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docx

    • 资源ID:11961558       资源大小:34.6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docx

    1、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六年级上1、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1涉:渡。2、自:从。 3、坠于水:掉到水中。 4、遽-急忙。 5、契-雕刻。 6、所从坠:从掉下去的地方。 7、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 8、求之:寻找剑。 9、若此:像这样 10、惑:糊涂。译文: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

    2、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道理:“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的 主观认识应该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否则是行不通的。2、杯弓蛇影选自晋书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注释:1、久阔:久别。 2、广:乐广,人名。 3、蒙:承蒙。 4、方:正。5、意:心里感到。 6、恶:厌恶。 7、既饮:喝完酒

    3、。 8、疾:得病。9、于时:当时。 10、听事:听事堂。 11、角:弓。 12沉疴:重病。译文: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时,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家作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了。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客人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道理:凡是应多作

    4、调查研究,千万不能见到一点痕迹就疑神疑鬼。 3、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注释: 1、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 2、钳:夹住。 3、喙:鸟类的嘴。译文: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道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

    5、,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4、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n):同“悯”,担心。 2、揠(y)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 4.予:我。 5.趋:快走。 6.槁(go):草木干枯。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

    6、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道理: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5、画蛇添足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1、祠者:祭祀的人。 2、舍人:手下的办事人。 3、卮酒:一大杯酒。4、请:建议。 5、引:拿过

    7、。 6、且:将要。 7、为之足:给它添上脚。8、安能:怎么能。 9、亡:失去。译文: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道理:比喻做事多此一举,节外生枝反而坏事。6、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郑人有且置(1)履者,先自度(1)其足而置(2)之其坐。至之市,

    8、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2)。”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1、且:将要。 2、置(1):购买。 3、置(2):放。 4、度(1):量。5、至之市:待到市场。 6、操:携带。 7、度(2):尺码。 8、市罢:集市散了。9、试之以足:以足试之。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的时候,他忘带了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呢?”

    9、他回答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道理: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这种人思想僵化,脱离实际,结果把事情办糟了。7、朝三暮四选自列子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注释:1、狙(j):猕猴。 2、损:减少。 3、家口:家里的粮食。4、充:满足。 5、欲:要求。 6、俄而:不久。 7、匮(ku):缺乏。8、 驯:驯服。 9、诳:欺骗。 10、若:你们。 11、芧(x):橡实。 译文:

    10、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道理:讽刺像猕猴一样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后来逐渐演化,常用来职责反复无常的人。8、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

    11、,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注释:1、崩坠:崩塌陷落。 2、寄:依附。 3、忧彼之所忧:为他的忧愁而担心。4、晓:解释。 5、若:你。 6、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7、行:行动。 8、止:停留。 9、果:果真。 10、星宿:星辰。 11、只使:即使。 12、中伤:击中。13、四虚:四处。 14:躇践踏。

    12、15、跐:蹈。 16舍然:放心的样子。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

    13、)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道理: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六年级下 1、 滥竽充数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1: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2、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3、廪:粮食仓库。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道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14、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2、 自相矛盾韩非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1、鬻(y):卖。 2、誉:夸耀。 3、陷:刺透。 4、或曰:有的人说。 5、莫不:没有不。 6、以:用。 7、俄而:然后。 8、莫能没有什么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称赞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

    15、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道理: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3、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折:折断。 4、耒(l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5、冀:希望。 6、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

    16、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道理: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4、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1、匡衡:西汉经学家。 2、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穿壁:在墙上打洞。 4

    17、、邑人:谓同县的人。 5、 大姓:大户人家。 6、 文不识:姓名。 7、与:给。 8、佣作:被雇佣劳作。 9、偿:报酬。 10、怪:感到奇怪。 11、遍:尽 12、资:借。 13、遂:终于。 14大学:大学问家。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一个学问家。道理:学习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困

    18、难的客观条件难不倒有志者。5、 囫囵吞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注释:1、 狎:开玩笑。 2、绝倒:笑得前俯后仰译文: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却对牙齿有损害。”一个痴呆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吃梨子时只嚼不吞,就不能损伤我的脾;我吃枣子时只吞不嚼,这样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人和他开玩笑说:“你真是囫囵地吞掉一个枣。”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道理: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

    19、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6、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2、成:完成。 3、去:离开。4、逢:碰上。 5、方:正在。 6、卒业:完成学业。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

    20、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道理: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7、 名落孙山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1、滑(g)稽:能言善辩,应对如流。 2、赴举:参加科举考试。3、偕:同,一起。 4、失意:没考取。 5、缀:附着。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6、解名:录取名单。解,(乡试)录取。 7、更:又。译文:吴国有一人叫孙山,是个能言善辩、语言流畅的才子。孙山去别的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孙山带儿子一同前往。同乡

    21、人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乡。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在我后面呢。”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8、 沐猴而冠史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注释:1、引:率领。 2、说:劝说。 3、塞:要塞。 4、沐猴:猕猴。 5、冠:

    22、戴帽子 6、烹:煮。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解释: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经典诗词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23、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简介: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十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注释:1、 衡阳雁去:大雁向衡阳飞去。 2、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3、角:军中的号角。 4、千嶂:崇山峻岭。 5、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24、。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余晖将城池紧紧围住。 喝一杯陈酒遥寄万里的思想情,还没有在燕然刻石记功怎能谈到还家!羌笛声飘荡不定,寒霜洒满大地。边疆的战士不能入寐,将军愁白了头发,战士们流下了思想的眼泪。赏析: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

    25、黄,右擎 (qng) 苍,锦帽貂裘 (dioqi),千骑 (j) 卷 (jun) 平冈。为(w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26、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注释:1、左牵黄:左手牵黄狗。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2、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3、倾城:全城人。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三国志记载,孙权曾乘马射虎4、冯唐:人名,汉文帝时的一位郎官,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报战功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这里作者是以以魏尚自比。 5、会:定将。6、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这里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西夏军队。译文:我虽

    27、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赏析: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初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

    28、雄气概。3、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但理想不能实现,终忧愤而死。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词悲壮豪放,抒发爱国情怀,代表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注释:1、破阵子:词牌名。题目是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 2、挑(ti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3、梦回:梦醒。 4、吹角:军队中吹号角

    29、。 5、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6、八百里分麾(hu)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麾下:指部下将土。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八百里:牛。 7、 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 8、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9、沙场:战场。 10、的(d)卢:一种烈性快马。 霹雳(p l):雷声,形容射箭时弓弦震动的声音。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赏析:

    30、这首词,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开头两句写军中夜晚生活,“八百里”三句写军队生活和阅兵场面。下阕开头两句写投入战斗,最后一句写破敌立功的愿望落空。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4、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作者简介: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注释: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月色

    31、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偏知:才知。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新:初译文: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赏析: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5、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温庭筠少敏悟,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注释:1、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2、驿墙:驿站的墙壁。 3、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文言文经典诗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