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
中国历史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
《中国历史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2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前 言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 1 9 4 9 年 1 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写到 1 9 9 3 年 1 1 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 四十四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也就是本书的三个章节。(一)1 9 4 9 年 1 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 9 5 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前。这七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前三年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后四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 1 9 5 6 年 9 月中国共产
2、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到 1 9 7 6 年 1 0 月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二十年一般都把它分为两个时期,前十年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十年称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关于后十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他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探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出现了更大的曲折,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一场灾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我们把这二十年合为一个时期,称为“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并作为一章,意在突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前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大体可
3、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 9 5 6年 9月党的八大后到 1 9 5 7年 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八大前后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这个阶段虽然在 1 9 5 7 年 6 月开始进行的反右派斗争中犯了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但总体上讲,成绩是主要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执行了党的八大路线和八大规定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工作方针,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第二阶段,从 1 9 5 7 年 9 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到 1 9 6 0 年秋。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方针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又努力领导全党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由于尚未觉悟到从根本上改变“左”的指导思想,在庐山会议后期纠“左”又中断了,错误地开展“反右倾”斗争,“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三年严重困难局面。从总体上讲,这个阶段工作上的失误是主要的,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第三阶段, 从 1 9 6 0 年冬到 1 9 6 2 年 9 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前。 1 9 6 0年 1 1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开始再次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面调整
5、国民经济。这个阶段,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大兴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纠正错误,渡过难关。虽然纠正错误是限定在坚持“三面红旗”和庐山会议“反右倾”的雷池之内,纠正得很不彻底。但是,这个阶段,要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总的思想和方针是正确的,在恢复经济、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第四阶段,从 1 9 6 2 年 9 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重新强调阶级斗争到 1 9 6 6 年 5 月“五一六”通知的发出。这个阶段,由于坚持“八字方针”,由于接受 1 9 5 9 年庐山会议的教训,防止政治斗争对经济工作的冲击,扭转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迅速
6、得到恢复,并向一个新的台阶迈进,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试验。但是, “左”倾错误在经济发展间题上并未得到根本纠正,特别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并且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逐渐引向党内的高层,步步升级,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后十年,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过程,我们以 1 9 7 1年粉碎林彪集团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分前后两个阶段。“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和人
7、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是一直没有停止的“文化大革命”是当时的称呼,实际上这根本不能称为革命,而只是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三)1 9 7 6 年 1 0 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到 1 9 9 3 年 1 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1 9 7 8年 1 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二年,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我们的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走过了十五年的重要历程。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8、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十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句话,就是“上了三个大台阶”,即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全同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提前实现小康。改革开放十五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 9 7 8年 1 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 9 8 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个阶段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
9、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真正干起来是 1 9 8 0 年。第二阶段,1 9 8 2年 9月党的十二大到 1 9 8 7年 1 0月党的十三大。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又提出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 1 9 8 1 、1 9 8 2 、1 9 8 3 这三年主要在农村进行改革。1 9 8 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重点转入城市。沿海经济特区的飞速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阶段,1 9 8 7 年 1
10、 0 月党的十三大到 1 9 9 2 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 1 9 9 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和 1 9 9 2 年 1 0 月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11、干问题的决定,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了基本的框架,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 9 4 9 1 9 9 3 )第一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 9 4 9 1 0 1 9 5 6 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中国共产党即着手组织各民主党派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为召开新
12、的政治协商会议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从 1 9 4 9年 6月中旬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后, 经过 3 个月的积极筹备, 新政协筹备会于 9 月 1 7 日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基本通过由各小组分头起草的政协组织法草案、共同纲领草案,政府组织法草案等。确定参加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单位 4 5 个,代表 5 1 0 人,候补代表 7 7 人,特别邀请代表 7 5 人,共6 6 2 人。在人民政协的宏大阵容中,不但包括了全国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国内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
13、、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而且还有从国民党营垒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以张治中为首的前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的全部代表。1 9 4 9 年 9 月 2 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3 0 日闭幕。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他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冶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4、。他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他强调说,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仅能够战胜国内外反动派,而且能够在胜利之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中国人民将以不屈不挠的努力, 战胜一切困难, 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经过讨论;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大文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七章六十条。“序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
15、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第 46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它的任务是经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团结,去团结全国各民主阶级、各民族,共同努力,“建立及巩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力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民
16、主、和平、统一及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人民政协将长期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关,仍是一个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作为政协会议闭幕期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全国领导机关。会议选出 1 8 0 人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席;会议选举出 6 3 人组成中央
17、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董必武、林伯渠、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陈云、邓小平、陈嘉庚、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钧儒、沈雁冰、黄炎培、张治中、傅作义等 5 6 人当选力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改名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以及从 1 8 4 0 年以来在
18、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会议由朱德致闭幕词。会后,毛泽东率领政协全体代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执锨铲土,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之情。1 9 4 9 年 1 0 月 1 日下午 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就职。会议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钩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政府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系统,详
19、见下页表),开始执行各项政府工作。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同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 0 月 1 日下午 3 时,首都3 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在庆祝典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垦红旗,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接着举行阅兵式。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20、晚间,首都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提灯游行,热烈庆祝新中国的诞生。随后,全国已解放的大城市也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统治的完全崩溃,从而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继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在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
21、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这个胜利表明,只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能够把那里的解放斗争引向胜利发展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日益强盛的新中国已在东方崛起,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目成立后,1 9 4 9 年
22、1 0月 2日,苏联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其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缅甸、印度、丹麦、越南、瑞典、瑞士、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 到 1 9 5 0 年 1 0 月, 已有 2 5 个国家承认新中国,其中有 1 7 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 9 4 9年 1 2月 1 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 9 5 0 年 1月 2 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到达莫
23、斯科。中苏两国领导人讨论了两国有关的重要政治、经济问题,并于 2 月 1 4 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还签订了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中苏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2 月 1 7 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离莫斯科回国。上述条约和协定的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和窒息新中国的政策;对于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维护远东和平;对于促进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是对中国很重要的国际支持。二、全国大陆的统一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南、西南、华东一些地方及沿海岛屿尚未解放。因此,首先实
24、现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建国初期所面临的迫切军事任务。当时盘踞在上述地区的国民党正规军约有 7 0 余万人,主要是白崇禧集团、胡宗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 年 6 月 27 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793 页。南集团和余汉谋集团的部队。他们企图长期控制中南、西南地区,妄想等待国际风云变幻,乘机卷土重来。为了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的 “远距离包围迂回”的作战方针,二野、四野及一野一部于 1 9 4 9年 9月开始了向中南、西南的
25、大进军。1 0月1 4 日解放广州,歼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1 1 月 2 2 日解放桂林,1 2 月 4 日解放南宁,歼灭白崇禧集团主力和余汉谋集团残部共 1 7 万余人。1 1 月 1 5 日解放贵阳。1 1 月 3 0 日解放重庆。1 2 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和平解放。1 2 月 2 7 日解放成都,歼敌胡宗南集团等部队共 4 0 余万人。与二、四野战军进军同时,第三野战军 1 0 月 1 7 日解放厦门。一野一兵团于 1 9 4 9 年 1 0 月 2 0 日进驻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到 1 2 月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史 书籍 中华人民 共和 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