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
- 文档编号:7387756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03.68KB
初中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
《初中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美术《画家乡的风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画家乡的风景
适用年级
初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5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进入初中以来七年级上册的“画家笔下的色彩”及下册“画家乡的风景”以及八年级上册的“多彩的风景”等,对其风景画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为将来欣赏印象派风景画作品做好技术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重点:
1.通过对摄影与写生作品的比较分析,体验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进行风景画构图练习。
2.认识和学会运用透视、色彩规律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是七年级教材中“造型.表现”领域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本单元主题中,学习内容设计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
专题一:
怎样表现真实的风景?
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透视现象,学习透视知识,培养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完成一幅。
专题二:
怎样了解和运用色彩?
通过对摄影与写生作品的比较分析,体验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初步掌握风景画中的色彩表现技法,完成一幅风景色彩小稿。
专题三:
怎样选择适合的绘画表现形式?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的构图、透视、色彩等知识,完成一幅能表达对家乡风景独特风貌感受的作品。
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适当进行整合、拓展和延伸,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风景中的基本透视现象及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2.学习风景画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规;
3.了解风景画中色彩知识及规律;
4.学习风景画取景与画幅形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透视现象,学习透视知识,培养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绘制一幅铅笔风景透视图和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进行风景画构图练习;
2.通过对摄影与写生作品的比较分析,体验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完成一幅风景色彩小稿;
3.认识和学会运用透视、色彩规律,完成一幅能表达对家乡风景独特风貌感受的风景画作品;
4.通过访问数字博物馆、美术馆,初步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探究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绘画的语言和规律,养成用审美的眼光去艺术地表现家乡和身边熟悉的景色;
2.从热爱家乡的角度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3.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对应课标
1.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3.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4.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在纸上如何表现真实的风景?
2.怎样了解和运用色彩?
3.怎样选择适合的绘画表现形式?
专题划分
专题一:
认识风景画——怎样表现真实的风景?
(2课时)
专题二:
风景画中的色彩——怎样了解和运用色彩?
(1课时)
专题三:
绘制家乡的风景印象——怎样选择适合的绘画表现形式?
(2课时)
专题一
认识风景画——怎样表现真实的风景?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2课时
专题一概述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生对风景画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对怎样表现真实的风景却没有实践过,画画家乡的风景,此专题是基础。
本专题设计两个课时,第一课时:
通过小组观察、对比、分析风景画作品的活动,主要了解风景画的概念,分析风景画中的基本透视现象,总结绘画风景画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规律,体验画面空间关系。
学习成果为能完成简单的风景透视图。
第二课时:
小组自主探究、比较分析摄影作品和风景作品活动,主要学习风景画如何取景和构图,学习成果是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进行风景画构图练习。
专题学习目标
1.风景画的概念
2.了解风景中的基本透视现象,培养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
3.学习绘画风景画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规律,体验画面空间关系
4.感受不同画幅形状所表达的不同的风景画意境
5.学习风景画如何取景
6.练习用线条组织画面构图,包括确定对象的线条、角度、位置,与形体相对应的大小比例等
专题问题设计
怎样表现真实的风景?
1.什么是风景画?
2.几种不同的画幅形状,分别给你什么视觉感受?
3.这么多风景构成元素,我们都要画到纸面上吗?
怎样取舍会更好?
4.为什么同样的树在画面中会画的不一样大?
有什么规律?
5.什么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它们有什么不同?
6.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画面上来?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库
常规资源
课件
教学支撑环境
美术教室
其 他
绘画用纸、铅笔等绘画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感受家乡风景、人文之美
1.欣赏景摄影图片,感受家乡风景及人文之美。
导入风景画教学,提出问题:
什么是风景画?
2.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网络资源,总结归纳:
风景画的概念。
活动二:
探究风景画的透视现象及规律
1.出示风景画作品《乡间村道》,提出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树在画面中会画的不一样大?
有什么规律?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师生交流,分析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等规律。
3.对比出示风景画作品《水乡》,提出问题:
什么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它们有什么不同?
4.根据课前所查资料及对比分析,总结出: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及不同。
5.根据提供的摄影图片,完成简单的风景透视图。
活动三:
交流与展示
小组内自评。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学习如何取景,体验不同尺幅形状的视觉感受
1.出示风景摄影图,提出问题:
这么多风景构成元素,我们都要画到纸面上吗?
怎样取舍会更好?
2.小组探究美术作品(包括取景好的和存在问题的作品),根据研究得出:
取景兼顾近景、中景、远景,主次分明,画面效果会更好。
3.欣赏几种不同的画幅形状的风景作品,提问:
分别给你什么视觉感受?
4.体验不同的尺幅形状,带给人的不同视觉感受。
活动二:
深入观察,分析构图
1.深入观察以上作品,学生概括出其构图形式线。
2.欣赏、评论作品,通过欣赏、评述,了解如何做到构图主体突出、舒适,虚实得当,空间效果好。
活动三:
绘画练习
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进行风景画构图练习。
活动四:
展示评价,组内自评。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评价。
2.能够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学合作融洽。
3.能够进行风景画的取景,取景关注到近景、远景、中景,主次分明,虚实得当。
4.透视准确,构图主体突出、舒适,空间表现好。
5.各种对比运用协调,线条流畅、简洁,具有节奏美感。
专题二
风景画中的色彩——怎样了解和运用色彩?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1课时
专题二概述
通过专题一的学习,学生对风景画的取景、构图、透视、尺幅的运用等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表现真实的风景,色彩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通过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和认识,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并为八年级第8课《绚丽的阳光》的印象派风景画作品欣赏做技术上的准备。
本专题设计一个课时:
通过小组观察、对比、分析摄影作品和风景画作品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色彩知识和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学习成果为能完成简单的风景色彩小稿。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风景画中的基本色彩知识
2.掌握风景中的色彩观察的方法
3.感受不同色调所表达的不同的风景画意境
4.完成风景画色彩小稿
专题问题设计
怎样了解和运用色彩?
1.什么是色彩的色性、明度、纯度?
2.为什么同样的树在画面中会画的色彩更丰富?
3.如果你是画家,你会选择怎样的色彩表现四季的变化?
4.为什么画中近景和远景中的绿树,绿色不一样?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库
常规资源
课件
教学支撑环境
美术教室
其 他
绘画用纸、水粉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对比观察,总结问题
1.对比观察黑白风景和色彩风景画作品。
导入风景画色彩教学,提出问题: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
2.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总结归纳。
活动二:
探究观察风景画的色彩现象的方法及规律
1.对比出示风景摄影作品和色彩风景画作品,提出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树在画面中会画的色彩更丰富?
有什么规律?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师生交流,分析出自然风景中除本身的色性、纯度、明度等固有颜色外,还要光源和环境色彩的影响,总结规律。
3.进一步观察风景作品,思考:
为什么画中近景和远景中的绿树,绿色不一样?
总结受透视的影响,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4.思考:
你会选择怎样的色彩表现四季的变化?
总结色调的运用。
5.根据提供的摄影图片,完成简单的风景色彩小稿。
活动三:
交流与展示
小组内自评。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评价。
2.能够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学合作融洽。
3.能够掌握风景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的色彩规律及观察方法。
4.能够运用色彩表达对风景的印象和情感。
5.画面色彩关系处理和谐,具有整体美感。
专题三
画画家乡的风景—选择适合的绘画表现形式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2课时。
专题三概述
通过前两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对风景画的最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此专题是风景画作品的完整表现、成果展示和学习的拓展延伸。
本专题设计课内两个课时,第一课时:
通过欣赏、分析风景画作品的活动,主要了解和感受不同绘画形式的风景画作品的不同艺术审美特性。
学习成果为绘制一幅具有个性特征的家乡风景画。
第二课时: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探究中国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异同,学习成果是在班内组织完成竞聘,通过ppt呈现研究成果。
课外两课时,主要是通过网络学习或走访艺术家等形式,搜寻资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专题学习目标
1.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表达对家乡风景的思想与情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2.探究中国画和风景画在材料工具、装裱形式、透视规律、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3.通过探究,感受中西方绘画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
4.小组通过ppt呈现研究成果
5.完成山水画讲解员的竞聘
专题问题设计
怎样选择适合的绘画表现形式?
1.不同表现形式的风景画作品,给你什么样的不同审美感受?
2.中国画和风景画在材料工具、装裱形式、透视规律、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3.画同样的题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库
常规资源
课件
教学支撑环境
美术教室
其 他
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览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欣赏作品,感受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
1.欣赏一组绘画作品,包含各种表现形式的风景画作品。
2.学生组内交流,有何不同的审美感受?
总结归纳:
水彩画:
透明;水粉、油画:
厚重;版画:
对比强烈等个性特征。
活动二:
选择形式,绘制家乡风景画印象。
运用所学知识和对家乡的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一处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绘制一幅风景画作品。
活动三:
交流与展示
小组内自评。
网上互评。
师评。
第二课时:
活动:
组内推选1人为解说员,代表小组参加竞聘,通过ppt呈现研究成果,每组推选2人评委,每组推选1人为成绩统计员,进行全班竞聘,胜出者推选为校级应聘者。
课外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分配探究任务。
2.搜寻资源,小组内资源共享。
3.分析关键作品,探究问题。
4.访谈艺术家,走入艺术家工作室。
5.小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成果展示的ppt。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提出、思考、交流问题和进行探究、评价。
2.在探究中具有整合信息的能力。
3.能够热心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持久,操作细致、耐心,与同学合作融洽。
4.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出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异同。
5.能够选择和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对家乡风景的印象和情感。
6.能够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思考有深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画家乡的风景 初中 美术 画家 风景 单元 教学 设计 以及 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