅读:涸辙之鲋庄子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

    8、:“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解释加点的字:吾失吾常与: 周顾视: 子何为者耶?: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2、翻译: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3、庄周是怎样谴责监河侯的?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A卷:夯实基础一、北冥有鱼课下注释默写:1、北冥:北海;冥:同“凕”,海。 南冥:南海 2、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

    9、空的云。4、海运:海水运动。5、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6、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7、水击:击水,拍打水面。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9、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10、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12、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大鹏。13、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10、是:这样。二、北冥有鱼重点句子翻译: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就将迁移到南方的大海。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

    11、如野马。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三、课内简答题: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答: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答:“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

    12、达到真正的逍遥。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答: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答: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 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性默写:1.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3

    1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逍遥游中描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6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五、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北冥有鱼:冥 同“溟”,海。 志怪者也:形作名,

    14、怪异的事情。其正色邪:邪 同“耶”,疑问语气词。水击三千里:名作形,在水面上。 天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其视下也:名词作状语,向下。 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古:山野中的雾气。今:野生的马。 怒而飞:古今异义,古义:奋发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今异义,古义:海动。今义: 海上运输。 天池也:古今异义,古义: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2、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解释: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移。 志怪者也:记载。 水击三千里:拍打。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虚数,不是实指。 去以六月息者也: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概指各种有生命

    15、的东西。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拂。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互相。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尽。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 亦若是则已矣:罢了。 3、一词多义 其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表推测。 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视下也:代大鹏。 之鹏之背:结构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我知之濠上也:代词,“鱼之乐”。而化而为鸟:表示承接。 怒而发:表示修饰。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表示转折。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4、判断文言句式的种类:

    16、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状语后置六、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D )A.亦若是则已矣 B.是进亦忧,退亦忧C.是谓大同 D.今夕是何年【解析】A这样。B这样。C这样。D 判断动词,是。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困于心,衡于虑 D.其人舍然大喜【解析】A同“溟”,海。B无。C同“横”梗塞,不顺。D 同“释”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北冥有鱼 同“溟”,海。 B.置杯焉则胶 胶:粘住,意思是搁浅 C.而后乃今

    17、将图南 图:谋取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地【解析】C图:图谋,打算。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我决起而飞 风飘飘而吹衣 D.时则不至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 【解析】A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凭借;因为。C;都表示修饰关系。D或;表转折。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正色邪?B其名为鹏/有仙则名。C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鹏之背/鹏之徙于南冥也。【解析】A表推测;代词,指它的。B名字。动词,出名

    18、。C气息,气息。D 的;主谓之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庄子的语言以夸饰惊人,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如文中描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庄子使用了一个气势磅礴的“鲲鹏变化”的寓言,不仅写出了鲲鹏之大,而且写出了鹏的水击三千里,高飞九万里,大海的掀动,狂风的倏起,空中飘飞的尘埃,如野马奔腾般的泽气,以及那至高至远的苍天等,构成了天地广阔的大意境。 C.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可以看出,大鹏虽然自己伟岸强大,但要万里南征,仍要有所凭借。 D.庄子把大鹏与野马进行了比较,突出大鹏

    19、的大。【解析】D 文中的野马是指山野中的雾气,非指真的马。七、课外文言文阅读:涸辙之鲋庄子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解释加点的字:吾失吾常与:向。 周顾视:回头,回头看。子何为者耶?:你。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将,将要。2、翻译: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20、?您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3、庄周是怎样谴责监河侯的?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答:庄周说了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来谴责监河侯。这样可以有力的谴责监河侯托词的荒唐无理和见死不救的本质。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A 卷:夯实基础一、课下注释默写:1、濠梁: 。2、全: 。3、循其本: 。循: 。二、重点句子翻译: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三、课内简答题: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B卷:能力提升四、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循其本: 2、

    21、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之: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3、判断文言句式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o)梁之上: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地一组是(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地一项是(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六、课外文言文阅读:秋水庄子

    22、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 河伯始旋其面目: 而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下面句子。(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参考答案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濠梁:濠水的桥上。2、全:完全,肯定

    23、(是这样)。3、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二、重点句子翻译: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三、课内简答题: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答: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答: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

    24、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B卷:能力提升四、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循其本:古今异义词:古、追溯 。今、遵守、依照、沿袭。2、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之:是鱼之乐也:助词,的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3、判断文言句式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也,表判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o)梁之上: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濠梁之上游”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 B呼尔而与之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解析】ACD都是和的意思,B是介词,给。故选B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地一组是( A )

    25、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解析】A指示代词,这;这。B完全;保全。C本来;巩固。D 说;名词,云。3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地一项是( C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例句是代词,指这件事。A代词,曹刿。B代词,军官。C定语后置标志。D 代词。六、课外文言文阅读: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26、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百川灌河:注入 东面而视:面向;朝向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掉转 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轻2翻译下面句子。(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译:(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译: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意对即可)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答: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注意事项

    本文(《庄子故事两则》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1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