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块链应用指南 能源/化工.pdf
工业区块链应用指南 能源/化工.pdf
《工业区块链应用指南 能源/化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区块链应用指南 能源/化工.pdf(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2020年8月 工业区块链应用指南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 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 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TBI)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 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 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 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 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 盟将追究其相关
2、法律责任。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组织单位: 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编写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树根格致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树根互联 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区块链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贵州航天云网有限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 司、智链万源(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北京金山云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工业 互联网协会、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微汇链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聚均科技有限公司 编写组主要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魏凯、张奕卉 树根格致科技(湖南)有限公司:龙文选、郭剑南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陈柏良 联想集团:过晓冰、郑懿、陈飞飞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陈晓丰、张璐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玄佳兴、王焕娟、彭嘉琦 贵州航天云网有限公司:杨灵运、严芸、张昌福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鲁静、程晗蕾 智链万源(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吴佳桐、董宁 万向集团:马吉军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朱江、韩鹏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吕伟康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王旭琴、王云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宁德军、郭佳程、王娜 中微汇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祥国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
4、有限责任公司:黄羿清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姚建丰、张永全 上海聚均科技有限公司:杨冬华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2 前 言 2020年4月,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正式被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范 围,各地陆续出台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相关的支持性政策文件,一方 面,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正不断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 二者创新融合的呼声也愈演愈烈。抓住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融合发展 的机遇,发挥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和优势,让二者联合来解决 和处理更多现实中的问题,重铸信用价值。 作为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工业互联网目的 在于实现设备、企业、人、机构之间的可信互联。
5、因此,对工业互联网中 数据要素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这直接制约工业互联网中不同参与方之间 的可信协作。区块链,作为数字加密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可信共 享等多种信息技术交织融合的产物,正是面向数据要素管理的新一代信息 基础设施类技术。工业区块链即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工业互联网领域,为 工业互联网上数据交换共享、确权、确责以及海量设备接入认证与安全管 控等方面注入新的安全能力。 本应用指南面向工业产业界,通过剖析典型区块链应用案例示范经 验,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原则目标,提炼工业区块链的整 体框架,梳理工业区块链应用实施方法与路径,目的是打造一套适用于我 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上链”指
6、南,为有意愿拥抱新技术的企业们提供一 定指引和参照。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3 目录 一、区块链概述 4 (一)区块链概念 4 (二)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 5 二、工业互联网概述 6 (一)工业互联网的背景 6 (二)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7 (三)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痛点 8 1.网络安全存在威胁 8 2.数据孤岛仍存在 8 3.数据无法自信任 8 4.无法执行高度细微化协同 8 三、工业区块链概述 9 (一)工业区块链内涵 9 (二)区块链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价值 9 1.多方共享可追溯,夯实信任基础 10 2.全程透明监控,保安全促生产 11 3.供应链流程升级,整体效率全面提升 12 4
7、.产融间可信协同,助力制造业服务创新 13 5.规则代码化,打造信任网络 14 6.区域性协作平台,培育全新生态圈 15 (三)工业区块链应用目标 16 1.加强工业供应链协同能力 16 2.深化工业企业降本增效 16 3.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水平 17 4.推动工业企业数据安全共享 17 5.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17 (四)工业区块链应用原则 18 1.总体原则 18 2.设计原则 19 3.业务应用原则 19 4.运行监控原则 20 四、工业区块链架构 21 1.物理层 21 2.核心层 22 3.接口层 22 4.应用层 23 5.监管层 23 五、应用实施方法与路径 24 (一)场景选
8、择 24 1.选景准备 24 2.头脑风暴 24 3.场景甄选 25 4.排序定位 25 (二)实施基础 25 1.先行条件 25 2.基础要素 26 3.有力保障 26 4.安全保障 26 (三)联盟共赢 27 1.企业竞争走向生态竞争 27 2.联盟链实现信任互联 27 3.联盟链助力供应链协作共赢 28 (四)技术规范 28 1.区块链网络与商业网络匹配 28 2.部署方式 29 3.安全隐私 30 4.扩容扩展 30 5.系统集成接入 31 6.互操作性 31 (五)效果检验 32 1.定期复盘 32 2.扩展计划 32 (六)应用误区 33 1.区块链只能用于发行数字资产 33 2.
9、区块链等同于数据库 33 3.所有数据都可以保存在区块链上 33 4.区块链必须去中心化 33 5.单依靠区块链可以解决数据真实性问题 34 6.每个机构或组织都需要部署独立节点 34 7.技术共识不等同于业务共识 34 六、总结展望 35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不断与各行各业相 结合、碰撞、融合,作为“新基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区块链 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区块链基础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不断 挖掘、探索区块链与实体经济中应用场景的结合,区块链作为可信基础设 施的一部分,正慢慢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一)区块链概念 2008年,区块链技
10、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框架技术出现,其后人们把 比特币的底层基础技术称之为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密码学、分布 式技术、博弈论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维护了 多份多方共同参与、协作创造的防篡改和防伪造的分布式账本。狭义来 讲,区块链是一种以时间顺序将交易信息打包成数据区块组成的块链式 数据结构,并融合密码学、分布式技术等技术保证账本的去中心化、防 篡改等特性。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数据库,可在无权威中心机 构背书的情况下,通过加密和分布式共识机制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参与方的 信任问题和数据的安全问题,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由全网节点共同维护, 从而有效传递价值信息。 自
11、2008 年至 2020 年,全球已逐步形成了围绕比特币(Bitcoin)、以 太坊(Ethereum)、超级账本(Hyperledger)等多个核心开源平台的 企业和网络社区。2019 年 6 月 18 日,社交巨头脸书(Facebook)发 布天秤座(Libra)白皮书,该项目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全球各国政府、企 业与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各国央行也相继开始探索区块链和数字 货币技术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我国区块链技术虽起步晚,但得以迅猛发 展,现已和世界各国齐头并进。 一、区块链概述 4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二)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发展,基于去中心化、公开透
12、明、可信 任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 发展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信息传递的相关信任问题和数据的 隐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各个企业和机构之间,需要花费大 量人力物力在对账、校验等信任核对环节,而区块链技术有极大潜力改善 和解决信任问题。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着手开始研究加密数字货币技术,并 于2017年1月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积累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经验。 同时很多科技企业投身到区块链应用中,各种区块链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 穷,涌现出一批国产联盟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推进区块链技术持续演进 发展,并支撑了在政务、金融、供应链、医疗、
13、能源、商品溯源、公益等 领域的多个代表性应用。 2020年4月,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正式被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范 围,各地陆续出台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工业互联 网和区块链将会在未来几年内不断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抓住工 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融合发展的机遇,发挥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 的特性和优势,让二者联合来解决和处理更多现实中的问题,重铸信用 价值。 5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6 (一)工业互联网的背景 工业互联网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紧密整合,辅以嵌入式计算机 智能、联网设备(如物联网设备)和复杂的数据分析工具的集成和链接, 将元级联网功能应用于分布式系统。通过构建工业
14、互联网平台来将制造设 备、智能终端、生产制造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产品、劳动者和用户 紧密地联系起来,聚积海量工业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资源,为工业主体高 效、低成本地数据共享提供有效途径。工业互联网通过各类生产信息系统 集成,依托“数据+算力+算法”能力,使生产要素信息能够被全面感知、 自动化采集、动态传输、实时分析、精准决策、智能控制,优化制造资源 配置,提升从数据到决策的智能性与价值性。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 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支撑着数字经济转型,促进工业从“精益生产、数字 工厂”到“智慧工厂”。 2014年3月,GE、AT&T、Cisco和IBM等国际巨头成立工业互联网 联盟(IIC),
15、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化和试点应用。2016年中国成立了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布 局。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分别为1.42万亿 元、2.13万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5%、2.2%。预计 2020 年,工业 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约为3.1万亿元,占 GDP 比重增至2.9%,可带动 约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1。 二、工业互联网概述 1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年3月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7 2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2.0),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16、2020年4月 (二)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从1.0架构演进2.0架构,重点优化企业应用功能和部署架 构,并仍以数据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数据智能化闭环驱动智能生产与资源 精准管理。自上而下来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包括业务视图、功能架 构、实施框架三大板块2。业务视图包括四个层次“产业层、商业层、应 用层、能力层”,各层分别明确了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 目标、方向、业务场景及相应的数字化能力。功能视图从网络、平台、安 全三维度进行子功能细化,明确企业支撑业务实现所需的核心功能、基本 原理和关键要素,构建基于数据整合和分析的工业协同体系。实施框架提 出了按“设备、边缘、企业
17、、产业”四个层级开展系统建设,明确了各层 级的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的系统架构、部署方式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关 系,指导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部署。 图1 工业互联网架构2.0 来源: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2.0), 2020年4月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8 (三)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痛点 1.网络安全存在威胁 随着海量异构生产终端、设计服务器、大数据平台、传感器等不断地 接入工业互联网,传统护城河式的边界防护安全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工业互 联网安全的需求,中心化网络架构和单向反馈身份认证体系给网络安全造 成威胁,影响工业生产安全运行。 2.数据孤岛仍存在 工业互联网目前仍以网络转发和内外网隔离传输
18、方式为主,无法提 供低时延、高可靠、高灵活的转发服务。工业互联网进行连接,涉及的 技术标准众多,彼此互联性和兼容性差,限制大规模网络互联。当大体 量数据传输时,容易出现传输错误、传输中断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业 务流转。 3.数据无法自信任 工业互联网是将设备作为信息节点融入到企业整个信息化的管理中 心,部分数据仍在工业现场由单节点采集和上传到中心服务器,存在数据 非法篡改、质量缺损、验证维护成本高、监管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生产要 素信息的质量与可靠性。 4.无法执行高度细微化协同 随着海量多源异构数据不断汇集和产业链不断延伸,基于互联网的产 业协同已不能完全满足多主体之间的数据高效分发与计算。
19、此时,在生产 线之间、厂区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实时协同就需要更灵活和低成本的 协同网络。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9 (一)工业区块链内涵 作为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工业互联网目的 在于实现设备、企业、人、机构之间的可信互联。因此,对工业互联网中 数据要素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这直接制约工业互联网中不同参与方之间 的可信协作。区块链,作为数字加密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可信共 享等多种信息技术交织融合的产物,正是面向数据要素管理的新一代信息 基础设施类技术。3 工业区块链即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工业互联网领域,为工业互联网 上数据交换共享、确权、确责以及海量设备接入认证与安全管
20、控等方面注 入新的安全能力。区块链赋予数据难以篡改的特性,进而保障数据传输和 信息交互的可信和透明,有效提升各制造环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力, 加强不同制造主体之间的协作共享,以低成本建立互信的“机器共识”和 “算法透明”,加速重构现有的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 (二)区块链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价值 区块链技术自身特点包括不可篡改、可追溯、对参与方透明等特性, 进而创造信任、传递价值。通过使用智能合约,经过双方同意的合约规则 可在不受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执行,进一步增加区块链技术作为“信任机 器”的特点,在广泛应用下可能成为“信任社会”的信用基础设施。区块 链的这些技术特点,如果通过真实应用进行正
21、确的表达,可以为基于区块 链的工业互联网带来清晰的价值。 通过梳理提取部分具有典型价值特征的应用示例,对照区块链在不同 场景下的使用,帮助企业结合自己的具体业务,打造适合自己的具有鲜明 三、工业区块链概述 3 工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2020年8月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10 区块链特色的应用。 1.多方共享可追溯,夯实信任基础 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智能合约、时间戳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有利于推动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保障工业互联网数据可信性。 跨境大宗食品贸易具有交易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在传统的食品贸 易流通过程中,如果出现食品污染
22、问题,对污染食品的追踪和回溯非常困 难,时间长,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可信追溯系统就是充分利用区块链可溯源技术特 点,能在数据所有方和使用方之间搭建一个可信、透明、可追溯的数据权 属证据链,把食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数据都能通过网络和区块链技术 进行非人工干预的智能信息登记,存储记录到安全可信任的分布式数据库 上,将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分离,实现“数据链下”“索引链上”。 通过区块链时间戳,形成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连接的链条,为数据添加 了时间维度,辅助工业互联网数据溯源查询和追责。通过该系统存储的食 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可以快速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顺向追踪以及 从消
23、费终端到生产源头的逆向回溯,从而保证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 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使参与方从过去对单一数据中心的依赖,转化为基 于区块链的透明数据链的信任。 某大型车行,自营和供货数百家4S汽车店,对车辆的零配件需求 巨大,在采购过程中经常购买到假货,不但自己损失,还被客户投诉所 困扰。 在了解到区块链技术联盟特性和不可篡改特性后,主动联合主要零部 例 2 汽车零部件溯源 例 1 食品行业溯源 工业区块链 应用指南 11 件供货商,打造商品溯源平台,参与方包括十几家重要零部件生产厂家, 对二十几个品类的高价值零部件数据上链,经过车行经销,商品最后到达 遍布全国的4S店,一旦某件产品在4S店售出
24、,即在数据库中进行注销,形 成销售闭环。因此,链上没有的登记的配件以及注销的配件,都不再进入 流通渠道。 由于区块链数据库不可篡改的特点,原有的假冒产品不能进入数据 库,杜绝了采购环节的腐败,并且从流通渠道中将假冒品牌挤出圈子,打 压了假冒品牌的生存空间和赢利空间。 2.全程透明监控,保安全促生产 区块链具有实时记录以及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征,与工业互联网深 度融合,使链上多参与方同时维护一个账本,彼此能够相互监督,有利于 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平台,通过引入区块链分布式系统这种可信、安全 的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使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设计、 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区块 应用 指南
