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制药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docx

    • 资源ID:12708365       资源大小:27.5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制药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docx

    1、制药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制药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篇一:参观药厂感想心得体会参观药厂感想心得体会今天早上,我有幸参观了星湖制药厂。星湖药业是我们市最有实力的药厂,它主要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然后制药为产业,其中最有名的产品是复方黄芩片。星湖药业的复方黄芩片是我们居家旅行必备的良药,每当我感觉上火了或是喉咙痛时,吃上几颗药,马上药到病除,呵呵。今天,我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在一位漂亮的部长姐姐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车间、煮药提取车间和化验室。首先是生产车间,我们进了大门后,看见了一整排贴有名字的储物箱,部长姐姐说那里放着每个工作人员的拖鞋,这是为了防止人们把外面的细菌带进去。她掏出钥匙,换上她自己的拖鞋,

    2、并给我两个鞋套把鞋子套上才带我上楼梯。我们先来到三楼,这层是生产胶囊的。首先看到的是第一更衣间,她带我进去,给我一套消了毒的衣服让我套上。她也在更衣室相应的储物箱里拿出自己的清洁服套上。而且还得按顺序,帽子、上衣、裤子、口罩,呵呵,这样一来只露出眼睛了。再开了另一扇门,来到第二更衣室,在那里用清洁液洗手,烘干后,就准备进入生产线了。来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药厂车间对卫生的要求真严谨啊,不亚于医院的手术室!接着,我参观了制作胶囊流程的每一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好几扇门,与别的相通,且室与室之间都隔着玻璃。每一流程都有精细的分工,大都生产机械化。印象最深的是胶囊填充机,因为参观的时候它正好在运作:

    3、一边漏斗放空胶囊,一边放物料,这机器就会自动把胶囊填充好并弹出,而且能把没有填充好的胶囊和不合格的空胶囊从另一个出口弹出来。旁边放了很多袋装满了成品胶囊的透明塑料袋,真是生平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胶囊啊!我们再来到二楼,这层是生产片剂的。跟三楼的布局差不多,也是先进入第一、第二更衣室。工作室的组成跟三楼差不多,就是多了制粒和压片的工作室。用的机器跟三楼的有的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是两种自动包装机,呵呵,当时它们也是正在运作。第一种包装机有个很大的漏斗用来放生产出来的片剂,另外有个水平的传输带用来运送塑料瓶子,这台机器能数好特定的药片,放进瓶子里,并自动旋好瓶盖,自动贴好标签;第二种包装机是用来把药片包装

    4、成泡囊式,一边生产无毒铝箔,一边要人工把泡眼填充好片剂,然后两者倾斜着相嵌合,再经过一个高温的圆筒压一下密封好。接着,部长姐姐带我参观了煮药的车间,这里的空间开阔好多,不再是被分成无数个工作室了,而是一整层的巨大仪器连在一起。煮药、提取、溶剂回收、蒸发、煮浆、制成浸膏,都是仪器一体化。这里的所有仪器都是不锈钢外壳的,所以看不到里面是怎么工作的,有的仅仅能通过仪器上的小窗口看见药液在里面翻滚。最后,我还请求参观了化验室。不过这里跟我们学校的分析化学实验室差不多,有仪器室,实验室,试剂室,标本室,培养室,所用的高端仪器也不外乎是hplc,uv仪,熔点仪,ph计等等。我去的时候,有位工作人员正好在做

    5、柱色谱,我当时也蠢蠢欲试啊,呵呵。不过他用的柱子太小了,柱效能有多高呢,呵呵。参观了药厂,受益匪浅,知道了真正的药物生产是怎么一回事,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也具体化、形象化了,并亲身体验了制药车间对卫生的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并没有高谈阔论,相当谨慎。篇二:高考化学复习:失分实验简答题答题技巧总结高考化学复习:失分最严重的实验简答题专项总结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且月考越热,大有占据全部实验之趋势。在这些实验试题中最难回答或是最不好得分的就是实验简答题了,考生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会回答,要么回答的原理不对,要么回答的格式不合理,要

    6、么回答的语言不规范,不能够用化学语言来回答,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了高三考试乃至该考失分的关键点。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如下(有的是直接给出实验操作,有的是以试题的形式给出),希望能给广大的高三学子以帮助。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以试管为例)答:(1)微热法:塞紧橡皮塞,将导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末端回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洗衣服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

    7、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2.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答: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3.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2沉淀Na2So4为例)答: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

    8、复操作23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4.(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喷泉的原理是_。(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答:(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5.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答: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6.常用的试纸有哪些?应如何使用?答:(1)试纸种类: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酸

    9、碱性;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强氧化性的物质;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或其溶液。(2)使用方法: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3)注意事项:试纸不可伸人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来溶液稀释了。7.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

    10、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了倒吸。8.只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溶液?答:四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滴加fecl3溶液,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AgNo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溶液是KScN,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H2So4。9.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fe(oH)2。(1)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2)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和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4)这样生成的

    11、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答:(1)稀硫酸和铁屑(2)NaoH溶液(3)检验试管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氢气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4)试管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和试管,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10.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11.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答: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

    12、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13.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答: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4.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2的漂白性所致。1

    13、5.焰色反应应如何操作?答:将铂丝用盐酸洗过后放到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到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若是钾元素,则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16.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17.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

    14、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答案:b1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b.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c.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d.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冷却后再加AgNo3溶液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f.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测出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G.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

    15、与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H.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硫酸I.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J.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K.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答案:cdHIK19.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34%36%,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第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16、双氧水可以氧化ScN-生成N2、co2和So42-,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第二步: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出现淡绿色浑浊液,说明有离子存在(填离子符号);第三步: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离子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溶液分成2份,分别装在A、b两个试管中。第五步: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7、溶液红色又褪去的原因可能是:;请自选中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第六步: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有性;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中所述“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这句话?。答案:第二步:fe2+;第三步:第五步:2fe2+H2o2+2H+fe3+3ScN-2fe3+2H2ofe(ScN)3左移,fe(ScN)3(血红色)H2o2氧化ScN-,使平衡fe3+3ScN-红色消失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入适量H2o2振荡,产生气泡,红色褪去,说明是H2o2氧化了溶液的ScN-离子使溶液褪色20.盐酸、

    18、硫酸和硝酸是中学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100mL。若欲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分别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兰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

    19、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答案:(1)cu+H2o2+2Hcl+4H2o(3)不同意;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将一定量的No2通入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呈绿色,则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21.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氧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cucl2+2H2o(2)大于;3cu+8H+2No3-3cu2+2No(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

    20、水中,目的是。(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打开活塞K并通入N2;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拆除装置,取出产物。(4)数据记录如下:计算得到实验式ca2N2,其中。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答案:(1)关闭活塞,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段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氧化单质钙,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篇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感想模板6套第一篇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

    21、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

    22、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制药工程设计的方法。车间设计融合了药物化学和制药设备的知识。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

    23、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

    24、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使我再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方面都得了到很好的提升,在此,要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课设的成功,少不了老师

    25、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以及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大力配合。没有大家的默契,也收获不了今日的成功,在课设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努力查找资料,仔细检查,认真核对,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艰辛,在此,谢谢所有人的努力和帮助,才使实验能够得以顺利地完成。第二篇经过这次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现在我总结了以下的体会和经验。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一项工程。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设计的核心。在这里我深

    26、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生物发酵原理,而且体会到了设计能力是靠自己开动脑筋,努力发现来逐渐提高的。做设计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什么,那么做了也是白做。设计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比如生物化学实验,就必须回顾课本的知识,确定设计用量。我们做设计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设计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设计的态度。如果你在实验这方面很

    27、随便,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成果去抄,尽管你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最后,通过这次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我不但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这次的设计,我们整体对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做车间设计,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锻炼。第三篇这个学期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二周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可行性的药物生产车间。刚开始时我还不太清楚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到底要做些什么的。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是设计发酵罐。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开始这次的课程设计。通过这两周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我复

    28、习了课堂上所学的药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一次设计使我对制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动手和思考和解决能力。但也暴露出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如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这在以后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加强。在这两周中每天都是忙碌的,但我觉得很充实,自己学到很多东西,也加深我对专业课学习兴趣。这一次的课程设计中培养了我如何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能力,这对以后的学习上和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帮助。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

    29、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制药工程设计的方法思维,这是最珍贵的学习成果,是我第一次做车间设计的宝贵经验。最后衷心感谢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给我的指导。第四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

    30、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做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很多地方融合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我的帮助。第五在完成这个设计之后,我也有一定的思考,重新将自己的设计细细看了几遍,

    31、同时也把做同样设计的几个同学的设计借来观摩了一番。在进行对比和分析之后,又有很多所得。一开始进行设计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参照样本进行,甚至就是按照它的步骤再做一遍。当然在初学阶段这未必不可以,这样做可以让我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了解设计方法和步骤,更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但是等到自己设计的时候,我觉得就应该抛开例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这样可能会在设计中碰到更多的问题,但是这样也能让我学到更多,而且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会更加引发自己的思考,说不上创新,但可能会有新意产生,也就是自己的东西了。在这方面我做的也不是很好,所以设计之后再回想一下,里面自己的东西很少,这也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点我想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在今后任何一行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探索性,我们只会走着前人走过的路,踩着前人踏过的脚印。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自己摸索,用其他途径创造更完美的工艺路线。还有设计时所采用的公式,每个设计书上基本都有较为成熟的公式让我们参考。但它们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我们也可以到图书馆到网上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计算,如果靠笔算会很麻烦也不能保证准


    注意事项

    本文(制药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