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7年级下册 第1单元隋唐时期.docx

    • 资源ID:11707288       资源大小:23.8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7年级下册 第1单元隋唐时期.docx

    1、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7年级下册 第1单元隋唐时期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学案(隋唐时期) 考纲要求(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6)以大运河、赵州桥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识清单一、大运河的开凿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2、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

    3、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贤能 整顿吏治 重视农业生产 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

    4、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5、,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

    6、行: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2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

    7、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A “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3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 的主要贡献是A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B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C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5隋朝大运河是人类创造出的奇迹,它的出现为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安徽省积极准备申报大运河安徽段为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大运河流经安徽是哪一段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8、江南河6唐朝时,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大 D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点是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C建立行省制度 D重用人才8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反映的内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9唐太宗善于纳谏,他常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姚崇10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鹘衣装回鹘马”

    9、B“车书本一家”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11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同贞观时期相比A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B阶级矛盾更加缓和C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国家政权更加稳固12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1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尚长荣扮演的名臣应该是A房玄龄 B魏征 C李世民 D杜如晦14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

    10、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C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15隋唐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最准确的应概括为( )A繁荣与开放 B光照四邻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对外交流的频繁二、非选择题16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盛世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1分)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1分)【技术创

    11、新】(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分)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1分)【开放交流】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1分)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1分)(5)以下能反映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 )(2分)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统一浪潮 D社会危机(

    12、6)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3分)17阅读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回答:()材料一表明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其中的“夷狄”指的是什么?()材料二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一件什么事?“和同为一家”是指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3)“和同为一家”有什么意义?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阅读材料一 后回答:(1)材料中的“外甥”指的是谁

    13、?(2)这是他给谁的上书?(3)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吐蕃与唐朝已经 “和同为一家”的?(4)阅读材料二后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19【材料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毛泽东。(13分)【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名字。(3分)(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人的功绩。(6分)(3)根据材料二,写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执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式?(2分)他被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1分)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隋炀帝的历史活动,在其

    14、在位期间曾经创立科举修建运河,所以选择D项,A BC的人物没有这些活动,排除,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唐朝的历史,在唐太宗时期是B项,C是唐玄宗DA是汉朝的。3.【答案】C【解析】在唐太宗执政时期,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故选C。4.【答案】D【解析】沁园春雪中“唐宗” 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其主要贡献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故选D。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开创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开创开元盛世的局面的是唐玄宗。5.【答案】B【解析】通济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全长650公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

    15、共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其中流经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A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6.【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唐帝国闻名世界,唐朝通过陆路,海陆积极对外交往,引起了各国对唐帝国的向往 和敬仰,唐朝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所以ABD三项符合题意,C项明显错误,因此本题选C。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三位君主共同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善于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姚崇宋景为相

    16、,发展农业生产,创立武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因此他们的共同点是重用人才,本题选D。8.【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太宗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因此,贞观长歌反映的内容与唐太宗有关,本题C。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善于纳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

    17、用魏征等,唐太宗把魏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因此,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本题选B。10.【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 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BC三项分别反映了唐朝和渤海及吐蕃少数民族的关系,而D项“唐风洋溢奈良城”的意思,是说唐朝的社会生活在奈良都能看到,根据所学,奈良城是今天日本的重要城市,因此反映了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关系。本题选D。11.【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对比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

    18、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充分说明了开元时期社会富庶的局面,所以两者相比,开元盛世比贞观之治经济更加繁荣,本题选C。12.【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太宗说的话的理解,唐太宗这句话 是他深刻认识到了百姓力量的强大,把老百姓比喻成水,把君主比喻成船,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意思是不能过分压迫人民,过度压迫人民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危及到封建统治,ABC不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D。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

    19、谏的名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魏征,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A,D两项是开元盛世的两位大臣,C项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本题选B。14,【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繁荣及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包括: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到中国;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20、,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等。因此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1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隋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分析题目,隋唐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出现繁荣的景象,隋唐时期,出现了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如玄奘西行去西方求取佛经,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的故事,主动学习外国文化,表达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也体现了刻苦精神,所以选A16.【答案】(1)唐太宗;善于纳谏;开元盛世(2) A:曲辕犁 B:筒车(3)藏族;文成公主(4)鉴真;日本(5) B(6) 政治清明;革新生产技术;民族关系融洽;加强与其

    21、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任意3点即可得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2)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表现在生产工具上,判断A是曲辕犁,B是灌溉工具筒车。(3)根据材料“贞观十五年(641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吐蕃是现在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

    22、蕃赞普松赞干布。(4)根据诗中的“唐风洋溢奈良城” 根据所学知识,鉴真是唐朝的和尚,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5)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出现繁荣的景象,因此整个的隋唐时期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繁荣开放特征,因此本题选B。(6)通过探究,我认为社会要和谐首先是政治上统治者必须政治清明,经济必须发展,国力强盛,同事民族关系还要融洽,还要革新技术,勇于变革,还要加强和其它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要坚持对外开放。考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

    23、文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阶段的归纳梳理能力,该题知识点多,考察信息量大,繁多的知识点往往使同学们头疼,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我们不妨化零为整,把繁多的知识点用一根线串起来,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去整理,梳理基础知识,还有就是按照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去解答,多用心去训练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1)它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和平、友好的民族政策;夷狄指周边的少数民族;(2分)(2)唐中宗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2分)(2)吐蕃(今藏族)(1分)(3)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的友好关系。(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

    24、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改变了以往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开始实行开明,和平,友好的民族政策,夷狄是指当时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继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后,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又入嫁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吐蕃是指今天的藏族。(3)根据所学,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加强了汉藏的友好合作。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全面开放,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关系全面繁

    25、荣,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18.【答案】(1)尺带珠丹(2)唐中宗(3)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他(尺带珠丹)(4)唐太宗【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蕃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继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后,金城公主又入嫁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因此材料中的外

    26、甥是尺带珠丹。(2)根据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后,金城公主又入嫁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给唐中宗,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来*&源:中教网(3)根据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后,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他说唐蕃合同为一家了。(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统治者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所以唐太宗才有那样的感慨。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识记和认识能力,唐朝时期,统治者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关系融洽,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增强,这也是唐朝繁盛的表现之一,对于唐朝时期各少数民族和唐的关系,同学们要注意掌握。19.【答案】(1)它表

    27、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和平、友好的民族政策;夷狄指周边的少数民族;(2分)(2)唐中宗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2分)(2)吐蕃(今藏族)(1分)(3)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的友好关系。(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改变了以往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开始实行开明,和平,友好的民族政策,夷狄是指当时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继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后,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又入嫁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吐蕃是指今天的藏族。(3)根据所学,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加强了汉藏的友好合作。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全面开放,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关系全面繁荣,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7年级下册 第1单元隋唐时期.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